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serreich:有關《高堡奇人》的劇評。

Kaiserreich:有關《高堡奇人》的劇評。

17 人贊了文章

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是美國作家菲利普·迪克於1962年寫的一部歷史架空小說,是亞馬遜的原創自製劇之一。據說,這部美劇堪稱神劇。

如果日本、蘇聯瓜分美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是不是頓時腦洞大開,好像都沒有人探討過這個問題,但絕對有人干過

菲利普·迪克就是基於這個假設,架空出了這個平行世界。在原著中,總共有三個平行世界,一個是我們現在的現實世界,也就是電視劇中女主看到的那個錄像帶的世界;第二個是英美統治的世界,這個世界又被稱為蚱蜢世界,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來自原著中描繪的世界蝗蟲成災;第三個就是這部已經拍成劇中的日德統治的世界,髙堡中的人拍了女主拿到的那部紀錄片,所以被稱為髙堡世界

如圖

在原著的故事中,蘇聯的科技超級發達,連日本都望塵莫及。在瑞典秘使走在蘇聯噴氣式飛機時,上前迎接的日本大使與之進行了一段有意思的對話。

二、美國怎麼變成了三個部分?

本劇大部分劇情發生在美國,在作者的體系中,美國被分為了三個部分,(1)西海岸的日佔區,(2)東海岸的蘇占區,(3)落基山脈的中立區。

日佔區的美國成立了一個白人傀儡政府,也稱為太平洋沿岸國。

中間的落基山脈國跟太平洋沿岸國有類似結盟的關係,所以部分革命者逃進了落基山脈國是有可能被引渡的。落基山脈國之所以有中立傾向,是因為山地可利用價值不大,原著中稱德國對此地不感興趣。

蘇占區的美國到底是傀儡還是蘇聯直管,目前還不知道,沒有交代清楚。按照劇情中的說法,瑞典的秘使說赫魯曉夫位置保不住,貝利亞等正要奪權,可能會展開新一輪的種族滅絕(已對土耳其人進行了種族滅絕)。要在美國投放炸彈。女主男朋友在酒吧喝酒時,一個鄰桌的客人也說了同樣的話,由此看來,可能也是傀儡國。總的來說就是蘇聯人壓根不在乎。

三、加拿大為什麼沒有被佔領?

雖然蘇聯和日本佔領了大片土地,但依然有中立國,比如加拿大、瑞典等。由於他們戰爭一開始就沒加入同盟國,或者地理上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就允許他們獨立。而加勒比海地區原著和電視劇中也沒提到,所以是灰色部分。

聊了這個地圖,再聊聊電視劇本身。

電視劇的第一集是圍繞一部錄像帶展開的。這部錄像帶描述了珍珠港事件,硫磺島戰役,日本簽署投降書,蘇聯進入柏林國會大廈等等事件,可這與髙堡世界是相反的,但這部紀錄片極大的鼓舞了革命者的士氣。在日佔區的女主和德佔區的男主(兩個不是情侶)各拿到了一盤錄像帶,並且都往中立區趕。

於是丟下了幾個疑問

(1)為什麼會有這個紀錄片了?

女主的男朋友只提到在髙堡里有個人拍攝了這部紀錄片,其他的沒有交代。

(2)髙堡的人是誰,他怎麼會假設出現實世界的幾個大的事件?

(3)日本和蘇聯會撕逼么?

電視劇的第一集為這個疑問提供了很多伏筆,日本大使為日本領導人進入蘇占區與蘇聯大使接洽,但過程並不愉快。瑞典秘使與日本大使進行了一次秘密會見,這個瑞典大使是誰?他們之間有什麼交易?也是這部劇的一個故事線。

(4)中國在幹嘛?

