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是不是被封印了?
來自專欄從夢想到財富122 人贊了文章
?? 閱讀引導:
1. 請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預留30分鐘不被打擾的時間,靜心閱讀本文。因為文章讀起來並不輕鬆,讀完後還需要完成課後作業。真正讓自己成長或者致富的路,本來就不會輕鬆。
2. 本文為專欄中的一節課,並不是分享。整個專欄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若你沒有看過之前的幾期文章,可以先關注專欄,建議從第一篇文章開始閱讀
3. 專欄文章,每周更新一篇,每月更新4篇。這個更新頻率是想告訴你,看的多和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嘗試深入思考和實地踐行。
人類既沒有東北虎那樣驚人的戰鬥力;
人類也沒有非洲象那樣巨大的噸量級;
但為什麼人類能擊敗地球上的所有物種,站上食物鏈的頂端?
而在人類內部的競爭中..
最貧窮的人,靠別人的救濟,才能勉強過活;
而最富有的人,睡覺的時候,每分鐘都能有數萬美元的收入;
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天壤之別?
答案是:大腦!
正因為人類有一顆不同尋常的大腦,所以我們能用語言彼此交流;能想像並不存在的東西,產生大規模的協作,創造發明新的事物…
最終讓人類站上了食物鏈之巔!
而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別,也來自於我們彼此不同的大腦:我們處在不同的環境,接收不同的信息,構建出不同的知識結構,形成了彼此不同的思維方式,產生了不同的行為動作...
最終成就了我們彼此不同人生...
你想得到不一樣的結果,你就得擁有一顆不一樣的大腦。
那怎麼樣能夠讓我們的大腦更新換代,變得更聰明、更高效呢?
歡迎來到「富研社」第二季的課程「腦力提升」
在這一季度中,我們將全方位升級你的「大腦」
從如何學習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大廈;到如何運用知識,迅速處理眼前的任務。
從如何分析問題,找到困境的關鍵所在;到如何解決問題,給出完美的行動方案。
我將給出一整套大腦的操作手冊,幫助你的大腦從此脫胎換骨!
不過,在具體講如何升級之前,我需要先為你的大腦做一件事:
解開你大腦里的兩道封印!
?? 你的大腦被封印了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知識,有些人提升迅速,有些人止步不前?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問題,有些人腦洞大開,有些人一片空白?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困境,有些人淡定自若,有些人驚恐焦慮?
難道真的是智力上的差距?還是每個人大腦的構造不同呢?
都不是!
那是因為,你的大腦上有兩道封印沒有被解開!
你的潛能沒有機會釋放,你的洪荒之力被鎖死,都是因為這兩道封印的限制...
因此,重塑你大腦的第一步,就是先為你解開這大腦的兩道封印!
?? 第一道封印:負面詞語
人類特殊的語言能力
人類相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最厲害的能力不是會製造工具,而是擁有語言能力。
語言不僅促進了我們能夠彼此溝通交流,產生了大規模的協作能力;語言也讓我們學會了思考。
- 我們用語言,理解周圍的世界;
- 我們用語言,整理自己的思緒;
- 我們用語言,描繪未知的想像;
你腦海中的每一個想法、每一絲困擾,都需要語言幫你來描述。
因此,是否你我掌握的「語言」不同,我們的思維方式就會不同的呢?
是的!
比如使用英語的人,和用中文的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是不完全相同的。
由於英語的語法結構,讓使用英語思考的人,更注重具體的、明確的細節,以及細節彼此之間的邏輯關係,一句話經常就是代表一個明確的意思;
而使用中文思考就更有意境了,很多話說出來有許多層意思,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下說同樣的話,意思竟然可以完全不同,比如:「我謝謝你全家!」
而如果你使用的「詞語」不同,你的思維方式也會跟著變化,甚至發展出一些「特異功能」
比如,在北京,你可能會發現,在那邊的人指方向,是不說前後左右的,而是都用東西南北表示,甚至在一個小黑屋裡,他們也能明確的指出方位,感覺非常神奇!
