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真的能塑造人的思維方式嗎

語言真的能塑造人的思維方式嗎

來自專欄好學外語5 人贊了文章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TED演講 題為「語言如何塑造人的思維方式」。

作為一名語言愛好者,這引發了我的思考:學了這麼多年外語,思維方式有受影響嗎?如果有,這些語言又是從哪些方面影響了我?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用來表達我們所思所想的媒介,因溝通交流的需要而產生。

人應該是先有了思維想法,然後需要表達,才繼而創造了語言。

語言應該只是一種服務於我們的工具,把我們的想法傳達出去。

就好比空氣,能讓聲音從這邊傳到那邊。

那它又如何反過來影響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呢?

常有人把語言形容為橋樑。

首先,對於這橋樑的作用,我們暫且不管它是否是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

但它改變了人的生活出行這點是不可否認的。通過這座橋,人可以去到河對岸陌生的地方了。

拿學外語來說。

我們學英語,我們的視野也就跟著拓展到了英語所能到達的地方。

我們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文地理歷史及他們的生活思維方式。

而長久的接觸浸潤,吸收的這些信息很可能就潛移默化的進入了我們的血與肉。

而這是思維方式改變的前奏。

對於學外語的人來說,我想這種變化不會陌生。

會英語的同學,你的慣用郵箱是qq,網易,還是hotmail, gmail呢?

你的社交網路是只有微信,還是也會有facebook, Linkedin,meetup等?

會日語的同學,你是喜歡歐美熱辣開放的風格,還是偏愛卡哇伊小森林的風格?

你或許會有種錯覺,覺得自己現在的某些生活方式,習慣偏好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就跟個子長高,年齡變老一樣,是自然規律的產物。然而若將學語言前後的狀態進行比較,你可能就會意識到語言其實無形中在改變著你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

對於我個人來說,學英語前,用的比較多的郵箱是qq, 之後則基本是Hotmail, yahoo, gmail. 當然起初主要是因為工作需要,但後來hotmail基本上就成了我的慣用郵箱。

學英語時,我喜歡看美劇;而到學日語時,我就基本只看日劇了。

學日語時愛聽日文歌,到學西班牙語的時候,時常發現歌單里西班牙語歌要居多。

而這不只是因為學習的需要,更多的是因為喜好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因為接觸了語言後才發生的。

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文化吸收的過程。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學習了某個國家的語言,似乎對這個國家也多了一份親近感,即使你還從未踏上過它們的土地。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文化認同,同化吸收吧。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中國到處建孔子學院從而擴大我們的文化軟實力了。

以上所講都是關於語言所帶來的間接影響。那語言本身呢?是否也能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呢?

首先,從語言的內容表達來看。

曾經學英語的時候,老師經常強調要有英語思維,否則很容易學成chinglish.

舉幾個例子:

1. 「我不知道該咋說」 的英語表達

How to say?

<常見的Chinglish表達>

How to put it into words?

<英語思維的表達>

2. 紅糖

英文表達是 brown sugar,

3. it rains dogs and cats

意思是傾盆大雨。而不是下貓下狗

4. 我們表達某人幸運,中文表達為幸運貓

但是在英語里,形容某人幸運,卻是lucky dog

上面所提到是的語言表達思維的不同,學習一種語言,人的思維方式也需跟著變化。

除此之外,我想還有每種語言的風格,語法規則差異也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比如 日語有一般語和敬語之別,西班牙語有陰陽之別。

在使用這些語言的時候,這樣的語言規則是否就在影響人的思維行為方式呢?

我想是能夠的,且影響會不小。

拿西班牙語的陰陽性來說。

la agua 水 陰性詞,很容易就讓人想到女性的柔

el sol 陽性詞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陽剛

陰陽性的區別,使人對事物形象的想像產生了區別。

綜上,我覺得不管是間接的還是直接的,語言對我們的思維影響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曾有人說,學習一種語言就是接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我覺得這是再合理不過的說法了。學習語言不只是單純的學習語言知識,還有語言所包含所附帶的很多東西。我想理解這點, 對於我們的語言學習應該是有幫助的。


如有興趣學習西班牙語的同學,可以關注公眾號:西語學習電車

weixin.qq.com/r/gC5wa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一個故事告訴你:感情中非黑即白的思維多可怕
《思維點金》頂級思維模式解析:逆推思維
讓管理者快速成長的10種思維方式
思維決定成敗
負向思維方式與抑鬱

TAG:外語學習 | 思維方式 | 語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