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林湖越窯青瓷墓誌書法芻議

上林湖越窯青瓷墓誌書法芻議

(2014-01-15 02:11:45)

轉載

標籤: 青瓷 墓誌 硬筆書法 上林湖 越窯 分類: 凍墨磨人

上林湖越窯青瓷墓誌書法芻議

胡迪軍

青瓷墓誌罐是上林湖越窯的獨有產品,具有極為鮮明的地域特色,同時也是一種別具一格的墓志銘形制。目前所知的上林湖越窯燒制的青瓷墓誌罐存世有八十餘件之多,時間從晚唐至五代,其出土地點也集中在上林湖周邊地區。墓志銘一般刻在石上或磚上,而以青瓷器鐫刻墓志銘可謂別出心裁。由於有確切的紀年文字,它為考察越窯青瓷和古代墓志銘的演變提供了很好的實物依據,同時又為研究地方歷史、社會文化、民間習俗提供了寶貴資料,其文獻價值早已經被世人所公認,而對其書法方面的價值目前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試圖從其書法方面來進行探討,以期引起各界對其書法價值的重視。

一、墓誌形制的演變:

目前存世的唐、五代人墓誌中,材質以石質為主,也有少量磚質墓誌,而瓷質的極為罕見,且出土地點集中在上林湖一帶,以及周邊一些地區,墓主多為上林湖周邊的餘姚、慈溪人,從墓誌文字記載可知,墓誌罐的主人大多與窯工有關。

青瓷墓誌罐這類產品僅為上林湖一帶越窯所產,從墓誌的發展歷史上看,可謂是一項創舉,那麼這一墓誌形式是如何發展演變而來的呢?

任何一項藝術的產生都有一個模仿、發展、形成的過程,如早期的攝影藝術模仿繪畫效果,最早的陶器模仿石器、竹籃等。發展到後來,才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語言和美學特徵。越窯墓誌罐的產生與發展與之類同。

目前所知越窯生產的最早的瓷墓誌,首推唐景雲元年(710年)的《虞照乘墓誌》(圖1),這件墓誌與同時代石質墓誌除材質不同外,其他並無二致。墓誌刻於高37厘米、寬38厘米的方形瓷板上,無釉,劃有界格,文字17行、17列,文字用雙刀刻制,能體現書法筆意,可知是先書丹後刻字,其書、刻手法與石質墓誌完全相同。推測應該是先用瓷土做成泥板,晾乾,然後書丹、刻字,再入窯燒制,燒制後略有變形彎曲。

因為是刻制在晾乾的泥板之上,加工難度較石材低得多,製作也較為快捷,而從保存狀況來看,這件瓷質墓誌雖已歷經1300年歲月,表面平滑無腐蝕,表明瓷質墓誌與石質墓誌相比,在硬度、耐酸鹼度方面都並不遜色,這是當地先民利用本地發達的制瓷技術而創造的一種新形制,也是青瓷墓誌罐的起源。

圖1.唐景雲元年(710年)《虞照乘墓誌》

晚唐時期,人們開始在瓷墓誌表面上釉,以使墓誌更好地保存,如唐寶曆二年(826年)的《陳雲墓誌》(圖2),這件墓誌顯然沒有經過書丹,是直接用尖頭筆書寫,然後用雙刀法加刻,但沒有刻完,僅刻了前三行半,後面幾行仍保持尖頭筆書寫效果。

圖2.唐寶曆二年(826年)《陳雲墓誌》

至遲在晚唐會昌年間(841—846年),已經出現了墓誌罐這種形式。從現存實物看,此時上林湖窯工已經創造性地把墓誌與青瓷罐巧妙結合,此時刻字已經不用刻刀,而是直接以尖頭硬筆在瓷罐的泥胚上刻劃,然後上釉燒製成器,如唐開成四年(839年)的《羅夫人王氏墓誌》罐(圖3)、唐會昌三年(843年)的《范氏夫人墓誌》罐(圖4)都是方口圓底、腹鼓而下收的罐型,唐大中三年(849年)的《劉榮墓誌》罐(圖5)造型基本相同,不過口部改為圓口。這些器形造型優美,再加上通體施釉,溫潤明澈,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

