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和求媚於人

取名和求媚於人

來自專欄法子語錄9 人贊了文章

魯迅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魯迅沒有說過,世界上本來沒有騙子,但是想用謊言滿足虛榮心和某些利益的人出現了,也就有了騙子。

知乎上有一些關於起名字的問題,就暴露出了很多無聊又無趣的人。

一、令人吐血的「一弦一柱思華年」

在這些起名問題下面經常有很多很多內容大同小異的答案。最經典的就是「一弦一柱思華年」。相信經常看這類問題的人看到這句詩已經開始產生胃部不適了。

照顧沒看過的朋友,簡要敘述一下這個段子:

一個鰥夫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叫一弦,一個叫一柱。為什麼叫一弦一柱呢?因為孩子的媽媽叫華年,生他們的時候難產死了,取這對名字的寓意是「思華年」。

哦天哪!我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的心,看到這樣痴情的故事簡直就要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在滿天飛雪中破碎了!

很感動吧?

但是親愛的朋友們啊,你們知道現在這個段子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么?

這個段子現在正在湊百家姓!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都在湊這個熱鬧!

當你一會兒看到趙一弦一會兒看到周一弦的時候,你很容易產生用弓弦勒死他們的衝動。

而且我就不說在中國民間文化裡面「華年」其實不是什麼好詞兒。不用說「華年」一詞在古代怎麼樣,故事裡說取這個名字的都是現代人。

這些名字裡面大概也許可能有真的,但是這麼多都一弦一柱思華年,肯定大部分都是假的。至於誰是假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一百個湊一塊兒,九十九個是假的。

編造假答案,有的人可能只是轉載的假答案,但是最早那個編的人是怎麼想的呢?一種可能是他覺得李商隱這句詩可以用來構思這樣一個故事。一種可能是他聽說過這個真實的事情。一種可能是他聽說過這個段子,但是忘記這家人姓什麼了,就隨便摁了個姓上去,說是自己見過的。這三個來源之外大概還有其他的來源,不過沒必要浪費太多精力猜了。

在基本來源之外,重複這個泛濫成災的段子,編造假答案的心態,大概是想「嘩眾取寵」,博取大家的關注和好評,從而滿足虛榮心,增強認同感。

這本來也無可厚非。

但是這種答案太多了!而且你明知道是假的,這種情況下你要是感動呢,就好像被人耍了;你要是不感動呢,又好像很冷血……

那到底是裝得高冷一些呢還是裝得傻白甜一些呢?兩邊都是坑!總之看得人很尷尬。

每次看到這樣的答案,我都很想直接把編這些段子的人揪出來讓他將「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句詩抄一千遍,每天!

大約是受此啟發,很多(拙劣的)段子手開始拿古詩文編造故事了。比如我看到有人說他的朋友叫林羨魚、哥哥叫林淵,出處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還有人說他的朋友姓季,名字分別叫季淵、季羨魚。我也不知道誰是一傳誰是二傳,反正分也沒意思,就隨便在其中一個答案下面接了一句為什麼不叫「季退而」,畢竟你們自己引用的詩句都說了,「淵羨魚不如退而」。此外還可以叫「季結網」。其他朋友還有更狠的,建議起名叫「季不如」。

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到各種拿著古詩文強行編故事的答案,真心覺得沒勁。這種無聊的段子手瘋狂灌水,令人十分厭惡。

二、取名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取名字是個技術活,但是其實稍微用心研究研究,也可以起很好的名字。比如近年來早就有人建議從詩經楚辭中尋找合適的名字。我建議範圍還可以擴大一些,在老子、禮記裡面也可以找一找。其實我很早就關注取名這件事。在高中的時候上課沒事我就翻各種名單,給故事裡的人物取名字,所以算是多少積累了一點經驗了。

網路上也好,社會上也好,談到的起名方法不說成千上萬也是千變萬化,但是究其實質,不過是兩個步驟:

取名的方法很簡單。取名的關鍵就是尋找入手點,有了入手點,再根據知識積累尋找好的寓意。

這兩個步驟之外再注意一些基本的禁忌,比如重名啊,諧音啊,是不是朗朗上口啊,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前不久我在網友的答案下邊建議過一個名字,叫王樹三。這個名字是從姓氏上想出來的。入手點就是三加上一豎等於王。但是含義是什麼呢?這裡化用的是李立三的名字。李立三的名字起得比我還隨意。他當時需要起一個化名,正好看到有三個人站在一起聊天,就取名叫「立三」了。這簡直起得不能再隨意了。但是從這個入手點出發,李立三尋找到了這個名字的寓意:立德、立功、立言,這是古人所說的「三不朽」。這樣一來,李立三,就從三個人站在路邊聊天的入手點,轉化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取名叫王立三。問題有兩個。第一,王姓和李姓分別有各自的讀音特色,王立三在音韻上不如李立三順口;第二,王立三仿照前人李立三的名字過於白陋,很容易讓人看破。那就失去了令名使人尊重的作用了。所以轉化成了王樹三。同時這還有一個雙關的作用:王姓本身就是豎三,於是王樹三達到了姓氏和名字結合在一起互為暗喻的作用。這才是王炸。因為別的姓氏就是照抄這個名字,和王姓比起來也會輸在姓上。這就成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專屬姓名。

