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學中醫入門

自學中醫入門

5 人贊了文章

引:小文自2008年成稿以來,各處多有轉載,大都只有前兩節;至2015年續寫第三節後,仍未免有憾。直至今日(2017年11月8日),第四節完成,全篇方得始終。再將全文修訂,增刪文字,令與時進,令文義通。現由無疾學社首發,以饗讀者。以下正文。

有不少中醫愛好者,和中醫初學者,都面對著同樣的一個困惑:我想學好中醫,但究竟該怎樣學呢?按個人經驗,結合教學實踐,無疾這裡把中醫的學習,大致劃分成以下四個階段:

一 蒙學階段

啟蒙是此階段的重點。需要學習的內容,在古代就是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與湯頭歌訣這四小經典。現代的中醫教育,已經在內容上更加充實,在結構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這五門核心課程。作為在校學生,是要求系統學習的,無須多說。

對於自學者,無論內容,還是方式,都需要做適當的調整才好。因為在缺少老師指點的情況下,要系統學習上述幾門課程,存在幾個常見的問題:

1 內容枯燥,難以入目。課堂的講解可以是很豐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內容;而且教師是活的,可以根據學生的狀況,隨時進行調整。這與整天面對一本死沉沉的教科書是明顯不同的。

2 沒有重點。一本中醫基礎理論,絕不是每一個章節都同等重要;同為五臟,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地位也不會完全相同;同是脾臟的生理功能,運和化對臨證的指導價值仍有區別。所有的這些不同,這些輕重,都是需要老師指點的。

3 易生誤解。中醫理論,非常崇尚「理解」與「領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領悟,都需要一個認識的基礎,即對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學者由於缺少前輩指導,很容易在起點上走偏,從而產生對整個中醫學的偏激認識。

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種種問題,建議自學中醫者在啟蒙階段,採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 多讀中醫前輩的傳記,以及他們關於學習方法的論述性文章。他們走過的路,看起來可能笨拙的很,但實際上常是中醫入門的捷徑。多向前輩請教他們的學習方法,幫助將會是非常大的。這裡強烈推薦一本書:《名老中醫之路》。無疾相信,把這本書熟讀過三遍,不但學習方法可以逐漸開朗,還會在不經意間學到老先生很多寶貴的臨證心得。

2 利用好豐富的網路資源。現今信息時代,已經把學校的大門很大程度上打開了。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比較輕鬆的得到機會,向各中醫院校的名師學習,收看他們講課的視頻。這樣的學習,雖比不得在教室的環境里,聆聽面對面的傳授更有感覺,但比起死讀書本,總要強的多了。另外,參加無疾學社每年開辦的學中醫線上課程,也是不錯的選擇。

3 教材的選擇要兼顧權威性和趣味性兩項原則。學習,自然離不開教材和參考書。教材方面,還是主張選用正規的全日制教材。每本書都是經過幾十位專家嚴格把關,權威性是比較好的。至於版本,個人比較傾向於最新版的中醫教材。一般來說,新版教材容納了諸多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整體水平還是值得信賴的。如果希望精鍊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趣味性的參考書,是自學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可以讓學習多些樂趣,少些乏味。感覺比較暢銷的幾位養生保健書作者:徐文兵、羅大倫、中里巴人等的書,雖然不強調整個理論構架的完整,但是作為學習之初的興趣培育,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放鬆調劑,是足可以勝任的。

中醫入門教材方面,最後毛遂自薦一下。拙著《零起點學中醫》,實際上是無疾依據上面的兩項原則,即權威性和趣味性,參照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和針灸學等中醫主幹科目,擷取要點,趣味講出。努力在保持中醫理論權威性和系統性的同時,令文字活潑不致教條。蒙學友厚愛,已重印16次。現作為入門書,推薦給初學中醫的朋友。

4 最後,還需要強調循序漸進的步驟。一名中醫在校生,學習這幾門課的時間大約是三年(當然還要學習其他課程);古代中醫學徒學完更加精簡的四小經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所以,大家在自學的啟蒙階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進度。太松或太緊,都可能為將來的半途而廢埋下伏筆。

