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斷舍離」 - 哪些物品跟隨我多年不丟棄
來自專欄 Xingyi in London1 人贊了文章
今天在推送這個物品清單之前,想和大家先分享一本書 -《傅雷家書》。我在年幼時曾經翻過這本書看過幾頁,具體內容卻不記得了,只隱約記起來傅聰是個鋼琴家。前些天在豆瓣上看到有網友推薦這本書里寫的和藝術和音樂穿插相關的內容,好奇於那個年代(1950~70)國內的藝術氛圍,決定重新讀此書。
傅雷(1908-1966),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專攻美術理論和藝術評論。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文革當中,被紅衛兵逼於家中自縊而死。「文革」之初即受迫害,於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的走完了一生。
傅聰,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童年時代斷斷續續上過幾年小學,主要是由父親在家督教。八歲半師從李蕙芳開始學鋼琴,九歲師從李斯特再傳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後,基本上是自學。一九五四年獨自一人赴波留學,一九五八年底以優異成績提前畢業於華沙國立音樂學院,奈何國內正值反「右派」,移居英國倫敦,隻身馳騁國際樂壇五十餘年,有「鋼琴詩人」之美譽。
前前後後花了三天,終於看完了這本20萬字的家書。傅雷和傅聰父子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期間好幾次看到關鍵情節都忍不住抽噎落淚,嘆英才命途多舛,傷時代不公。
也許因為自己是學平面設計(也算是從藝術分支的學科了),小時候也有過斷續的十年練琴時光(練的是古箏),書裡面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裡面,父子二人探討藝術和音樂的對話,我看完很有共鳴。傅雷和傅聰的來往書信里提到,「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 - 其實做設計又何嘗不是呢?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技巧只是手段。「自信同時又能保持自我批評精神,是一切藝術家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 - 做設計,甚至乎成為更好的自己,自信和自我批判精神又何嘗不重要呢?傅雷在勸傅聰要勞逸結合時寫到,「只有不斷與森林、小溪、花木、鳥獸、蟲魚和美術館中的傑作親炙的人,才會永遠保持童心、純潔與美好的理想」 - 去一趟大自然或者美術館進入自然和藝術的世界,何嘗不是城市青年喜愛的消緩工作壓力,得以靜處思考在城市奮鬥的初心的生活方式呢?
類似的對話書里出現很多,具體內容可在豆瓣閱讀和微信讀書上查找,我就不多描述了。傅雷除了會對傅聰談藝術方面的話題外,我最驚訝的,是在傅聰開始自立和成家立業之後,傅雷給他灌輸的「生活要體面而節儉」的道理。
因為最近看了不少關於「斷舍離」的文章,裡面有一些原則其實和以前老一輩人提倡的節儉是有些相通之處的,譬如「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最近因為搬家需要處理舊物,想著明年要畢業也是打算回國發展,剩下的東西可能只會多用一年,能處理掉的先處理掉,明年離開倫敦時也能少一些麻煩。按著這樣的想法去收拾東西,最後「扔」完整理完,發現一直能呆下去的,除了電腦和手機這種每日必使用物件外,剩下使用次數頻繁的物件其實並不多。因此就有了這篇文章分享,供給大家參考,也許能作為一些日常生活上的新思路,避免衝動購物。
我用電動牙刷的歷史也有4年了。一直用的是oral B,一開始用的pro600後來給了我妹用,現在我用的是pro2000。說實話兩個版本我用著沒有感覺到明顯差別,都很乾凈。雖然比普通牙刷貴十幾倍,但牙齒清潔的乾淨降低了洗牙看牙的頻率,這種一次性的投入還是很值得的。而且在每天使用的情況下,它明顯減少了我牙結石的增加,讓我在一年一次的洗牙活動中沒那麼痛苦。
我買的這款很神奇,打開行李箱只需要把三個鎖扣往上提就能解開,全程不超2秒。24寸剛好是能帶上飛機的最大尺寸,在歐洲一個人旅行五六天帶著很方便,平拖行李箱時很省力。畢竟出門在外旅遊已經夠累了,有一個輕便易用的行李箱可以幫助減輕旅遊時的重量負擔,玩得也更開心。
這個最大的好處是,方便日常收納整理,搬家省心省時。因為紙盒裡的東西平時已經整理分類好了,最後要搬家只是略微處理掉盒子裡面過期/不用的東西就OK,加上小型紙盒體積小重量輕,能夠有效限制紙盒能承載的重量,自己一個人搬家或者找師傅搬家,提起來也很方便。
16年購入,使用頻率是一年365天我有180天都在背它,除了弔帶和拉鏈處有些微磨損的痕迹,外觀上沒有什麼損壞。布料即使是沾了塵或其他髒東西,輕拍就能去掉。這個白色略帶灰,卻不容易嫌臟。也很搭衣服,塞我的13寸Macbook pro剛剛好,還能多塞其他A4大小的書籍。背包裡面還有兩個小單位隔層放雜物。設計看著簡單實則背後巧思才能讓用戶經久耐用,加上這種無明顯性別劃分的外觀設計,男女受眾都能使用。
說個題外話,我非常種草Everlane這個牌子,品牌想要做的衣服是能持續穿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所以選擇生產衣服的材質都比較優良。而且在挑選工廠時,他們會挑那些對工人友好的企業,譬如對工人會提供合適的薪水、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甚至還會把衣服成本列出來,讓顧客清清楚楚一件衣服的成本都去了哪些地方。國內有一個品牌叫Shokay, 專門用青海的氂牛絨來製作成衣和配飾,在發展品牌的同時也幫助青海當地人民提升經濟水平。希望國內類似的回饋社會的品牌能越來越多!