跟其他美劇一樣,拍攝出的美劇總跟原著有差異,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原著所寫的年代久遠,眼界有局限,並且很多都沒有交代,偉大的編劇正好可以彌補。


1963年12月的新一期《時代》雜誌中,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登上雜誌的封面,成為年度人物。

誰是高堡奇人?根據雜誌的描述,高堡奇人的身份至今無人知曉,他所處的位置也一直是一個謎,但是他的影響力,可以被所有身處漩渦中的人們感受到。

高堡奇人暗中製作、流傳許多神秘的紀錄片類電影,它們的內容很有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這些電影被統一命名為《蝗蟲之災》(The Grasshopper Lies Heavy)。

《蝗蟲之災》不是一部完整的電影,而是許多從不同角度、不同國家、不同人的眼中看到的歷史與未來的記錄,有暗示著未來世界格局風雲突變的影像,也有在歷史改寫之後世界走向的撰述。至於這些影像資料的用處,除了向在某種程度上預測了未來之外,也有鼓動他們改變歷史進程的能力。

所以它才會成為這個世界中各方勢力爭奪的重要資料。

那麼,《沉重的螞蚱》到底包含著怎樣的內容?《高堡奇人》又講述了什麼故事?這要先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


文章中所討論的有關《高堡奇人》的內容,主要以亞馬遜推出的同名美劇為主,也會涉及部分原著小說的劇情。

伴隨美國於1918年對德宣戰,一戰以德國的失敗告終。法蘭西公社成為歷史的悲哀,美國成為世界強國......

1933年的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競選總統時提出了實行新政和振興經濟的綱領,並成功擊敗胡佛擔任美國第32任總統,躊躇滿志地準備帶領美國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歷史在這裡出現了分歧路線,一面是羅斯福引領美國擺脫大蕭條,參加反法西斯戰爭。

另一面,剛剛上任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在邁阿密海灣公園發表演講時遇刺不幸身亡。這樣下來,之後也就不會有「羅斯福新政」的施行,美國將無法從經濟大蕭條中擺脫出來。

富蘭克林·羅斯福

羅斯福遇刺身亡後,副總統約翰·南斯·迦納(John Nance Garner)接任總統一職,之後擔任總統的是約翰·W·布里克,然而這幾位總統施行的政策都相當保守,導致美國在二戰爆發期間一直採取孤立原則。

在《高堡奇人》的美劇中,並沒有給出特別詳細的一些有關二戰戰況的說明,反倒是在原著小說中,菲利普·K·迪克用了一些筆墨進行了描述。

美國的孤立原則導致他們自食其果,太平洋艦隊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中全軍覆滅,夏威夷被日軍迅速佔領。日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的西海岸地區。在之後日本還佔領了菲律賓和澳大利亞。

北非戰場,蘇聯擊敗了威廉·高特(William Gott)率領的英國、澳大利亞聯軍。原著中提到,1941年法國被蘇軍徹底擊敗,蘇聯人則佔領印度,同印度公社會師。

在這種大環境下,英軍自然也沒好到哪去。轟炸鹿特丹不久後,英國皇家空軍在威廉·高特的空軍轟炸下被徹底消滅。在蘇聯進攻倫敦的倫敦戰役中,英國人變得愈加瘋狂,甚至開始了類似於自殺式襲擊的戰術,然而這種鬥爭無異於雞蛋砸石頭,最後英國被蘇軍徹底佔領。

原著中對於中國的描述少之又少,僅有的幾句對話中能夠發現,在日本和蘇聯統治世界之後,中國地區應該是成為了蘇聯的盟友。小說中曾提到,上海的虹口地區有蘇聯人,在劇中則有提到,北京等城市到處是蘇聯技師。

沃納·卡爾·海森堡在戰爭期間成功研製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名為「海森堡裝置」(Heisenberg Device)。1945年,美國用原子彈摧毀日本廣島,長崎。蘇聯在美國華盛頓投下了一顆核彈,不久之後美國宣布投降。

如圖所示

1947年9月18日,在與美國的抵抗組織進行了兩年的戰鬥之後,蘇聯成功完全消滅了美國本土的反動勢力。斯大林將這一天設立為勝利日(VA Day,即 Victory in America Day)。在之後每年的那天,人們都會以「勝利萬歲」(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победа)互相問候。

1949年,丘吉爾被處死。


兩個帝國分割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美國宣布投降之後,日本和蘇聯開始了對美國領土的瓜分工作。在《高堡奇人》所展示的地圖中,能夠比較詳細的看到兩國所佔領的土地。

美國西海岸地區由日本控制,日本政府在薩克拉門托地區扶持了一個白人傀儡政府,但是實際擁有控制權力的日本政府則位於舊金山。蘇聯則佔領了美國的絕大多數領土,和日本扶持傀儡政府的做法也不一樣。蘇聯和日本中間隔了一個緩衝帶,名為落基山脈國(Rocky Mountain States),這個地區與日本和蘇聯之間的關係不是特別緊密,相對自治。

