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逼不如導
08-10
堵不如疏,逼不如導
4 人贊了文章
堵不如疏,逼不如導
教育不是天天要求不能遲到,遲到一次怎麼罰,上課不能睡覺,睡覺要挨批,私以為這並不能算為學生好。很多學生為了不遲到,早餐都來不及吃,而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連生理需求都沒有滿足,怎麼去追求精神需求,不吃早飯能量不足,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瞌睡,這個時候又責備學生上課睡覺,學生幾個月以來,每天需要學習的內容是很多的,其實偶爾犯困是很正常的,也是身體的需要,希望能多體諒一下他們。
很多時候,我們很可笑,一方面我們不喜歡被別人逼,被別人約束,另一方面,我們卻要去逼自己的學生,逼自己的小孩,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做到了嗎?我加一句,己所不能,勿求其人,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別人
教育還是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成長. 斯金納箱子的實驗說明一個問題: 獎勵是建立一種行為習慣的好方式, 而不是處罰. 一旦失去了懲罰, 失去了約束, 會使之前聚集的不滿和怨恨爆發. 懲罰式的教育是滅絕人性的, 是現在很多學生心理扭曲的主要原因. 學生是一開始就喜歡打遊戲嗎? 我想不是, 是因為在學校得不到肯定, 自己的情緒需要一個宣洩的渠道, 而遊戲可以讓他釋放自我. 所以慢慢的建立了這樣一種行為模式: 被批----不開心----打遊戲----放鬆----強化打遊戲很爽.如果想改變這個現狀, 培養一套新的行為模式需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找到被認可的感覺, 從而將自己的行為轉向正能量的上升.
推薦閱讀:
※教育家們的經典名言
※凈空法師:佛陀教育與人生最高的享受
※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感官教育0-6歲(上)
※館友教育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