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壓在心頭(職場心理)

中科院發布最新《職場心理健康調研報告》本報記者 陳 芸 《 生命時報 》( 2012年06月01日 第06 版)

放眼今天的職場,「壓力山大」可能是大家共同的關鍵詞。持續緊張的工作、繁瑣操心的生活、接踵而來的突發事件,讓職場人連聲嘆氣、疲憊不堪……近日,中科院心理所組織與員工促進中心聯合「智聯招聘」最新發起一項「職場心理健康調研」,透視職場人「脆弱」的內心。這項共有5609人參加的網路調查顯示,長期的忙碌和壓力導致1/3的職場人出現明顯的身體不健康癥狀,其中以26—35歲的群體最突出。此外,職場人「平衡指數」的平均分僅為48.22,說明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已經嚴重失衡。26—30歲的職場人心理問題最突出,特別是男性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從壓力來源上來看,缺乏社會支持、工作風險大、動力源匱乏,可以說是壓在職場人心頭的三座大山,成為最大的壓力和應激源。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汪冰表示,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暴露了我們疏於照顧自己的內心,對心理調節不夠重視。調查中,職場人用於休閑娛樂的時間只佔一周總時間的12.2%,且這些休閑以「宅」為主,少有戶外活動;另一方面,這也反映了現代人過於「獨立」,甚至趨於冷漠,普遍不善於傾訴和表達。雖說生活不容易,可「有命賺錢、沒命花錢」的日子,相信每個職場人都會望而生畏。面對這樣的高壓,我們有必要學會釋放情緒、適應環境。首先,爭取盡量多的支持力量。不妨為自己預先搭好一個牢固的情感支持網路,在無助的時候,讓家人、朋友、同事等給你依靠。此外,最好主動結交和維護一些重要的關係,比如客戶、上司、合作夥伴等,遇到問題不會讓自己孤立無援。其次,及時趕走不良情緒。當感覺煩躁不安、緊張焦慮時,不妨暫時讓自己「隔離」開,給情緒一些緩衝時間,然後用旁觀者的心態分析。經常提醒一下自己「工作生活要分開」,適當分散關注點。最後,提高執行力,讓工作變「簡單」。可以參考一些任務分類、排除干擾、分段辦事的時間管理方法,幫助自己理清思路、減輕焦慮。感到大腦「枯竭」時,不要勉強自己,可以隨手寫寫畫畫、看看一些明亮的色彩等,給身心注入新的能量。▲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達到7條就是心理成熟,達到15條的人簡直無敵!
《孟昭蘭心理學文選》
男人應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從請客看人的心理

TAG:職場 | 心理 | 職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