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原創]「蘇聯人民」:一段曾經的歷史
2011年10月25日,是前蘇聯解體20周年。蘇聯解體,無疑是世界歷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當代世界政治舞台因此發生巨變。有關蘇聯解體,通常會問及兩個問題:其一:原蘇聯解體是一次不可避免的悲劇嗎?解體後的各個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是否在各自今後的發展道路上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發展道路是否會更加曲折?其二:蘇聯解體能否被視為各個組成國家(包括俄羅斯)的一次機遇,少了原本矛盾重重的聯合,各個獨立國家是否能比聯合在一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我以為,以上兩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沒有一個公認的理論方法可以對其進行分析,也不可能有實踐對其驗證,所有的答案都只能是空談而已。這裡也不妨空談一番。一般而言,區域聯合能更好地適應全球化趨勢,同一區域各個國家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諸多方面聯繫日益緊密,相關國家聯合起來,組成超國家聯合體,有利於協調各國利益,在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增強區域的整體實力。在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即使個別成員國局部利益有些損失,但該成員國由於整體利益最大化以及區域實力增強而得到的其它直接或間接的收益,會超過受損的局部利益。而組成國家,比如聯邦制國家,則是這種聯合的最高形式。因此,我傾向於認為,如果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以及自治區能夠保持聯合,或許各成員能更好地發展。不過,聯合總要有個前提,那就是各成員願意組成這個大家庭,如果在一起矛盾重重,不但可造福各成員國的整體利益無從談起,局部利益也受損慘重,那麼這種聯合自然不可能維持。就如同前蘇聯那樣,若不能聯合起來尋求本來可能對各成員國都有利的共同發展,那就退而求其次,大家散夥各謀前途,這或許比攪在一起互相拆台要理智一些。那麼,蘇聯解體,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歸納起來,一般認為,前蘇聯解體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美蘇冷戰導致或者加劇蘇聯經濟等各方面陷入危機,從而引起內部成員重重矛盾;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通過種種手段,包括陰謀顛覆、拉攏並為原蘇聯某些內部成員的分裂企圖撐腰;三是原蘇聯內部成員之間由於缺乏相互認同,主要是對俄羅斯共和國缺乏信任,導致分離勢力佔據上風;四是原蘇聯的民族政策存在失誤,等等。
上述原因中,前兩個是外因,原蘇聯無法左右,都與美國及某些西方國家有關。不過美國及某些西方國家那樣做雖然可惡,但從國際政治來講,卻也沒有多少可以指責之處。他們只不過是在實踐孫子兵法中的離間計而已。後兩個原因是內因,其中第三個原因是多民族國家都可能會有的客觀存在,或許可以將其視為先天不足。那麼原蘇聯真正能有所作為,可以增強內部成員集體認同,鞏固及維護統一的,也就是只剩下第四條了,那就是制定、實施符合原蘇聯具體實踐、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但不幸的是,前蘇聯的民族政策頻頻出現偏差,不能有效地化解、應對前三個因素的負面影響,終於導致其解體。
不過,存不存在一個正確的民族政策,實施之後能避免前蘇聯的解體呢?這同樣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但審視、檢討一下前蘇聯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失誤,或許可以給人們些許啟示。那麼,如何認識前蘇聯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失誤呢?這裡僅就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有必要簡要回顧一下前蘇聯建立的過程。原蘇聯前大部分加盟共和國在前沙俄時代處於沙俄政府的高壓統治之下,沙俄推行民族壓迫及強迫同化政策,引起了被壓迫民族的強烈不滿。列寧在領導推翻沙皇政府的過程中,表示反對沙皇俄國壓迫其它民族的做法,尊重被壓迫民族的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及斯大林領導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同時民族地區也相繼成立了獨立的蘇維埃共和國,分別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這些蘇維埃共和國雖然是與俄羅斯平等的獨立共和國,但領導這些國家的共產黨在反抗沙俄及建立國家的過程中都得到了俄羅斯共產黨的指導及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些國家的共產黨接受俄羅斯共產黨的指導甚至某種程度上的領導。可以設想,如果俄羅斯共產黨提出建立聯盟的提議,起碼可以進行協商。
