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梁回復網友評論
「魏老師:您好!您對很多問題,闡述的都很清楚,明白!非常感謝! 您的文章大多我都拜讀了。很想看到魏老師的拳架的視頻,在網上搜尋過,沒能找到。如能有老師盤拳的視頻,對眾多太極拳愛好者,都是非常有益的。不知道魏老師是否錄過自己的拳架。再次感謝!」
海闊天空網友:您好: 歡迎訪問我的博客。很高興您能夠跳出盲目的名家崇拜,通過對拳理拳法的關注,重視象我這樣草根的拳架是如何的。無奈我既無條件自錄,電腦上網操作技術又太低,暫時無法上傳練拳視頻。其實我也想上傳自己的視頻與眾多太極拳愛好者交流,所以正在爭取以後儘快實現。不過,對於拳架的練習與觀察,我先彙報幾點體會供您和其他網友參考:
① 太極拳套路的鍛煉應該以「求內」為前提地追求外形方面的盡量規範。比如練拳雙擺蓮上擺的腳應該過肩、應該是腳打手,下勢應該前腿盡量貼近地面、身軀應該豎直朝前等;練劍凡立劍的撩、掛、劈等都應該劍如貼著前後豎直的牆壁劍刃領先立劍運行、劍刃的轉動都應該象是在兩堵前後豎直牆壁的夾縫中完成的,凡是雲劍都應該下刃領先、劍面是貼著劍的運行軌跡平面運行的等,而這些都是必須由內在正確的方法所作用完成的,如無論練拳或練劍,手臂都必須是被由腳而起的傳遞性力量所作用動的,手臂都必須是既局部不能用力而又有力的,劍的任何變化都必須是身軀所帶動的,不能用手腕局部的力量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是用這樣的方法,最基本的要求也達不到,而是用外家拳的方法當然也完全可以達到這樣的規範,那麼這樣的規範就是屬於東施效顰,外形再規範也是錯誤的規範。問題是還沒有這種正確方法體會的人一般很難區別正確的規範和錯誤的規範,而且照正確的規範模仿,結果往往是模仿成為了錯誤的規範。因此,如果沒有具體的說明,觀摩別人的拳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應該是以正確的拳理拳法指導練拳。所以,楊澄甫先生才說:「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
② 學練太極拳理性上大致清楚拳理拳法是必須重視不可或缺的。理性上拳理拳法的清楚程度可能是無止境的,至少是隨著拳術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對後者我深有體會。因為理性不是乾巴巴的幾句條文,而是包含有經驗、體驗等感性的,理性的要領等不過是許多感性之粗糙簡化表示的符號而已,而感性是無窮的,因此理性也應該是沒有絕對巔頂的。沒有太極拳感性的人學練太極拳又沒有正確的理性指導,就象是在漆黑暗夜的大草地上走路,要達到目的地那是很困難的;沒有感性的人接受理性其認識上也是朦朧的、不可能清楚的,很有可能對理性東西的理解還是錯的。但沒有和缺乏太極拳感性的人在老師和前輩的正確指導下,有了大致拳理拳法的了解以後,自己如何正確練拳、如何通過文字、語言與觀察正確地鑒別、吸收別人的練拳經驗就如同有了照明。大致拳理拳法的了解重點,我認為是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楊氏老譜、近代太極拳家的拳論這些太極拳經典。對於現代太極拳界出現的很多理論和說法,葉大密先生曾說過很多是垃圾,此言可謂切中肯綮。要清楚現代很多名人其實是人為捧紅的,很多言行與太極拳經典一對照就可以知道原來是與太極拳南轅北轍的;其中還有人自稱是近代太極拳家的弟子,與太極拳經典一對照,原來許多觀點是與近代太極拳家相悖的,是九十年代某些人別出心裁的錯誤說法。所以接受太極拳理性是不能盲目聽名聲、憑名氣和貪現成的。
③ 學練太極拳,所要關注的拳理拳法的中心是如何掌握太極拳的兩個基本技能,一個是沾粘連隨,一個是發勁。這兩個總括起來就是要模仿和探索《打手歌》所說的過程。根據太極拳經典,楊氏太極拳的每一個拳式開始過程幾乎都是沾粘連隨,結束都是發勁攻擊;而且楊氏太極拳幾乎每一個拳式也都是可以這樣模擬的。其中沾粘連隨模擬的重點是如何不用力地將對方引進落空;發勁的重點是身體神經反應的感覺,必須勁由腳起,不是真發勁,練拳就要這樣模擬,觀察就要這樣分析。沾粘連隨模擬得對不對,四正推手實踐檢驗一下就知道了。然而現在許多人都將這兩個重點忽略甚至完全拋棄掉了,很多名人的拳架沒有沾粘連隨的模擬,自稱所謂的發勁對於太極拳而言其實是發力。
④ 太極拳套路練習規範的標準就是體現《打手歌》所說的過程,而不是好看和符合某名家的模樣。某名家的模樣不一定是正確的或唯一正確的。必須明白《打手歌》所說的過程是有多種模式體現的。所以,太極拳動作究竟對不對的標準雖然只有一個,標準卻是有多形式的。這也就是說太極拳每個拳式具體的動作不應該是刻板一個模式的,具體的姿勢往往是有一個正負較大變化範圍的;但是有的動作即使是相差一公分也是錯誤了。究竟哪些可以有大的變化範圍、哪些一公分也不能差,判別標準就是用推手實踐檢驗一下。要注意到現在某些太極拳名人的套路演練中存在著華而不實的供觀賞的亮相動作,真正學練太極拳就必須加以鑒別。
