美國大選的幾點觀感

美國大選的幾點觀感

/溫克堅

從7月份以來,民主黨的奧巴馬和共和黨的羅姆尼成為美國公共舞台最耀眼的主角,兩個候選人在各個議題下唇槍舌劍,來回交鋒,就重大議題紛紛表明立場,包括同性戀,墮胎,槍支管制, 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稅收,工作,經濟,反恐,國際關係,對這些議題表述,既要講究邏輯和思想的一致性,又要闡述和對手的區別,以一種能打動公眾的方式來組織語言,這真的是高難度的動作。 把競選政治比喻成絞肉機,真的很形象。

議題表述

在很多時候,僅僅表明立場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立場的前後一致性。 在這點上,奧巴馬佔據一定的優勢,因為他作為尋求連任的在任總統,黨內沒有對手,不需要為了和黨內競爭對手做區別性的定位。 在美國政治歷史上,雖然很多在任總統敗給了競爭對手,但是還沒有一個在任總統,在黨內預選的時候敗給黨內的競爭對手。

相反,羅姆尼在共和黨內的勝出實為不易。從意識形態和政治光譜來看,共和黨呈現一定的穩定性,他們往往強調個人自由和責任,反對政府過多干預,但是共和黨在文化和宗教意識上顯然更為保守,在很多社會議題比如同性戀,墮胎就受到他們宗教觀念的強烈影響。 羅姆尼是虔誠的摩門教徒,對於大部分共和黨黨員來說,他們的政治教養雖然讓他們不至於公開反對摩門教徒,但是很顯然,羅姆尼並不是他們最中意的人選。羅姆尼來自東北部的麻省, 在社會觀念上比較自由化,而共和黨的票倉集中在中部和南部,這些聚居地宗教氛圍濃郁,在社會觀念上顯得更加傳統,在一些長期爭議的議題上,比如墮胎和同性戀權利上等立場保守。

羅姆尼需要在這些民意荊棘中穿行,他一定要照顧到共和黨選民的主流民意,但是他又不能太過於極端化,以致在贏得黨內預選後,在社會議題上失去了騰挪空間。因為他明白,如果要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他必須要讓那些在共和黨內和民主黨內之間的搖擺選民能接受,而這些選民在社會議題上更傾向自由派立場。

這意味著羅姆尼必須要有高超的政治修辭技巧,能揉合明顯不同立場的選民觀念,同時又要適度的和競爭對手區隔。

在同性戀婚姻問題上,這就是一個考驗。作為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的立場比較直截了當,那就是支持同性戀婚姻。對民主黨來說,在社會議題上的靈活和寬容的傳統由來以及,因此對同性戀婚姻的明確支持,反而強化了奧巴馬和選民的關聯感,讓他們覺得奧巴馬是他們的人,畢竟,奧巴馬並不指望贏得共和黨選民的選票。

而羅姆尼如果明確的表示反對同性戀婚姻,那麼如上所述,也許他會贏得文化保守的共和黨選民的認同,但是他將失去中間選民的選票。因此羅姆尼的表述是,他相信婚姻是基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結合,他並不反對同性戀權利,尤其是同性戀作為civic union的權利,這樣他巧妙的把原來一個非此即彼的尖銳話題, 通過範疇置換,變成了他個人的信念,那就是他信念上是偏向保守的,認為婚姻是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關係,但是他給那些主張同性戀權利的選民,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去感受羅姆尼的模糊立場。

政治事關公眾感知,而很多時候影響公眾感知可以通過戰略性模糊策略,讓各方都沒有痛感,從而逐漸消解這個議題的尖銳性和關注度。 果然,經過大致兩三周的各自表述,雙方口水戰漸漸平息,最後這個議題沒有成為檢驗候選人的致命標準,大致上選民的立場還是按照政黨邊界劃線, 民主黨的依舊偏向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的依舊偏向共和黨候選人,而中間選民依舊是中間選民,他們需要通過其他議題來考驗候選人,再來決定他們手中的選票。