蘇聯大使館就位於日佔領土舊金山。

日本與蘇聯在制度上的異同

相比蘇聯在所佔領土中施行的大清洗政策,日本倒不是那麼嚴苛,猶太人也能相對「正常」的生活在日本領地中,這種生活也只能說是苟且偷生,低賤的白種人幾乎只能從事社會最底層的工作,比如陪酒小姐、裝配零件的工人,見了日本人還要先鞠躬,日語也幾乎成為了這個地區的美國人的必修課。但是日本人絕對不會把這種行為稱之為「和平」,一個日本士兵被殺,當局就會從白人的工廠中隨便抓來十個人當街槍斃,絕不會有任何猶豫。

在日佔地區,流通的貨幣也變成了日元。

文化入侵(輸出)也是必然的。連經典的英文歌曲《The End of World》,也被改成了日文版。

在蘇聯,想要進入蘇聯領地,先要經過一系列極為嚴苛的檢測,來測試你是否是一個合格的蘇聯人,所謂人的尊嚴在這個檢查中就會被完全擊碎。

如果蘇聯公民出現了身體缺陷,或者患上了難以治癒的病症,國家有權將其進行「消滅」,就算是高級軍官的家屬也毫不例外。

這種殘酷的審查和管理制度,讓蘇聯的城市進入了一種非常「烏托邦」式的狀態 ——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門窗上都不會有鎖。


在科技上,俄國人做到了一騎絕塵

蘇聯先是研製出了第一顆核彈,夷平了華盛頓。在和日本瓜分了美國之後,蘇聯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暢通無阻。

掌握了原子能科技的俄國人,實現了噴氣式客機的民用化(蘇聯稱其為「火箭」),從紐約到舊金山只需要2小時的航程。蘇聯還把目光放到了太空中,他們目標是改造火星與金星,並且是從月球中轉飛往火星。

在德國國會大廈的背後,蘇聯建起了一個宏偉的「新克里姆林宮」,同時附近還會有一個可容納15萬人的大會堂。

新克里姆林宮

至於日本,他們在各方面幾乎都落後於蘇聯,無論是從基礎建設、軍事儲備還是科學技術上,都要遠遠在蘇聯之後,從主要根據地舊金山的環境就能看出來。蘇聯在其佔領的美國領土中進行了大範圍的改建工程,而日本則沒有經濟實力來完全統轄自己的領地。原著和劇中也沒有對日本的科技做過介紹,可以說他們是非常落後的。


強權統治與反抗組織

有強權,必然有反抗。在日本和蘇聯佔領的美國領土中,一直活躍著多股秘密行動的反抗組織。日本佔領地區中的反抗組織成為了劇中的主要活躍力量,他們最根本的目標是要從多角度摧毀日本在美國地區的政權,但其手段卻略顯兇狠,經常會波及各種無辜的平民。

由於劇中的主角,除了幾位被捲入反抗組織和帝國政權之間的普通人之外,就幾乎都是蘇聯和日本的高層人士,可以說整個故事的80%都是從他們的視角出發來看,所以相比之下,這些周旋於日佔地區和蘇聯領土的反抗人士,更像是一種畸形的反動勢力,某種情況下可以說他們是恐怖分子……

日佔地區出現反抗組織,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由於日本政府對當地的統治還不夠強硬,雖然日本人在該地擁有著比白人更高的地位,但是限於科技落後的原因,日本政府做不到監視著每個生活在這裡的人。在日本地區生活的美國人分布較為複雜,這也讓他們的地下組織活動較為「猖獗」。

相比之下,蘇聯在「監視國民」這一方面,和喬治·奧威爾的《1984》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在每個普通居民的家中,都安有一個和《1984》中描述的一模一樣的電幕,實時監視著居民的一舉一動。

這也導致,在蘇聯地區出現的所謂反抗組織,完全比不是日佔地區的那群人來得兇猛,更多的是內部鬥爭的棋子。


日本和蘇聯之間的冷戰

既然美國被佔領、德國,英國,法國被消滅,冷戰也就不復存在。菲利普·K·迪克在1962年創作了《高堡奇人》這樣一個具有極高前瞻力的作品,是非常醒目的。1962年正值美蘇冷戰的最緊張階段,古巴導彈危機差點把人類推向全球核戰爭的毀滅邊緣。對於冷戰的實時思考,也讓菲利普·K·迪克在《高堡奇人》中加入了類似的內容。