⑤ 正確對待太極拳先人、老前輩的拳架錄像與拳照,不應憑好看。很多老前輩的拳架不好看和很含蓄,要知道不好看的拳架中有很多內在的真傳寶貝。很多老前輩的拳架似乎不規範,其中有的是屬於脫離了規矩,是老子所說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能認為是不規範、沒有到位;有的確是由於多種原因沒有到位,儘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看不到其拳架中的真傳寶貝,我們後學者不能要求每一位老前輩都是楊露禪的水平。現在很多人連鄭曼青、李雅軒、楊澄甫先生的拳架也雞蛋里挑刺批評,其實很多是盲目人云亦云地憑臆想將正確當成錯誤了。現在很多人不會看拳架,不知道正確評判拳架的優劣和水平的高低。拳架的優劣和水平高低的評判標準只能是實踐,能夠不用力地將別人的攻擊化解掉並置攻擊者於背勢與能夠局部不用力地發勁的就是正確的,不然,名氣再大的名家所演練的、再好看規範純正的也是不正確的。
⑥ 學練太極拳套路應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誇張的,是初學的和給初學學生示範的,是在緊湊而不給假設的敵人以破綻的前提下,沉坐、轉胯、撐脊、拔背、含胸、沉肩等等都很明顯的開展甚至誇大,雖然不大好看,卻能夠事半功倍較快地練成勁由腳始、全身放鬆、手不用力的功夫,能夠較快掌握沾粘連隨與發勁技能。如果一開始就模仿含蓄的拳架,反而得到這些技能的效果事倍功半。而得到了這些技能後,拳架自然地就會含蓄起來,一切的要領反應也都會漸漸外不露形了,太極拳最終應該是這樣自練的。
我不了解您的練拳程度如何,因此沒有針對地隨筆漫談了以上6點練拳體會。可能是班門弄斧,或者是文不對題,希望其中有對於您和愛好太極拳的網友能夠有參考價值的。
「老師的文章很精彩,我是練陳拳的,我的老師讓我們在推手時手要虛虛提起,相互輕輕挨著就行,如果把手鬆下來把全部重量放在對方手上,他就認為懈了,不知這樣對不對?這是不是你說的輕粘?還有不知盤架時如何做到一羽不能加?陳拳發勁時如何做到一羽不能加?我才學拳一年,不明白的問題很多,請老師指教。」
新浪網友您好!十分歡迎您來本博客交流探討,提問也是一種交流探討的形式。對於您評論里所說的,我歸納為三個問題:①推手的粘應該怎麼樣?②盤拳架如何一羽不加?③發勁如何一羽不加?現就我個人有限的認識交流簡復如下:
㈠ 關於「推手的粘應該怎麼樣?」
作為語言交流,要使得對方明白,自然應該根據感覺來表述,但人的感覺其精確是有限的,與科學的微觀精確實際往往不一定是相符的;而如果用科學微觀的精確語言交流,很可能沒有人會明白。比如用科學微觀的精確語言說,人的感覺以為畫面活動的電影是由每秒24幀不動的畫面交替播映形成的,然而這種情況人是感覺不到的,那麼說電影是活動的畫面,雖然符合感覺實際,卻是不符合科學實際的。因此,必須明白人類的很多交流需要的是模糊概念的交流,就是按照人的感覺來表述。然而任何語言又是第二信號,細緻概念會因人而異,甚至基本概念也會因人而異。因為這樣,太極拳雖然有的問題容易說清楚,但也有很多問題的意思是很難單單用語言表達清楚的,要想說清楚必需要用很多的語言、示範與給予實際接觸體驗;很多問題還很難單單以示範讓別人明白。這種情況還表現為對於太極拳有的技能,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話要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各人表述所針對的角度等不同;而又可能不同的人相同的話要表達的意思卻是不同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各人表述語言的概念是不同的。因此太極拳的學練,往往學生覺得老師的話前後矛盾,後來明白了原來是一致的,之所以會覺得矛盾是不同的話所針對的階段、角度等不同;而有的人雖然說的話相同,然而實際一接觸,原來意思是不同的。我對您老師所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難以明白,因此難以判斷對不對,我只能以自己的體悟談談對推手中「粘」的認識:
推手之「粘」尤其反映了太極拳的放鬆。太極拳的放鬆必須是鄭曼青先生著作所記載的楊澄甫先生「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所謂「松凈」就是徹底的松,就是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這是太極拳一脈真傳的經典座右銘,也是現代太極拳界許多人所詬病、批判的所謂「錯誤說法」。然而,這「松凈」也是一種模糊概念的說法。因為太極拳的放鬆與氣功的放鬆是不一樣的。參照氣功的放鬆,太極拳的「松凈」又是如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所說的是「似松非松」的。對於這一問題,我在好幾篇博文中從多角度作了反覆的說明,力圖說清楚這個問題,但我也知道這個問題是很難說得清楚的。太極拳的「松凈」從太極拳整體說,是在兩臂懸置的前提下的徹底放鬆。而兩臂懸置從科學微觀的精確實際而言不可能是「松凈」的,然而從自己的感覺實際而言又確實是徹底放鬆的;而按照教與學交流理解的需要,這種狀態只能是用「松凈」來表述的。從運動解剖學的微觀實際說,這種「松凈」其實是肩臂處於一種力量、快速型的白肌徹底鬆弛,而耐力、緩慢型的紅肌部分工作的狀態,部分紅肌工作不是拉長與縮短收縮,而僅僅是適量的等長收縮。這種狀態從太極拳整體說,也就是「松凈」的同時存在著「掤勁」。這種「掤勁」是屬於「沾粘連隨」的「掤勁」,楊澄甫先生表述為「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對外是一種「半推半就」的「浮力」樣的阻力,或者說:對外既是有阻力,又是對自己的重心沒有有影響。從運動解剖學的微觀用力實際說,自己的手臂正以一種小到不能再小的靜止性的肌力維持懸置。因此,往往出現別人感到你的手臂十分沉重有阻力,摸摸你肩臂的肌肉,很多卻又是鬆弛而柔軟的。這就象是一個軍隊,衝鋒陷陣的作戰官兵都正在休息,只有少數的一些警戒和後勤在執行任務。這樣狀態的手臂與別人接觸,別人可能會覺得很輕,所謂是「輕粘」;也可能會覺得很重,所謂是「重粘」。是「輕粘」還是「重粘」既決定於自己,也決定於別人。決定於自己的那就是當自己維持手臂懸置的沒有主動的靜止性肌力略多點,別人就會感到我的手臂變輕了;而當自己維持手臂懸置的沒有主動的靜止性肌力減小甚至完全放棄,完全將自己的手臂當作與身軀斷開而由別人來承擔了,別人就會感到我的手臂變重了或很沉重了。決定於別人的那就是當別人用力變大時,我的肩臂會可以更放鬆了,於是別人就會感到我的手臂變重了;而當別人是放鬆的或用力變小時,我放鬆的肩臂自然不能完全由別人來承擔因而反而需要較多沒有主動之靜止性肌力維持懸置,別人就會感到我的手臂是輕的,甚至似乎會感到是若即若離的了。這就是李亦畬先生所說的「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因此,對於「在推手時手要虛虛提起,相互輕輕挨著就行」不是絕對的。或者說:如果沒有主動用力成分的那就是對的,而如果有主動用力成分的那就是錯的;而對於「如果把手鬆下來把全部重量放在對方手上」也不是絕對的。或者說:如果松得沒有了掤勁那就是錯的,而如果松而有掤勁那就是對的。
這種肩臂的「輕粘」、「重粘」反應主要是靠正確地練拳練出來的。說起來似乎很簡單,然而很多人又很難獲得。嘴皮磨破地每天反覆說,很多人還是領會不了。原因是這既有方法的因素,還有一個神經反應改變的因素,而這個因素顯然不可能是幾個月的短期突擊訓練所能夠培養建立而奏效的。而這種技能的獲得也正是凡學練太極拳者都必須要過的、也是很難過的一道「門坎」。如果沒有過這道「門坎」,就太極拳程度而言,即使是練了十多年拳,應該仍舊是屬於初學者。這種太極拳初學者所感到的難度具體地說,就是覺得自己肩臂放鬆了,往往就是完全鬆軟沒有一點掤勁了,老師就說是「匾(癟)」了。你的老師所說的「懈」可能就是指這「匾」。而自己肩臂稍微用了一點力,肩臂往往就僵硬,老師又說是「頂」了,就這樣,這也錯那也錯,無所適從、不知所措,動則得咎。而要消除這種的尷尬窘境,沒有二三年正確的練拳,估計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真傳的太極拳老前輩都是很重視拳架練習的,有一句話叫「什麼都到拳架里去拿」。現代有一種說法,說是練拳架沒有用。有位南京的某先生曾在《武林》和《太極》上發表了這種觀點的同一文,說這是他多年練太極拳的經驗,也有人隨和讚揚這一文。我卻認為這一文通篇的觀點錯誤,中心思想尤其大錯特錯!因為我至今練拳46年多的經驗是由衷地體會到老前輩所說的「什麼都到拳架里去拿」是金不換之言。當然這「練拳」是指正確的練拳。眾所周知,電腦不是開啟了就有用的,必需往電腦里輸入要用的程序,要用的程序輸入成功了,電腦才能完成某一程序方面的自動化應用,才能從電腦里自動化拿到所需要的。如果不往電腦里輸入要用的程序,那麼,電腦就是一台廢物。這自然不是說電腦是廢物,而是說自己不懂得使用電腦。拳架可以比喻為是電腦,練拳是必須方法適當地往拳架里輸入要領等「程序」的,成功輸入了,太極拳所需要的一切才能都從拳架練習之中獲得。如果練拳就是動動手動動腳,講究外形如何「規範、到位」,不管方法是不符合太極拳理法的,那麼,就是沒有「輸入程序」,對於太極拳學練而言就是白練。我曾長期既練太極拳又感到進入不了太極拳之門就是吃了不知道「輸入程序」的虧。顯然,練太極拳得不到什麼,不是「練拳無用」,而是自己沒有得到真傳而不會練拳。這「輕粘」、「重粘」主要也是必需從拳架練習之中獲得的,而如果不會正確練拳,拳練得再多,「輕粘」、「重粘」也仍然是得不到的。