事實上,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基本穩定時候,列寧及斯大林開始考慮建立聯盟。由於列寧身體有病,此事開始由斯大林負責。斯大林最初的設想,是「其他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到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同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對於這樣提法,只有文化與俄羅斯民族十分接近的烏克蘭沒有表示反對,其它共和國都表示不能接受,喬治亞的反對尤其激烈。列寧得知斯大林的提法後,專門寫信批評了斯大林的提法,提出新的聯合國家應該由各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平等聯合組成的聯盟,並且其成員有退出聯盟的自由。這一提法最終被接受。但在實際組建聯盟過程中,為了牽制愛唱反調的喬治亞,斯大林通過高壓手段將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組建為外高加索聯邦,再讓其以外高加索聯邦的名義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為了強調聯盟成員之間的平等,聯盟憲法明確提出了「雙重主權」的概念,也就是說聯盟及各加盟共和國都擁有主權,並且聯盟通過的法案還要經各加盟共和國通過後,才能在各加盟共和國實施。而在十月革命之後於1918年獨立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直到1940年依然獨立。1940年這三個國家在斯大林以出兵相威脅的情況下,被迫併入蘇聯。
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之後組建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各成員國在理論上地位平等並具有高度自治權。各加盟共和國甚至有退出聯盟的自由。之所以給各成員國高度自治權甚至包括退出聯盟的自由,是因為唯有如此,各加盟共和國才願意一起組成這一聯盟。在這一聯盟中,俄羅斯民族佔總人口50%以上,占國土面積60%以上。因此所謂平等,主要體現在各民族與俄羅斯民族的平等。聯盟成立前後,列寧提出的指導思想是,我們絕不損害或者降低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性,而是要在其獨立性的基礎上,形成更高的統一性。列寧之所以十分強調平等,是因為在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中,只有白俄羅斯族以及烏克蘭族與俄羅斯族同屬東斯拉夫民族集團,在語言、文化以及宗教等方面比較接近,其它加盟共和國絕大部分在語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有很大差別。
可以認為,此時並不存在一個「蘇聯」民族,但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即「蘇聯」)的建立,為蘇聯民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即國家政權的框架。但民族的形成需要長期的融合,對此列寧有清楚的認識。列寧意識到了民族問題的重要性和長期性, 並特別指出:「必須特別慎重地對待民族感情」,「必須加緊幫助落後的弱小民族」。「必須實行民族平等,宣布、規定和實現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可見,列寧十分強調民族之間的平等關係。由於民族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所以各民族之間的「平等」,首先體現在民族語言平等上。對此,列寧明確指出:「誰不承認和不維護民族平等和語言平等,不同一切民族壓迫或不平等現象作鬥爭,誰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義者。」這裡,列寧認為要平等地對待各民族語言,並非反對在蘇聯境內推廣俄語。列寧反對的,是利用國家權力來推行某一特定語言。列寧認為,經濟活動的發展自然會推動一種應用性最廣、使用最為便利的語言成為共同語言。採用行政權力強力推行只能引起持其他民族語言的人民的反感。列寧關於各民族語言一律平等的思想,在蘇聯建國初期的語言政策方面基本得到了實現。
然而,列寧去世後,從上個世紀30年代後期開始,原蘇聯開始偏離了各民族語言平等的指導思想,將推廣俄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事實上,這與斯大林對民族的理解有很大的關係。斯大林將具備「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質」等稱為「一個民族」的四大特徵。於是,推廣俄語,既是在原蘇聯境內形成統一語言、適應政治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是關乎「蘇聯民族」形成的重要條件。斯大林將列寧反覆提及的民族問題的長期性丟在了耳後。蘇共中央也強化了所謂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鬥爭,民族文化平等的思想事實上已經被放棄。不但一些人數較少、不屬於東斯拉夫語系的少數民族語言受到壓制,甚至對於與俄語同屬東斯拉夫語族、且有悠久歷史的烏克蘭語,蘇聯政府也組織語言學家從語法、構詞和拼寫等方面對其開始了系統的改造,以使其更接近俄語。以上這些做法,都嚴重傷害了廣大非俄羅斯族人民和少數民族人民的感情。原蘇聯政府體現在語言政策方面的建設所謂「蘇聯民族」的努力,忽視了民族問題的長期性及複雜性,傷害了其他民族的民族感情。在斯大林的高壓政策下,聽不見不同的呼聲,任何不同意見都給予無情打壓。