二 經典學習階段

經過前期的蒙學階段,有了對中醫學的初步認識,就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的四部經典著作了。也就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

無疾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同學認為:經典都是過時的老土東西,不過是講中醫的整體觀、辨證論治;我們已經學習過中醫基礎、中醫診斷,還有什麼必要學習這些陳腐的東西呢?對這個問題,或許可以這樣回答:

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有兩個不同的體系:一個是自然科學的體系,一個是人文科學的體系。自然科學的發展是一路向前的,象射出的箭。每一次科技革命後,新興的科技必然取代原有的,成為學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技理論出現。但是人文學科的發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無法替代老子的價值,孟子也無法頂替孔子的位置;朱子也是一代大儒,卻需要時時從孔孟的學說中汲取營養。後世當然可以發展,而且必須發展,但是經典的價值是無論誰也無法否定的。所以自然科學領域裡,最新的理論永遠受人追捧,但在人文學科里,想要把握最先進的理論,就意味著需要用最短的時間,重溫古人曾經走過的路,再在實踐中發展創新。

「不幸」的是,醫學更多的是一門「人學」,醫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這就決定了醫學的性質本身,更趨近於人文學科。經典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有一些同學認為,既然經典是最好的,後人永遠無法超越經典,達到古人的境界,還有什麼必要學習現代的中醫教材,妄走些彎路呢?

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要想與古人交流,向他們學習,至少需要一個條件,就是我們得知道古人在說什麼。作為現代人,每天生活在現代化的環境里,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全部都是嚴重西化的。這樣的狀態,讓我們與古人之間產生了距離。雖然寫著同樣的文字,說著同樣的語言,卻無法相互理解了。所以,中醫教材的價值首先就在於,用現代人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試著表達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說,現代的中醫教材,就是在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語言上的橋樑。讓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的,與古人的思想發生共鳴。

其次,時代在發展,認識在提升,一味的崇古泥古,只能把自己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小的領域裡,成為井底的青蛙。學習經典,初衷並非要恢復古中醫的原貌,把自己完全還原成古人,不但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學習經典,是希望從古人深邃的思想中得到啟發,從古人豐富的經驗中擷取珍寶。惟其如此,為今人所用,古人的思想才在今天真正活了下來,中醫的靈魂也才終於不滅。

講了這麼多,經典的學習,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當過老師都知道,講基礎課是比較容易的,但講經典課就困難的多。難就難在,先是要老師自己鑽進去,理解古人想要表達的所謂「本意」;接下來再表達出來給學生。那麼對於希望通過自學來理解經典,難度自然就更大了。所以,對於經典的學習,無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明確自己的方向

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確自己的方向,要知道面前的路通向哪裡,學習經典也是一樣。先假定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對中醫理論的認識理解,以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

這種情況下,學習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將經典中的思想用於臨床病症的治療。這樣的話,逐字逐句的鑽研精神就未必最好;許多純粹的理論著作也就不一定適用。而有些將經典的內容加以應用,條文下緊隨著治療醫案的書就要好的多。僅舉例兩本書為例,《黃帝醫術臨證切要》和《經方實驗錄》。用這樣的書來配合經典的學習,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學起來會更有動力。

如果是從治學的角度,或是哲學、史學甚至文學的角度來學習,自然需要另當別論,這裡就不多講了。

2 從淺到深的學習

自學者,學習文言文有困難者,不妨先從白話文入手。雖然也會遇到譯文質量不好,影響理解的時候,但畢竟也是經過專家認可,質量相對還是不錯的。誰又能保證,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更進一步,全部符合「古意」, 真的就是我們評判價值的惟一標準嗎?翻譯的版本方面,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幾部標題為《××校釋》的書,逐段譯的,質量還可以。

3 遇到問題,多參考注家

閱讀古文,在理解上很容易遇到問題。這時候,多參考幾位注家的註解,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歷代醫家中,很多是花了畢生精力來鑽研經典的。他們對經典的理解認識,常常可以為我們打開一片新的天空,開闊我們的思維,形成新的認識。學經典而不讀註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經典的注家雖常以千記,但其中非常著名的也不過幾家、十幾家,比如研究《內經》的楊上善、王冰、馬蒔、張介賓、張志聰等;註解《傷寒論》的成無己、尤在涇、柯韻伯等。相信在經典學習的過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講到的白話文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了解到以上注家,和他們的著作。自學者,不妨根據個人的興趣選擇來讀。

三 臨床探索階段

醫學是一門實踐學科,離開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醫學很難找到存在的依據。而醫生診療是一門技術,技術的本質是能力,能力的獲取靠練習,整個身心的練習。練習的起點,又在哪裡呢?

