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始不聽話?聰明媽媽有高招

媽媽都希望寶寶聽話。的確,有個聽話的寶寶可以省去許多煩惱,也可避免許多意外或危險。然而,許多媽媽發現,寶寶一天天長大,越來就越不聽話了。一些媽媽最不能容忍的是:你說東,他就偏要西,不答應,他就發脾氣、哭鬧,甚至摔東西、躺在地上打滾和你對抗。媽媽們說道理、轉移注意力、打罵,十八般武藝都使盡還是不行,束手無策,於是向我求助:「怎麼管教這種叛逆的孩子呢?教教我吧!」教什麼呢?每一次看到媽媽們使用「叛逆的孩子」來形容自己的寶寶,我都覺得特別難受。我的博客有幾篇文章談了自主意識敏感期寶寶的教養策略,媽媽們不先去閱讀,或者閱讀了沒有聯繫孩子的行為和自己教育寶寶的方式方法進行思考,卻急不急待地把目光盯在寶寶的行為表現上,總想通過負面的管教方式,一步到位,讓寶寶回到原來的聽話狀態。這可能嗎?聽話的寶寶突然變得不聽話?0~1歲的寶寶,只要你能夠滿足他的需求,一般都會聽話。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認知有限,他的世界很小,什麼事情都依靠媽媽,在媽媽無微不至的愛與關懷下,他獲得滿足感與安全感,也就別無所求。但是,在寶寶學會走路以後,世界突然就擴大了。這時期寶寶的神經系統,特別是視覺、聽覺、觸覺與運動神經的發展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大腦突然「蘇醒」了,面對著許多新奇的事物,什麼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要知道「那是什麼」,於是自主意識突然就萌發。媽媽的話聽不聽,就看自己的需求能不能獲得滿足。我要!我不!一般正常成長的寶寶,2歲開始進入自主意識敏感期,有些寶寶早一些,18個月就已經開始,這時候寶寶幾乎只有兩句話:「我要」或「我不」。寶寶要做什麼,他並沒有對或錯的概念,對安全或危險也一無所知,要什麼,就是一根筋。但媽媽卻要想很多,或怕寶寶弄壞物品,或怕寶寶遭遇危險,或由於寶寶沒完沒了的需求而不耐煩,於是直接拒絕,這就引起寶寶的抵觸情緒,從而形成行動上的抗拒。而另外一方面,媽媽要寶寶做什麼的時候,寶寶卻想知道:「我不做會怎樣?」或者「我偏不這樣做、反過來做,看看會怎樣!」於是,不了解這階段寶寶特點的媽媽自然不能接受,在不勝其煩下,忍不住就發火了。貼上「叛逆」標籤,只會更糟任何人都一樣,一發火就失去智慧。在負面情緒下,越來越不能忍受寶寶的「無理取鬧」,於是「叛逆的孩子」這個標籤就貼上了。這下子更糟——你否定了寶寶的探索求知需求,又進一步關閉了對話、商量的大門,寶寶無路可走,再也感受不到媽媽的愛與關懷,漸漸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學習興趣。長期陷於負面情緒下的寶寶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越來越不聽話,性情乖僻、暴躁,犟嘴,或自暴自棄,不再信任媽媽,親子關係緊張,沒有了學習興趣;一種是屈服於媽媽的壓力,變得聽話了,但失去了個性,也不再有主見,事事依賴媽媽,聽命於媽媽,沒有了動手能力。其實寶寶想做什麼事都有他的想法,他絕不是淘氣,更不是叛逆,只是因為想懂得更多,想知道自己的能力,他必須按照自己幼稚的想法去動手嘗試,這沒有是非對錯。是非對錯是媽媽的觀念,在寶寶沒有發展出這種知覺思維之前,媽媽一味要他聽話,這就違背了寶寶的成長規律。那麼,媽媽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越來越不聽話的敏感期寶寶又回歸「聽話」呢?用智慧讓寶寶回歸聽話媽媽不必萬能,但要有智慧陪伴敏感期寶寶,媽媽必須具有一定的智慧:一是具備「智慧媽媽」的基本功;二是了解並接受寶寶的成長規律。