斯大林之後的其他原蘇聯最高領導人基本延續、甚至強化了上述做法。赫魯曉夫雖然否定了斯大林時代的很多政策,但通過推廣俄語、以利於加快民族融合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得到強化。在各個民族語言不同於俄語的其他加盟共和國,俄語的推廣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於是,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大報告中驕傲地指出:「黨解決了人類世世代代所關心的,而在資本主義世界直到現在仍然是尖銳的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即各民族間的相互關係問題? ?在蘇聯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民族人們的新的歷史共同體,即蘇聯人民」。赫魯曉夫此處宣稱的「蘇聯人民」,其含義並不是指具有共同國民身份的「蘇聯人民」,因為這種共同身份在蘇聯建立時就已經具備了。此處的「蘇聯人民」,其實就是指一種新的形式的民族共同體。1972年,勃列日涅夫在慶祝蘇聯成立五十周年的報告中指出「我們在總結過去半個世紀的英雄業績時,可以完全有根據這樣說,過去遺留給我們的那種狀況的民族問題,已經完全解決,已經徹底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而戈爾巴喬夫在1986年蘇共27大報告中也認為:「蘇聯已成為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和族際主義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由一致的經濟利益、意識形態和政治目標結成的。」
就在前蘇聯領導人為形成的新的共同體,即「蘇聯人民」而驕傲時,僅僅五年之後,前蘇聯解體。有人前蘇聯解體的責任歸結為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改革路線。其實這一觀點過於片面。戈爾巴喬夫只是沒有堅持民族問題上的高壓政策而已。事實上,當時,前時蘇聯面對來自國際國內複雜環境下多重挑戰,已難以繼續實行高壓政策。萬幸的是,前蘇聯和平解體,沒有爆發戰爭。試想: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時,民族構成如此複雜,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直到1940年才併入蘇聯。赫魯曉夫在1961年就宣稱蘇聯的民族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在蘇聯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民族人們的新的歷史共同體,即蘇聯人民」,這其實是一種超越客觀實際、一廂情願的想法,迴避了原蘇聯當時在民族問題上的複雜矛盾。
前蘇聯解體的原因十分複雜,或許下列因素對前蘇聯的解體起了推潑助瀾的作用:忽視了民族問題的複雜性及長期性,無論是在斯大林時代,還是其後的領導人,蘇共中央在制定民族政策時,過分強調了俄語在民族融合進程中的作用,其民族政策傷害了其他民族的民族感情, 民族政策沒有經過充分研討、認真規劃,未能真正有效促進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但前蘇聯官方媒體始終在高唱讚歌,問題與矛盾長期被掩蓋。最終前蘇聯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面臨各種挑戰,其過去一貫的高壓政策難以繼續,其解體就變得無可避免。
2011年10月25日,是前蘇聯解體20周年。蘇聯解體,無疑是世界歷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當代世界政治舞台因此發生巨變。有關蘇聯解體,通常會問及兩個問題:其一:原蘇聯解體是一次不可避免的悲劇嗎?解體後的各個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是否在各自今後的發展道路上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發展道路是否會更加曲折?其二:蘇聯解體能否被視為各個組成國家(包括俄羅斯)的一次機遇,少了原本矛盾重重的聯合,各個獨立國家是否能比聯合在一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我以為,以上兩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沒有一個公認的理論方法可以對其進行分析,也不可能有實踐對其驗證,所有的答案都只能是空談而已。這裡也不妨空談一番。一般而言,區域聯合能更好地適應全球化趨勢,同一區域各個國家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諸多方面聯繫日益緊密,相關國家聯合起來,組成超國家聯合體,有利於協調各國利益,在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增強區域的整體實力。在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即使個別成員國局部利益有些損失,但該成員國由於整體利益最大化以及區域實力增強而得到的其它直接或間接的收益,會超過受損的局部利益。而組成國家,比如聯邦制國家,則是這種聯合的最高形式。因此,我傾向於認為,如果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以及自治區能夠保持聯合,或許各成員能更好地發展。不過,聯合總要有個前提,那就是各成員願意組成這個大家庭,如果在一起矛盾重重,不但可造福各成員國的整體利益無從談起,局部利益也受損慘重,那麼這種聯合自然不可能維持。就如同前蘇聯那樣,若不能聯合起來尋求本來可能對各成員國都有利的共同發展,那就退而求其次,大家散夥各謀前途,這或許比攪在一起互相拆台要理智一些。那麼,蘇聯解體,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歸納起來,一般認為,前蘇聯解體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美蘇冷戰導致或者加劇蘇聯經濟等各方面陷入危機,從而引起內部成員重重矛盾;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通過種種手段,包括陰謀顛覆、拉攏並為原蘇聯某些內部成員的分裂企圖撐腰;三是原蘇聯內部成員之間由於缺乏相互認同,主要是對俄羅斯共和國缺乏信任,導致分離勢力佔據上風;四是原蘇聯的民族政策存在失誤,等等。