這讓我這種習慣用前後左右來思考問題的人,完全莫不清楚方向…
所以,語言就像是思維的源代碼,不同的語言模式,將構成不同的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
如果你要改變你的思維方式,首先,你就要使用不同的「語言模式」
而你的語言中,就隱藏著一道封印,一旦你思考問題的時候,碰到了這個封印中的某些詞語或者語句,你的大腦就會立刻停止轉動,就像被封印了起來一樣!
這道封印叫做:負面詞語
什麼是負面詞語?
比如: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沒有辦法、這樣行不通…
在這些語句中的「不」、「沒有」就是負面詞語。
我們的大腦只能接受正面詞語,而不能接受負面詞語。
比如你告訴自己不要緊張,結果反而會更加的緊張。
你讀下面這段話,注意一下腦海中出現的景象:
「你不要想像一隻白色的兔子,你要想像一隻灰色的小貓,它不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而是在白茫茫的雪地上…
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什麼呢?
白色的兔子、灰色的小貓、綠油油的草地、白茫茫的雪地…
竟然都浮現出來了,我不是讓你別想嘛!
可見,大腦並不能接受「不」這個詞。
當我們使用「負面詞語」來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大腦狀態就是停滯的。
比如你讀下面幾句話:
- 我沒有朋友..
- 這個沒辦法..
- 我不想那麼窮..
你的大腦在讀這些話的時候,有什麼感受?
除了感受到孤獨、無奈、悲傷之外,你可能什麼都沒有想到,你的大腦就停在了那裡,像在自己身邊畫了一個圈,把自己困在中間無法動彈...
那怎麼辦?
如果想要解開這道封印,你就需要找到這些限制你思考的負面詞語,並把他們從你的語言中刪除掉,並用正面詞語代替。
比如,我們可以將上面三句話改為:
我們可以看到,左邊部分的語句,看上去是靜止的,是死氣沉沉的,大腦像是被封印了,停止思考...
而將負面詞語改成正面詞語之後,封印就被解開了,你的大腦就立刻轉動了起來,右邊的句子看上去就是動態的,是有所行動的,是充滿可能性的。
負面詞語是困境,當你使用了正面詞語後,就是跳出了困境,開始尋求更多的可能性。你只需要更換一種正面的表達方式來描述同一件事情,就能將你的思維引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下一步,不斷練習...
因此,從今往後,你要開始關注自己的用語,不僅僅是與別人交流的時候,還有思考時候,都要試著使用正面詞語來組織語言,進行思考和表達。
當你習慣使用正面詞語來表達和思考的時候,你不但可以讓思維活躍起來,整個人也會變得更加的積極,充滿陽光。
當然,你現在只是知道了「這道封印」的存在,要完全撕開這道封印,你還需要不斷的練習,形成習慣。
你可以試著將以下句子中的負面詞語,改為正面詞語作為練習:
- 我沒有信心...
- 時間不夠...
- 我無能為力...
- 我不要和他分開...
- 我老闆不好...
- 我看不進書...
- 小孩子不聽話...
?? 第二道封印: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一來,系統崩潰,大腦停止思考…
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狀況,甭管你有多麼高的智商,在情緒面前都是渣渣,立刻變得暴躁衝動,看誰都欠揍!或者心情低落,什麼都不想做!
我們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
情緒,是由外在的人、事、物對我產生的負面的影響,或是他人侵犯了我的權益,或是掉入了一個無法突破的困境,又或是遭遇到了一場意外的不幸…
比如,你工作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的被人打小報告,被老闆叫去談話,你感到非常的憤怒!
比如,你喜歡的球隊輸了球,你連續三天都鬱鬱寡歡!
那怎麼辦呢?
既然是「外圍世界」導致了我的情緒,那麼我要麼改變世界,要麼控制自己!
所以,我們經常會選擇以下三種方式,來處理情緒:
1. 發泄:
內心憤憤不平,手心血流涌動,揮起拳頭,就往對方一拳打去!
打人犯法...
那我就摔東西!看什麼摔什麼,別給我看價格,哪個貴砸哪個!
