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那些在美國當兵的日本鬼子
4 人贊了文章
都說日本鬼子很猛,打仗不要命,對他們的天皇極為忠誠。
但假設他們沒有天皇,由外國人來領導他們,這些鬼子還會忠誠如鬼嗎?
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事。發生在美國。
飛春讀傳今天來扒扒這段故事,有時,歷史的支流也能反襯真實的主流。
日裔美國兵
1.
珍珠港事件第二天,羅斯福憤怒演講,向日本宣戰。發誓報仇雪恥,永保「背信棄義」的日本不會再危及美國。
殘暴、陰險、背信棄義,是珍珠港事件留給美國,不,是留給全世界的印象。
一旦一個國家被貼上標籤,所有國民成了一個面孔。全世界的日本人,都不可避免地被歧視。
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國長江對美國船艦已進行過一次「小珍珠港」的偷襲,後來日本搬出自己的女人和小學生向美國道歉,賠款,美國念及其是「初犯」、「意外」,原諒了他們的殘暴。但幾年後原形再次畢露。
美國對日本移民下達的隔離令,要求他們從居住地搬出來
美國憤怒地對居住在美國的日本人開始隔離,不怕他們造反,而是怕兩國宣戰後,這些日本人會被日本政府利用,搞破壞、間諜什麼的。
當時在美國的日本人有11萬多,不少已加入美國國籍,儘管如此,他們一律被強制要求離開居住地,隔離在科羅拉多州一個「集中營」。
在美國的華人難免被錯認為日本人,為避免麻煩,他們就在自己的門店上掛上「我不是日本人」的牌子,插上民國國旗。
美國海灘上,一位休閑的中國女子打出民國國旗
2.
日本從1880年代明治維新時,開始接受歐美西方文化,到美國學習居住的日本人,對民主有新的認識,對日本天皇的忠誠度不一,年輕人普遍沒有那種被洗腦的忠誠度。
他們被歧視驅趕後,很委屈,為了表明自己不是美國的敵人,年輕人決心參軍,報效美國政府,殺敵明志。
這樣的日本人,其實已不是日本人。他們只是身上有日本和族血脈的海外移民。日本,對他們來說,成了腦子裡的概念。居住多年的美國,才是他們的依靠。
隔離集中營
這些日本人,不,應該叫他們日裔,他們被美國軍方單獨設團訓練,以防變節,叫做第100步兵營。
這些日裔士兵由於身材矮小,被其他美國部隊嘲笑為「土撥鼠部隊」。
雖然被歧視,但仍然訓練刻苦,堅貞不二,立場堅定,思想靠譜,後來就被編入第442步兵團,被派往歐洲戰場。
羅斯福明確地告訴這些日裔美國兵,「美國精神不會,也從不考慮一個人的種族或血統」。
受此鼓勵,有更多的日裔參軍。1943年,已有1.4萬日裔美軍在歐洲戰場為美國拚命。
隔離區的日本人
3.
這些德國法國戰場的日裔兵,勇氣不是吹的,拚死精神堪比日本鬼子。
在德國奪取城堡山的戰鬥中,他們在沒有任何側翼掩護的情況下,死守山頭,德軍多次反攻,最後1300人死得剩500人。
一等兵宗森貞雄,用自己身體撲向即將爆炸的炸彈,救了兩名美軍,深為美國戰友尊敬。
佔地記者稱這些日裔美軍:「鐵打的小個子」。
日裔美國兵
在1944年法國瓦斯傑斯戰役中,為拯救被德軍包圍的200名德克薩斯州美國大兵,442團數次衝鋒,付出了700條人命的代價,用3條人命救1個德州兵的比例,422團一戰成名,被美軍尊稱為「德克薩斯拯救者」。
二戰結束時,這個步兵團傷亡超過9000人,傷亡率高達314%。該團獲得軍功章多,被譽為「紫星營」。紫星勳章,一種美國對普通士兵頒發的軍事勳章。
為日裔美軍授旗
4.
英勇的戰鬥為日裔美國人贏得了榮譽,也為日本移民贏得了尊重。
該如何看待這種為「敵國」效命的日裔呢?
1945年,美國人為了研究日本國民性格,以便在戰後改造日本,寫了一本書,《菊與刀》,說忠誠是日本國民性格之一,一旦認定主君,那種服從和感恩會讓他們犧牲一切。天皇就起了這個作用。
不過,日裔兵的「天皇」,已不是裕仁。
1946年華盛頓閱兵,442步兵團受邀參加。杜魯門總統對他們說:「你們不僅僅要和殘酷的敵人作戰,還要面對友軍的歧視,然而,你們戰勝了這一切。」
看來,為世界痛恨的日本鬼子,不是鬼子,而是日本。
拋卻政治國別,那鬼子還是鬼子嗎?
一名日裔美國兵與家人在一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