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自帶導演屬性的後期團隊,讓素人綜藝有了全新觀看體驗
來自專欄冷眼看電視4 人贊了文章
隨著綜藝節目井噴式的增長,觀眾對製作水準的要求越來越高,後期已經成為鑒別一檔節目的重要指標。換言之,從前拼卡司,如今開始拼內容、拼執行以及後期製作。
於是後期劃分的技術工種越來越細,剪輯端有適合做戶外真人秀節目的,也有擅長做棚內綜藝的,特效端有三維動畫師、二維動畫師、手繪師等,還囊括了調色、混音等步驟,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後期製作是一個多工種且團隊協作的工業化體系,經驗是這一領域的「秘鑰」。如果說傳統電視節目的後期剪輯注重的是鏡頭和故事敘述,網綜剪輯則是以「梗」為單位在進行顛覆性創作。
縱觀市場,如今的衛視棚內綜藝剪輯越來越趨向網綜的風格表達,究竟是應該保持傳統,在敘事結構上縱深發力?還是應該融合新思潮,加大花字等流行元素?而後期剪輯的未來趨勢又是怎樣的?昨日,冷眼君採訪了參與過《最強大腦》、《非誠勿擾》、《新相親時代》等節目的遠景影視後期製片人施政,以棚內素人綜藝的剪輯為切口,聊了聊後期中的內容編排與製作邏輯。
如何把握素人群像的故事線?
對於一檔棚內綜藝而言,因為處在一種較為封閉的單向空間,會天然弱化節目本身的流動和變化,因此極具懸念感的故事結構和敘事是後期剪輯的著力點。
施政把後期工作比作放大器,「比如現場的精彩度是三分,後期的放大效果可以讓內容呈現達到六分。」
以《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里的「百人搶位賽」為例(分兩期播出),施政說節目組出動了36台攝像機、2台搖臂、20個探頭、6台5D、1個飛貓、1個地形車以及120個gopro,最終形成了1700小時的視頻素材和1600個小時的音頻素材。海量素材最終也不過只有兩個90分鐘來表達,前兩期的剪輯差不多花費了後期組30天的時間。
在這檔節目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素人群像故事的精彩講述過程。剪輯師需要在充分了解項目規則後,配合畫面和後采,用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項目的難度和玩法。
應該說,後期的製作難度在於素材體量的空前巨大,也在於故事線的梳理和重建。施政將「百人搶位賽」的故事線分為兩個方向,一是挑戰,二是人物。首先從100人挑選30人晉級,這本身就是一條頗具懸念感的故事線,只要梳理清楚挑戰的過程,突出一些關鍵性的節點,就能完成一次故事性表達。
如何摘出核心情節?則需要剪輯師細緻地過素材。施政告訴冷眼君,遠景影視有一套內部的剪輯邏輯,「後期剪輯最好可以還原成文字,達到用文字敘述畫面的效果。」
比如敘事大框架是100人進入到華容道比賽,後期首先要通過全景攝影、黑衣人進場等畫面渲染環境。然後第一個看點是誰,剪輯師鎖定了第一個完成項目的何猷君,他完成後會對誰造成影響,畫面緊接著切到第三名葛佳慧的反應,完成了第一條故事線。
順次延續的看點是什麼?後期通過快剪、破節奏的方式過渡到下一條故事線。現場播報會影響選手比賽狀態和效率,鏡頭通過放大挑戰中剩餘過關名額來強化懸念。選手的微表情、意外狀況(手抖、滑塊滑錯位、緊張流汗)等剪輯師都在這裡進行了有意識地集中處理。
像劉宇手抖這樣的畫面無法通過現場場記發現,只能依靠剪輯師在後期素材中地毯式的排查,將這些有表達含義的小細節進行串聯拼組。
落點在哪也是後期要仔細考量的,數字華容道作為比賽項目自然落在最後的晉級名額上,但剪輯過程可有多種表達方式,節目中選取了情侶作為突破口。
施政在這裡強調了後期團隊里現場導播的作用,如果是棚內綜藝,他們會根據節目內容和需求合理架設機位,通過布置和調度抓取細節。比如比賽中畫面對情侶檔的處理要提前預判,一方過關要迅速調動機位記錄另一方反應,儘可能將一切想在狀況發生之前,如果是戶外真人秀節目,導播承擔的角色就是攝影指導。
《最強大腦》後期製片人 施政
後期究竟要給觀眾看什麼?施政說,遠景影視注重透過畫面傳遞信息量,一個段落結束一個段落另起,如同在心理生成文字表述一樣,要始終把握素人群像的故事線。
冷眼君認為,烘托氣氛、提升帶入感是後期的重要作用。梳理敘述順序和故事邏輯依賴後期剪輯,重構故事線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能否就此形成個性選手的群像突圍,則展現著剪輯師的表達功力。
如何依託節目訴求塑造人物?