還是很殘暴…
那我文明一點,我去胡吃海喝,吃到扶牆而出!我去瘋狂購物,購到一窮二白!
2. 隱忍
發泄出來好像左右都是傷害,而且顯得我很沒教養,我得注意形象!
那我就控制自己的情緒,忍在心裡,什麼都不說,還你一副微笑的臉龐。
實在笑不出來?
那就讓我冷靜一會兒!我不攻擊別人,但請你也暫時別來煩我!
3. 轉移
轉移注意力,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來忘卻這份傷痛或者憤怒的情緒,比如瘋狂工作,比如整天去打牌…
總之,讓我的生活被其他事情填滿,不留給情緒發作的空間!
但,這些方式真的有用嗎?
相信你也許以上三種方式都嘗試過,但結果如何呢?
- 發泄,對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了二次傷害,也許還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 隱忍,長期隱忍將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比如抑鬱症,比如自殘行為...
- 轉移,雖然白天能夠短暫的忘卻,而一到晚上,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負面情緒又會反客為主,造成嚴重的失眠…
那怎麼辦?究竟應該如何處理情緒?
如果把情緒,比喻成頭痛腦熱,我們會如何醫治?
- 是忍住假裝沒事?
- 還是在手上劃一刀,讓注意力轉移到手上的痛感?
- 或者對頭部進行冰凍讓頭腦降溫?
- 甚至乾脆把頭砍下來不要了?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處理方式很滑稽,但我們現在處理情緒的方式,就是和剛才說的頭疼醫頭的方式是一樣的。
我們把情緒當成了「問題本身」
我們會和對方說,請你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我們會和自己說: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頭痛,是意味著你身體的其他部分,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你去處理,比如某個部位發炎了,或者身體感染了某個病毒等等…你得對症下藥才有效。
但這還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那更好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呢?
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想必大家在中學課本里都有看過,扁鵲第一次見到蔡桓公的時候,說「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意思是你有小病在皮膚紋理之間,如果現在不及時醫治,病情就會惡化,當時蔡桓公沒有理他..
第二、第三次扁鵲見到蔡桓公,說他的病情已經到肌肉和腸胃了,蔡桓公還是沒有理他…
最後一次,扁鵲說病已入骨髓,無葯可醫…
5天後,蔡桓公果然身體劇痛難忍,但是等身體感覺到痛了,已經來不及醫治了,他便很快就死了…
所以,真正厲害的醫生是治未病的,在癥狀還沒出現之前,就把可能會產生癥狀的原因給消除掉。
情緒來了再想到要去控制,已經來不及了,情緒已經失控了!
因此,要消除負面情緒的方式,不是等情緒來了再去控制,而是根本不讓負面情緒有可能出現!
那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對情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什麼是情緒?情緒是由內在的感受,通過身體表現出來的狀態。這裡有2個關鍵詞:
1. 表現狀態:
情緒是一種狀態,不是問題本身。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消除狀態,發燒了,要找到是身體哪裡有炎症,是什麼部位出了問題,而不是只在頭上敷冰袋。
2. 內在感受:
內在感受是導致情緒狀態的原因,那是什麼導致了不同的內在感受呢?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你現在正在參加一場培訓,很認真的在聽講,突然老師衝下講台,搶走了你的手機,然後對你大吼一聲:「你爸媽小時候怎麼教你的?!上課玩手機,你懂不懂尊重人啊!你是不是有病啊!」
然後當著眾人的面,越罵越凶...
請問,你現在心裡什麼感受?
一定是怒火中燒吧,是不是會立刻站起來懟回去?甚至握緊了雙拳,隨時準備揮舞?
可是,如果你在上課之前,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今天給你們分享的這位老師,有點精神失常,今早出門的時候忘記吃藥了,你要小心一點...」
這時候,又發生了剛才的一幕,請問你心裡又會是什麼感受?
也許不是憤怒而是害怕了吧,不是想懟回去,而是想趕緊躲的遠遠的吧...
為什麼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做同樣的事情,你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情緒反應?