㈡關於「盤拳架如何一羽不加?」
「盤拳架一羽不加」是指練拳中全身肢體不要有局部主動的力量,尤其主要是指手臂的動作不要有局部主動力量的成分,或者就是說要「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 輕粘」、「重粘」必須由「盤拳架一羽不加」才能獲得。傳統陳式套路八十年代我也曾學練過。當時南京大學教武術的徐公偉先生應其友汪聞標先生的邀請來舟山向我們這些汪老師的武術學生教陳式拳,據說徐老師是跟陳照奎等陳家溝老拳師學的,五十年代汪老師唯一在舟山教過拳的他的學校同事吳南洋老師又將徐老師教的陳式拳教給由於工作原因不能直接去學的我。九十年代末我又自學陳式競賽套路,之後陳式拳我就只練競賽套路了。我認為陳式競賽套路與傳統陳式套路實質上是一樣的。陳式拳是攻擊性很強的拳,有的動作我無法模擬為沾粘連隨,但「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地練是完全可以的。陳發科先生的北京最主要弟子之一李經梧先生就是十分要求「放鬆、不用力」地練的。我認為陳式拳應該這樣練,當然具體概念不一定與某些陳式拳名家一致,我所說的「放鬆」是李雅軒先生所說的不允許半柔半剛、又柔又剛的「放鬆」。因此,我如何「放鬆」練陳式拳僅供您參考而已。
對於如何「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地練拳,我已在好幾篇博文里從多角度反覆啰嗦強調了這一主題,在有的博文里也介紹了具體的方法經驗。如《太極拳鍛煉如何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開啟太極拳之門的金鑰匙——「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太極拳鍛煉初步如何「內之是求」》、《太極拳整座大廈的基礎——「不用力」》、《不用力而能有力才是太極拳》等等,擇要歸納,那就是任何動作都必須是由腳開始的傳遞性的力量所作用帶動的,手臂是被迫地由身軀撐脊、含胸、拔背等所帶動的,也就是必須是「以內帶外」、「 由下帶上」的。在由腳開始的傳遞性力量的感覺沒有到達手臂之前,手臂不要自主地主動自動。必須清楚太極拳所謂的「不用力」或「一羽不加」絕對不是說肢體動作沒有身體的用力,或者說肢體動作局部是用極小的力,而是說肢體動作一點也不要用局部主動的力,但肢體動作是必須要有力量的,這個力量就是要由身體別的部分傳遞過來提供。如果還不能夠這樣,所謂練拳「不用力」那是自欺欺人。而如果能夠這樣,由於手臂沒有主動自動,任何動作尤其會有兩個方面「雖動猶靜」的表現,那就是輪廓上從俯視角度看,手的運動要麼與身軀的相對位置似乎沒有變化,要麼與原來的空間位置似乎沒有變化。此外,「雖動猶靜」還表現為身軀微小的動作都會引起兩條手臂發生整條的內或外旋,以及手的某些運動利用了慣性等。能夠這樣練拳了,手臂就象是鞭子,但小臂段容易擺動,大臂段不容易擺動,很多動作手臂就象是自行車的鋼絲剎車,是被固定於腰骶部的剎車鋼絲所抽動、拉動、催動的;有段時間手臂會有沉重感覺、手臂運動會感覺空氣有阻力。
這樣的練拳,比如攬扎衣的右手經頦前向右移動至立掌的前一段過程,右手腕與頭的相對位置似乎是沒有變化的,右手是隨身軀右轉而移動的;後一段過程右手腕則不隨身軀微左轉而移動,其原來的空間位置似乎沒有變化;中間的一段過程又是似乎右手是由原來向右移動的慣性所作用帶動的。左單鞭左手經胸前向左移動至立掌、斜行拗步右手置於右耳側向左移動再向右移動至立掌都有這樣的情況;並且兩手臂的移動由於身軀的轉動變化,都是有內旋或外旋變化的;而手被身軀所帶動的力量都是由某一腳而起的。
「盤拳架一羽不加」在推手中的體現,首先是手臂不能有主動的力量加於對方,其次是全身也不能有主動的力量通過手臂加於對方,但不屬於手臂主動力量的掤勁與手臂自重力量所組成的阻力是必須加於對方的。因此手臂給別人的感覺,不是海綿那樣任由擺布的,而是浮在水上的葫蘆那樣既沒有主動的頂抗,又有被動的阻力。當然阻力實質上就是一種頂抗,但卻是一種「不頂之頂」。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無論實戰還是推手,手臂與敵人相接觸既要有緩衝的作用,還要有借敵人之力使得手臂發生運動從而控制敵人運動方向的作用。比如我的手臂與彼的手臂接觸,彼朝己水平直推,我可能可以任由彼始終如此水平直推而化解掉,也可能需要改變彼的水平用力方向借彼之力讓彼將我的手臂向上推從而實現化解,借彼之力之所以能夠實現就是有這「不頂之頂」之「阻力」的功勞。由此可見,「一羽不加」給推手對方的輕重感覺不能總是輕飄飄的。