蘇聯在科技上幾乎是處於完全碾壓日本的狀態,自然在對待日本的態度上就會高高在上。再加上本身對日本的敵視,所以完全無法納入蘇聯的大和民族就成為了時刻都在嘲諷的對象。

日本對蘇聯的態度則一直非常「隨和」,這其中除了本身的自卑情結(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力量)之外,還包括一個重要原因 —— 那就是蘇聯和中國掌握了製造核彈的核心科技,所以可以用核彈來威懾他國。日本就處於極為嚴重的戰略劣勢。

既然蘇聯有能力繼續製造核彈,並且在骨子裡還是要保證其威懾,那麼日本必然是他們首要清除的對象,兩國之間的政治摩擦不斷,高管訪問遭遇刺殺等陰謀事件更加深了兩個帝國之間的矛盾。而蘇聯有信心能夠直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消滅日本及其多數領土。

當然,日本人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如果紅色政權開戰,那麼他們也會全力迎擊,哪怕是玉石俱焚也絕不會讓他們佔得先機。於是日本政府首要工作就是要開發出核彈,用以威懾野心勃勃的紅色政權。日本從中立區獲得較為豐富的鈾礦,用於研究。

不過核彈的研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計劃,戰事迫在眉睫的階段,按照正常的速度絕對不夠。

這個時候,兩國的部分高官,為了阻止核大戰的爆發,從研究所偷走了有關「海森堡裝置」的重要設計圖,並經過多人之手傳到了日本政府手中,大幅加快了日本研究核彈的速度。

可以說,劇中每個有較多戲份的日本高官角色,都是絕對反對與蘇聯之間的戰爭,因為他們知道日本絕對會輸得很慘。

這種狀態,就和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冷戰極為相似,同樣是可能將世界拖向核大戰邊緣的所作所為,同樣是中間暗藏著各種「反戰人士」和「反戰行為」,來阻止災難的發生。在暗中為日本提供幫助的人,都絕不希望看到核大戰的爆發,而是想讓日本通過擁有核武器來威懾蘇聯。


平行世界造就高堡奇人

說了這麼多,有人可能要問為何我們至今沒有談到「高堡奇人」本人。

很遺憾,高堡奇人其人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一個角色,相比之下他只是一個引子,通過他製造的電影來慢慢展開整個高堡世界的全貌。無論是美劇還是原著對他的描寫都極其有限,相比之下,高堡奇人製作的電影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才是潛移默化的。

原本非常嚴肅現實的高堡世界,因為這些電影而被蒙上了一層科幻的色彩。

劇中有很多角色都曾看過部分電影的內容,其中有符合我們現實世界的內容,包括日本簽署投降條約等事件,但部分電影中也包括非常神秘的內容,比如日佔地區的舊金山被核彈夷平這種片段。

部分電影中出現的核爆場景,可以迷惑當局者的雙眼,讓他們認為世界上還有國家擁有製造核彈的技術。日本與蘇聯之間脆弱的「和平」關係,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這些電影來維繫的。

這些製作非常精良的電影,不可能是高堡世界的人能拍攝的。這也就引申出了「平行世界」這一理念。原著中的電影其實是一本小說,撰寫和拍攝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技術手段,所以原著中的平行世界只是我們的猜測,但到了美劇中就徹底變成了更加真實的存在。

既然包含平行世界和記錄那些世界的真實影像,那麼這幾個世界之間還會有其他的聯繫么?這就要看接下來第三季《高堡奇人》的展開了,美劇的劇情和原著的劇情走向完全不同,也更值得期待。


有關二戰的幻想題材,最近幾年又有了復甦的勢頭,前有《德軍總部》和《鋼鐵蒼穹》這種胡鬧諷刺的題材作品,也有《高堡奇人》這樣反思戰爭、嚴肅寫實的美劇。人們之所以會熱衷於營造蘇聯瓜分美利堅世界,一是可能因為蘇聯當時強大的軍事實力能給予人們更多的幻想,二是向世人展示,無論誰笑到最後,不同世界的走向可能都是殊途同歸。


推薦閱讀:

TAG:高堡奇人美劇 | 架空歷史 | 鋼鐵雄心4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