對於羅姆尼來說,在同性戀婚姻這種非常棘手的議題上,沒有失掉中間候選人的認同,那就是贏。 因為這種議題對共和黨候選人來說,保持前後一致性更加困難。沒有輸,就是贏。

金錢政治

我一直有個觀點:不了解美國的金錢政治,就不了解美國政治。不讚賞美國的金錢政治,就不懂得讚賞民主。

經過官方媒體的渲染,大多數人對美國的金錢政治,都有所耳聞,遺憾的是,他們對美國的金錢政治理解十分偏頗,大部分是從貶義的角度來看的。

很多觀念需要澄清。

首先,需要了解下所謂金錢政治是怎麼回事。根據美國政治現金法律的規定,提名預選和正式選舉分別作為一次選舉,在每次選舉中,個人對一位候選人的捐款不得超過2000美元,年度捐款總額為3.75萬美元;每年向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捐款不得超過5000美元,向一個政黨全國委員會的捐款不得超過2.5萬美元。在這點上,並不是通常說的富豪就可以大量的捐錢,來影響美國的政治。

受聯邦競選委員會監管的資金賬戶(即候選人賬戶、政黨賬戶、PAC賬戶),接受的捐款總額、開支總額、200美元以上的單筆捐款,及200美元以上的單筆支出,都必須定期向聯邦競選委員會彙報收支明細。並且,聯邦競選委員會會在官方網站公布,以供公眾監督。候選人挪用政治獻金,是違法法律的。上一屆民主黨黨內競選人愛德華茲,就因為挪用競選資金,給其情婦—也是競選陣營的一個攝影師租房子,事情敗露後被起訴,媒體不斷刨根問底,搞得十分狼狽。

某種意義上,對選民來說,給他認同的候選人捐助,等於是一種意思表示,這是美國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通過法律規定了限額,可以防止富有的人的音量超過普通民眾,這是一種十分精細的制衡。

從候選人的角度來說,他需要向美國選民推銷自己,推銷其形象個性,政治觀點和政策主張,這些信息傳播當然需要花費巨資。畢竟美國絕大部分媒體都是商業性的,他們不是任何政治組織的喉舌,因此政客或者政治人物要通過他們的平台發聲,那是需要費用的。因此,各個競選陣營募集的資金,除了維繫日常運作之外,僱傭團隊,僱傭專門的頂尖人才, 最重要的開銷就是政治廣告,這種政治廣告,要動員頂尖的創意,一流的設計,並且要在黃金時間,頻密的播放,當然是需要耗費巨資的。

正是這種競選資金的充分使用,使得普通美國公眾了解候選人的基本政治立場,有助於他們做出一個審慎的投票決定, 這是政治社會化必要的交易成本,同時這也是美國政治文化孕育的重要機制。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競選人本身的資金。美國法律規定,如果候選人要接受公眾資金,那麼他自己的資金也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限額捐獻;他如果不接受公眾資金,也完全可以運用自己的錢來競選,這是他的權利。N多年前,美國億萬富豪羅斯佩羅就曾經宣布以獨立候選人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資金參選,當然結局很慘淡。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心理關聯度問題, 對一般民眾來說,當他願意為某個候選人捐款,哪怕金額十分有限,那麼意味著他已經用金錢做了一次預投票, 這是他和候選人建立心理關聯的重要方式。 如果候選人不接受他們的錢,表面上候選人好像很坦蕩,很清高,幫選民們省錢,但是那就失去了和選民溝通的一次重要機會。

另外,那樣也意味著候選人自己特別有錢,可以用自己的錢來玩。而候選人特別有錢,往往是一件麻煩事,同樣的道理,會讓普通選民覺得和他疏離,大家不處在同一個社會階層。

雖然客觀上,美國總統候選人必然是某個領域的精英,但是民主制度的競選過程,需要候選人把那些精英的社會標籤給隱藏起來,而成為成年選民的兄弟,大叔,或者隔壁大哥,一句話,普通選民必須在某些點上和候選人有所關聯。

在這點上,奧巴馬無疑是一個超級大師,他靈活風趣的演講風格,他用漢堡包招待俄羅斯總統的調性,他故意讓酒吧老闆舉起來的屈尊姿態,都讓普通美國人成為他的粉絲。 前民主黨總統柯林頓也是這方面的高手,一場演講下來,可以讓聽眾為他如痴如醉。