㈢關於「發勁如何一羽不加?」
太極拳「發勁」之力是屬於運動力學上「動量傳遞」的暴發力量。有人說太極拳的「發勁」就象是「牲畜抖掉身上毛里的泥土」,這種比喻不是很恰當,因為牲畜抖毛利用的是不斷變換的旋轉慣性,旋轉慣性並不屬於「動量傳遞」。又有人說「發勁」好象是「急剎車」,似乎有點象,其實也不對,因為「急剎車」是先有往前的運動,而「動量傳遞」不是先有往前的運動,倒是往前的運動是由往後的運動所引起的。而現在常見的所謂「太極拳發勁」大多都是利用水平旋轉慣性的甩撞。這種「發勁」的力量等於手臂與部分身軀的質量(重量)與旋轉速度的乘積,與腳向地沉蹬的力量是沒有關係的,根據太極拳經典,並不是「太極拳發勁」。
屬於「動量傳遞」的「太極拳發勁」,從感性上說,應該主要由以下反應組成:①胯在腰骶作用下的驟然向下沉坐;②全身沉於小腹的力量在腰骶作用下使得腳驟然向地面沉蹬;③腰骶部驟然後撐(加上沉坐等)從而使得腳的力量上傳引起脊椎縱向波浪型的運動;④驟然的拔背;⑤由於全身之沉引起頭的「頂勁」;⑥由於全身之沉與腳的力量上傳引起的兩肩下沉等。這些反應從因果關係說是先有力量向下,後有力量向上這樣過程的;然而實際感覺力量向下與力量向上是同時發生的、是沒有時間差的。這些反應越強烈,外形變化越不明顯,「發勁」的力量就越強勁。而這種「發勁」的先決條件是全身放鬆,尤其是肩臂放鬆。肩臂越放鬆,「發勁」的效果就越好,「發勁」瞬間,肩、肘、腕關節就會有驟然飛脫斷離的感覺。這種「發勁」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感到消耗的體力很小,與利用水平旋轉慣性甩撞的「發勁」相比較體力消耗小得多了。這種「發勁」還有發生驟然、可以沒有先兆、也沒有需要手象箭那樣飛射而出的「助跑」衝擊,正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里所說的「發勁如放箭」的「箭」是指敵人而不是指自己的手。也如李雅軒先生所描述的楊澄甫先生的發人僅僅是手一抖、身一坐而已,外形變化很小。這些情況與《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所記載的田兆麟先生所傳授的太極拳「發勁」的特點「勁則無形」、「手到勁發,未中之先無勁,既中之後無勁,惟中肯之頃疾如閃電一發便收」、「毫不費力」等是相吻合的。這種「發勁」不應該轉身,轉身反而效果不好,發時不轉身還有兩臂與肩背圍成的圈就象是一顆炸彈向四面八方爆炸開來這樣「支撐八面」的感覺。所以,這種「發勁」與《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說的「發勁須沉著松凈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也是相吻合的,因此,這樣的「發勁」就是「太極拳發勁」。從運動力學角度說,這種「發勁」有地面反作用的成分。因此手臂能夠發出比手臂最大力量大得多的力量來。當然,這樣的「發勁」一般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學會的。而要學會這樣的「發勁」十分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手臂不能有預先主動的力量,也就是「一羽不加」。「一羽不加」到怎樣的程度呢?李雅軒先生是這樣說的:「發勁第一是要鬆軟,第二是鬆軟,第三還是要鬆軟」、「未從發勁,要將兩臂松得軟沉沉的」、「鬆軟要鬆軟乾淨,要如同兩臂掉下來一樣的松」、「兩臂要極軟打去,如炮彈又脆又沉重,又冷彈又快」。學練研究太極拳發勁,李雅軒先生等近代太極拳家的很多話是應該好好細細品味體會的。
您有自己老師具體的指導,如果我說的與您的老師說的有矛盾,有可能各人表述的角度等不同,即使是實質的不同,您也還是應該按照老師說的學練。因為您可能還沒有將老師的意思完全弄清楚和將老師的技藝基本上接受繼承。自由、正確地完善自己的拳術,應該是在自己有了獨立學練與提高的能力這樣的基礎之上。
「魏老師,我是學習吳式太極拳(北派83式)的初學者,請問應以哪位大師的視頻作為學習的對象?」
歡迎交流探討!您所提的這一問題,在自學太極拳的初學者中有十分廣泛的普遍性,「以哪位大師的視頻作為學習的對象」,應該是絕大多數太極拳自學者學練之開始所認為的象是離家旅行去「開門」一樣必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而自學者一旦選定了哪位名家的錄像作為自己學練的楷模,往往就動作姿勢無論巨細全都依樣畫葫蘆模仿,努力使得自己的拳架成為某位名家的克隆。這樣學練太極拳的方法對不對呢?
