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英國Ofsted調查員交手是怎樣的體驗?

與英國Ofsted調查員交手是怎樣的體驗?

來自專欄走進英國課堂

想知道一個人對英國教育有多了解?可以問一下他與Ofsted調查員交手過多少次。

在5月21日星期一早上,在學校前台工作的Emma接了一個電話。她臉色一沉,放下電話後給全校老師發了一個電郵。

接著,本來在另一個省份出席會議的校長馬上開始趕回來,放學後的各項活動全部取消,改為由校長主持的全體老師會議。

發生了什麼事情?

原來是Ofsted打電話來,事隔4年之後,終於再來我們學校作一次評級調查。

24小時通知

根據英國教育制度,Ofsted到學校調查只會作出24小時通知,背後的目的就是讓學校沒有太多時間準備,這樣的話他們的調查和評級就會更加準確。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只有24小時學校根本不可能多方面弄虛作假,只能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Ofsted。

Ofsted評級對學校來說,就好像學生們的高考,但分別在於學生起碼知道什麼時候會是高考的日子,但我們永遠不知道Ofsted什麼時候會來學校調查評級。

對上一次這間學校有Ofsted調查評級,已經是4年前的事情。我們大約估計得到Ofsted今年會來調查評級,但具體是哪一天來,我們根本無從知道。

最難應付的考試,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考的考試。

管理層的噩夢,老師們的功力提升

按照Ofsted的規則,他們會每2 - 6年就會調查一次學校。但有一些outstanding的學校他們便不會調查得這麼密,最極端的例子是可能過了10年都沒有再調查一次。

每一次Ofsted的調查,對學校管理層來說都是惡夢,因為很多時候管理層是需要對最後的評級負責的。

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了很多學校因為評級下降,而把校長換掉,炒掉管理層等等的例子。

但對於老師來說,我認為每一次Ofsted調查對於老師都是一個提升能力的機會。因為他們的意見對老師教學功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這是我第三次和Ofsted調查員交手。

半退休的武林高手

Ofsted作為學校的評級機構,等於手握了尚方寶劍。他們對於學校的評級很多時都是一錘定音。

那麼是什麼人才配擁有這把尚方寶劍?

其實Ofsted的每一位調查員都是英國教育最頂尖的精英和人才,他們很多都是前任校長,或者以前是學校管理層,又或者是一些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

當中有很多的調查員比現任的校長們有更多經驗,不然的話他們有什麼資格來評核現任的校長?

他們就好像武林中的前任掌門和高手,處於半退隱的狀態。有一天來到我們這家武館調查,只需要叫幾位教師出來打幾招,便一眼看穿了這家武館有多少斤兩。

Ofsted來學校調查評級的感覺就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與前任掌門交手

這一次是我與Ofsted調查員第三次交手,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次交手的體驗。

當時的調查員是一位前任校長,我在課堂上剛開始上課了大約10分鐘,他便和副校長一起進來課室,並且坐到了最後一排。

當時我站在課室前心想,為什麼有這麼多教師,偏偏要選中我?

他們在課室內坐了50分鐘直到課堂完結,因此對我整個課堂有非常全面的了解。

在放學之後,每一位被觀課的老師都和調查員有一個一對一的面談機會,當時我沒有想到這個半小時的面談對我將來有這麼大的影響。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我已經記不清他叫什麼名字,但他先正面地肯定了我在課堂上的教學,充分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需要。

然後他就開始提點我在哪些地方上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肯定地說,聽這位前任校長的建議10分鐘,可以省去我兩年的摸索時間。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誇張,但有過與Ofsted調查員交手經驗的教師們,都會明白這種感覺。

這就好像一位武林高手幫你打通了任督二脈,讓你的功力在瞬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他當時跟我說,」因材施教是英國課堂非常基本的一點,你準備了兩三份教材給學生們的確不錯,而教材的難度定位也非常好,可見你之前下了不少功夫。但如果你沒有這麼多時間,用這一種方式去準備每一堂課,你如何可以只用一份教材,卻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呢?」

當時的我想了一下,很坦白的說,」我不知道,因材施教育就是準備多於一份教材,不就是這麼簡單嗎?」

接著他傳授了我三個口訣,differentiation by task,differentiation by outcome,differentiation by time。