這裡有兩個原因:
- 因為你對外圍世界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原來是覺得老師是個正常人,現在變成神經病了!正常人做出這種行為是不可理喻的,而神經病做出這種行為就是情理之中的...
2. 你對眼前問題,失去了掌控力。
老師原來是個正常人,你這樣羞辱我,我是有辦法處理這種情況的,我要麼懟回去,要麼把你打趴下;可如果面對的是一個神經病,那我真不敢保證搞得過他,誰知道他會幹嘛,嚇死人了,還是走為上計!
所以,負面情緒的真正來源是2個:
- 信念不匹配:
外圍世界的情景,與你內在的BVR衝突,你覺得應該如此,而事實上事與願違。
「註:什麼是信念,什麼是BVR?請出門左轉,複習第六課《你是第幾流人才?》
比如,你覺得作為老師,應該彬彬有禮的,應該為人師表的,而他做出這樣的行為,是不符合你信念系統的預期的,你的情緒就自然會冒出來。
就像我們情緒上來了,開口第一句話通常是:「你怎麼可以這樣!?」
這就是對方的行為,和你心裡對他的行為預期不一致。
2. 能力不足夠:
你的能力能否解決眼前的問題?如果能解決,你會展現出「自信」的情緒;如果解決不了,你可能就會展現出「害怕」或者「恐懼」的情緒了。
比如,你打開家門,一隻蚊子飛進你家,你雙手一拍,吧唧,蚊子死了,你情緒沒有任何的波動;
如果進來一隻老鼠,你女朋友在屋裡就會大聲尖叫,以示害怕,因為你女朋友搞不定它啊!而你拿起拖鞋,追著老鼠一頓狂揍,將它趕出了家門,這時候,你展現出來的情緒,叫做「勇氣」;
而如果一開門,衝進來的是一頭老虎,那麼大聲尖叫,四處逃竄的估計就變成你了...
所以,情緒並不是什麼外在事件導致的!情緒也從來不是問題!
你的信念系統(BVR)無法理解眼前這個世界了,才是問題!你的能力無法處理眼前的這件事了,才是原因!
ok,那麼我們具體該如何解開「負面情緒」這道封印呢?
?? 解開封印的具體方法
一 、長期調養(治未病)
情緒一旦發作,是很難控制的,這個剛才我們已經說過。
所以,功夫在平時,我們需要在沒有情緒的時候,好好調養我們自己的身心,讓負面情緒的狀態根本沒有機會出現,當別人焦慮、憤怒、悲傷的時候,你能自然的展現出淡定與從容。
具體怎麼做?
- 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你能力的提升,當你遇到同樣的狀況,你的情緒狀態會發生變化。
普通人如果被突然拉到戰爭前線,面對機槍與炮火,面對流血與死亡,你展現出來的一定是害怕,因為你處理不了這麼複雜、這麼危險的情況,你在那個環境下完全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幹什麼,能幹什麼,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你甚至不知道該往哪裡走,腿都邁不動…
內心裝滿了恐懼、害怕和無助…
所以,每一個去前線的士兵,都是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的:
從體能訓練,到格鬥技巧;從槍械使用,到隊形演練;從戰術理論,到實戰演習;從隊友倒下應如何處理,到自己中彈該如何急救...
你都得反覆學習、訓練、形成條件發射級的能力,才能被派到前線去打仗。
這些是什麼?這些就是提升你在戰爭環境下的應對能力。
只有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擁有了這些能力,你才能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前行;你才能在驚聲尖叫里泰然自若;你才能在屍橫遍野處無所畏懼!
英勇、自信、從容…這些都是有能力做保障的結果。
2. 建立正面的信念系統
信念,就是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你認為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你的朋友或者愛人「應該」是如何對待你的?你做了某些動作「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反饋?
每一套普世哲學,每一個宗教神廟,都代表著一套信念系統,他們告訴你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人與人的關係「應該」是如何相處的,每個人「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行為準則…
他們之間沒有對錯之分,但是一旦你接受了某個信念,你頭腦中就會多增加一條「應該如此」,一旦周圍的世界出現不符合這個「應該」的情況,就會立刻觸發你的負面情緒,讓你悲傷或者憤怒!
