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物精華展---草原牧歌(二)

瑪瑙瓔珞遼代會同四年(公元941年) 通長85厘米

公元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項飾。瓔珞一般以金玉珠寶穿綴而成,故古代又稱之為「珠瓔珞」。該瓔珞以瑪瑙、水晶、心形和 T 形墜飾組成。瑪瑙古稱瓊,又稱赤玉。瑪瑙一詞出自佛經,梵語本稱「阿斯瑪加波」,意為「馬腦」。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石英結晶體礦物,深受契丹人喜愛並以之製作飾物。而心形和 T 形的不對稱組合,或寓意陰陽。北亞、西亞、中亞古代民族的一些項飾,有與之相似的裝飾部件。契丹的此種墜飾,或與北方民族的傳統裝飾有關。其色彩和諧雅緻,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之感。

該墓主人為大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從弟、開國元勛耶律羽之,說明此類瓔珞為契丹貴族所用。

琥珀瓔珞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內周長113、外周長159厘米

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瓔珞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項飾,是其信奉佛教並將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飾物。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樣崇尚琥珀。琥珀的流行也許與契丹人尚佛相關,因為佛教認為水晶代表佛骨,而琥珀代表佛血。該瓔珞是迄今所見最大的琥珀飾件,其外串264件,由5小串257顆琥珀珠和5件琥珀浮雕飾件、2件素麵琥珀飾件以細銀絲相間穿綴而成;內串69件,由60顆琥珀珠和9件圓雕、浮雕琥珀飾件以細銀絲相間穿綴組成。琥珀浮雕飾件紋樣主要為龍紋,圖案抽象而富於動感。特長的瓔珞不適宜日常游牧生活佩戴,多應用於神聖、重要場合。

玉組佩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通長14.8厘米

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佩飾。玉飾為白玉,鏤雕綬帶紋; 其鎏金銀鏈下掛5件玉墜為青白玉,圓雕雙龍、雙鳳、雙魚等動物形狀,輔以蓮荷紋。題材為漢文化吉祥物而造型明顯異於中原,洋溢著契丹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自然情趣。契丹族本無用玉的傳統,在民族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與儒家禮制文化接觸,逐步接受、認同並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玉文化。史載,遼在與中原的戰爭中俘獲了大批工匠,並令其在遼境內進行生產,採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使之在創作上沒有過多束縛,可以根據游牧生活特點揮灑自如地發揮。不拘一格的遼玉器可能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創作出來的。

三彩香熏

遼(公元916--1125年)腹徑13.4厘米、底徑7.5厘米、高8.7厘米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德堂鄉遼墓出土

赤峰市敖漢旗博物館藏

  熏香用具。形制源於唐代金銀器--香球,其內放置香料,點燃後香氣從鏤空處飄出,養神怡心。香熏造型別緻,鏤空與貼塑完美結合,工藝精湛。契丹民族唐風濃厚,仿唐墓隨葬三彩明器而隨葬三彩實用器。遼三彩既繼承了唐三彩的燒制工藝,又有所創新和發展,通常用黃、綠、白三色組成明麗的色調,猶如深沉的油畫。

  中國熏香之俗源遠流長,逐漸演變成為香文化。在朝廷及廟宇寺觀的各種儀式活動中,都離不開熏香; 在日常生活中,熏香亦成為中國古代文人精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彩香熏體現了遼王朝契丹貴族對宋人生活方式的傾慕與模仿。

鏤花金香囊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囊身長13.4厘米、寬7.8厘米; 金鏈長9.2厘米; 金環直徑1.4厘米; 重40克

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香囊,自古為佩於身或懸於床帳或車輦上的飾物。內貯猶如「香草之後」--熏衣草類植物,芳香四溢。文獻記載: 「婦女佩之,則香聞數里」。香囊為唐宋時代常見的女性佩飾,有許多有關香囊的故事,也不乏詩詞吟詠,如宋秦觀《滿庭芳》詞雲: 「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此香囊呈扁桃形,鏤刻花紋、纏枝忍冬紋也有明顯的唐代金銀器的餘韻。契丹建國遼之時正是唐代末年,積澱深厚的唐文化幾乎滲透到其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遼代金銀器中的唐代遺風正是反映出這一歷史事實。

鎏金高翅銀冠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冠箍口徑19.5厘米、冠體高26厘米、立翅高30厘米、寬17.5厘米,重830克

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高翅冠是契丹貴族婦女專用的一種冠飾。用鎏金薄銀片分片錘擊成各部位的形狀,並用細銀絲縫綴加固而成。冠正面和兩側立翅鏤空並鏨刻火焰寶珠、鳳鳥和變形雲紋等花紋。冠頂綴飾有背光的元始天尊像。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被稱為「主持天界之祖」。契丹人受到中原道教和道家思想影響而形成道教信仰,陳國公主的伯父聖宗皇帝十分熟悉道教教義,其叔父耶律隆裕更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此冠以道教人物為飾即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傳播。