這個雅漾護膚霜可能有點超綱了,但還是提一下吧。 我在過去兩年內用了不下10支了,屬於用完就會補貨的類型。英國的天氣比較干,夏天我會用light cream,冬天用它的rich cream版本,日常保濕非常妥當,妝前使用這個,妝後不卡妝不起皮。
我在護膚上沒有什麼探險精神,只要用久了覺得對我好用就會長期購買,已經過了剛工作的「買買買」月光期的我,現在買護膚品之前如果覺得這個我用不完就不會買,不然會心情低落,浪費不止還有種花出去的錢打了半個水漂的感覺。我個人覺得葯妝相對其他靠不斷的廣告來宣傳的護膚品牌相對來說成分更考究一些,沒有什麼花哨的賣點,平時打的廣告不多卻能長期處於開架的位置,一定是存在solid的效用和廣泛的顧客基礎。
這種耳釘是旋扣式緊鎖的,幾乎不可能會掉下來。我耳屏上那隻已經戴了有4年了,除了拍護照的時刻要脫下來,其餘時間一直戴著,沒有過敏反應的出現,耳釘也沒有氧化的現象。像我的情況左右耳耳洞各3個,平時又懶得護理,打完新耳洞之後三個月我就會換上這種鈦鋼耳釘,一直戴著讓它默默無聞地掛在耳上,一不留意就好幾年過去了。
我也承認這個淘寶配圖看著有點劣質(攤手),實物質量還是可以的。而且因為款式太簡單了沒什麼設計的成分,反而更適合日常穿戴。以前買下不少獨立設計的的耳飾,有不少因為款式略誇張,反而買了之後根本沒有機會穿戴出門。物不以價高為貴,有時候便宜還是有好貨的。
主要是增加生活氣息+一點儀式感,增濕這個功能我還沒有明顯感受得到。只要開個五六分鐘,就能讓整個房間保持愉悅的香氣身心舒暢,屬於用小錢能最大限度提高室內感官氛圍的好物。我以前追喜歡的宿舍小哥時,找他來我房間聊天,總會在他來之前暗戳戳地把香薰先開上,增加一下聊天氣氛:) 雖然小哥最後還是沒追到,但是該撩的技能還是要準備好的,畢竟能看上眼的男孩子鳳毛麟角,看對眼之前先把自己收拾好??。
這個機子某寶上有很多不錯的便宜替代選擇,精油我只用過Muji也推薦一個,選擇很多,最喜歡cedarwood,舒神宜人,還有lemongrass用來提神也不錯的。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手工製品有一點執念,我會建議買圖上右邊這種A3尺寸大小的,尺寸塞進行李箱也足夠。當時是在香蕉魚書店買的,挑了一陣子最後決定入手了這個有點像Matisse剪紙作品風格的絲網印刷品,簡簡單單放在卧室里怎麼也看不厭。這個裝飾畫跟著我在上海搬過幾次家,又隨著我在倫敦四處駐紮,也算是讓我在異國他鄉帶來些許歸屬感。
相比於去淘寶買各種名家譬如畢加索的手繪掛畫,我更珍惜這種獨立藝術家、設計師自己手作非量產的帶有私人氣息的作品。可能也是因為我也是做平面設計,理解每個獨立藝術家/設計師在每件作品產出的背後都付出了很多心思和時間,喜歡他們的同時也購買他們的產品,希望能為他們更多元化的創作做一點小小的支持。
搬家之前收拾好的東西除了「扔」這個選擇之外,我非常建議大家如果物品還能繼續使用的話,可以捐給一些慈善機構,二手賣掉,或者轉手送人。
倫敦地區有Traid,是一個連鎖的慈善商店,會把公眾捐出的二手物品選擇過後在門店再賣掉,營收的收益部分也會應用於改善落後地區的紡織工業。在官網填下聯繫信息預約留一個位置,他們會電話通知和你確定什麼時候來拿你不需要的舊物,很多東西都收,衣服,配飾,鞋子,被套等等。上海我記得也有幾個市內的回收點是做把衣服捐給貧困山區兒童的,但是只接受外套或者毛衣之類不貼身的衣物。其他各線城市應該也有類似的回收點,大家不妨百度一下。
特別是像電器類的,直接扔垃圾桶處理不妥當的話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建議可以上二手網站把它處理掉賣點閑錢,或者直接送人。自己不要的東西借他人之後繼續使用,也讓它繼續有一些剩餘價值,減少浪費。壞掉的電子設備在國內的回收渠道我不是特別清楚,如果你知道的話,不妨在底下評論區分享一下哈:)!
我個人對於斷舍離的態度還是選擇性的聽取,畢竟買買買是人的天性,適當購物也是能放鬆壓力的,像我平時就很喜歡買家居用品裝飾房間。但是搬家次數多了,逐漸領會到不理性的購買只會帶來更多的負擔,想想我當時去倫敦前從上海清理房間的東西寄回老家,整理打包花了三天,還送了不少圖書畫材家居用品給朋友,最後還是寄了整整八個大尺寸搬家紙箱,可是能跟隨我多年的,卻只有那寥寥幾件。
想想覺得傅雷先生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人要過得體面而省檢;要小心而勿小氣;慷慨而勿易於上當;享受生活樂趣,但切勿為滿足一時慾望而過分奢侈,即使當時覺得這種慾念不可或缺也罷。」
「這也是種極不容易的人生藝術。」
值得思考。
推薦閱讀:
※買不起大房子,做不到斷舍離,也可以讓《小家,越住越大》
※無法忍受擁擠不堪的衣櫃,卻始終無法斷舍離?
※學日本人 「斷舍離」,讓你的生活更井然有序
※怎樣通過「斷舍離」整理你的家,提升家居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