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的大小(一):經典理論
來自專欄 Anomaly164 人贊了文章
經典電子半徑
1897 年,湯姆遜爵士提出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高速粒子組成,他把這種粒子叫做 corpuscles(「微粒」), 不過當代科學家大多接受了愛爾蘭物理學家喬治·斯通尼建議的名稱:electron,中文譯作電子。電子的產生帶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量子時代的到來。
湯姆遜早年的工作是研究動體的電動力學。他認為,由於電磁阻尼效應,運動的帶電體的質量會增加,他因此引入電磁質量的概念,在量子場論中這個概念發展為自能修正。在這個基礎上,人們進一步推測物質的質量全部來自於其電磁能。電子發現以後,人們將這一學說應用於電子。
假定電子是一個半徑為 的帶電小球,且其電荷均勻地分布在表面上。那麼根據電動力學,這樣一個帶電小球的電磁能量為: 。借用質能關係, ,電子的半徑為: 。如果我們採用實心球而非球殼,電子半徑應為 。為了方便起見,將去掉形狀因子的量 ,做經典電子半徑 (classical electron radius)。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做計算將會使用球殼模型。 的值可以計算出來,約為 米。若用同樣的方法得到質子半徑為 米【1】,遠小於電子。
電子不但帶有電荷,還帶有自旋角動量 。如果我們把電子視為經典的自旋球殼,則其角速度滿足: 。這樣以來,我們得到電子錶面的線速度: ,此處, 為精細結構常數,其值約為1/137。因此,該特徵速度為光速的100多倍,因此,經典電子模型嚴重違悖了狹義相對論。可見, 電子並非是一個半徑為 的帶電小球。
當然,這個論證有個漏洞。既然電子有自旋,其自旋必然也會佔一部分能量,尤其是考慮到若電子相對論效應比較明顯時。電子總能量至少應為自旋與電能之和。假定電子的靜止質量為 半徑為 ,自轉角動量為 。那麼,我們要求,
,
,
其中 是電子靜止質量, ,式中已經使用了相對論性的轉動動能。引入無量綱量 ,則易得,
,
兩個無量綱量的取值範圍為: 。電子半徑在 時取到最小值 ,此時 。
可見,電子的經典圖像與相對論並不絕對違悖。
當然,現今我們知道,電子是微觀粒子,描述其結構需要考慮其量子性。而從電子的經典圖像也暗示著,描述電子的結構可能需要相對論。在更基本的理論中,電子需要量子場論的描述。在量子場論中,人們常常說電子是點粒子 —— 不過這一論斷並無物理實質,僅僅是「電子是標準模型中的基本粒子」的另一種表述。在量子場論中,考慮電子結構,湯姆遜的思想仍然適用,即需要考慮電磁相互作用帶來的電子的自能修正。不過此時,電子的半徑是無窮大而不是零!這其實可以理解,因為電子的庫侖力是長程的。關於在場論中電子的結構,我們後面再討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