銀絲網路套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 全長168厘米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

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特製殮衣。用直徑0.05--0.07厘米的細銀絲編製,由頭網、臂網、手網、胸背網、腹網、腿網、足網等七個部分組成。網孔一般呈六邊形,縱橫相連。穿套於內衣之外,用細銀絲將各部位銜接成一整體。銀絲網路之外再穿外衣、束腰帶、戴面具、套銀靴、佩首飾等。具有防止形體散亂的功用。這種風俗與契丹人意識中的祖靈崇拜和靈魂觀念相聯繫,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則神不離」的結果。也可能是受漢人傳統禮制影響而形成,與中原漢墓中的「金縷玉衣」相似,反映了契丹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揚棄。

金花銀枕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枕後高13.2厘米、前高4.4厘米; 枕面寬40.8厘米、長30厘米; 重820克

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遼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置於公主頭下的枕頭。由枕面和底座用薄銀片分體打制焊接而成。枕面上緣呈連弧狀,形同佛像背光,底部焊接上高下低的箕形底座。枕面鏨刻昂首振翅、長尾上翹的對鳳紋,鳳首間鏨刻火焰寶珠,下飾如意雲紋,花紋鎏金。鳳眼神兇猛、鉤尖銳,形象似鷲,呈現出濃郁的草原風情。鳳紋本是中原文化常見的紋樣,伴隨著契丹與中原之間頻繁的交往而滲透到契丹人的日常生活與思想中。此類金屬質地的枕具造型獨特,富貴華麗,與中原地區時有發現的瓷質枕具有很大分別,為契丹貴族所特有,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鎏金雙獅紋銀盒

遼(公元916--1125年)口徑19厘米、高11.1厘米 公元2003年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妝奩盒。也可作為食盒使用。模壓成形。凸起紋飾鎏金,十曲花瓣形口。頂部模壓一對相互追逐的獅子,襯飾纏枝花紋,其外飾花瓣紋、雲紋、雙鳥蝶花紋等。通體魚子紋作地。蓋頂邊緣飾折枝牡丹花紋。盒蓋和盒身側面飾纏枝花紋,圈足飾荷葉紋。獅子於西漢自西域傳入,被視為祥瑞之獸。佛教對其極推崇,《玉芝堂談薈》稱: 「釋者以獅子勇猛精進,為文殊菩薩騎者。」以獅為主的組合紋飾作為一種具有宗教意味的裝飾紋樣隨著佛教在遼的傳播而為契丹人所崇尚。象徵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牡丹花紋也被契丹人接受和喜愛,並廣泛應用於裝飾領域,反映了契丹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及其與漢族的文化交流。

迦陵頻伽形金耳墜

遼(公元916--1125年)通長8.8厘米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爾燈蘇木和布特哈達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耳墜。為手托蓮花、浮於祥雲之上的迦陵頻伽形象。此類 U 形帶葉形飾片的耳墜可能由北方的南俄羅斯或蒙古地區傳入遼土。「迦陵頻伽」作為佛教中的一種人首鳥身的神物,目前最早見於北魏時期的石刻上,主要流行於唐、遼兩朝。隨著佛教的傳入也被廣泛應用於契丹人的生活之中。遼代的迦陵頻伽形象基本上延續了唐朝花葉形尾的造型,但又有所變化。而蓮花紋在佛教教義中則寓意聖潔、美好、吉祥、幸福、圓滿。

金花銀靴

遼代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

靿前高34.6厘米、後高26.8厘米; 口長29.2厘米、寬7.2厘米; 底長30.4厘米

公元1986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此靴為仿實用靴製成的明器,出土時穿於駙馬銀絲足網之外。由靴靿、靴面、靴底三部分縫綴而成。靴靿、靴面鏨刻展翅飛翔的鳳紋及如意雲紋,紋樣上鎏金。靴是有鮮明民族特徵的契丹服飾,由皮革製成,與窄袖短衣、長褲相配,輕便利落,便於人們騎馬射獵。凡舉行祭祀大典,遼代皇帝、皇后要穿「絡縫烏靴」,即尖頭長靴,尤以紅虎皮靴為貴。據文獻記載,遼道宗皇后蕭觀音常服即是「紅鳳花靴」。以金屬靴為明器陪葬,顯示出契丹民族鞍馬生活的鮮明特色及對禮俗所產生的影響。

未完待續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董草原中醫診所的治癌思路和方法
木蘭草原千畝格桑花開了!
陪你一起看草原
走近甘南,領略西北最大的濕地草原風光

TAG:文物 | 草原 | 契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