比如今天是你和你老公結婚一周年的紀念日:
你們約了晚上6點一起吃燭光晚餐。因此,你特地花了2個小時的時間精心打扮了一番,並提前1個小時來到了約定的酒店,等待你先生的到來...
你原本以為先生也會特別重視今天的約會,也會提前趕到,可沒想到,等到了6點,先生還是沒有出現,你開始有點生氣了!連續打了2個電話也無人接聽…
等到了6點40分,你的先生匆匆趕到,說自己在路上堵車晚了,你立刻氣不打一處來,對先生怒吼到:「你不知道今天什麼日子嗎?你為什麼不能早點出來?電話為什麼不接?你從來都是這樣!有沒有點時間觀念!你再看看你這衣服,你是來這裡上班的嗎?…」
還沒等先生解釋,女士拿起包包就往酒店外面跑,完全忘了今天約會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是一件小事,有必要發那麼大火嗎?
因為在這位女士的腦海中,可能有這樣三條信念,被這次「遲到」給觸發了:
1. 準時,是對人、對事最基本的重視。
你不準時,就是不重視我,不重視這場約會,就是不愛我!
2. 我如此重視這次約會,你也應該像我一樣重視。
我為此化了2個小時的妝,提前1個小時到了酒店,你卻連一個準時都無法保證!還穿個服務員的襯衫跑過來是什麼意思?
3. 我打電話,老公應該馬上接聽。
你已經遲到了,也不知道發個消息來道歉,我打電話你還不接,你到底想幹嘛?你心裡到底有沒有我?
一旦現實情況,和腦海中預想的「應該」不符合,負面情緒就會奔涌而上,因為你的「世界秩序」崩塌了!
如果女士腦海中的這三條信念不改變,那麼他們下次還會因為同樣的事情吵架,比如男士又穿錯了衣服,晚回了電話,遲到了20分鐘…
而這些問題,也許當面對的是另外一個「信念系統里對時間和服裝在意程度不高」的女生時,可能就完全沒有問題。
因此,想要在同樣的情況下,表現出不同的情緒狀態,展現出善解人意與溫柔體貼,並不是在當場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你得改變自己的信念系統。
那麼,你應該學習哪套信念系統呢?
市面上有無數條信念,從論語到聖經,從宗教到哲學,從民間俗語到心靈雞湯…
這些裡面都有大量優秀的信念、價值觀、規條,有些信念系統非常的完整。他們之間沒有對錯,你選擇其中任意一本拿來深入學習,都能改變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改變你對為人處世的理解,理解變了,情緒自然就會跟著改變。
比如,學論語的人,遇到上面這種情況,她可能就會說: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已經發生的事,我們無法改變,沒必要說了,我們現在好好完成之後的燭光晚餐吧。
比如,讀聖經的人,遇到上面這種情況,她可能會說: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他我就應該要無條件的接受他,從他的角度出發,為他著想,他遲到心裡一定也很難受,讓我對他再好一些吧…
無論選擇哪一套信念系統,其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讓自己在這套信念系統下,能夠更容易獲得精神上的自由,不被煩惱苦難所困,能感受到幸福與快樂…
那麼我在這裡也推薦一套,讓我自己受用終身的信念系統,供你參考。
這套信念系統很短,只有12條,但是如果你能以這12條來理解這個世界,理解你與別人的相處關係,你的思維就不會被困死在情緒的牢籠里,待人處事也會更加的寬容,心態也會變的積極。這套系統是NLP里的12條前提假設。
NLP的12條前提假設
這部分內容有點多,稍微有點枯燥,但是很重要,請務必耐心讀完,細細回味~
強調一下,這不是雞湯,而是一種理解世界的角度。
1.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點,你們在不同的環境里長大,經歷了不同的人生,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和信念系統,因此對待同一個問題,你們會有不同的看法,你要學會接受和欣賞。你只有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你獨特的地方。
2.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
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行為習慣等,只對自己有效,不應該強加給另外一個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也不能施於人。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影響別人。我們能推動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當你想要改變另一個人的時候,你的悲慘命運就此開始。
3.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有道理沒效果都是在胡扯。聽上去再有道理的道理,如果實際應用的時候沒效果,那就是沒道理。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講道理而講道理,而忘記了目標是什麼。小孩才分對錯,成人只講利弊,只要行為和方法,在不傷害其他人的基礎之上,有利於目標的達成,就是好方法。