相反,在這點上,羅姆尼倒是過於精英化,他是愛爾蘭裔白人,摩門教徒,從小嚴於律己,受的是絕對精英化的教育,職業生涯順風順水,是頂級的投資人,不抽煙,不喝酒,不喝咖啡,他太正經了太成功了,這些都使得普通美國人覺得他難以接近,不是他們的鄰居大哥。因此,羅姆尼擁有的億萬財富,一度成為他競選的不利因素,奧巴馬也不斷用此點來攻擊他。 羅姆尼後來拚命在這些方面重塑自己的形象,和普通美國人拉近距離。

民意測驗

關注美國總統大選,還有一點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民意測驗。民意測驗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變成了一門精深的學問,某種意義上,民意測驗變成了真正的風向標。 每個競選陣營都需要僱傭自己的民意測驗專家,來審慎解讀民意測驗的結果,進而來調整改善競選策略。

美國的民意測驗,形形色色,有全國性的,有各州的,有按照黨派劃分的,有按照人口屬性,比如收入和族裔劃分的,還有按照投票意願劃分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競爭和專業性。 沒有一家機構可以壟斷這個市場,進而壟斷民意;而每家機構又特彆強調獨立性和專業性,聲譽本身是民調機構的靈魂。 如果某家機構被發現有政治性目的,那麼這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醜聞,不但機構本身會被逐出市場,同時相關人員也都承受責任。 正是各種複雜的民意測驗機制,像一面巨大的廣角鏡一樣,把社會的需求反映給候選人,同時也把候選人的特徵傳遞給社會,有時候想想,這是一個多麼龐雜而偉大的信息處理機制啊。

當然,競選策略如何和民意互動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這是因為很多時候民意本身是變動的。如果競選策略隨時跟著民意調整,那不但執行起來非常困難,事實上也會導致前後不一。

對於高明的政治家,他不僅要尊重民意,他還要駕馭民意,在特定的時候引導民意。 因此,當他內心確信他的選項正確而民意不認同的時候,需要改變的並不是選項,而是如何更好的和選民溝通。

國際議題

作為一個中國公民關注美國大選,一個原因當然是移情,是出於對自由民主的嚮往,是希望有朝一日中國也能展開類似的民主競選機制---我相信,這並不是奢望,這應該是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現實的夢想。

話說回來, 美國畢竟是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力量, 而世界和平和我們每個人利益相關。我們不是美國公民,美國的內政議題,和我們關聯不大,但候選人的國際政策是我們可以置啄的領域,

從國際議題的角度來看,奧巴馬有些讓人失望。他對世界的謙卑姿態,長期反戰的立場固然值得尊敬,但是畢竟這不是一個太平的世界,這世界充斥著流氓,惡棍,獨裁者。 如果美國不展現其領導力,不揚善懲惡,那麼這個世界肯定更加糟糕。 可是奧巴馬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缺乏堅定性,缺乏擔當。 敘利亞日益深重的內戰,就是最好的例子,每天有數百人死於戰亂,已經持續了一年多。 奧巴馬做了什麼?沒錯,他表態了,他譴責了,他威脅要使用武力了,他試圖通過聯合國機制來進行制裁,但是這一些都無法改變敘利亞每天數百人在死亡的事實。 其實以美國的軍事能力,如果奧巴馬更有意願,他完全可以在24小時之內改變這個局面。 美國可以宣布繞開聯合國體系進行行動,一來大家都知道聯合國是如何臭名昭著的一個機構,另外一個美國歷史上有很多先例。當無辜的平民死於政府軍隊的屠殺,死於戰亂,作為一個大國領袖,僅僅停留在道德譴責上,那是不道德的。

如果奧巴馬繼續當政,另外一個考驗他魄力的就是伊朗核危機。 伊朗正在一些瘋子的領導下,瘋狂的尋求核武器,並且這個瘋子公開宣布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如果他掌握了核武器,後果不堪設想,伊朗已經多次拒絕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其一意孤行的姿態十分明顯。 奧巴馬像是一個君子,在這些流氓面前,簡直束手無策,他做出了一些含混的譴責,但是他沒有做出任何包括採取軍事行動在內的震懾措施,伊朗依舊故我,如果奧巴馬繼續當選,這一齣戲不知如何演下去。

