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美國政治不可承受之輕

美國政治不可承受之輕

  「零傷亡」情結中的美國與世界

  植根於人本主義傳統的美國文化,一個突出特徵就是對生命價值的極度珍視。所以,人員傷亡對美國對外干涉影響極大。上世紀70年代,導致美國政府以「不體面」方式結束越南戰爭的反戰浪潮,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並非美國人真地質疑戰爭所捍衛的「價值」,而在於公眾無法接受高居不下的傷亡數字。

  海灣戰爭改變了二戰後美國對外干涉的歷史軌跡,它對於美軍具有轉折意義。美軍以死亡148人的代價迫使稱雄中東多年的地區霸主——薩達姆政權無條件投降。傷亡是如此之低,以至於人們提出了「零傷亡」的概念。

  美軍的戰爭死亡率從二戰時的4.5%,逐肯降低到越南戰爭時的不足1%和海灣戰爭時的0.1%,再到後來「沙漠之狐」與科索沃戰爭期間的零傷亡。在此情況下,美國有恃無恐地踏上了戰爭不歸路。海灣戰爭後,科索沃戰爭(1999年),阿富汗戰爭(2001年),伊拉克戰爭(2003年),隔年一戰。導致美國政府樂此不疲地動用戰爭手段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對「零傷亡」的自信。在伊拉克戰爭最初階段,至布希5月1日宣布戰事基本結束,傷亡也不過百餘人。考慮到此次戰爭的難度與特殊性,仍屬「零傷亡」之列。

  「零傷亡」思想,與其說是用於指導戰爭,不如說是為政治服務。在此情況下,保守主義勢力抬頭,美國外交決策可以完全無視國際社會的反應。本次伊拉克戰爭,是在政治解決途徑仍未徹底堵死,未獲聯合國授權,幾個美國傳統盟友堅決反對,國際反戰浪潮高漲的情況下開始的。在以前,上述任何一個因素都足以將美國擋在戰爭門外;而現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也無濟於事。

  可見,在當今美國經濟與軍事力量獨步天下之時,的確是美國「領導著」世界。如果說,過去總是美國努力將各國納入到他一手建立國際體系中來,使其遵守遊戲規則的話,那麼現在輪到世界說服美國回歸國際體系,在國際法框架內解決政治爭端的時候了。伊拉克戰爭,就是國際社會力圖將美國拉回國際體系的一次集體努力,也是一次與美國的較量。但結果以失敗告終。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從外部來講,是冷戰結束後美國失去了制衡力量;從美國自身來說,是由於人員傷亡這一關鍵性制約因素暫時退到了幕後。

  「零傷亡」的神話

  事實上,即便從過去的幾次戰爭來看,「零傷亡」也是建立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基礎上的。

  如果說,對於南聯盟這樣地域不大且以城市為主的國家,轟炸和遠程打擊就能夠逼其就範;對於伊拉克與阿富汗這樣以沙漠與高原為主的國家,美軍的機械化、信息化部隊盡可縱橫馳騁,以軍事優勢抵消因為畏懼人員傷亡造成的諸多不利,那麼,在上述因素均不存在的情況下,「零傷亡」是否依舊能夠取得就要打個問號。

  除了作戰環境外,作戰對手的實力與意志更具有決定性影響。四次「零傷亡」戰爭中的三個對手實力上都與美國處於「非對稱」狀態。南聯盟人口僅1000多萬。阿富汗塔利班武裝根本算不上現代意義上的軍隊。而伊拉克經過多年戰亂及聯合國長期制裁,早已積弱有年。顯然,因此而取得的「零傷亡」的戰績並不具有多少代表意義。

  如果從國家凝聚力等「軟實力」上來看,在正規反恐作戰中獲勝的美國,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未來上卻充滿不確定性。在一定意義上,美國在阿伊兩國戰勝的只是塔利班與薩達姆政權,而非阿富汗與伊拉克國家。

  塔利班政權的合法性本來就很成問題。國際上只有兩個國家與其建立了外交關係。其與現代文明背道而馳的「治國舉措」被國際社會看成是荒唐透頂的倒行逆施。而薩達姆執政的30多年,可以用「窮兵黷武,魚肉百姓」來概括。兩伊戰爭,侵佔科威特,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在20多年間竟然發生了四次國家性戰爭。內政方面,戰後的抽樣調查顯示,僅巴格達一地,被薩達姆秘密處決的就有6.1萬多人。這樣的政權要想得到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可以說,塔利班與薩達姆政權都是遊離於國家之外孤立存在的政權。

