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人社群里藏著「帶炒大哥」

3000人社群里藏著「帶炒大哥」

1 人贊了文章

上世紀80年代,美國一對土豪兄弟炒作白銀,為囤貨,兩人不惜「包機」將持有的百萬斤白銀飛運到瑞士,致使國際白銀價格飛漲七倍。

相比之下,數字貨幣市場的操作簡單得多。作為參與者,旻生只需在社群里指揮成員囤貨、出貨,在交易網站上點點滑鼠,完成買賣。

22歲的他是3000人社群中的"帶炒大哥",領著成員在"拉盤"消息中穿行,利益讓社群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但也越來越讓他感到不安。

「什麼幣種都有人做莊。」他不太看好區塊鏈技術,但對金融市場帶著些許敬畏,「消息不會總是靈,投機不會總是贏。」

他決定拒絕新人進群。

文|嚯嚯

編輯|文刀

付費代炒 收佣賺錢

福建人旻生腦子活,初中時就有賺錢頭腦。朋友5000元轉讓給他一張NIKE的內部員工卡,他以低於市場價格20%-50%的價格買運動鞋,再加價賣出去。

賣鞋渠道是QQ群、微信群,從學生時代走向社會,旻生靠靠小生意賺了20多萬,帶著這些老本兒,他接觸到比特幣。

最初的四年半時間內,旻生只炒幣,比特幣價格一直波動,但幾年連在一起看,行情趨勢始終向上。買入,持有,在旻生的記憶中,那是一個「並不需要什麼技巧就能賺到錢」的階段。

2018年初,比特幣漲到歷史最高價的近兩萬美元後,一路下滑,他意識到,屢創新高的比特幣市場不會再複製過去。

小幣種的爆發,讓他轉型為「代人炒幣」的操盤手,別人給錢,他承諾保本,獲利後收取利潤30%-40%的傭金,按月結算,還建立起自己的「付費代炒團」,「賣鞋那會我就知道,有自己的群很重要。」

楊明在上海從事軟體測試工作,今年3月認識了旻生,朋友從線上推薦微信給他,讓他花錢加群。起初他不太相信這個年紀輕輕的男孩有什麼經驗,「炒幣還能保本?」

轉變源於線下的一次聚會,「他沒來,有人說到了他,據說有個老闆給他幾百萬,讓他幫忙炒幣。」楊明決定花錢進去看看,交了800元會員費,他成了「6群」中的一員。

楊明進群時,第一期代炒業務已經結算完成。他參加了旻生的第二期「代炒團」。他多少還帶著懷疑,特地選了個周六的上午,想找旻生簽份合同,「其他人倒沒這樣,我有點謹慎,覺得沒見到人憑什麼給錢。」楊明沒想到,旻生同意了。

合同簡單,約定本金、結算時間和傭金比例,楊明手裡的合同上了旻生開的投資公司的章。公司坐落在上海靜安區的一間公寓,只有旻生一人。楊明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3歲的男孩坐在沙發上,看著牆上86寸顯示屏上的K線,給他講解走勢,「看上去很專業。」

他投給旻生2萬元,一個月後,扣除傭金,拿到了1.6萬元的回報,「什麼心沒操,賺得比工資還多,跟撿到錢一樣。」

楊明這才相信旻生有門路,決定再投,但對方終止了這項業務。

靠消息從「代炒」轉型「帶炒」

旻生的門路是數字貨幣市場上潛在的拉盤團隊,在幣圈,有人給它冠以高大上的名字——市值管理。

傳統金融領域,市值管理團隊有時被稱作做市商,在幣圈,韭菜喊則喊他們「莊家」或者」拉盤的「。旻生是莊家的下游,靠庄的消息獲利,這也是他敢承諾給人保本代炒的信心來源。

「現在幣圈很多市值管理團隊都是股市那裡過來的。之前我們家族也炒股,多多少少能認識一些。」通過關係,旻生從他們口中得知短期內有暴漲可能的幣種,他介入其中。

代炒賺錢,但很耗神,「每天都得逐個回復散戶的問題,他們會問為什麼買這個幣,從建倉到出貨,天天有人來問。」

初做代炒業務時,人不多,好管理。旻生的「保本代炒」讓客戶獲利,他們口口相傳,他的業務做大,進群的人越來越多。

而他的上游,那些做市值管理的莊家,需要旻生這樣的社群,流量效益可以幫助他們將盤面做大。旻生也隨之轉變了方向,「現在,我在群里報幣種,報點位,讓成員自己操作,沒有合同背著,輕鬆許多。」他成了群里的「帶炒大哥」。