圖3.唐開成四年(839年)《羅夫人王氏墓誌》望雲居藏

圖4.唐會昌三年(843年)《范氏夫人墓誌》

圖5.唐大中三年(849年)《劉榮墓誌》

唐會昌二年(842年)的《徐勝墓誌》罐(圖6),為直筒形罐,上有蓋、下有底座(底缺失),是典型的墓誌罐形式。可見當時青瓷墓誌罐的製作工藝已經成熟,這一時期的墓誌罐數量眾多、形式豐富,除上述形式外,還有直筒形、罌形、蓋罐式、筒形罐式、瓶式等,往往有底有蓋,類似於香薰。至此,青瓷墓誌罐已經完全脫離了石質墓誌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

圖6.唐會昌二年(842年)《徐勝墓誌》

至晚唐咸通年間,開始出現經幢式的墓誌罐,其後一直延續到五代時期,至北宋初開始趨於式微。

據章國慶老師所著《寧波歷代碑碣墓誌彙編——唐五代宋元卷》來看,寧波地區目前所發現的唐、五代墓誌總量僅有41件,其中唐代石質墓誌21件、磚質墓誌10件、瓷質墓誌3件(不包括墓誌罐),五代時期石質墓誌6件、磚質墓誌1件。可知寧波地區唐、五代墓誌遺存極少,而同時期上林湖所產的青瓷墓誌罐卻有80餘件之多,可見,青瓷墓誌罐依託於當地高度發達的制瓷業,其造價要比石質墓誌低得多,這也是其數量遠遠超過石質墓誌的原因。

二、青瓷墓誌的書寫者身份

傳統石質墓誌,需要採石、剷平、打磨、刊刻,造價高昂,更有請名人撰文、名書家書丹、名刻工刊石的,花費更是巨大,一般非官宦富戶不辦。相比之下,青瓷墓誌罐的造價就相對低廉得多,這點也可以從大量墓誌罐的志文中看出,墓主僅是普通百姓,那麼這些墓誌到底是誰書寫的呢?

關於上林湖青瓷墓誌的書寫者,從志文來看,可能大多是窯工所為,但也不排除有窯工的一些親屬參與其中。所以墓誌的書寫者中,既有文化程度不高的一般窯工,也有文化較高的士人學子,這點可以從文辭、字跡的工拙程度看出,如唐會昌二年(842年)的《徐勝墓誌》,文辭華美、字跡書寫純熟優美,顯然出自頗有文化修養的文人學士之手。這些墓誌罐應該是在窯里做成泥胚後,然後完成墓誌的刻制,再入窯燒制。墓誌的書寫者,基本上是墓主的親屬或朋友,墓主多為上林湖周邊的餘姚、慈溪一帶的民眾。所以,青瓷墓誌的書法,基本代表了唐代江南一帶的民間書法。

三、青瓷墓誌的書法價值

唐代是中國書法的鼎盛時期,特別在楷書、行書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青瓷墓誌中主要也是這兩種書體。唐代的文化中心主要在北方中原地區,如大量的高質量的唐代墓誌主要出土於陝西西安、河南洛陽等地,大量寫卷出土於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而江南地區由於經濟文化的相對落後,書法資料留存極少,而在青瓷墓誌罐中,卻保留了大量的文字資料和民間書法,這是極為不易的。

對於民間書法,我們不能因為其並非出自名家之手而加以輕視,著名書法家沃興華先生這樣認為:「民間書法不同於常見的風格面貌,有別於平時的實踐經驗,因為沒有名家書法和在名家書法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理論觀念與其對位,所以難以用語言形容,只能發一聲驚嘆,表示它確確實實契合了你潛意識中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使你激動,深受啟發,想像力展開,創作靈感閃現。這樣的民間書法作品會調動起你的全部學識修養甚至整個生命去闡釋,並且進一步去發展、去創造。」