上述原因中,前兩個是外因,原蘇聯無法左右,都與美國及某些西方國家有關。不過美國及某些西方國家那樣做雖然可惡,但從國際政治來講,卻也沒有多少可以指責之處。他們只不過是在實踐孫子兵法中的離間計而已。後兩個原因是內因,其中第三個原因是多民族國家都可能會有的客觀存在,或許可以將其視為先天不足。那麼原蘇聯真正能有所作為,可以增強內部成員集體認同,鞏固及維護統一的,也就是只剩下第四條了,那就是制定、實施符合原蘇聯具體實踐、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但不幸的是,前蘇聯的民族政策頻頻出現偏差,不能有效地化解、應對前三個因素的負面影響,終於導致其解體。
不過,存不存在一個正確的民族政策,實施之後能避免前蘇聯的解體呢?這同樣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但審視、檢討一下前蘇聯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失誤,或許可以給人們些許啟示。那麼,如何認識前蘇聯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失誤呢?這裡僅就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方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有必要簡要回顧一下前蘇聯建立的過程。原蘇聯前大部分加盟共和國在前沙俄時代處於沙俄政府的高壓統治之下,沙俄推行民族壓迫及強迫同化政策,引起了被壓迫民族的強烈不滿。列寧在領導推翻沙皇政府的過程中,表示反對沙皇俄國壓迫其它民族的做法,尊重被壓迫民族的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及斯大林領導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同時民族地區也相繼成立了獨立的蘇維埃共和國,分別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這些蘇維埃共和國雖然是與俄羅斯平等的獨立共和國,但領導這些國家的共產黨在反抗沙俄及建立國家的過程中都得到了俄羅斯共產黨的指導及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些國家的共產黨接受俄羅斯共產黨的指導甚至某種程度上的領導。可以設想,如果俄羅斯共產黨提出建立聯盟的提議,起碼可以進行協商。
事實上,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基本穩定時候,列寧及斯大林開始考慮建立聯盟。由於列寧身體有病,此事開始由斯大林負責。斯大林最初的設想,是「其他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到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同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對於這樣提法,只有文化與俄羅斯民族十分接近的烏克蘭沒有表示反對,其它共和國都表示不能接受,喬治亞的反對尤其激烈。列寧得知斯大林的提法後,專門寫信批評了斯大林的提法,提出新的聯合國家應該由各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平等聯合組成的聯盟,並且其成員有退出聯盟的自由。這一提法最終被接受。但在實際組建聯盟過程中,為了牽制愛唱反調的喬治亞,斯大林通過高壓手段將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組建為外高加索聯邦,再讓其以外高加索聯邦的名義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為了強調聯盟成員之間的平等,聯盟憲法明確提出了「雙重主權」的概念,也就是說聯盟及各加盟共和國都擁有主權,並且聯盟通過的法案還要經各加盟共和國通過後,才能在各加盟共和國實施。而在十月革命之後於1918年獨立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直到1940年依然獨立。1940年這三個國家在斯大林以出兵相威脅的情況下,被迫併入蘇聯。
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之後組建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各成員國在理論上地位平等並具有高度自治權。各加盟共和國甚至有退出聯盟的自由。之所以給各成員國高度自治權甚至包括退出聯盟的自由,是因為唯有如此,各加盟共和國才願意一起組成這一聯盟。在這一聯盟中,俄羅斯民族佔總人口50%以上,占國土面積60%以上。因此所謂平等,主要體現在各民族與俄羅斯民族的平等。聯盟成立前後,列寧提出的指導思想是,我們絕不損害或者降低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性,而是要在其獨立性的基礎上,形成更高的統一性。列寧之所以十分強調平等,是因為在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中,只有白俄羅斯族以及烏克蘭族與俄羅斯族同屬東斯拉夫民族集團,在語言、文化以及宗教等方面比較接近,其它加盟共和國絕大部分在語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有很大差別。
