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第一代國產武裝直升機-直9武裝直升機

直-9(中國代號:Z-9,英文:HAMC Z-9/Harbin Z-9)直升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簡稱:哈飛,代號:122廠)1980年10月正式引進法國SA-365N「海豚」直升機專利、研製生產的雙發輕型多用途直升機。

直-9直升機,配備適當設備,可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空中攝影、海上巡邏、觀測魚群、護林防火、海上石油開採,也可改裝為專機型、反坦克型、海上搜索救護型、反潛型、偵察校炮型、通信型等各種軍用型 直升機。

直-9於1982年完成了首架裝配。1988年起,開始實施中國國產化。1992年1月16日,直-9(直-9A-100)首飛。1992年底直-9中國國產化整機技術鑒定顯示國產化率已達72%,並投入批生產。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自行研製直-6、直-7等型直升機因性能落後而下馬,當時海軍又急需一種性能較先進的中型直升機完成向南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的配套任務。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和法國經過協商,從法國引進了「超黃蜂」中型直升機。隨後,為滿足對輕型直升機的需要,中國又再次引進法國的「海豚」SA365N/N1直升機及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渦軸發動機,並簽訂了轉讓生產許可權合同,由法國提供技術開始在國內生產該型直升機,國內代號為直-9 。

直-9,是根據1980年7月2日中法兩國簽訂的合同,於1980年10月10日經中國政府正式批准引進專利,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廠(代號122廠)生產的一種輕型直升機。

1979年由三機部(即航空工業部)組織的考察組赴美考察了美國貝爾212/412直升機。1980年初,法國航空業界派人來華,要求以他們的「海豚」直升機參加與貝爾直升機的競爭。1980年3月3日,擬生產新型直升機的哈爾濱飛機製造廠向三機部提出報告,認為引進貝爾直升機比較現實,更適應當時該廠的工藝技術水平,能較快實現生產。三機部經過對貝爾212/412直升機與「海豚」SA365N/N1型直升機的全面考察和對比分析,確定技術較先進、性能優良、價格更便宜的法國「海豚」直升機作為引進機種 。

1980年8月28日,三機部同國家進出口委員會、國防工辦聯合上報了《關於引進法國「海豚」SA365N/N1型直升機製造技術的請示報告》。國務院1980年10月10日正式批准,至此合同生效。12月1日,三機部發文確定「海豚」直升機國內的正式命名為直-9。

「海豚」直升機引進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技術轉讓;另一部分是購買直升機整機、發動機整機、零部件和原材料共50架份。技術轉讓費共計5950萬法郎,其中包括直升機技術轉讓費4580萬法郎,發動機技術轉讓費1100萬法郎。50架直升機整機和發動機整機、零部件、原材料費2.5385億法郎。引進總費用為3.1335億法郎,按當時的總匯率摺合為7460萬美元 。

根據中法兩國簽訂的合同規定,合作生產50架整機分6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第一架SA365N型6013號機在法國試飛後分解,於1982年1月29日由法國空運到北京,122廠組織人員在民航101廠組裝,2月4日組裝完畢。2月6日在北京首都機場進行了首飛表演。1982年6月,第二架6012號機也運到北京,6月10日組裝完畢,8月31日試飛。9月21日,兩架直-9交付給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廣州管理局投入使用,用於海上石油服務作業。

第二階段:法方提供8架份SA365N型機的機體和總裝零部件,中方總裝試飛。本階段於1985年6月完成。1982年12月16日,直-9型6031號機(第二階段第三架)在驗收試飛中墜毀於機場東部,機上3人遇難。

第三階段:法方提供10架份SA365N型機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中方製造駕駛員座艙罩和6個艙門。

第四階段:法方提供8架份SA365N型機的尾梁、垂尾、側垂尾、水平安定面及傳動系統(不包括主軸和尾傳動軸)和部分原材料,其餘部分中方製造。本階段於1987年12月完成。