我的看法,學練太極拳應該信奉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這一觀念。天下太極是一家,只要是太極拳,無論哪門哪派,其實都是一樣的。認為太極拳的外形各門各派不同,其實同門同派的外形動作姿勢也存在因人而異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種:
①是同一實質的不同表現形式的反映。那就是這樣練也可以,那樣練也可以,就象是2+8=10,6+4=10,3+7=10。比如楊式和吳式摟膝拗步的不同,顯然主要是:楊式一手向後運動至耳側是模擬隨人而動化解敵人當胸或向腹部攻擊的捋,而吳式一手向上提至耳側是模擬隨人而動化解敵人向頭、肩部攻擊的捋,應該都是楊露禪所傳的。楊式和吳式各家的摟膝拗步不同師承之人的不同,比如手的位置高低不同等,其中也有模擬化解情況的不同等,在實質上是完全一樣的。對此,確定了學練某式,沒有必要刻板地只模仿某一個人的。這就象是書法,眾所周知同一位書法家的同一個字都是有好幾種寫法的。
②是功夫境界不同的反映。太極拳大致有兩種練法,一是細膩的,就象是書法的正楷體、畫法的工筆畫;二是含蓄的,就象是書法的草體、畫法的寫意畫、漫畫。正楷體是屬於「規矩」,草體是屬於「脫規矩而合規矩」,就是雖然表現為脫離了「規矩」,其實仍然是符合「規矩」的。這也就是「超乎象外,得其寰中」。這「象」是指「道」,也就是「宇宙」;這「寰」 指的也是「宇宙」,「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說雖然表現為超出了「宇宙」,其實仍然是屬於「宇宙」的。草體既是正楷體的「脫規矩而合規矩」,草體當然是必需在正楷體的基礎之上練成的,所有令人珍愛的草體真跡都是有正楷體的骨骼和基礎在內的。如果草體沒有正楷體的骨骼和基礎,那麼這草體就是亂寫了。畫法中的工筆畫也是寫意畫與漫畫的基礎。太極拳也是如此,功夫境界高的先人、前輩拳架上的反映往往表現為含蓄,就象是「草體」與「寫意畫」、漫畫。這種拳架往往不是其開始學練時的拳架。比如攬雀尾的捋根據「引進落空」,必定對自己是一段向內凹的弧線,這是「工筆畫」的練法。從視頻上可以知道楊守中先生到了耄耋之年還是這樣的練法。而有的前輩這段內凹的弧線變直了,這是「寫意畫」的練法,也就是變得「含蓄」了。太極拳著名的先人、前輩的拳架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某些含蓄;學練太極拳,隨著自己水平的提高,也會感到自己越練各種要領的外形反映越來越不明顯了,推手中化解別人攻擊的身體姿勢變化各種要領的反映也越來越不顯露了,腰的轉動往往也越來越不明顯了,而內在的感覺各種要領「正楷體」與「工筆畫」的「骨骼和基礎」之體現都仍是存在的。太極拳初學者如果照太含蓄的拳架模仿,各種要領就較難模擬和體驗。因此,太含蓄的拳架動作初學者是不宜模仿的。對於太極拳初學者,我認為尤其應該注意做到學練「正楷體」與「工筆畫」的拳架動作,甚至有的同時完成的動作也可以暫時分為1、2、3幾個步驟學練,這樣,動作的細節就不容易遺漏而含糊過去,有利於事半功倍地學練,因此初學太極拳不必一絲不苟地只照某一觀摩對象學練。
③對不對的反映。拳架畢竟不是武術應用的實際,拳架動作與武術實際應用的動作僅是大致的吻合。拳架越含蓄,動作與實際應用的動作就越不吻合,而如果是不吻合得失去了「骨骼和基礎」,也就是「脫規矩而離規矩」、「超乎象外,失其寰中」了,那就不是「含蓄」的「草體」與「寫意畫」而是「錯別字」與「畫虎類貓」的亂寫亂畫的了。以摟膝拗步為例,隨人而動回捋之手無論是向後還是向上的運動軌跡都是應該經過自己的前後正中線的,向前按的手的運動軌跡也是應該經過自己的前後正中線的,手最後的位置也是應該與自己的前後正中線相對的。然而現在很多人都是回捋之手直接移到胯外側或肩外側、按的手直接從耳側甚至是肩外側上方向前運動,手最後的位置與自己的肩部相對象敬禮似的,這無疑就是「脫規矩而離規矩」地練拳「寫錯別字」了。這樣的練拳「寫錯別字」,初學者是必須鑒別清楚不應該模仿的。
從以上所述可見:如果是拜了師學習太極拳的初學者,自然應該跟著老師學,其他的拳架錄像都僅作為參考而已。如果是自學的初學者,則應該盡量挑選學「正楷體」與「工筆畫」 的拳架動作。但達到一定層次的前輩的拳架總是有一定程度「含蓄」的,因此也還需要在一定理性知識的指導下尋師訪友力求明白拳架內在的東西。因為凡是「含蓄」的動作即使是模仿得似乎惟妙惟肖,往往只是模仿了一個輪廓外形,那些難以通過觀察發覺的外形變化是模仿不到的,即使能夠模仿得達到克隆,沒有得到裡面的東西,方法也必然是不對的;而「正楷體」與「工筆畫」動作,一般如果老師不點明,某些外形和裡面的東西學生也不一定就能夠憑觀察明白而正確模仿的。這種沒有裡面東西的模仿學練法就象是畫餅充饑,「畫餅」與「真餅」顯然是兩回事,或者說僅僅模仿了一個輪廓外形的拳架一般都是錯誤的拳架。因此認為憑錄像就可以學會太極拳,這是現代太極拳界一個很大的誤區。太極拳是可以自學的,但這是有一定太極拳理法術基礎的人在具有一定的文字與錄像資料條件下才能成功完成的。如果是沒有這樣條件的人自學太極拳那就更不能只以某一人作為唯一標準了,因為初學者對具體拳架動作是「含蓄」的還是「正楷體」與「工筆畫」的、是否是有真傳的「骨骼和基礎」的以及是不是有「錯別字」的是很難鑒別的,是應該要有較多對照參考的。
