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舍利塔下一段神奇經歷(是真是假,歡迎討論)

舍利塔下一段神奇經歷(是真是假,歡迎討論)

來自專欄靈異檔案館5 人贊了文章

  自古名山藏古寺,桂林地方得天獨厚,佛寺自然多往山腳底砌,山坳間壘,甚至往岩洞里藏,但平地拔起的佛寺也不少。唐宋佛教鼎盛時期,城內外佛寺多達一百單八座,蔚為壯觀。現在嘛……城內平地拔起的寺廟只剩下兩座……其實是兩間半座。一是麗君路的能仁寺大雄寶殿,二是文昌橋南萬壽巷的開元寺舍利塔。

  舍利塔在民主路萬壽巷開元寺遺址內, 塔通高13.2米,開元寺始建於隋朝,興盛與唐,全盛時期,寺院北牆到榕湖邊。明初,桂林南城城牆從陽橋擴建到今南門橋,官府開鑿了一段人工水渠,從南門橋引水出象鼻山,充當南城護城河,開元古寺因此被分割為兩半,歷史建築遭遇新城建設,此等悲劇故而有之啊。

  到了清末,寺廟荒廢,舍利塔下成為專供停放棺靈柩的「停柩庄舍」,從老照片看,鬼氣森森的……抗戰期間,開元寺廟產先後用作難童教養所、中山學校教室、廣西省政府辦訓練團之地,廣西藝術專科學校辦學頁借用過廟宇。1949年後,寺廟房產逐漸被民房、機關宿舍蠶食、佔據,分割,最後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舍利塔了。

  舍利塔現在已經成為桃花江畔的一道人文風景,但在1999年以前,桂林沒幾個人見過這座白塔——大改造之前,佛塔被民宅包裹著,無論從民主路還是南環路方向,行人都看不見塔影的。

  老散在皇城腳底義學巷長大,輕易不出文昌門,兒時從不知舍利塔的存在。直到十七歲那年,方才初次見到這座塔。

  那是1980年2月14日,星期四下午——多少年過去了,這個日子都不曾從腦海中清除。注意,那年代,中國人還曉不得西方有個所謂的情人節,但那天確實是我人生的第一個情人節……因為那天,老散——當時還是小散——生平第一次和女同學約會。

  約會地點就在她家附近的萬壽塔下,約好四點到四點半之間見面,我三點半就到了。

  那條小巷深處,有一座低矮破敗的門樓,瓦頂上長滿麻葉樹、狗尾巴草,舍利塔的剎頂在野草縫隙中勉強露出樣型。

  大門開間正面全部用磚牆遮擋,只留出兩扇大木門,門楣與兩側磚牆交匯處,隱約可見如意形狀的花飾,木門上油漆基本剝落,深深淺淺的年輪現出原形,活像老人家青筋畢露的皮膚,上面還有被各種硬器刮破的痕迹。我試著推了推,推不動,木門上被霧氣浸染潮濕,手指觸碰處,冰冷。

  時間還早,我站在牆角等候。天空中烏雲密布,空氣沉悶潮濕,從門縫中張望舍利塔,塔身髒兮兮的,粉壁脫落,露出幾片青磚,構成一塊塊灰色積雨雲。

  「嘩」的一聲,烏雲密布的天空中,一道閃電掠過塔頂,照亮塔身——下雨了, 雨點如豆粒大。門樓屋檐上的瓦片早已掉光,環顧四周,沒有一處可以避雨的地方。想到與心上人預定是「雷打不動,下刀子也要死等」,也不敢走遠,索性就站在雨中,任憑暴雨從頭頂往下嘩啦啦的澆灌。

  那場雨,下了整整一個小時。少年小散,硬骨骨在雨中站了一個鐘頭。

  雨歇腳,夕陽掛,肚子餓得咕咕響,我的約會對象到底還是沒有出現。滿腹猜疑,瞎想……踏著一地積水……離開了萬壽巷。

  那是小散極度失望的一天,是青春迷失的標誌性日子,所以,至今仍難以忘懷。

  現在回想起來,少年時的傷感早已當然無存,留下的,只是暴雨中那一個小時奇蹟般的記憶。

  我沒有帶傘,也買有穿雨衣,雨中站立一小時,頭髮也沒濕一根——除了鞋子濕了點,渾身上下都沒沾一點雨水。

  哦哦——讀到這裡,您一定會把嘴一撇,鼻孔一哼——「老散,你又在開講鬼故事了。」

  老散搖頭:「NO」——哦,信不信由你,我講的是真的,沒有靈異,沒有幻想,這是老散我一段親身體驗的真實事件。

  至於為什麼?歡迎跟帖討論。(散客月下2014/2/4)


推薦閱讀:

前世
懸疑靈異小說《與冥君談情》
廟祝見聞錄:隨長輩挖蛇,竟挖出了一個驚人的奇遇(下)
講故事的人之狐仙廟十九
廟祝見聞錄:由一首歌詞恐怖的詭異童謠揭發出的靈異事件(上)

TAG:靈異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