更早之前還看見有個答主說自己姓陸,生在三月,本來想取名桃花,後來覺得不好,沒用上,又想叫三月,也沒用上。但是她很喜歡。我就又提了個建議,其實三就是六的一半,六就是陸,古人說持滿勿盈,不如叫陸半盈。其實這也是個雙關用法。

你看,取名字是很簡單的。我只是偶爾看到別人取名字,路過的時候順便想了想,奔著儘力取個好名字的想法,取的名字還算不錯。那麼大家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字的時候,要花幾個月去思考,用心要比我這有一個路人要深刻多了,難道還想不出更好的名字嗎?

如果真想取名字,我建議首先尋找入手點,然後尋找相關意象。只要打開了思路,會發現取名很簡單。而且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出生還有一段時間,通常來說想名字的時間很充裕的。

三、迴避算命先生的爛俗名字

現在很流行找算命先生取名字,而算命先生每天為無數陌生人取名,他們就算一開始有創意,後來也枯竭了。更何況,一分錢一分貨,找同樣的算命先生的家長們大體上都是幾個階層,每個階層的家長們給錢的時候也都差不多,比如說一百塊錢一位的(具體價位我還真不知道,我就是這麼一猜),五百塊錢一位的,一千塊錢一位的,可能還有更狠點兒的。在同一層次取的名字必然相似,甚至有的算命先生比較黑,不同層次的都給一樣的名字。結果就是什麼呢?出的錢沒有競爭力,取的名字也沒有競爭力,最後個個都像堂兄弟堂姊妹。

對於這些算命先生(其實也包括一些文藝青年)起的名字,我概括了一下,基本上都是這麼幾個字(算諧音):

「欣夢梓萱詩若雨,浩然一諾逸晨軒。」

有個朋友還補了個「涵」字。

這些字建議大家都別用了,包括諧音字。比如浩豪昊皓顥晧灝……嗥嗷嗚!~念著念著就覺得哈士奇在學狼叫。

我覺得這些算命先生簡直就是披著人皮的狼。每次聽到一大街的各種浩然昊然皓然顥然我就想用打狼專用的獵槍把算命先生揪出來斃了。

不過社會風氣就是這樣,雖然這種名字很坑,但是即便是我身邊就有很多很多人取這樣的名字。他們愛咋地咋地吧,我是管不了了。到了學校裡面他們就痛快了。比如大浩然中浩然小浩然四浩然五浩然的編號,家長聽了受不了估計就改名了。還有各種辰,葉良辰之類的就算了。

其實大家可以想想,我不是在諷刺誰,我就直白地這麼一問:

如果這些算命先生真的特別有本事,那麼他們會給你算?少三五千塊錢你能見到他們?

所以這些人的真正用法應該是這樣的:

通過他們得到一個錯誤答案,然後迴避掉。

有個網友講了這麼一個故事。班上的倒數第二和倒數第一考試的時候對答案。倒數第二覺得這不是扯淡么,這能對出個什麼來。結果成績出來了,倒數第一成績升到了中游。倒第二就納悶兒了,這是怎麼個情況呢?倒第一就解釋了:

選擇題避開了我們兩個的錯誤答案,正確率會很高!

大街上這些算命先生,可以說,能力都很差。當然,我不排除個別神仙非要到路邊支個攤子的情況,但是幾率很小。那麼避開他們的答案,才更有可能是正確答案。

我不是在說具體的哪一個算命先生是垃圾,我是說,根據統計學規律,這些廉價的算命先生大部分都是垃圾。而他們大部分取名都不超出「欣夢梓萱雨若涵,浩然一諾逸晨軒」的圈子,所以我們不用這些名字,至少避開了一些基本錯誤。

問題看得多了,發現現在還有些所謂的取名「大師」,在那不斷地說什麼筆畫數計算的命格。這些筆畫數計算的命格是日本搞出來的,完全不管漢字本身的含義內容,而只計算筆畫數字。已經有很多人說這是不準確的、不能信了。但是依然還有「大師」在推廣。哎呀,這種層次的水平就不要出來現了。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講陰陽五行的……