第五階段:法方提供7架份SA365N1型機的傳動件、旋翼槳葉和原材料。1989年12月完成。

第六階段:法方提供15架份SA365N1型原材料和標準件。1990年12月完成。

1983年10月,總參謀部下達(83)參裝字第666號文,通知航空工業部,直-9直升機及其渦軸發動機列入中國軍隊裝備系列。

1988年5月,直-9國產化總指揮部與有關部門簽訂了承包合同,其中哈爾濱飛機製造廠是總承包單位。1990年底,與法國協議引進組裝的50架直升機已全部生產完畢,其中28架為基本型直-9,另外還有20架為直-9A 。

直-9的旋翼直徑為11.93米,包括一個星形柔性旋翼轂和4片複合材料槳葉,槳葉由玻璃纖維預浸帶製成的大梁、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的蒙皮及泡沫填料組成。採用涵道式尾槳是直-9飛機特色設計之一,尾槳由一個槳轂和13片模鍛的輕合金槳葉組成,與傳統尾槳相比,增加了飛機低空機動性和著陸時尾槳的安全性,也消除了尾槳碰傷地勤人員的可能性,提高了地勤維護工作的安全性。在高速飛行時,非對稱翼型大垂尾可提供大部分或全部反扭矩,涵道尾槳基本上卸載,消耗功率較小,從而也提高了壽命,還可以提高巡航速度。但在懸停或低速飛行的狀態下,涵道尾槳消耗的功率則要比普通尾槳大得多 。

直-9的動力裝置採用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522千瓦。機械軸和齒輪轉動。發動機的輸出軸向外伸出,經過自由輪,到主減速器的傘形和行星齒輪減速。旋翼軸轉速為350轉/分,涵道尾槳轉速為3665轉/分。國產化型直-9上使用渦軸-8甲(渦軸-8A,阿赫耶1C的國產化型號)渦輪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734軸馬力,起飛功率710軸馬力,在最大飛行重量時可單發飛行 。

直-9的機身為半硬殼金屬蜂窩夾層結構,活動口蓋和整流罩均使用複合材料。機身由帶地板的座艙、行李艙、尾梁和垂尾等部分組成。前排右側為駕駛員座椅,左側為副駕駛員座椅或乘客座椅。著陸裝置為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為雙輪,自動定向,向後收入機身。主起落架為單輪,向後內側收入機身 。

操縱系統是由駕駛桿、總距桿、腳蹬、自動傾斜器、3個操縱自動傾斜器的雙腔助力器、一個操縱尾槳的單腔助力器(直-9A型改為雙腔助力器)及操縱拉杆、搖臂等部件組成(副駕駛屬於選裝設備)。該機機載主要電子設備包括甚高頻和高頻通信/導航設備、甚高頻全向信標、儀錶著陸系統、無線電羅盤、應答機、測距設備、雷達和自足式導航系統 。

根據解放軍陸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多種新的軍用、出口改進型號。

1999年10月1日,作為中國空軍第一代國產武裝直升機,直-9W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直-9G與直-9武裝直升機也一起參加了國慶50周年閱兵。

2005年起,直-9WA開始裝備部隊。2009年國慶閱兵時,直-9WA和直-9WZ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

南京市公安局於2004年9月22日向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訂購了一架直九警務直升機,該機於2005年7月25日在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正式交付,雙方為首架國產公安警務直升機舉行了交付儀式 。警用型號直-9G交付,警用型加裝了搜索雷達、GPS、探照燈、警報器、電動絞車和相關通信設備,飛行性能較直-9其他型號有較大調整 。直-9直升機的成功引進和國產化,不僅解決了中國急需中小型艦載直升機的問題,同時也使中國的直升機設計製造技術達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先進水平。直-9型直升機衍生出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武裝型、偵察校射型和艦載型等多種型號,成為中國直升機最先進、品種最多的機型之一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披著鹿皮的雄獅——「雌鹿」直升機
[轉載]千萬別當「直升機父母」
南非CSH-2「石茶隼」武裝直升機
細數國外的航空醫療救援模式
俄欲售華新型米171直升機 將在華建修理中心

TAG:中國 | 空軍 | 直升機 | 國產 | 武裝直升機 | 武裝 | 中國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