而上林湖青瓷墓誌書法,既有常規意義上的優秀書法,也有書寫技巧一般的民間書法。墓誌書法面貌各不相同,神態多姿多彩,各具風神,值得我們探討與取法。青瓷墓誌書法堪稱是一個尚未開發的唐、五代書法基因庫。

尤為可貴的是,唐會昌年之後的青瓷墓誌罐,採用尖頭硬筆直接在泥胚上書寫,未經刻制,保留了唐代硬筆書寫的原始效果,堪為當代硬筆書法的範本。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硬筆是自西方傳入我國,在中國的發展只有短短一百年左右的時間,事實上,學者們發現,大量敦煌藏經是用硬筆書寫的,在唐代,硬筆書法曾經有過極其輝煌的發展時期,硬筆曾經相當流行,可見硬筆是自西方傳入我國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青瓷墓誌罐上純熟的硬筆書法印證了這一點。

四、墓誌刻字工具的推測

關於上林湖生產的早期瓷板墓誌的製作,根據中唐時期的《虞照乘墓誌》實物推測,其生產過程大致如下:先用製作青瓷器的高嶺土做成泥板,刻字的一面用稀薄的泥漿刮平,保證表面光滑平整,然後晾乾,徹底干透後,用尖頭筆划出界格。再用毛筆蘸硃砂墨汁在上面書寫志文,這個過程,稱「書丹」。然後用鐵質方口刻刀刻制,一個筆畫需要刻兩面,稱為「雙刀法」,直到把全部硃砂字跡刻去,最後入窯燒製成瓷。從《虞照乘墓誌》上界格直線的彎曲度來看,燒制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變形彎曲現象,越大則成品率越低,所以瓷板墓誌,一般邊長很少會大於40厘米。這種墓誌的刻字,基本與唐代一般碑誌的刻字方法相同,工具也基本相同。這類墓誌,可以像一般石質碑誌那樣拓出拓片。

其後的唐寶曆二年(826年)《陳雲墓誌》,前三行半用雙刀法強化了毛筆書寫的效果,但根據後面部分的字跡來看,前三行半的刻制過程應該是先用尖筆直接書寫,然後用方頭刀刻制使筆劃變粗,其間沒有「書丹」這一環節,其後再上釉燒制,這類墓誌由於表面被釉彩覆蓋,無法拓制拓片。

其後的墓誌罐刻字,絕大部分應該是採用尖頭筆直接書寫,然後上釉燒制。如唐大中十年殘志(856年),該墓誌罐上的文字線條粗細變化很大,如同毛筆寫成一樣,但仔細查看後發現,其刻制的粗線條中,筆尖位於線條的一側,如毛筆書寫中的側鋒用筆;而細線條則筆鋒在筆劃正中,如同毛筆書寫中的中鋒用筆。整件作品筆法熟練,線條粗細自如,書法水平極高。

其中,唐開成四年(839年)的《羅夫人王氏墓誌》、唐會昌二年(842年)的《徐勝墓誌》、唐會昌三年(843年)的《范氏夫人墓誌》、唐大中十年(856年)的《劉氏夫人墓誌》(圖8)、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的《張孚墓誌》,直至五代梁龍德二年任璉墓誌 (922年),雖然書法水平高低不一,但線條粗細變化都不是很大,可以確定為是用尖頭筆直接書寫的。

這種尖頭筆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筆呢?且讓我們做一下推測:

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米蘭遺址中發現了古代的雙瓣合尖蘆管筆(圖7),時間大致在唐代;1967年,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唐代遺址中出土了單尖葦管筆(圖8),長10.6厘米,筆為葦管製作,筆尖用刀削成,筆尖端、筆管上部已殘,筆鋒上部用布帶裹扎用以握筆。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市張義堡西夏遺址中出土了類似的雙瓣合尖竹管筆(圖9),時間大致在西夏時期。可知在我國的唐代就已經有了蘸水書寫的硬筆,甚至可能早自東周時期即已開始使用單尖葦管筆,在漢代已使用竹片削成的竹錐筆等等,那麼在上林湖製作的青瓷墓誌罐上,使用的是否即是這類早就流行的單尖葦管筆或單尖竹管筆呢?