怎麼說呢,反正取名字都要找個意象,或者說找個孩子的發展規律。硬是按照陰陽五行之類的定個基本發展方向,持之以恆,積少成多,未必不能有所成就。但是現在那些算命先生是怎麼玩的呢?缺什麼補什麼。名字起得是四平八穩,平衡無比。但是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這樣做,號稱是把缺點補齊了,但是優點也平衡沒了啊?一個全面發展全面平庸的人,有什麼意思呢?正常來說,應該是養其長,護其短。短處稍微照顧一下就可以了,重點是揚長避短。李世民說,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是要揚長避短。名字不能一味的剛猛難制或者陰柔卑弱,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講五行相生相剋再那缺什麼補什麼。那些廉價劣質的算命先生本身就是在競爭中被淘汰下來的,跟他們的指揮棒走能有什麼出路呢?他們已經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他們不行了。

所以,起名字這件事,一定要迴避算命先生的錯誤答案。

四、用寓意惡劣的名字編故事

在起名的問題下面,除開正常答題的之外,不光有老黃瓜刷綠漆的,還有一些滿懷惡意的。滿懷的惡意的人也不一樣。比如說,我在之前看見有個哥們寫了篇長文,假裝幫人取名,分門別類取了很多名字。結果我一琢磨,幾乎所有的名字諧音都有問題。於是就在評論區提出疑問。那個哥們心倒是很大,我逮著他的問題批了一通,他也不生氣。當然,他起的名字真的是諧音很差。以至於我覺得他可能就是看到很多拿著古詩詞瞎起名字的,冒出來調個皮。不過既然已經在評論區說了,不會有人真的用他的那些奇葩名字,所以我也沒難為他,反而也覺得比較有趣。

當然也有不這麼有趣的。前幾天看見一個人說祖上傳下來四十個字的字輩詩,他只記得二十個字,還有二十個字不記得了。但是我一看,哎呦我的天呢,詩句含義全部都是惡意。就批判了一通,懷疑詩句有問題。我當時說得也不客氣。直接分析了兩個大方面。第一,如果這是古人寫的,那麼有可能是這位答主的先祖得罪了人,然後代寫字輩詩的人忽悠他們。第二,如果這不是古人寫的,那麼有可能是這位答主自己在忽悠大夥,或者這位答主逼迫別人替自己編故事,然後別人忽悠答主。這哥們很不高興,說這是祖傳的,是祖先兩兄弟不和,相互諷刺時寫下的詩,不是外人寫的。我覺得這個解釋似乎還過得去,就把原評論刪掉了。但是我隨後仔細一看這哥們的回答,不對,這哥們針對我的批評,將每一句都強行解釋成好的,說意思就是好的,哪也沒有他所說的他祖先兄弟內訌的意思。

我上了他的當了!

我最恨騙子,於是又重新批判了一頓,特別是逐條批判他每一句解釋都是錯的。這下戳心窩子了,這哥們開始詛咒我沒有來世了。我再一看,這哥們又更新了後面二十個字。而且這後半段的寓意看起來成了好的了。我就琢磨了,莫非因為我批判說他前半段二十個字的寓意很差,所以他的祖先把後半段改好了?最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這後半段居然還有「良辰」出現……良辰大哥這麼兇猛,他吹牛逼就讓他吹去吧。當然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至少明代後期湯顯祖就寫了。也許這位的祖先也是清代的,聽過湯顯祖的戲。其實這家子剛剛才傳到第七字,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家的字輩詩是真的,也就一百多年歷史。只是不巧我聽說過一件事:

在清代做隱士,是要殺全家的。

這家人據說有個祖訓是要世代從軍。我怎麼聽怎麼覺得這話不太對,因為這有兩個問題,一方面明顯是在試圖取悅現代人,另一方面,這位自己也說了,他們祖上鬧翻的時候,就是因為他們祖先的兄弟從軍做了武官,而他們的祖先要做隱士,並且他們的祖先很瞧不起這個兄弟(我解讀說這首詩諷刺了這家人,然後那位答主順著我的意思做了這樣的解讀),寫了很差的詩去諷刺這個兄弟,這個兄弟很瞧不起這種作為,就把這些詩又退了回來。他家先祖覺得自己做得很不好,就將這些意思不好的字做了自家分支的字輩詩,以警戒後人。那麼這就說明,他們家祖訓男丁一定要從軍,是不符合常理的。

