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揚長避短趨利避害 「90後」求職路在何方
如何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這是擺在「90後」求職者和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既需要企業理性思考,更需要年輕的求職者調整心態——
職場上,當人們對「80後」一代的議論還未停止時,「90後」求職者已悄然走向社會。
「90後」這一群體中的很多人,其求職中的舉動常常讓老一輩人瞠目結舌。不少用人單位對「90後」求職者的評價是:有點眼高手低,服從意識差,紀律性不強,自身定位過高。因此,如何讓「90後」在職場的起步階段走得順暢,已經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
要賺錢也要玩
「90後」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享受著比「80後」更為富足的物質生活,更加追逐個性、重視自我。因此,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觀、擇業觀,「錢少一點沒關係,但工作不能太累,如果忙得沒時間玩,那多沒意思!」 「90」後求職者這種較普遍的心態,令許多企業難以接受。
「這次本來要招一些年輕能幹的技工,但現場求職者的表現讓我很失望。」日前,在南京市某招聘會上,一位工廠負責人表示,來詢問的年輕人不少,但一開口便把他嚇一跳:「一上來就問單位有沒有電腦,能否上網玩遊戲,或是周圍是否有網吧。」
這位負責人感到難以接受的條件,在「90後」求職者看來卻是非常平常的事。今年剛20歲的小余就直言不諱地說,自己首先要求是單位附近有網吧,原因是「如果無法上網,工作之外的生活會很無趣」。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單位「工作要輕鬆,不能加班,要有充足的假期,工作環境要好,還要有健身的機會」,等等。
1991年出生的女孩小杜,曾做過2年美容美髮,月薪1000元,後來辭職在家「啃老」。原因是做美容美髮每天工作時間較長,她完全被工作「捆」住了,一點跟同學朋友交往的時間都沒有。而小余也稱,他希望找一份月薪1500元以上,每天上8小時白班的工作,「我可不想為了工作,累垮了身體。」
相對其他勞動者而言,「90後」 中的很多人寧願少賺點錢,也不願太長時間加班做「崗奴」。否則,寧可不要這份工作。
在很多人的眼中,「90後」求職者中的不少人,有著不少的自身缺陷,如, 求職盲目、好高騖遠、流動性強不穩定、心理抗壓能力差、吃苦耐勞性差等等。但人們同時也發現,「90後」求職者維權意識普遍都很強,稍有不開心、不滿意,就會投訴、報警。
小張1990年出生,今年剛滿20歲。中專畢業後,小張起初沒找工作,在家靠玩遊戲賺點外快。今年3月,在家人的催促下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幹了不到三個月就和單位鬧翻了。年輕氣盛的小張離開單位後,立刻到勞動部門申請仲裁,要求賠償沒簽合同的雙倍工資、經濟補償金、社會保險、加班費等八項訴求,累計近萬元。勞動部門要幫助調解,小張想都不想就回絕了。最終小張和單位對簿公堂,經過裁決,小張拿到了3000元補償。
企業不大敢招「90後」
「90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到底是怎樣形成的,是教育體制還是家庭教育,是社會還是學校?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80後」或多或少都吃過一些苦,懂得父母奔波辛勞不容易。而且,經過幾年摔打磨鍊,「80後」已經開始邁向而立之年,他們日漸成熟,並且能夠在工作中獨當一面。但「90後」則不然。首先,他們的成長環境比「80後」更好,比較富裕的家庭環境,使他們花錢不愁、衣食無憂,一切順著他們、由著他們。所以,他們求職時的心氣更高。
其次,「90後」一般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的溺愛自然不用說,生活上的富裕和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得很多「90 後」沒有家庭負擔和危機意識。
第三,網路的普及使得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90後」從網路上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好的或者不好的,這些信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
面對成長起來的「90後」新生代勞動者,不少企業有些措手不及。多數用人單位負責人表示,「90後」給人印象不踏實,不敢用。在這些用人單位看來,「90後」打工似乎更多是為了賺錢享樂,而不是幹活養家。「這樣的人太不靠譜了,不敢招。」而且「90後」更容易跳槽,責任感較差,使得工廠的培訓投入和產出難以獲得正比,這也讓很多用人單位望而卻步。
在濟南某招聘會現場,一家機械廠劉經理直言,現階段他們廠盡量不用「90後」的員工,而希望能招到一些30歲左右已成家立業的人士。該企業在今年3月招聘了20名「90後」員工,現在只剩下6個人,這讓企業感到很無奈。
如何調動「90後」潛在優勢
有著近20年港資、台資、民企等從業經驗,現為迅達科技集團人力資源與企劃總監的歐陽軍如表示,「90後」身上缺點明顯,但優點也很突出。企業是「90後」走向社會的第一站,企業的管理者千萬不要只看到他們的缺點,還要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比如思想活躍,能接受新觀點,不願默守成規,知識面比較廣,有創新思維,也敢於去實踐,等等。
就企業而言,「90後」已開始跨越20歲門檻,正逐漸成為人力資源市場的主角。因此,用人單位要認清一個事實,從戰略層面作出調整,不僅僅是提高工資,更要提升企業文化氛圍,改變管理方式,適應新生代員工擇業觀念的轉變,把「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理念落到實處。
「90後」更關心的是工作環境、生活質量。因此,企業必須重視「90後」的需求。除了工資、食宿方面要提高和改善外,還要重新審視和完善自己用工的軟環境。比如,配備運動場所,經常舉辦各種娛樂活動等,多些人文關懷,滿足他們的文化精神需求。
與「80後」、「70後」相比,「90後」員工除對物質要求高、更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外,特別需要自己得到理解和尊重,所以過去那種「家長式」、「高壓式」的管理已時過境遷。不少專家表示,企業要變家長式管理為人性化管理,變被動式管理為參與式管理,少訓斥多尊重、少處罰多激勵;企業管理者要學會與這些年輕人溝通交流,跟他們交朋友,和他們打成一片,讓「90後」員工參與管理,這樣「90後」員工有被認同感和被需求感,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才能提高,對企業產生的歸屬感也就越強烈。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因為「90後」的需求不再是通過加班加點賺些辛苦錢,極不願意做「崗奴」,所以針對「效率低下」問題,企業必須在效能上加大投入,通過效率提升,效益增長,讓勞動者獲得高額回報,同時達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從而走出「高付出、低回報」的怪圈。
向職場新生代建言
有關專家也指出,如何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這是擺在「90後」求職者和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既需要企業理性思考,更需要「90後」調整心態,正確面對現實生活。
就「90後」而言,首先,想成功,必須先練「內功」。「90後」求職者需要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不要好高騖遠,要有耐心,做一行愛一行。有關人士指出「每個職位都淺嘗輒止,永遠學不到東西,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90後」應該把心靜下來,踏實一點,不要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
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思想。初入職場就想找一份輕鬆、工資又高的工作,不是很現實。求職時切忌眼高手低,應積極轉變就業觀念,做好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從實際出發,從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起,把工作經驗掙到了比拿多高的工資都強。在積累了一定經驗、提高自身的技能之後,再提高對崗位條件和薪酬水平的要求。
第三要學會釋放壓力。「90後」融入社會後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釋放壓力。面對壓力,心態要保持正常、樂觀豁達,不可因為逆境而心事重重,要培養自己的「心理彈性」。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25種破環你求職的做法
※鮮為人知的求職秘訣
※請優雅的拒絕一個offer,而不是...
※簡歷製作(二):一支筆一張白紙,用成就事件方式,教你寫出簡歷中最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