可以認為,此時並不存在一個「蘇聯」民族,但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即「蘇聯」)的建立,為蘇聯民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條件,即國家政權的框架。但民族的形成需要長期的融合,對此列寧有清楚的認識。列寧意識到了民族問題的重要性和長期性, 並特別指出:「必須特別慎重地對待民族感情」,「必須加緊幫助落後的弱小民族」。「必須實行民族平等,宣布、規定和實現各民族的平等權利。」可見,列寧十分強調民族之間的平等關係。由於民族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所以各民族之間的「平等」,首先體現在民族語言平等上。對此,列寧明確指出:「誰不承認和不維護民族平等和語言平等,不同一切民族壓迫或不平等現象作鬥爭,誰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義者。」這裡,列寧認為要平等地對待各民族語言,並非反對在蘇聯境內推廣俄語。列寧反對的,是利用國家權力來推行某一特定語言。列寧認為,經濟活動的發展自然會推動一種應用性最廣、使用最為便利的語言成為共同語言。採用行政權力強力推行只能引起持其他民族語言的人民的反感。列寧關於各民族語言一律平等的思想,在蘇聯建國初期的語言政策方面基本得到了實現。
然而,列寧去世後,從上個世紀30年代後期開始,原蘇聯開始偏離了各民族語言平等的指導思想,將推廣俄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事實上,這與斯大林對民族的理解有很大的關係。斯大林將具備「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質」等稱為「一個民族」的四大特徵。於是,推廣俄語,既是在原蘇聯境內形成統一語言、適應政治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是關乎「蘇聯民族」形成的重要條件。斯大林將列寧反覆提及的民族問題的長期性丟在了耳後。蘇共中央也強化了所謂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鬥爭,民族文化平等的思想事實上已經被放棄。不但一些人數較少、不屬於東斯拉夫語系的少數民族語言受到壓制,甚至對於與俄語同屬東斯拉夫語族、且有悠久歷史的烏克蘭語,蘇聯政府也組織語言學家從語法、構詞和拼寫等方面對其開始了系統的改造,以使其更接近俄語。以上這些做法,都嚴重傷害了廣大非俄羅斯族人民和少數民族人民的感情。原蘇聯政府體現在語言政策方面的建設所謂「蘇聯民族」的努力,忽視了民族問題的長期性及複雜性,傷害了其他民族的民族感情。在斯大林的高壓政策下,聽不見不同的呼聲,任何不同意見都給予無情打壓。
斯大林之後的其他原蘇聯最高領導人基本延續、甚至強化了上述做法。赫魯曉夫雖然否定了斯大林時代的很多政策,但通過推廣俄語、以利於加快民族融合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得到強化。在各個民族語言不同於俄語的其他加盟共和國,俄語的推廣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於是,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大報告中驕傲地指出:「黨解決了人類世世代代所關心的,而在資本主義世界直到現在仍然是尖銳的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即各民族間的相互關係問題? ?在蘇聯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民族人們的新的歷史共同體,即蘇聯人民」。赫魯曉夫此處宣稱的「蘇聯人民」,其含義並不是指具有共同國民身份的「蘇聯人民」,因為這種共同身份在蘇聯建立時就已經具備了。此處的「蘇聯人民」,其實就是指一種新的形式的民族共同體。1972年,勃列日涅夫在慶祝蘇聯成立五十周年的報告中指出「我們在總結過去半個世紀的英雄業績時,可以完全有根據這樣說,過去遺留給我們的那種狀況的民族問題,已經完全解決,已經徹底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而戈爾巴喬夫在1986年蘇共27大報告中也認為:「蘇聯已成為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和族際主義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由一致的經濟利益、意識形態和政治目標結成的。」
就在前蘇聯領導人為形成的新的共同體,即「蘇聯人民」而驕傲時,僅僅五年之後,前蘇聯解體。有人前蘇聯解體的責任歸結為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改革路線。其實這一觀點過於片面。戈爾巴喬夫只是沒有堅持民族問題上的高壓政策而已。事實上,當時,前時蘇聯面對來自國際國內複雜環境下多重挑戰,已難以繼續實行高壓政策。萬幸的是,前蘇聯和平解體,沒有爆發戰爭。試想: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時,民族構成如此複雜,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直到1940年才併入蘇聯。赫魯曉夫在1961年就宣稱蘇聯的民族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在蘇聯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民族人們的新的歷史共同體,即蘇聯人民」,這其實是一種超越客觀實際、一廂情願的想法,迴避了原蘇聯當時在民族問題上的複雜矛盾。
前蘇聯解體的原因十分複雜,或許下列因素對前蘇聯的解體起了推潑助瀾的作用:忽視了民族問題的複雜性及長期性,無論是在斯大林時代,還是其後的領導人,蘇共中央在制定民族政策時,過分強調了俄語在民族融合進程中的作用,其民族政策傷害了其他民族的民族感情, 民族政策沒有經過充分研討、認真規劃,未能真正有效促進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但前蘇聯官方媒體始終在高唱讚歌,問題與矛盾長期被掩蓋。最終前蘇聯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面臨各種挑戰,其過去一貫的高壓政策難以繼續,其解體就變得無可避免。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