Differentiation by task的意思是在一份教材之內可以分出兩種或以上的難度,這樣學生在完成了一個難度之後,並不需要再拿另一份教材,而是可以繼續去發展到下一個難度。

Differentiation by outcome的意思是學生們做的是同一樣的問題,但老師對他們最後得出來的結果,要求卻是不一樣的。

對高能力的學生要求可以包括準確度,具有邏輯性的答案鋪排,計算過程中作了那一些假設,如何去證明這一些假設是合理的等。對低能力的學生可能只會要求做對答案而已。

Differentiation by time的意思是學生們做的是同一樣的題目,但不同程度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時間要求。

例如,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我只會給他們15分鐘,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就會有30分鐘的時間。這樣的話就算是一份教材同一份題目也可以給予學生不同程度的挑戰,這就是因材施教。

他大約用了5分鐘去講解這三個口訣,我聽完之後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種技巧對於我往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因為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卻得到差不多的教學效果,讓我可以把時間放在其他教學活動之上。

我當時有一刻衝動想用中文跟他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學生的問題,一定要老師回答?

這就是他問我的第二個問題,」學生舉手問問題,一定要老師回答嗎?」

我是在香港受教育長大的,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學生問問題,不由老師回答的話,難道由學生回答嗎?」

他淡然的回答,」是,學生問問題,不一定要由老師回答,有時可以讓學生去回答。」

他拿起了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幾個英文字,然後叫我把這張紙保存下來,以後一定要好好摸索。

我當時萬萬想不到,這幾個英文字對我獲得了現在這份工作,起了這麼大的關鍵作用。

他當時在白紙上寫的是「bouncing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背後的意思就是當有學生A問問題的時候,不要用老師的身份馬上給出答案,而是把這個機會讓給其他學生,讓他們表達一下自己的睇法,學生B回答學生A的答案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

接著,我便問學生C是否同意學生B的回答, 」為什麼?有沒有什麼補充?「 ,然後我再問一下大家對學生C的回答有什麼意見,這個時候可能學生D又會舉手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和問題。

這個技巧是讓一條問題在課室內跳來跳去,衍生更多的問題和討論。

這樣的做法有兩大好處。

第一,如果一個學生有問題由老師回答,這個過程中只有一名學生和老師參與。其他學生有沒有專心地聽?誰也不知道。

但如果我馬上問學生B是否同意剛才學生A的說法,我便可以立即測試出哪一位學生有專心地聽,而且其他學生也會馬上警覺起來。

第二,bouncing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可以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需知道青春期的學生是非常喜歡爭論的。

這樣做可以讓學生的腦袋活躍起來,而不是沉悶地聽課。有時候課堂內會分成兩大派,然後爭辯起來。這時候老師只需要靜心聆聽,便可以知道有哪些學生對數學概念有誤解。

正正是由於我熟練地運用這種教學技巧,讓我在申請現在這份工作的時候,擊敗了幾個老外。

這是我現在的數學部門老大Kevin後來告訴我的,他說副校長Joe在面試時觀看我授課的時候,對我運用這種技巧的教學效果印象特別深刻。

後來校長,管理層和Kevin在校長室開會討論人選的時候,Joe大力地支持我,向校長說「我要這個人!」。

最後我才擊敗了幾名比我資深的老外,獲得了現在這份職位。

因此,我非常感激這位Ofsted調查員對我的指導。這次交手的經驗把我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結語

每個人學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自己摸索,有些人一心只想找高人幫忙,有些人會把兩種方式混合起來。

這個問題沒有對與錯,只要自己喜歡便可以。

我的看法是,自己摸索的學習印象會更深刻, 但到了某一些關鍵位置,高人的輔導和提點可以把你瞬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節省您大量的時間

時間比金錢更寶貴,對嗎?

關注公眾號「走進英國課堂」,中西教育定期分享,與你一起,關注下一代成長。

推薦閱讀:

中國到底該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創客」需要怎樣的教育
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 這三種極端教育模式父母千萬別碰
男孩與女孩的教育要有區別

TAG:英國 | 英國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