4. 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我們了解世界的過程,是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捕捉外界信息輸入到我們的大腦里,構建出的一幅世界的樣子,而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你永遠不可能看完世界上所有的角落,了解每個人遇到的每件事,過程中也會缺失很多信息。就算是進入了大腦的信息,也會被你的信念系統給重新編碼,被賦予新的意義。
所以,你腦海中的這個世界不是絕對真實客觀的,而是主觀的,你遇到的所有事情,本身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根據自己的信念系統,人為給加上去的。
因此,如果你想你的世界變得更好,你無需改變外面的世界,你只要改變自己腦海里的世界,你的人生便會有所不同。
5. 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
每個人大腦里的世界由於都是主觀的,對外界輸入的信息會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編碼,所以,你說的一句話,在對方聽起來也許就是另外一個意思。
因此,在和對方溝通的時候,你不應該只關注自己說了什麼,而是要關注對方聽到了什麼,理解的程度到哪裡,對方的回應,才是你這次溝通的效果。
6. 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這一句比較好理解,我就不做解釋了,用謝霆鋒在《鋒味》常說的一句話來概括:你如果想要得到從未得到過的東西,就要去做從未做過的事情。
7. 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對事情沒有辦法的人,會將事情畫上句號;對事情只有一個方法的人,因為別無選擇,所以會陷入困境;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會陷入困境,因為他會左右為難。
而你對一件事情有三個方法的時候,你才會有選擇,有選擇就是有能力。而且,有了第三個方法之後,通常你會找到第四、第五個、甚至更多的方法。
當你感到無計可施了,只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而已。因此,你只要相信一定還有未知的方法存在,那麼總有一天,問題會被你解決。
8. 每一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每個人都想有更好的明天,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他認為在當時的環境下,做出的最有利於他自己的恰當選擇。
因此,每個人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他的正面動機。如果你了解和接受了他的正面動機,他就會覺得你接受他這個人,你就更容易引導他做出有效的改善。
9. 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每個人都有過快樂的經歷,換句話說,你是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的。
你的快樂取決於你自己是怎麼看待眼前發生的事情,而不是眼前的這件事決定你快不快樂。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里,正面和負面的意義都是同時存在的,至於你想看到事物的哪一面,賦予它什麼意義,由你自己決定,你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信念,來改變對它的理解,從而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記住,你本人已具備了讓自己成功快樂的所有能力,無須外求。
10. 在任何一個系統里,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能有一個以上的選擇,便是靈活;能容納別人不同的意見,便是靈活;靈活並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尋求雙贏、多贏的可能性;
靈活也代表你足夠的自信,自信度越是不夠,越容易在某個角落認死理,態度強硬;而強硬的態度會讓周圍的人感到緊張,靈活卻能讓人放鬆。
11. 沒有失敗,只有反饋。
失敗是只有在事情畫上句號的時候才能使用的,只要事情還將繼續,只要你不想放棄,就不能使用失敗來形容。失敗只是一種反饋信號,告訴我們之前的嘗試沒有用而已。它是提醒你,你需要改變了,需要尋找一種新的方式繼續。
12. 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因為男朋友遲到而發怒,是因為希望有一個完美的約會;因為擔心明天的演講而焦慮,是因為希望發揮出色;我們情緒的背後藏著動機,動機總是正面的,因為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以為某些行為可以滿足自己的這份動機。
所以,我們可以接受自己的動機和情緒,同時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 還沒結束...