圖7.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米蘭遺址中發現的雙瓣合尖蘆管筆。

圖8.1967年新疆吐魯番唐代遺址出土的單尖葦管筆

圖9.1972年甘肅武威市張義堡西夏遺址出土的雙瓣合尖竹管筆

由於江南潮濕,竹木類實物難以保存,所以未能發掘到實物,但綜合考慮甘肅武威、新疆吐魯番、新疆米蘭等地出土的唐代硬筆和青瓷墓誌罐上的筆痕,我們大致可以確定,當時使用的應該是類似的尖頭竹筆或葦筆,但因為青瓷墓誌罐上書寫不需要用墨水,故其形制應該是單尖筆,而不是雙瓣合尖的構造,我以為絕大部分應該是這種筆書寫的。

首先,在泥胚上書寫,竹管的硬度已經足夠勝任;其次,泥胚較薄,用銳利的金屬筆容易造成難以控制筆道深淺而劃穿泥胚的現象,而竹管較容易掌握;第三,竹管或葦管易得,在江南隨處可見,只要將竹管一側削成斜尖就可以使用;第四,唐代這種單尖竹管筆已經流行,成品筆隨處可得。所以,直接在青瓷墓誌罐上寫字的工具,主要是單尖竹管筆。

當然,泥胎的乾燥程度也會影響到書寫的效果,如唐會昌二年(842年)的《徐勝墓誌》,罐壁較厚,字跡筆道較深,線條圓勁,線條有極為明顯的凹陷感,極有可能是泥胎沒有完全乾燥時寫的。故《徐勝墓誌》儘管表面也上釉,但依然凹凸感明顯。

綜上可知,上林湖青瓷墓誌罐上的書寫工具,是以單尖竹管筆為主,所以,其書法完全可以歸入硬筆書法的範疇。

五、早期硬筆書法的意義

據日本京都大學敦煌學者藤枝晃教授指出,在敦煌文書中,其中硬筆寫本達到了2萬多頁(非卷),多為紙本,也有絹本;有漢文,也有佉盧文、粟特文、梵文、突厥文、于闐文、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等十多種古民族文字;書寫內容涉及文學作品、契卷書信、經帖雜文和佛經;使用書體包括硬筆楷書、行書、和草書。

敦煌藝術研究院李正宇先生在其著作《中國唐宋硬筆書法——敦煌古代硬筆書法寫卷》中指出,敦煌出土的硬筆寫本從筆畫造型看,線條粗細均勻,富有現代硬筆書法的「線」感,而沒有毛筆書寫點、面相間的「面」的特徵,顯然是用竹、木等材料削制的硬筆蘸墨寫成,如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P.2155唐《唯識二十論序》卷(圖10)、大英圖書館藏S.6347唐《索進晟祭弟文》等(圖11)。

圖10.唐《唯識二十論序》法國巴黎藏P.2155

圖13.唐《索進晟祭弟文》大英圖書館藏S.6347

  硬筆在敦煌寫本中的使用,歷經中國漢、唐、宋、元諸朝,綿延了一千二百多年。現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的《李嶠雜詠》是目前敦煌發現的最早漢文硬筆寫本,書寫年代在唐代大曆年間(766-779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烽燧遺址中發現的佉盧文絹書是一件更為久遠的硬筆作品,書寫年代約在西漢末期的公元1世紀;收藏於日本天理圖書館的《俱舍論頌》是敦煌目前發現最晚的漢文硬筆寫本,並非出自藏經洞,其書寫年代約在公元13世紀的元代。