拳術界有的話是社會上不明就裡的外行人所說的。比如「太極十年不出門」就是外行人說的話。因為從來沒有哪位真正的太極拳家說過這樣的話,楊澄甫先生還明確地指出太極拳「三個月學會,一年習熟,五年練好,日後愈練愈精」。所以,如果平均每天幾個學時,學了三年的學生還不懂得如何使得別人「終不得力」與「不動手」等,那麼,除了學生悟性太差外,可能這位老師就是不知太極拳個中三昧的「輪廓套路」師傅了,教人無非是「四歲抱三歲」。跟這樣的「四歲」老師學拳別說「十年」,就是「一百年」也是出不了門的。這並不是「太極百年不出門」,而是老師連自己也還要人抱呢。只是現在「四歲」的老師太多了。「四歲」的老師多問題倒也沒有,所謂「長者為師」嘛!問題是「四歲」的老師不知道自己是「四歲」,以為自己是「大師」。初學者如果總不知道這樣的老師是「四歲」,以為太極拳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實質上就是舞操,還是健身舞操有趣味,就有可能以後有朝一日棄之而去。近些年,有的地方太極拳鍛煉的人數銳減,這種情況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太極拳初學者對這樣的情況是應該了解的。
將吳式太極拳分為北派南派,我認為也是社會上外行人說的話。太極拳在中國近代是不分「式」的,到了五十年代國家職能部門才將太極拳分為了「式」。中國近代末時太極拳雖然極個別有稱「氏」的,這「氏」也不等於是「派」。現代有人說吳式太極拳曾有「南吳北王」之說,無非是說全佑傳下來的太極拳近代末南方以吳鑒泉先生著稱、北方以王茂齋先生著稱而已,「南吳北王」不等於說是「南派北派」。如果照某人著稱就是「派」,那麼楊式可以分為東、南、西、北派了,每一方的「派」還可以分為許多「派」,這樣的稱「派」,甚至象商標那樣在太極拳之前加上「某某」,這不僅是人為的繁瑣複雜化,而且是某些人的欺世盜名、沽名釣譽,對於太極拳是一種促進分裂隔閡不融洽的催化劑。因此個人認為,現在除了分為楊、吳、武、孫、陳、趙堡、李這麼大的幾式外,是不應該再在「式」內再分什麼「派」的。而就吳式太極拳而言,雖然現在能夠見到的上海吳英華、馬岳梁等先生的拳架與北京王培生、李秉慈等先生的拳架有些差別,但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上海吳氏的數傳弟子中有的人的拳架也是有與王氏的數傳弟子高壯飛等先生的拳架幾乎是完全一樣的,那麼,這「南派北派」就僅僅是表示師承了,就拳術本身而言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現在講吳式的「南派北派」是事實,而學練吳式太極拳是沒有必要將其當作真的一回事的。
由此可見,確定了學習吳式太極拳,是沒有必要非得將學習觀摩對象局限在北京練吳式太極拳的前輩之中的。學練太極拳就象學算術,學算術的目的是學會加減乘除運算方法。太極拳學練之套路只是習題而已,學練太極拳沒有必要非得去做某位大師之「秀」或模特,目的是學會太極拳的方法。我認為較好的學習辦法是:在拳理拳法上有一個大致了解的理性基礎上,無論是北京的、上海的前輩拳架錄像,都應該作為範本參考;套路的動作多一個少一個對鍛煉效果都是沒有影響的。有上網技術的,達到這樣的目的並不困難;上網困難的,購買音像製品也是能夠達到這樣目的的。多種錄像的觀看還應該結合對多種書本的研究,弄清楚每個動作的過程細節與作用,這些往往是錄像觀看中難以清楚的,以這樣的方法從中比較哪一位是更正確的「正楷體」與「工筆畫」;或者先以某位前輩的錄像為楷模,比如王培生、李秉慈、高壯飛等先生都是一樣的,學會以後再觀看其他人的錄像,比較什麼動作更適合自己,同時在一定理性知識的指導下尋師訪友也是少不了的。
「魏老師;我是練陳氏的,我知道陳氏是早期通過猛打,猛甩,猛起,猛落,練的周身節節鬆開。不知楊氏是通過什麼達到的。」
夢斷雲陽網友:您好!歡迎探討。對於「楊氏是通過什麼達到放鬆的」這一問題,現在太極拳界許多人都很崇尚形式上的「正脈承傳」,因此必須聲明我只是太極拳的愛好、研究與習練者,我從來也沒有投帖拜過哪位楊氏有血緣嫡系第幾代「正脈承傳」的弟子為師過,因此我不是楊氏傳統太極拳「正脈承傳」的第幾代弟子,僅僅我愛好、研究與習練的是楊氏太極拳與我得到指導過的老師與楊氏太極拳有關而已。我的幾位主要老師中七十年代的第二位汪聞標先生是30年代浙江國術館的學生。當時國術館並不是專門傳授太極拳,幾乎所有學生都是南拳北腿、內家外家都學練的。楊澄甫先生與他的弟子也沒有在國術館收過弟子,汪老師在國術館主要也不是學練太極拳,他的太極拳主要是跟楊澄甫先生的弟子與學生學的,因此不屬於楊氏弟子,只是楊氏太極拳的一般社會學生而已,主要無非是集體學了一個套路與一些「大路貨」的太極拳要領,不可能知道正宗楊氏弟子究竟是怎麼練松的,只知道松是緩慢練拳而得到的。七十年代當時百姓的政治意識「投帖拜師」是封建尾巴,當然我與汪老師也只是師生關係,不是投帖的師徒關係。之後我偶爾去杭州有幸能夠得到牛春明先生的再傳弟子、曾常年在杭州六公園推手的洪雪珍老師的指導;2004年開始偶爾去上海又有幸能夠得到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老師、再傳弟子何基洪老師的指導;2002年又跟本市胡興龍師傅學練了葉大密先生的弟子曹樹偉老師的楊、葉混合改編拳。據有關報導,洪雪珍老師是牛春明先生的主要弟子陳松海先生弟子中的佼佼者;而金、曹兩老師的老師葉大密先生是田兆麟先生軍隊中的同事和早期弟子、楊澄甫先生的摯友和學生,又與孫存周先生義結金蘭,得到了楊、孫兩氏的很多真傳。