其實關鍵還是這首字輩詩的含義不好。不好到什麼地步呢?不好到說他們自己家「鎩羽」的地步。而且這首詩的第三句明確說:「巧書若善言。」這已經明確說是在說壞話了。說實在話,我已經很久沒見過這種冬烘先生自鳴得意的詩作了。這句「巧書若善言」就直白地說出來寫這首詩的意圖很壞。這樣說出來還拿給別人看,就是欺負別人不識字啊。我一開始就說這是別人寫出來忽悠主人的。看來真的是忽悠主人的。這家人的祖上說是隱士,我看也該隱居起來。就這種才識,高三語文最多一百二。科舉制時代能考個童生就不錯了。話說童生好像沒什麼特權?特別是後幾句「沐歌因良辰,莫離世懷景; 笙花如樂瑤,元瀾未思君」,怎麼看怎麼有骨子言情小說的味道。而且,說實話,其中一些內容似乎是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一些書裡面的。還有一些名詞兒似乎也是長沙的商店名字。最關鍵的是,大部分詞兒都搜不到古代的出處。乾嘉學派的時代,作品沒有前人出處,反而和21世紀的一些名詞兒接近,這不奇怪么?而且我注意到這兩次有實質內容更新的修改之間的時間間隔居然長達幾個月……

憋得不輕啊!

這種高中生程度的語文才華,何必硬吹成古人的作品呢?

就算退一步講,這玩意兒是真的。字輩詩這種東西,都是講的一個福澤綿長,和睦安定,開枝散葉,時代興旺的。這種「鎩羽」、「凡聲」、「辛曲」的字輩詩,根本就不正常。戾氣傳家,豈是君子所為?

連最基本的字輩詩編製規矩都不懂,連最基本的字輩詩傳遞意義都不明了,這怎麼可能是真的?

這首總長四十字的詩,前二十字擺明了是被人耍了,後二十字則到處帶著女人味兒。要一開始就說是郭小四的作品,我可能猶豫一下就認了。

其實,又是樂瑤又是沐歌的,要說是女頻撲街作品,我覺得更像。

編故事,故意留伏筆,發一半留一半,是個常見手法。但是搞這麼複雜就為了點個贊,甚至到了詛咒別人的地步,我實在是覺得這樣做太無聊了。

五、取名的本質

文學上講創作,說要立意取象。其實取名也是一種創作。只是這個短短几個字的文學作品,還包含了此後漫長的人生道路。孩子以後會走到什麼地步,是取名的家長所無法掌控的。但是家長們會因為這個孩子而遇到什麼樣的晚年,則是家長們可以經歷的。所以,取名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此後對孩子的教育導向。

孔子曾經說,他的道是一以貫之的。曾子說我懂了,就對別人說夫子的道就是忠和恕。後來很多人批評曾子,說他瞎接話,就不能讓孔子把他一以貫之的道說出來嗎?非要說你自己的理解?其實我琢磨了一下,孔子雖然沒有講明白自己的道究竟是什麼,但是他其實也說得差不多了。正因為說得差不多了,所以他才會容許曾子做出理解的姿態。

晏子曾經說,一心可以事三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是說,如果一心一意去做正事,那麼這樣就可以服侍三代君王,而如果三心二意,那麼連一個君王都無法服侍。

晏子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一以貫之」。

換言之,孔子的道,不論其內容是什麼,他在執行的時候,就是一以貫之的。

孔子這句話其實講的是方法論,不是世界觀。

從古至今,大部分人其實都沒有誤解「一以貫之」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以一個基本道理貫穿事情的始終」。我們說善始善終,有始有終,其實也在不同側面包含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而一以貫之,恰恰就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則。因為只有漫長的積累,才能形成相對其他人的優勢。當然了,一以貫之不是說死心眼,眼看教得不對還傻乎乎堅持。

而對子女的教育,取名就是一個綱領性文件。

取名不僅僅是一個文學作品,還是一個政治綱領。

技術上,文學作品需要立意取象。小孩子剛出生,立意取象似乎是很難的。但是如果明白這是一個家庭幾十年的政治綱領,那麼立意取象就要容易多了。比如說,古人經常取的富貴、寶柱,都是很明確的綱領。而貧苦人家不取名字,或者隨便取個爛名,也充分體現了他們對自己命運的看法:作為貧苦人民,一生中隨時都會死於溝壑,人命至賤,何必取什麼好名字。

名字是世界上數量最大、篇幅最短的文學體裁。文學的根本意義是服務於人的生活。名字就是世界上數量最大、篇幅最短、服務於生活的文學體裁。

推薦閱讀:

給孩子上戶口遭派出所拒絕,只因孩子名字太霸氣,寶寶取名需謹慎
個人取名十一要素 作者:薛暉耀
給孩子取名:女「詩經」男「楚辭」(20141205)
【每日一卦】 周易取名的原理

TAG:取名 | 人文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