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奉鐸:恢復國學將解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曾點痛中國教育行業軟肋。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感慨地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當時問者沉痛,聞者無言。時至今日,自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來,呈燎原之勢的國學復興勢頭讓人覺得這一世紀之問有望在新的教育周期中解決。知名學者、鄭州中原區明正學堂國學顧問黃奉鐸認為,下一代人才的培養,以往「重智能、輕人文」的偏頗局面將會得到根本改觀。
黃奉鐸說,「知」是儒家君子規範的重要方面。「知」和「智」有微妙不同。智,強調的是知識的應用導向,能應用即為智;知,強調的是知識的君子導向,至善的知識才能成為知。而「智」和「能」又存在微妙區別。技術或知識的應用能力稱之為能。「能」的熟練化,堪如賣油翁熟能手巧,技能也就轉變為智慧了。而智慧得以用在德行的修為上,成為至善的知識,能夠化育他人,就是知了。黃奉鐸認為,中國教育比較注重對學生「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人文素養的培養,致使很多學生雖有一技之長,但無人文底蘊,無法更進一步成為大師。
中國教育是「務實」的。黃奉鐸舉例說,就人文典籍而言,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論語》,而僅僅有一萬六千字的《論語》,那麼多大學畢業生又有多少人通讀過呢。字數多幾倍、多是長篇大論、讀起來更為生澀的《孟子》,估計讀的人更少。他認為,相比技能,人文素養對人成長的影響更為重大。錢學森三歲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五歲能看《水滸傳》,二十多歲赴美留學與父母分別時,獲贈的是《道德經》《論語》等國學經典。儒家智慧是一套完整的入世哲學系統,這些智慧使錢學森無論是在科學研究方面或是人生重大抉擇方面都能獲得重要的方向性指引。
黃奉鐸介紹,2017年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元年,在這一波文化興起大潮中,目前即將進入小學的這些孩子受益最大,他們不僅能獲得教育改革帶來的應試收益,還會品嘗到高考改革的甜蛋糕,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從國學繁榮大潮中獲得足夠的閱讀經驗、人文滋養、國學智慧。他們這群人中,將會出現一批大師。「錢學森之問」將不復存在,黃奉鐸肯定地說。
據了解,國學熱潮喚醒了家長的國學教育意識。書店國學書籍櫃檯前讀者明顯增多,很多家長悄悄地在孩子的書柜上添上了《論語》《禮記》《史記》等書籍。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