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數感培養 Part 1
十秒讀全文:
- 數感是理性思維、感性思維的匯合點
- 學前培養好數感孩子收益最大
- 數感不是「教」會的
培養數感,現在已成為數學教育中最重要的主題。數感(number sense)這個理念在1954年被提出後就受到教育學者和一線教師的強烈認同,很多孩子在數學學習中的困難都能通過「數感」得以解釋,所以逐漸成為國際普遍接受的概念。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關於培養數感的文章、講座,但是對「數感」的具體意義,家長們真的了解嗎?
什麼是數感
國內的數學課程標準中,將數感作為十個核心概念之一,並且給出了定義。
數感主要表現在:
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解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
簡單的說,數感是理解數,理解抽象和具象之間關係的能力。
數感並不是為了學習數學而被定義出來的概念,它本身就貫穿於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將人類的思維分成理性和感性,數感就是基於充分的理性經驗和思考,得到的一種感性直覺,它是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匯合點。
小到猜一猜罐子里的糖果有幾顆,大到一個劃世紀的科學靈感,都和數感一樣,是在實際經驗基礎上的感性直覺。
一個關於數感的故事:
在1958年,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接到一個任務,幫助尋找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的殘骸。蘇聯的專家經過計算,發現衛星會墜落在東亞,而且非常有可能墜落在中國。正好有一個士兵目擊到一道火光划過天空,可能是衛星墜落造成的,然後這個重要的任務就落在了錢學森身上。
第二天,錢學森趕到現場,詳細詢問了士兵,問他當時站在那裡,火光從哪裡出現哪裡消失,大概什麼角度。然後在手心裡寫寫畫畫,因為到現場時有些匆忙,沒有帶紙,只有一支筆,他就在手心裡畫。不一會兒,錢學森就表示,「從士兵所描述的軌跡來看,不像是蘇聯衛星的軌跡。就算是那顆衛星的軌跡,按照這個火光飛行的角度,落在這裡的可能性也不大,起碼落在2000千米以外的地方,很有可能不在中國。」
最後蘇聯發來通報說,衛星落在阿拉斯加了。
錢學森在手心上就能算出衛星的落點,除了他的物理知識之外,就要歸功於他從小培養的數感。連他的老師馮·卡門都一再誇獎:「錢的數學能力極強。」「錢的這種天資是我不常遇到的。」 (馮·卡門: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
在錢學森完成這項特殊的任務之後,每當蘇聯在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方面有了新的進展,錢學森總是應邀發表談話、文章、評論。
培養數感為什麼重要
在3歲左右,我們要開始教孩子數數,然後要教孩子數物對應。因為年齡小,孩子在理解抽象和具象關係的時候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教起來也頭疼。
那麼教數數,為什麼一定要在3歲左右?等孩子大了,5、6歲再學數數那不是很簡單。
拋開入學的壓力不談,孩子在各個階段都有特定的敏感期,而培養數感的最佳時間就是在學前。學前階段的數感培養為什麼這麼重要呢?雖然等孩子大一些,智力更成熟成熟,學知識會輕鬆,可是能力的培養卻是越早越好。
就像我們學習一種技能,比如滑冰,小孩子學的時候雖然會摔跤,但是他們學上一兩個小時就馬上有非常大的進步。而成年人要開始學,動作中總是會透著一絲笨拙,可能學了幾次也不如孩子學一個小時的進步大。所以能力一定要在該培養的時候就抓緊培養,知識反而不用著急灌輸給孩子。
學前階段數感的建立,在孩子數學學習上起到的作用,是滾雪球式的。
在幼小銜接階段,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是很關鍵的一步。一些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很困難,又要理解數位的概念、又要明白進位、還要學加法。但對於數感好的孩子,進位、退位全然沒有威脅感。
9+7
數感基礎好的孩子,很快就能發現:它和「10+6」非常像,從7裡面拿一個給9,就能湊滿10。進位就自然地發生了,在思維準備足夠的時候,孩子學新知識就沒有門檻。
這就是數感在孩子學習中的作用,它並不是我們能「教」給孩子的知識,而是思維基礎,是孩子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數感不是能「教」會的
數感會隨著對數的探索逐漸發展,可以在各種情況下對數有形象的感覺,不通過計算也能建立數之間的聯繫。
——Howden,1989
孩子數感的提高,是從他們的經驗中獲得的。有些孩子之所以數感差,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天賦,而是探索數的經驗太少。
那麼如何獲得探索數的經驗呢?
學前階段培養數感可以大致概括為5步:
1、數數
2、 多一個、少一個
3、 理解數和10的關係
4、 部分和整體的關係
5、 估算和表達
每一步要怎麼做,以及方便家長實施的小遊戲會都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哦~感興趣就持續關注火花思維吧!
推薦閱讀:
※刻意練習的本質
※碎片化時間管理的3大秘訣
※學習方法
※機械地讀,沒效更是浪費時間!而這才是能帶來學習效率大提升的音讀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服裝設計的學習方法(轉自一個在職設計師的心聲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