  可見,「零傷亡」的實現是建立在諸多特殊因素基礎上的,但特殊因素並不總是存在。美軍具有在一定條件下實現「零傷亡」的能力,但「零傷亡」的主動權並不完全掌握在其手中。

  然而,「零傷亡」的幾次「成功」實踐,卻成為美國對外干涉獲得合法性的理由,並已使美國社會陷於對其的迷信與盲從之中。美國政府曾公開宣稱,「要能夠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雖然沒明說,但對於美國來說,「零傷亡」可以被認為是「打贏」的前提。擁有如此堅定的「零傷亡」信心,政府動用戰爭的門檻當然大大降低,戰爭面也隨之不斷拓寬。

  與此同時,軍方在能力上卻不可能無極限。本來「零傷亡」的取得就有賴諸多不確定因素,不斷拓寬的戰爭面又進一步加大了其風險。而「零傷亡」每實現一次只會刺激美國的戰爭「熱情」。這就使「零傷亡神話」這顆氣球越吹越大,因而破滅成為遲早之事。

  從目前的伊拉克局勢來看,美國至今犧牲人員總數已達450人左右,戰後傷亡已是戰時的兩倍,這正在慢慢突破美國對於「零傷亡」的承受底限。美軍現在才明白,真正挑戰其「零傷亡神話」的不是正式戰鬥,而是戰後殘餘的抵抗。

  傷亡的增加也影響著公眾的態度。近兩個月來的美國民意調查結果,無不揭示著這種微妙的變化。

  「零傷亡」制約美國政策調整

  美國人對戰爭傷亡的承受力與美國政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但從人類戰爭史的發展來看,「零傷亡」只是一個特殊現象。「戰爭作為政治延續」的金科玉律在「零傷亡」這一現象上也得到充分體現。

  一般說來,當戰爭或衝突關係到美國最重大國家利益時,「零傷亡」從來就不是目標,美國會為了勝利不惜犧牲;而當戰爭或衝突與民眾的切身利益毫不相干時,「零傷亡」就成為美國政界必須遵守的準則。

  正因為如此,當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卻遲遲不願意向伊拉克人民交權時,美國人民當然有理由對「延續對伊拉克佔領」而付出的代價感到不滿。於是,「黑色的11月」後,美國迅速作出了提前向伊拉克交權的決定。美國政府還計劃向聯合國提出一項新的決議草案,為移交計劃尋求支持。美國甚至同意交出對伊拉克軍隊的控制權,由「某些國際組織」來管理。這與當初戰爭甫一結束、形勢「一片大好」時,美國惟恐他人染指的心理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對利益的考量永遠是政治的常態。雖說目前美國的外交政策處於一個過渡調整期,但這個過渡是長期戰略調整的一部分,還是出於策略考慮的短暫「迴流」,尚難以定論。對得失的權衡,當然可以令美國因為一時的不順而「軟」,也會因局勢的好轉而「變硬」。

  伊拉克最新的形勢發展表明,隨著對恐怖力量打擊力度的加大,美軍的傷亡勢頭已經得到了遏制。特別是12月13日,伊拉克前最高領導人薩達姆的被俘,無疑將極大地打擊抵抗武裝的鬥志與士氣。或許,美國將以此為契機,徹底扭轉在伊拉克的被動局面。果真如此的話,美國的外交政策仍有轉而強硬的可能。

  12月23日晚,執行「鋼鐵正義」的美軍同伊武裝分子發生激烈戰鬥,連同薩達姆被捕後的一連串爆炸與襲擊事件,這也許昭示著另一種結果。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川普夫人穿200塊Zara被狂噴,穿35萬杜嘉班納被說炫富!第一夫人不好當
冷哲:美國政治中的華裔
老大哥照耀美利堅
哲希宇:5.8特朗普發推特治國,美股上漲
SEC委員Hester Peirce專訪,將出席SEC市政廳會議

TAG:美國 | 政治 | 南方 | 美國政治 | 南方周末 | 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