醫學生畢業前,一定會經歷兩個過程:見習和實習。所謂見習,是在觀察中體驗診療實踐的過程。對中醫來說,主要指跟師侍診。老師診療時,在旁悉心觀察傾聽,如何問診,舌象怎樣,如何施針,怎樣開方。隋唐以降,針道衰而方葯興,所以現代中醫侍診過程,主要形式演變成跟師抄方,抄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醫見習、侍診的代名詞。

見習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親手診脈。提到診脈,這裡尤其需要多說幾句。在普通百姓和中醫愛好者中,往往認為中醫診脈神奇玄妙,不可思議。實際上,脈診確實存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分。原因在於,脈診需要的,幾乎是純粹的感覺。而感覺,是無法通過書本學習或跟師學習直接獲得的,感覺需要體驗。比如一個簡單的冷熱感覺,無論讀多少書,向多少位「專家」、老師請教,什麼是冷,什麼是熱,都無助於對冷和熱的真正認識,除非親身體驗。這個感覺的領域,不在頭腦的範圍之內,無法通過科學來界定,這是一個由心主宰的世界。用心體驗得來的感覺,往往歷久彌新。無疾至今對第一次體驗革脈的情形記憶猶新,那是讀大學時,跟隨方劑許老師侍診時經歷的案例,當時提到的一句「男子則亡血失精,女子則半產漏下」,恐怕已經銘刻在終生的記憶里。

說回來,中醫診療能力練習的起點在跟師侍診。侍診不是簡單的聽聽看看,是用心在觀察和傾聽中體驗診療的過程,為接下來的模仿做準備。

練習從模仿開始。無疾今天在臨床上的診療行為,細品下來,到處都隱蘊著當初兩位老師的身影。模仿的範圍很寬,從問診的次序和語氣,到處方用藥的思路和習慣,到針刺的手法與穴法。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對空的臆想,而是實踐中的運用和體驗;模仿的過程,就是實習的過程。

對中醫自學者而言,見習之難在於選擇和找到一位可以信賴的老師,實習之難則首先體現在風險控制。得遇師長是緣,得遇明師更是珍貴的善緣。外緣無常,卻仍不離因果。多加留意,總會在身邊發現可以為師長的前輩。以恭敬心,惜緣為念,取人之長,擇善而從,假以時日,必有所得。

醫之為業,關乎性命,敢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初學實習者,遇虎狼之葯,危險之穴,謹須恪守軌範,暫收獵奇之心。一句話,醫生這個行當,不是鬧著玩的。無論自己還是家人朋友,臨床探索必不可少,但關鍵時刻,探索的心必須讓位給慈悲的心。

臨證與讀書相參階段

經過了前面的讀書學習,見習實習,初學者或許已經可以小試牛刀,並且開始體會到病情好轉,甚至治癒疾病的欣喜。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臨床可能遇到的種種困境了:別人講很好用的方法,到自己怎麼就不好用了?之前試過很好用的方法,現在療效為什麼就不再讓人滿意了?患者病情突然加重了怎麼辦?

首先需要明確,作為普通愛好者,以及初學者,當下首務一定不是攻克某種病,而是對人體,對疾病有所認識,有所體驗。如此,在病症選擇上,就需要有所考慮:一些急症,如高熱、昏迷、呼吸困難,可能直接威脅生命;一些大病,如癌症、中風、心梗,心理負擔太過沉重;一些難病,如癲癇、紅斑狼瘡、牛皮癬,太容易信心受挫。反之,慢性的、較輕的、常見的病症,如失眠,腹瀉、便秘,慢性頭疼、腰疼,普通感冒等,更適合初學上手練習。千萬別小看這些病症,真要取得滿意的效果,已經相當不易。