這些老師與楊氏都沒有血緣關係,是否可算「正脈承傳」,我也搞不清楚;我也沒有向這些老師中哪一位投帖拜師過,當然也不屬於這些老師的弟子,僅僅是學生。因此,如果按照「正脈承傳」,對於「楊氏是通過什麼達到的松」的,我是沒有發言權的。不過我認為現在楊氏「正脈承傳」的第五、六、七代弟子也未必個個能夠準確具體地知道楊氏第一、二、三、四代是怎麼練松的。不過從這些老師的言談中,我的領悟,松也是由緩慢練拳之中得到的。我的體會,處於靜態的肢體容易放鬆,我在本地有一友,他兩手掌心朝上向前平伸,手掌翻下腕部可以形成90度,他說這是由靜態放鬆練成的。當然,動態中的肢體也是可以練松的。我在本地另有一友是練通背與趙堡的,是上海通背與趙堡拳家楊邦泰先生的弟子與義子,後來由於我搭線,又成為趙堡王海洲先生的弟子。他向我介紹練通背功夫的一個體會,就是基本功中手臂的無數次猛起、猛甩、猛打、猛落,開始練的時候很有力,手臂的肌肉緊張,練到筋疲力盡時,就會本能地開始「偷懶」,依賴由腳而起的力量來猛起、猛甩、猛打、猛落了,結果手臂的力由背而出,手臂的肌肉和關節反而放鬆了,還練出了由腳而起的整體勁;而且由於慣性,肩臂的關節都得到了拉伸拔抻。趙堡王海洲先生也是主張放鬆應該先練抻筋拔骨。他曾明確地對此友和我說:必須是筋骨拉開了再練放鬆。我只知道其一個訓練方法就是靜態地練偏馬步與劈叉與由偏馬步變成劈叉,再由劈叉變成偏馬步,反覆練習。我覺得這種鍛煉對於肌腱、韌帶的拉伸確有好處。不過我認為靜態、持續的放鬆所起到的抻筋拔骨的效果似乎比動態還要好,緩慢動作的放鬆比快速動作的放鬆還要好,而且不會造成損傷。而猛起、猛甩、猛打、猛落這種劇烈運動在疲勞時可能會造成損傷這在理論上是完全能夠成立的。
任何拳術的傳承都是帶有個人特點的,也都是發展變化著的。現在的陳氏拳主要是陳長興的曾孫陳發科先生與陳長興的玄孫陳照丕先生傳授的。根據《太極》上有關文章等資料反映陳長興的兒子陳耕耘在陳長興逝世後就跟同族的陳有本學拳了。陳有本的拳術由於其堂孫陳鑫(品三)先生撰寫了《太極拳圖畫講義》而得以以圖文的文獻形式流傳下來,就是現在陳式太極拳的原型。據陳鑫先生在該書中介紹當時的陳有本是族中拳術水平與聲望最高的,故而陳鑫先生沒有跟自己的嫡親祖父陳有恆學拳,而是跟自己的堂叔祖父陳有本學拳。個人水平覺得在拳理、拳法、要領方面,陳鑫先生介紹的太極拳與楊氏所傳的陳長興所傳授的太極拳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如都重視「柔」,因此,陳有本所傳的拳是不屬於剛猛暴烈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有一些基本原理如「五陰五陽」、「不可稍讓」等與王宗岳的拳術思想、楊氏老譜的拳術思想是相衝突的。陳照丕先生在他的《陳氏太極拳匯宗》中說明他學拳是「從祖品三公」。然而,陳發科與陳照丕先生都是陳長興的嫡親後裔,他們的拳術中應該有其嫡親先祖的遺傳。陳照丕先生的《陳氏太極拳匯宗》應該是反映了陳氏太極拳當時如何練拳的情況。洪均生先生於1930年拜陳發科先生為師,於1989年出版了《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李經梧先生於四十年代初拜陳發科先生為師,梅墨生先生的《大道顯隱》反映了李經梧先生很多拳術思想,也反映了顧留馨、沈家楨先生的《陳式太極拳》,其實李經梧先生也是該書的作者之一。同拜陳發科先生為師的李經梧先生的師弟馮志強先生也出版有《陳式太極拳入門》。應該認為洪均生、李經梧與馮志強先生的這些著作都是力求闡述清楚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要領的,反映了三、四十年代陳氏太極拳正宗的練法。可是我沒有在這些著作中發現學練太極拳的早期有猛打,猛甩,猛起,猛落這種練周身節節鬆開法的。我通過對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楊氏老譜、近代楊澄甫先生與其弟子們著作的學習,對上海、杭州等地老師教導的領悟,教拳的第一天就要求學生務必「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力求達到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所說的「動猶靜」,而且以後每天、每一個拳式和每一個具體動作都這樣反覆強調,對於喜好武術的學生則同時教推手,當然這種推手是鄭曼青先生所說的由「學吃虧」而漸漸能夠「得便宜」的推手。由這樣的練法使得學生松下來,因為太極拳不僅僅是抻筋拔骨的松,而是能夠使得別人「終不得力、處處落空」的松。事實是這樣教學對於真切地體會到松的好處和重要能夠事半功倍,是提高太極拳水平的捷徑,因此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是符合太極拳理法的。當然,我的太極拳水平僅僅是小兒科而已,以上漫談僅僅是個人的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參考價值,不當之處還望賜教。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神回復段子:婚禮上,司儀又調皮了!!
※青青子衿--瀏覽帖子及回復
※回復《可不可以有一個人》
※日誌回復簡訊
※回復:呼吸念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