旻生知道,維持一個有粘性的社群,需要定期分享「乾貨」、資訊,最重要的莫過於帶著粉絲們賺錢。

今年四月中旬,比特幣的價格在8000美元至9000美元之間來回震蕩。旻生獲得了一個消息,「GTC要拉盤。」

4月14日到16日,兩天時間裡,旻生在不同的群里,分時段發布建倉點位。他設定的建倉價是0.35元。

在此點位,分布著近10個聊天群里3000多名成員,有人向他發出質疑。當時,GTC已經從0.28元漲到了0.34元,漲幅高達21%後,開始回落,而旻生給的價格是0.35元。在群里,他沒有過多解釋。

「6群」的楊明很擔心這個價格,他帶著猶豫只投了3000元,「群里當時有不少人擔心被套。」

4月22日,距離旻生給出建倉的時間過了快一個星期,GTC突然開始從0.35元起漲,一路飆到了2元附近,楊明的3000元在6天內變成了1.8萬元。

凌晨2點,旻生在6群出現,發出「掛單出貨」的指令。他要求所有人賣出價不得低於2元,並錄製視頻發給他。

「建倉買入的時候,也要給他發視頻,賣出時,如果不發視頻,會被踢出群。」楊明按照要求執行,現在回想起來,他感到後悔,「當時就買了三千塊,太少了。」

第二天,GTC最高漲至2.85元,旻生群里的人已經出貨完畢。他帶著3000多人的社群,從建倉到賣出耗時一周,最終將3到4倍的利潤收入囊中。

旻生指令的賣出價比高點低了近30%,但他沒有把賣出點位設置得更高,「那樣太危險。」出貨前一天,他監測到GTC成交量縮小,意識到要變盤,「感覺它還會漲,但快到頭了。」

他不覺得這是失誤,「真正的失誤是賠錢,畢竟身後有3000多人跟著你炒幣,風險極大,賠錢會喪失社群的信心。」

之後的兩個月時間,GTC從高位一路跌至0.64元,跌幅高達77%,旻生和他的社群成功逃險。

「消息面決定70%的幣價」

逃險的人總是少數,套牢者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旻生不認為他割了別人的韭菜,「做市商給了我拉盤提示,我和朋友介入,僅此而已。」「帶炒大哥」僅負責保護交了「保護費」的朋友。

他明白這種「玩法」在證券市場上有可能涉嫌「操縱交易價格」,但在數字貨幣市場,監管仍屬空白。

監管真空之下,依靠消息,旻生帶著他的粉絲賺快錢,「如果哪天政策下來,我就不玩了。」

五年的數字貨幣投資經驗告訴他,什麼幣種都有人做莊,「消息面決定了幣價的百分之70%的價值。」這是旻生賺錢的利器,他承認技術指標有用,「但這跟消息面比起來,這個就是渣。」

在控盤明顯的數字貨幣投機市場中,旻生和他的社群仍處消息市的下游。拉盤鏈條上,他們獲得的並非最核心消息,這決定了「帶頭炒幣者」依然需要對消息做出判斷。

「與做市商的合作,最難就是于衡量對方消息的可信度。」旻生透露,小項目他絕對不碰的,「特徵就是項目方會說我怎麼怎麼牛,將來會跟誰誰誰合作,要拉盤,我是不信的。」

半年多時間的觀察,他總結出幣圈兩類拉盤手法,「第一種是爆拉,吸引跟風盤,誘多後砸盤。」他把此類項目定義為想儘快套現的「空氣幣」。

「第二種是蟄伏型,不拉盤但也不允許別人惡意做空,等橫的時間足夠長,配合盤面和消息面,再強勢買入。」

旻生最怕第一種,「做市商找我們下游的散戶資金,讓我們買入,然後拉完就跑。

對面所有消息,他的應對是「打折聽」,「現在這個市場,對方要是告訴我會拉10倍、20倍,我一般3倍時就會賣出。」

項目方拉盤、砸盤的截圖,做市商坐莊的錄音,幣圈之亂,圈內人人皆知。熊市之中,資金流不斷減少,項目方、交易所跑路的醜聞一起接著一起。

旻生有點膩煩這種投機市場,獲利者永遠是少數,「不會長久的。」他把在數字貨幣市場賺來的錢套現,在北京和上海分別買了房,拒絕了新人進群。

「總不能等出事了才停止吧,我已經不缺這個錢。」數字貨幣市場的變化太快,他把重心放在了學習上,對標股票,他想學習更為專業的交易模型和投資策略,「你可以在投機市場的早期獲利,但你不會永遠贏,要懂得儲備。」

為方便交流,請加蜂姐微信(微信號:fengchaocaijing),拉你進入「蜂巢財經反割聯盟」,定期組織嘉賓分享,交流行業乾貨。


推薦閱讀:

在標準外匯如何開戶交易呢
教授玩幣:教授寫在前而的話
漢坤互聯網金融視點十:「現金貸」整頓新規「正本清源」,滿盤皆落索?
有哪些可靠的P2P網貸平台推薦?

TAG:社群 | 社群運營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