後期根據素材會進行重點人物的選擇和塑造,把握性格釋放的空間,對群像的刻畫各有輕重。不同的節目類型在人物塑造上有不同的節目訴求,棚內素人情感訪談類多側重話題和人物關係。
以《非誠勿擾》來說,節目中的人物包括24位女嘉賓、情感專家、男嘉賓和主持人,人物關係相對簡單。施政說節目每期錄製3小時左右,3位出場男嘉賓每人錄製時長近1小時,體量不大,因此剪輯的重點則放在對典型人物的塑造與話題衝突的內容重組上。
後期在剪輯話題衝突時經常採取內容重組,比如主持人與男嘉賓在飲食、時尚、娛樂等方面的訪談互動分散在了不同環節,導致看點不集中,於是剪輯師就要重新捋順內容邏輯,拎出表達重點。
而在《新相親時代》里,人物則包括了男女嘉賓與各自父母之間的關係、嘉賓彼此的競爭關係、男女嘉賓與對方父母之間的關係等,暗含多重人物關係與戲劇衝突的可能,後期多採取對人物關係的梳理與放大細節帶出人物。
比如《新相親時代》有一期女嘉賓剛進入第二現場看見男嘉賓登場就想要爆燈,手一直扣住按鈕觀察著其餘女嘉賓的表現,聽見有人「要搶」立刻摁鍵。
施政指出如果按照線性剪輯進行內容切分,很多細節會被忽略,還會削弱對人物的塑造,穿插反應與放大細節等,可見遠景影視在後期處理上是有思考的。
冷眼君在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剪輯師要有對內容的整體把控,在理清故事框架下,支線段落可根據內容衝突性的強弱穿插在合適的位置上,雖然打亂時間線和場景次序是常規操作,諸如拼貼、挪移、重新組合等蒙太奇手法是必不可少的,但切忌留下邏輯錯誤。
「後期前置」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遠景影視在剪輯技術與內容重組上做到了恰到好處的交融,延展至整個行業的棚內素人節目,在後期剪輯上還有哪些表達方式?
燦星製作是《中國新歌聲》的製作和出品方,節目依託情緒剪輯,延續了模式固有的真人秀部分,抓笑點,找淚點都是這檔節目的慣有操作。同為音樂類節目,《我想和你唱》給出了不同的表達,湖南衛視體制內的這支後期隊伍在控制流程和節奏方面,會密集地使用花字、分屏與鬼畜剪輯,網綜氣質明顯。
愛奇藝《中國有嘻哈》用的是劇情化的真人秀剪輯,通過後期重新架構故事,達到12期是一個劇情推動的效果。節目通過對場景的變換完成對劇情的推進以及懸念的製造,賽制規則的設定是劇情的核心。
棚內素人交友綜藝《單身戰爭》,後期樂禧文化則採用戶外真人秀的方式來操作,600名素人男女進行6場「單身戰爭」,200個機位布置、啟用80個攝像師,拍攝體量相當於「跑男」的兩倍。
《挑戰不可能》的後期千秋歲文化,擅長通過故事剪輯塑造人物性格。作為一檔素人挑戰類節目,後期有意讓挑戰過程波折起伏,放大情緒,增強可看性。
這些作品以及背後的剪輯公司都在表達方式上追尋著自身的差異性,其實棚內素人綜藝,尤其是衛視節目更多注重鏡頭和故事敘述,後期花字一般作為一種輔助工具,使用頻率不會太高。在競爭白熱化的綜藝戰場,取長補短才是收視比拼的利器,因此剪輯時可選擇在花字上加大意象化的腦洞處理,但要適時適度、運用得當,不然只會遭觀眾詬病。
冷眼君認為,精品化與風格化將會是未來綜藝節目的發展趨勢。如今的後期市場已經不再是剪輯、包裝與製作水平的單項評測,還包含了後期團隊對節目的理解、預判與把控,如何在儘可能提升製作效率的同時提供藝術創造力,是時下市場發展的核心需求。
施政分享了一個細節,在製作《了不起的孩子》時,剪輯師在製作馬浩鳴帶來的科學表演時,首先剪輯了配套弦樂的版本,之後換了個畫風混剪了《西遊記》進去,細化剪輯體現了後期團隊內部秉承的對內容極致化與不可替換性的準則。
蔣正暉 導播(左),施政 後期製片人(右)
在與施政的電話採訪中,除了介紹遠景影視在棚內素人綜藝上的許多剪輯乾貨,他也向冷眼君介紹了後期團隊的核心競爭優勢。
遠景影視是為數不多的在綜藝前期階段就參與策劃的後期團隊,錄製時工作人員會從後期角度出發,主動調度機位,抓取需要的最佳鏡頭,多維度協助節目組判斷和思考,確保微小鏡頭的及時捕捉,頗具導演思維。同時,後期剪輯師還具有良好的編劇能力,能夠拆解並重組現有素材,會對節目的結構、層次、節奏全盤把控。
應該說,遠景影視後期部的每個剪輯師都具有導演屬性、編劇屬性,作業時基於大眾審美、情緒、節奏等把握著對觀眾的洞察,這也節省了很多前後期的溝通成本。「後期前置」,與前期團隊共同探討後期剪輯與視覺呈現方案,已經成為遠景影視操作節目的標配,而這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有了素人綜藝的操作經驗與故事點的把控能力,冷眼君也相信遠景能在未來的明星類真人秀里有不錯的發揮。
推薦閱讀
《童言有計》明確單期教育主題,多重觀察視角帶來新意與思考
《我家那小子》記錄明星獨居生活,用演播室觀察完成代際溝通
模式課堂|一家餐廳瀕臨倒閉怎麼辦,看「地獄廚師」如何在24小時內改造成功
推薦閱讀:
TAG:綜藝 | 後期製作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