學者們對敦煌硬筆寫本的研究,掀開了中國書法史研究的新紀元,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空白,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硬筆書法發展歷史的全面脈絡,對研究中國書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由於歷史上戰火、自然災害的破壞,從目前的狀況看,中國其它地方的古代紙帛類硬筆文書幾乎散失殆盡,唯獨敦煌的硬筆寫本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侯環境保存了下來。但江南的越窯,也以這種墓誌罐的獨特形式,保留了大量唐至五代的硬筆書法作品,與敦煌遙相呼應。

作為珍貴的歷史文獻,這些硬筆書法作品在以「實物」改寫中國書法史的同時,讓人們從這扇窗戶看到了一個從未發現的世界:在中國書法的長河中,並非是毛筆書法一統天下的局面,中國硬筆書法也並非只有百十年的歷程。

六、尚被忽視的書法價值

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信息傳遞緩慢,江南地區在唐、五代時期文化尚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但我發現,上林湖越窯青瓷墓誌的書法還是與中原地區的書法一脈相承的,其書法精品,足以代表那個時代的書法成就,堪與敦煌寫經精品比肩。

如唐景雲元年(710年)的《虞照乘墓誌》,既秉承褚遂良書體之流美,又具歐陽詢書體之法度,收放有度,拙中蘊巧。

唐開成四年(839年)的《羅夫人王氏墓誌》純用褚法,字跡典雅華美,起筆收筆輕靈自如,結構嚴謹而輕鬆,連褚遂良的絞轉筆法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驚嘆!

唐會昌二年(842年)的《徐勝墓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行書精品,其書法直接繼承自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夾楷夾行夾草,而又和諧自然,文字結體寬博外拓,又具顏真卿筆意,線條勁挺,筆法老到,氣韻流暢。而由於此作是用硬筆寫成,更堪稱經典硬筆書法作品,值得今天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學習、取法。

唐大中十年(856年)殘志(圖14、圖15),雖殘尤珍,其楷書字體略扁,有唐人寫經之風姿,而格調遠在寫經體之上,書法線質時粗時細,筆劃輕靈婉轉,勾挑斬釘截鐵,既具南朝之流美,又具北朝之剛健,誠為唐代楷書之上品!

五代梁龍德二年(922年)《卓從墓誌》(圖16)恭謹嚴整,筆力遒勁,亦是五代書法精品。

而這些以青瓷墓誌形式流傳下來的唐、五代書法精品,尚未被世人所知,相信所有見過的人,都會為一千多年前先民的精湛書藝所折服。本文只為拋磚引玉,試圖讓人們了解這些作品的價值,期待著更多的人去開發這座書法寶庫!

圖14.唐大中十年(856年)殘志(1)

圖15.唐大中十年(856年)殘志(2)

圖16.梁龍德二年(922年)《卓從墓誌》

參考文獻:

1、《越窯瓷墓誌》,厲祖浩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

2、《海上藏寶錄》集刊九——《望雲居藏瓷》,文物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3、《寧波歷代碑碣墓誌彙編——唐五代宋元卷》,章國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4、《敦煌書法綜論》,沈樂平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5、《中國唐宋硬筆書法——敦煌古代硬筆書法寫卷》,李正宇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6、《敦煌書法——中國書法的基因庫》,秦川著,鳳凰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7、《敦煌寫卷書法精選》,鄭汝中、趙聲良編著,安徽美術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1995年8月第一次印刷

分享:

8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自學毛筆書法怎麼學習使用毛筆、紙張和字帖?
趙構 書法·嵇康貼
關於書法氣韻的理解
【書法課堂】《篆書技法百日通 》
清朝入關後第五位皇帝 (書法)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