另外一個當然也是關心候選人的中國政策。 奧巴馬的中國政策,我們大體已經領教了一些,簡單的說,就是不太關心,比較淡定,奧巴馬說過,他是美國總統,他的目的是為美國人民服務,內政是他工作的重心,這點無可厚非。而作為主理國際事務的希拉里國務卿,我對她的評價也好壞參半。她曾經在北京說,人權不是關鍵議題,更關心的是環境和國際安全等,那種說法當然十分混蛋,十三億中國人如果無法享受到正當的人權,那談什麼環境和國際安全? 但是希拉里後來多次為中國異議人士吱聲,並且十分勤勉的跑遍全球,推動國際環境的改善,這的確了不起。

奧巴馬迄今為止,沒有就中國的人權議題發出強烈的聲音,相反,在很多議題上,他十分遷就中國,包括人民幣匯率操控問題上,他有他的計算,但是奧巴馬顯然高估中國了,其實他只要更加自信,他的中國同行,這些外強中乾的政治侏儒們,哪裡是他的對手?

傳統來看,在國際事務中,共和黨的總統參與的意願和決心更加強烈,在一些基本的價值觀上,更加堅定,一個民主黨的總統往往願意成為一個多極實際的好夥伴,而一個共和黨的總統更有可能成為維護和平和正義的支柱。

如今羅姆尼當選了,羅姆尼會如何應對國際危機? 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還能存續幾天? 羅姆尼是更願意和中國政府做生意,悶聲發大財,還是採取清晰明確的態度,施加道德壓力,讓那些中國政客們規矩一些?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兩個基本事實,我們一直明白,中國的民主化,依靠中國人民自身,美國只不過是適當時候的催化劑而已。 美國的制度,是我們學習的參考,但是民主制度在中國的生根和成長,必然有一個本地化的問題。

政治體能

競選過程不僅僅高度耗費心智,同時也有對體能的強力要求。最後衝刺這幾個月,候選人基本上是全美各地連軸轉,要微笑,要握手,要演講,要開會,要及時回應對手和選民意見,雖然是一個大團隊在做的事情,但是候選人本身比較是最重要的面孔,很多工作其助手是無法替代的。

這種競選機制下,可以說候選人的身體健康事關公共利益,也是公眾可以合理要求知曉的信息,因此相關候選人需要披露其健康信息。

競選是對公眾民意的一種追求,因此候選人不僅僅要有強健的體能,而且最好還要符合公眾的審美期待---雖然這不是絕對的。尤其在其他議題上旗鼓相當的時候,如果一個候選人的身材比另外一個候選人要健美很多,這個時候,這點差異就可能是很關鍵的。當然,隨著政治文化的成熟,選美規則越來越向政治選美過度。

身體健康雖然和年齡有很大關係,但是肯定不是絕對的,只要身體健康,年齡大一點沒有關係,當年裡根以70多歲高齡當選美國總統就是一例。當然,這種體力的要求,使得很多美國總統事實上是很多中年人當選。 這些人當選,任職,退休後,還可以享受很多年的人生好時光。目前,美國是擁有最多在世前總統的國家。

鄧小平時代提出的所謂防止領導制度終身化,以及對幹部年輕化的要求,表面上廢除了終身制,而實際上以年齡來絕對劃線,顯得簡單粗暴,實際上也就不管用。 那些老當益壯,雄心尚在的政治家,必然要通過各種非制度化的渠道,來發揮他們的政治餘熱了。

美國大選即將揭盅,而中國換屆大戲也即將開演, 在一個全球化時代,劇本最終是要融合的,台上的政客們,都別太得意而忘形啊,we are watching!

您可能也喜歡:

看美國大選,較美中異同

財團真能操作美國大選?

美國大選詳解:教你如何清晰知道大選結果的出爐(轉)

當美國大選遭遇桑迪颶風

美國桑迪風暴成為美國大選的調侃物1上一篇<<周克華後遺症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當我說「不」時,就意味著「不!」 | KY訪談:她在美國校園舉報了性侵犯
中國需要去美國化
【水彩畫】美國Susan Bourdet《田園來客》
美國人濫用止痛藥 喪命人數近年大增
【電影】 美國 英國 德國電影《鐵金剛勇破皇家夜總會》(國語)

TAG:美國 | 美國大選 | 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