我知道你看的有點累了,但是我還是想邀請你有空的時候,可以再多讀幾遍,甚至背誦出來,讓這12條融入你的血液里,成為你的信念系統,並以這12條來為人處世。每當你遇到傷心、難過、憤怒的事情,回來看看這12條,你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並擺脫情緒的束縛。
學習信念沒有技巧,相信就好,就像武功的心法、口訣,你需要常掛心中,並以此指導自己的思考與行動。
二 、緊急處理(治已病)
如果你的能力還不夠,信念系統還沒建立完善,情緒又突然來襲怎麼辦?
有沒有除了發泄、忍耐、轉移之外更好的處理辦法?
有的,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自覺
首先,你要覺察到自己處在情緒狀態中,在心中對自己說出目前的情緒,比如你在發火,你要心裡默念:我現在正在憤怒的狀態。
當你知道自己在生氣的時候,你的的怒火就少了一大半了,你的理性大腦就開始發揮作用,而不是完全關閉著的狀態。
第二步:理解
我為什麼憤怒?我的動機是什麼?我想通過憤怒得到什麼?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獲得?
如果找不到動機了,那就想一下,是對方或者外圍世界觸犯了你哪條信念?你覺得應該是這樣的,可是事實上卻變成那樣了?這條信念本身是不是正確的?
第三步:轉換
我的情緒表達里有沒有負面詞語?試著轉換成正面的語句..
12條前提假設里,哪一條可以解釋目前狀況的?哪一條能給我力量的?用它來替換自己原有的信念...
這個動機,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達成嗎?如果我能力不夠,還可以找誰來幫助我?
如果你能夠順利的走到第三步,那麼就可以把一個情緒問題,變成了一個具體問題,從感性爆炸拉回到了理性思考。
這時候,你就辦法解決它了!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情緒狀態如果已經出現,要消除其實已經很難了,上面說的只是臨時處理辦法,這三步的每一步都不容易。關鍵還是在平時,你要打磨自己的信念系統,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你才能慢慢的把負面情緒消滅於無形。
有一天你會驚喜的發現,不是你控制情緒的能力變強了,而是已經很少有事情能觸發你的負面情緒了,你處處展現出的是自信與從容,面對危難而不焦慮,面對衝突而不易怒,面對問題能冷靜沉著...
?? 本章小結
今天說了2個會讓你大腦停止思考的兩道封印:
- 負面詞語
當我們表達或思考的時候,如果用到了負面詞語,就容易讓大腦短路,讓大腦停止思考,困在原地。解開這道封印的方法是:刪除負面詞語,替換為正面詞語。
2. 還有一道封印是:負面情緒。
當我們因為一些事情而爆發負面情緒的時候,比如憤怒、恐懼、焦慮、悲傷等,會讓我們的大腦停止思考,甚至做出大腦無法控制的行為。
你不應該試圖去控制情緒,因為情緒不是問題本身,一切控制的方式,都是治標不治本,結果都是徒勞。
要解開這道封印有3個方法:
- 平時要學習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於這部分我們後面幾堂課會講。
- 平時要認真打磨自己的信念系統,比如學習NLP12條前提假設,讓它們成為你為人處世的信條。
- 如果情緒已經來了,你可以用三個步驟做緊急處理:1.自覺;2.理解;3.轉換
今天說的這些,都是治本的方式,而治本的方式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耗時特別長。
你不要期望看完就能馬上不一樣了,這是不可能的。刪除負面詞語,替換信念系統,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每項都需要你反覆訓練、長期堅持,才能逐漸成效。
有些人喜歡快,喜歡藥到病除,喜歡掌握一套武功秘籍,然後馬上屌絲逆襲,而忘了真正重要的是強身健體和修鍊內功。
正因為那麼多人喜歡快,喜歡疲於解決表面問題,才給我們這些喜歡慢,喜歡解決根本問題的人機會,堅持練習,持續打磨,日拱一卒,做時間的朋友,期待一年後,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們下節課見~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忙:
- 點贊, 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
- 關注我和專欄, 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 關注公眾號「富研社」, 第一時間閱讀專欄最新課程
謝謝你的支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