「智慧媽媽」的兩套基本功1.三心兩意三心是耐心、細心、用心;兩意是在意和創意。耐心:這不必解釋,有耐心才能容忍寶寶的不聽話,不會輕易發火,才能夠冷靜地觀察、判斷寶寶的需求,也才能夠心平氣和地和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細心:就是能夠觀察入微,一方面是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而寬鬆的成長環境,可以讓寶寶去任意折騰;一方面是掌握寶寶的特點,能夠隨時準確地判斷寶寶的想法及需要。用心:就是肯花心思,採用合理可行的方式方法去和寶寶互動,能夠引導寶寶的思路和情緒,不讓寶寶感覺你不理解他、不相信他而產生抵觸情緒。在意:就是尊重寶寶自主需求的個性特點,能夠以平等的身份和寶寶互動,這樣才能夠接受寶寶的需求和情緒的變化,順勢引導寶寶的思維和行為。創意:就是多動腦筋、隨機應變,把合理可行的方式方法設計成具有吸引力的行動策略,讓寶寶在思維上、情緒上、行動上都「有路可走」,能夠獲得一定的滿足。2.輕柔慢三字訣輕:就是說話輕聲細語,不急不躁,既不嘮叨,也不訓斥,這樣寶寶才會願意和你對話。柔:就是身段柔和,態度和藹,表情可親,願意傾聽寶寶需求,願意和寶寶好好商量。慢:不是說要慢條斯理,以拖待變,而是給寶寶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急於求成。這兩套基本功的修鍊十分重要,功力越到家、越深厚,媽媽在教養上的施展能力就越能得心應手。我並不是說必須先練好這兩套功夫才來做媽媽,而是說媽媽必須在這兩套基本功上盡量做好。所謂「和孩子共同成長」,就是在育兒生活中時刻關注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只要有反省能力,就會時刻改進提升,不斷積累經驗。讓寶寶有路可走的教養策略讓敏感期寶寶獲得足夠的探索體驗的時間與空間,寶寶的心智成長才能上一個台階。從成長教育的角度來說,這個階段需要讓寶寶在自我成長上發展出四大能力:1.知覺思維在面對任何問題時,能夠冷靜地觀察、思考,然後再做出回應或採取行動。2.動手能力能夠發現問題,建立關注點,然後才動手去做,或參與,或嘗試自己去完成。3.解決難題在發現問題後不會不當回事,總想自己去動手解決,失敗了也要再嘗試,堅持到底。4.合作與分享能夠關注別人的感受,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做法,主動去和他人合作,分享成果。這四大能力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最終的發展目標是寶寶能夠察覺媽媽的需要,感受到媽媽的愛與關懷,於是願意調整自己的需求,降低滿意度,這時就產生了一種「雙贏」的意識。在這種意識的主導下,寶寶開始嘗試和媽媽合作,願意和媽媽分享快樂。「合作」和「分享」的思維,讓寶寶信任媽媽,願意聽媽媽的話。在合作與分享意識驅使下的聽話,是有內涵、能滿足自己、維護自己尊嚴的聽話。因此,陪伴自主意識敏感期的寶寶,媽媽必須應用智慧,既能傾聽寶寶的訴求,也能通過教養策略的巧妙應用,讓寶寶有路可走。這有些難,但不是做不到。究竟媽媽應該怎麼做?怎麼培養寶寶的合作與分享意識?下回再說。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揭秘:什麼樣的孩子才聰明?
聰明女人千萬不要去做情人
家居風水:進門不宜見的5樣物品,暗喻越住越窮,聰明人都知道!
想讓寶寶更聰明?美國兒科學會教你這樣帶孩子

TAG:媽媽 | 寶寶 | 聰明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