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會被病死?

  諸葛亮是三國的智者,他的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成為後世預言家的楷模,他的青少年時代的自比於管仲樂毅,成為後來胸懷大志的典範。這樣一個人經過羅貫中的渲染,本來可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為何僅僅活了五十三歲,就撒手人寰,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呢?

  一般認為諸葛亮是病死的,當然也是累死的。諸葛亮為何要疲於奔命,作為一個比較有智慧的,他為何要將自己每天處於疲憊之中:  其一,在劉備手下,他要和關羽周旋。 劉備當年最相信的就是桃園弟兄,這關羽張飛是劉皇叔的左膀右臂,也為劉備立下汗馬功勞。他們二人唯劉備馬首是瞻。雖然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做軍事顧問,不過兩個人對諸葛亮非常不放心。張飛還好,性格耿直,發了一通脾氣,沒過一會兒就好了。可那關羽經常對這個年齡小自己二十來歲的小弟弟不太滿意,總是直接或間接的和他發生衝突。後來諸葛亮藉助華容道,狠狠地想教訓一下關羽,結果被劉備給攔住了。從此諸葛亮知道關羽在劉備的心中分量,對關羽開始轉向拍馬屁,比如當諸葛亮得知關羽對新收的大將馬超不服氣,就寫了一封信給關羽,讓關羽心裡特舒服:平回至荊州,雲長問曰:「我欲與馬孟起比試,汝曾說否?」平答曰:「軍師有書在此。」雲長拆開視之。其書曰:「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別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雲長看畢,自綽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將書遍示賓客,遂無入川之意。

其二,在劉備那裡,他要和劉備周旋。和關羽相比,劉備無疑是老謀深算,他希望諸葛亮 「既要好又要巧還要老牛不吃草」,因此對諸葛亮並非言聽計從,事實上對諸葛亮有所防範。劉備稱帝諸葛亮任丞相,但是並未開府。一直到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也就是丞相下面沒有辦事機構。劉備死的時候,讓諸葛亮和李嚴為託孤大臣,並且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分明是對諸葛亮很不放心的舉動,你看曹丕那樣的人就能篡位,丞相你怎麼辦。一席話讓諸葛亮悲從中來,於是磕頭如搗蒜,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是啊,歷史上篡位的都是兒子惦記著老子,老子哪有想奪兒子江山的。劉備這一招夠狠。

  其三,劉備死後,諸葛亮事必躬親,對弱智的小皇帝一直不放心。因此北伐之前的那個晚上夜不能寐,才寫下了傳世奇文《出師表》,對劉禪千叮嚀萬囑咐,希望不給自己惹麻煩,把後院給照顧好。

  其四,晚年和司馬懿交戰,身心交瘁。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和諸葛亮相比,司馬懿更高一籌,懂得進退。相互對壘的時候,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想快速求勝,因為糧草無多,接濟不上。便只管牢牢守住營壘,任憑蜀軍怎樣挑戰,就是不出來應戰。諸葛亮千方百計想激怒司馬懿,派人給他送去一套婦女服裝,意思是嘲諷他像女人一樣膽小,不敢出營決戰。不料司馬懿一笑了之,懶得發火,因為他識破這是諸葛亮的激將法。

  其五,諸葛亮一計不成再生一計,還是照舊派使者到魏營去挑戰。司馬懿每次都很客氣地接待使者,藉機不露聲色地了解諸葛亮及蜀軍的一些情況。當他聽說諸葛亮每天忙於公事,胃口不太好後,就對手下幾個親信將領說:「你們想想,諸葛亮日理萬機,卻吃得很少,這樣身體能撐多久,不累垮才怪呢!」遇到司馬懿這樣知己知彼的人物,怎不讓諸葛亮徹夜難眠,無法完成先帝交給的歷史使命。

  總之,諸葛亮是一個內心非常敏感的人,他無法做到舉重若輕,工作的每一個失誤都會給他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而且他又是一個好面子的人,北伐屢次失敗,無法實現他對世人的承諾,這讓他心急如焚,憂心忡忡。而身邊大將的接連死亡,則更是讓他傷心不已。為此,《三國演義》也有多處關於諸葛亮昏倒的描寫。這有多種疾病的可能性,比如高血壓、腦溢血、貧血、低血糖等。這些與工作壓力大,長期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調,以及營養不均衡等有著直接的關係。並且長時間的在四輪車上坐著,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也造成了諸葛亮的身體虛弱。因此和馬背上的曹操、劉備相比,諸葛亮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去,最後又挑不出相應的人才,因此勞累過度,心力交瘁,各種病症齊聚,最後因病猝死,讓人可惜。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1000多年來,諸葛亮這個人物,為什麼一直被人們所敬仰?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怎麼樣擊敗算卦的劉伯溫的?
莫當「事後諸葛亮」

TAG:諸葛亮 | 葛亮 | 諸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