明確了大致的範圍,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實戰了。對初學者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如上文所講,即療效的不確定、不穩定。這例有效,那例無效;此時有效,彼時無效。猶如段譽手裡的六脈神劍,似乎毫無規律可以把握。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有二:初學者掌握的知識結構尚有欠缺,又或者臨證體驗尚欠豐富。打個比方,如果到北京只去過天安門、故宮、長城,頭腦中北京的印象就只是氣勢恢宏,那麼面對小衚衕的情景,就很難與北京建立起關聯。只知道失眠可以從心火、肝鬱上得,用清心、疏肝法有效,再遇到腎陰虛、痰火、瘀血、食積引起的失眠,老方法自然不會起到同樣的效果。

破解的方法,可以找老師請教,與同道交流,但最重要也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多讀書。框架類的知識結構問題,可以多回顧院校教科書,詳見前文。至於臨證經驗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閱讀臨證經驗類的圖書和文章。別人的經驗,不論古今,不管成敗,對豐富自己的體驗,都會有所幫助;尤其是那些用心書寫的文字,能讓人心動的經歷。畢竟,將心比心,總比從腦到心,來的方便些。

考究起來,這些臨證經驗類的書,又可大致分為兩類:醫案和醫論。至於醫案,《零起點學中醫》里已經列為專門一章來講,這裡不再重複,只對一套書做個推薦,人民衛生出版社《現代著名老中醫名著重刊叢書》。這套書已經出到第11輯,130餘本。現代有名望的中醫,相當部分都已經名列其中了。從內容看,主要講的,就是醫案和醫論這兩部分內容。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閱讀。

除了書,專業期刊也是一個豐富經驗的好途徑。知網、維普、萬方等大平台上,都可以很方便的檢索到大量專業文章。譬如,輸入關鍵詞「咳嗽」、「經驗」,就可以找到成百上千條文章,諸如《××治療咳嗽經驗》、《××辨治小兒咳嗽經驗》。相比書籍,期刊有兩點優勢明顯:一,內容較新;二,方便檢索。相比《名醫類案》時代的記載,現代醫案無疑和今天的生活更貼近;而檢索,則可以大幅提高獲得知識的效率。

舉個例子,我現在遇到一個頑固的便秘案例,各種方法都試過,效果仍不滿意,怎麼辦?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經驗類醫書中,翻看前人治療便秘的經驗;也可以直接上知網輸入關鍵詞「便秘 經驗」。在前人經驗的海洋里,我現在遇到的問題,很可能之前別人也遇到過。如此,那位醫生頭腦中閃過的一點靈光,就可能瞬間點亮我的思想。一個困擾許久的難題,或許就此解開。

除了上面介紹的臨床經驗類書,經典著作仍然是這一階段必讀的書目。所謂經典,經過千百年時間的磨礪,仍然可以煥發出容光,足見其生命力之頑強。之所以常讀常新,也正是蒙這股強悍的生命力所賜。臨床遇到的問題,千差萬別;要在千頭萬緒中坐懷不亂,離不開強大的定力。經典,就是這樣一種力量,安定、渾厚。

游移不定時,讀到這一句,「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紛繁不清時,「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思路不明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困惑不解時,「順天之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心裡是不是已經踏實、清晰了些?再聽到一聲聲諄諄教誨,「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病勢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是不是心裡已經充滿了感激?更不用說仲景經方,在中醫實踐中,面對變幻莫測的病情,以不變應萬變的妙法圓通。

以上是根據無疾個人經驗,及教學實踐,對中醫愛好者、初學者,一步步進階學習的過程,做的一點淺薄梳理,不經意間已成了六千字的長文。最後,做個簡要的整理:

蒙學階段,要在把握大體、入門不偏;經典學習階段,須得平視古今,戒躁寧緩;臨床探索階段,注意耳聰心細,廣目束膽;最後,臨證與讀書相參階段,最好善思詳辨,勤問博覽。


推薦閱讀:

最適合兒童吃的簡單食譜,綠色健康,寶寶最愛!
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血脂高、危害大!想要掌控血脂保持健康記住「三、四、五」
新世紀健康飲食(二)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