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痔瘡手術PPH,貴不一定就好!
9 人贊了文章
痔瘡手術目的就是去除病變的痔組織,不同的痔瘡去除的方法不同。治療的難點在於怎麼「拔出蘿蔔」不帶泥或少帶泥,在痔瘡去除的同時少損傷周圍組織。
PPH在國內外開始已有一段時間,有較好的短期療效,治療後痛苦較輕,恢復較快,手術過程較為安全。但有報告顯示,術後的複發率要高於傳統痔手術,且仍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發生。那麼PPH其治療原理又是什麼?
PPH的理論依據是1975年Thomson的「肛墊學說」和1994年Londer的「肛墊下移學說」。其治療原理有兩點:
(1)懸吊:環行切除直腸下端腸壁的黏膜和黏膜下組織,使脫垂的肛墊被向上懸吊和牽拉,恢復肛管黏膜與肛門括約肌之間的局部解剖關係,消除痔核脫垂的基本癥狀。
(2)斷流:由於位於黏膜下層供給痔的動脈被同時切斷,術後痔血供減少,痔塊在術後2周左右逐漸萎縮,可減輕糞塊對黏膜的創傷性積壓摩擦所致的影響,去除痔核出血的主要原因。
PPH主要適用於Ⅱ~Ⅲ度內痔,直腸黏膜鬆弛。
PPH除了費用昂貴,療效不確定,也並非安全。一些患者在術後3~6月感到效果滿意,但隨後就出現痔核重新脫出的現象。安全性方面,德國2000年1100多例的中心報道,總的併發症(不包括遠期)為9.8%,包括術後出血、疼痛、尿瀦留、血栓性外痔等。而後遺症中出現最多的是直腸狹窄。
下面為你介紹一個典型病例:
王某,女,26歲。在諮詢中說到:「2012年4月我因混合痔在當地一家醫院做PPH手術,手術過程中,PPH環切不完全,吻合釘未激發吻合,導致大出血,量約1000~1200mL,採取手工縫合止血。2個月後大便很細,一天要2~4次才能排乾淨,大便乾燥的時候,要5~6次。上醫院檢查,一指使勁才勉強通過,醫生說吻合口嚴重狹窄。採取物理治療,半月後無效,去另一家醫院做松解術,術後可以通過一指,但是上廁所較困難。至少2次才凈。現在天天擴肛,一天2次,一次20分鐘,目前還有較少膿性分泌物。醫生又開了甲硝唑給我灌腸消炎。我才26歲,未婚,這次手術給我心靈創傷太大了,超聲波刀,做過松解術,都未恢復,想想是否都成絕症了?」
除此之外,吻合釘不能完全自行脫落也是個大問題,很多患者在術後數年還可以在腸腔摸到釘子,有些甚至是生了銹,還需要去人工拔除。
所以合理把控疾病病情、階段與方法的對應關係與合理使用至關重要。比如:當藥物難以控制癥狀時,可以選擇比較保險的痔瘡不複發療法去除痔核,恢復肛管部位靜脈正常迴流防止靜脈曲張再形成新的痔瘡。「拔出蘿蔔」又不帶泥,痔瘡手術始終是最後無奈的選擇。
推薦閱讀:
※忻州肛腸肛泰醫院教你如何預防胃癌
※健康體檢中,肛腸檢查棄檢率最高(組圖)
※肛腸疾病該怎麼預防呢?
※「後股之憂」一直在騷動,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