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師要積累厚實的文化底蘊

教師要積累厚實的文化底蘊

教師只有擁有愛滿天下的襟懷、豐富的文化涵養和寬闊的智力背景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一)實施新課程,教師缺什麼

教師應該是有較深文化底蘊的智者,教師由於文化缺失而面臨的危機與尷尬:視野不寬——教書乏招,搬教參,對答案;底蘊不厚——創新乏力,學生要質疑,一問三不知,學生想探究,總是和稀泥;修養不足——育人乏術,自我感覺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生活乏味,心靈缺乏陽光,難與學生交往溝通。

教學技能學到一招只有一招,只要文化底蘊在,就有可能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如果包含了文化素養的提升,則是十分有利的。教師文化素養是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視野、思維品質、創新意識、審美能力、氣質品位、價值取向、人格修養等的總和。教師的教育智慧不可能從外面灌輸進去,沒有任何一門課程可以直截了當地教給我們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是從我們內心生長出來的,其長勢就取決於土壤的肥沃程度:我們的文化底蘊、學識修養、心性修養、精神修養。教師的文化素養是難以「培訓」和「灌輸」的,靠的是日積月累的「浸潤」和「孕育」。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最重要的是要幫助教師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系統地閱讀、批判性地閱讀。唯其如此,我們所期望的教育智慧才有可能因為這肥沃土壤的滋潤,而真正地從我們心底萌發、生長。

(二)新課程需要教師具備哪些素養

通常來說,教師素養包含三個層面,即文化底蘊、教育追求、教育智慧。教師從事的是開發人類智力資源的事業,要讓學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始終如一地維持對學習的熱情,需要教師源源不斷地帶給學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其綜合素養高低,關乎所營造出來的課堂效果,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學習成績。教師的人文底蘊會感染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力。現代教育需要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上知天文,下識地理」、風趣幽默的老師,現代課堂不歡迎循規蹈矩、照本宣科、密不透風。其實教師與學生自身就蘊涵著豐富的課程資源。一方面,教師的人格會影響學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師的視野、文化底蘊等也影響著學生的視野。教師應該是一個思想者,教師應該詩意地工作著!從教師終身發展需要出發,立足校本,創設適合教師學習成長的氛圍,建設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和教師文化,致力於教師真正獲得自主發展空間和心靈的解放,打造一片教師發展的學習高地,讓教師修鍊內功,個性彰顯。

優秀教師的四大支柱,一般是包括: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教師的人性,因為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的教師,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的、純凈的底色;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視野支撐起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境界支撐起教師的詩性。一個老師在課堂,不管他上語文課、數學課,還是其他什麼課,他的講解,他的自我展示,都折射出教師自己的文化厚度,還有思想的高度。我們就需要用豐富教師的這種素養,使教師具備這種素養來應付課堂上我們前面提到的各種複雜的情況。教師對生命,對學生,最終都要反映教師背後的這種素養。因為,文化底蘊深厚,才能夠理解教材,駕馭教材,開發課程;才能創造一個豐富的課堂。

(三)文化底蘊—在自身的積澱中豐厚

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教育事業賦予我們新時代教師的要求,也是我們站穩腳跟、求生存、謀發展,實現人生價值,不被時代淘汰,不使自己貶值的行業資本。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課堂教學才能駕輕就熟、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不至於照本宣科、捉襟見肘;教育學生才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深入淺出,不至於就事論事、簡單粗暴;與人交往就能豁達開朗、從善如流,做到詼諧幽默、妙語聯珠、啟迪心智,不至於腹中空空、語言乾癟。

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最重要的途徑在於學習。要向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還要向孩子學習……這種學習靠的不是顯性的培訓和灌輸,而是一種內隱的、浸潤式的滋長和孕育。

積澱一定的本土文化底蘊是教師成長的基礎,也是增強本土競爭實力的需要。我們深知,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本土文化」因其「本土」而顯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千年承傳,生生不息,裝點在民族文化大花園中。作為教師,應該了解本土文化,向本土文化學習,這是一個教師成長的基礎。本土文化越厚實,越能育名人孕英才。教師應吸納傳統文化精髓,傳承優秀文化成果,具有豐厚的本土文化底蘊,用文化精髓來熏陶浸染,構築學生精神家園,比任何說教手段更具感染力。作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充分挖掘、積極宣傳發展本土文化,這是發展本土文化的需要。從一定意義上講,今後區域間的競爭,就是一種文化親和力的競爭。本土文化體現了本土人文環境的特色,它的魅力無窮,潛力無限。教師應該為營造良好的本土人文生態環境出力,增強本土的競爭實力,以推進當地社會的全面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它充實著思想江河,讀書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通過博覽群書,拜讀古今中外教育名著,可以與大師對話,與大師心靈相通。「行萬里路,讀百卷書,交百人友」,教師只有在持之以恆的專心閱讀中,才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學生。對於教師,讀書是提高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讀書的熱情、讀書的習慣和讀書的需要直接決定學校的文化品位,決定學校的未來發展方向。教師應有意識地進行廣泛閱讀,「以書交友,與書為友」。

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往講台上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聲聲悅耳,從語氣和音質上就高一籌。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應該是語言簡練、準確,字字句句,條理嚴密,並且有很強的邏輯性。教師應加強教學語言的錘鍊。教學語言應該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它能夠使教學中經常出現循循善誘、娓娓動聽、回味無窮的美學效應。每一個教師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去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觀音文化-觀音信仰與民間佛教
中華文化郵票—紀94梅蘭芳舞台藝術郵票  
【資料篇】《兩漢刊誤補遺》原文校正·第一卷第十一節·尚右二(元帥尚右,將軍尚左)
感受紅山文化 追慕遠古文明 紅山石器之二
節慶文化:體現民族之根 蘊藏巨大商機

TAG:文化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