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搬進景區,帶孩子真正走進雲岡石窟
研學游——雲岡石窟
研學旅行是各國家各民族歷史最為悠久也最為有效的學習認識世界的方式。中國古代的聖賢很早就意識到遊學對人格養成和知識形成的重要作用。於是就有了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的學識,培養弟子的品質,開闊眼界的佳話。來自西方世界的馬可波羅當年也是通過這種方式跋涉萬里來到中國,為人類文明史帶來彌足珍貴的東西方文化碰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是中國傳承至今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遊學的意義也正在於經歷後的記錄與思考,思考後的再行動。明史帶來彌足珍貴的東西方文化碰撞。
正像這句古訓一樣,書本上的知識,通過自己的踐行實施,才能得到應用和印證,而印證的過程又無時無刻不在補充著認知的不足,這個循環往複的過程中得到的感悟與啟示才可稱的上真知灼見,值得世代傳承,人類的文化也正是在無數次這樣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發揚。
參觀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
1
雲岡石窟始鑿於北魏和平初年,至北魏末年,歷時60餘年。是中國歷史上由一個朝代完成的皇家宗廟。
文化傳承問題不是一件機械性的事務,也不是建幾個傳統文化基地就可以解決的。文化傳承,需要的是言傳身教,腳踏實地,需要活鮮的思想和生命。
(參觀雲岡石窟的禮佛大道)
(參觀菩提樹)
(參觀大雄寶殿)
觀看皮影戲2
有一種藝術,用影子跳舞。
在影子背後是一個個有著精緻手藝、指頭靈活的藝人,
在守護著這些即將失傳的文化財富。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
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
是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
皮影戲始於戰國時期,在漢朝時期興起,
而真正的興盛是在宋代。
觀看木偶戲3
木偶戲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傀儡戲,
起源於三國時期的木偶雜技表演。
劇中的木偶造型誇張、憨態可掬、服飾鮮明,
在演員的操縱下做出各種滑稽可笑的動作和表情,
讓屏幕前的我也忍俊不禁的笑了。
現在的孩子錦衣玉食,生活優渥。
而他們的快樂呢?
或是電視里連續不斷的動畫片,
或是大人們圖清閑丟過來打發他們的手機,
或是一款新型的遊戲機。
吃齋飯
4
素食是一種有益於自身健康、
尊重其他生命、
愛護環境、
合乎自然規律的飲食習慣。
學習並實踐壁畫修復5
壁畫作為建築物的附屬部分,
它的裝飾和美化功能使它成為環境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
壁畫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
1.表面塗刷膠礬水、白粉層——用拍刷蘸膠礬水在壁畫表面塗刷兩遍——用刷子蘸白粉在壁畫表面塗刷。
2.粗泥層製作——篩土 、篩沙 ——混合溶液塗抹粗泥層-修整
3.細泥層製作——混合麻和土、水——打泥——塗抹細泥層,修整
4.繪製圖案——將準備的圖紙進行拓印——上色——完成
孩子們喃喃自語到:好臟呀。
我本以為孩子們看到泥會很開心,
她們說的話還是很讓我吃驚的,平時在家不是王子就是公主,
嫌棄臟也很正常。
但是經過了老師的解說,你們可以做壁畫修復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我們只可以在一邊看著,孩子們就有了幹勁。
老師在細心的給孩子們解釋著上色的步驟
讓我回想到了小時候要成為畫家的我
為什麼以前我沒有這樣的機會
(壁畫修復上色中)
雖然夏日炎炎
孩子們在沒有空調和電風扇的房子里
認真的作畫
你還在讓孩子每天拿著手機一坐數小時:他們雙眼盯著屏幕,
手指不停地按鍵敲打,口裡喊著「殺!殺!殺!」,
屏幕上的人物一個個在他們想像中被砍殺或是炸飛,
一直玩到手指痙攣、雙目發直、表情獃滯,然後在大人的呵斥或是哄勸聲中慢慢回到現實世界。
沒有技術含量,沒有眼睛、耳朵、心靈接受到的震撼和熏陶,
有的只是廝殺後的快感、幻滅感和對於一個超能世界不能自拔的迷醉。
可以讓孩子們參與到我們的研學游中
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知識
讓孩子們不在為了手機哭鬧
生活越來越好了
我們的共同點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生命的能量在腳下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推薦閱讀:
※三晉古迹:太原北郊的三處國保古建
※山西旅遊發展的6大短板與9點建議
TAG:山西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