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當媽後,我最怕知道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幹啥
來自專欄熊老師淘學說8 人贊了文章
當了媽之後,就怕自己娃比別的孩子差,尤其家長群里總是有別的家長分享自家寶貝興趣班的成果。我覺得,我家娃學了會更棒。不比會焦躁,比了更看重結果,這是如今很多家長的通病,有病就要治,要治就要找病根,我從自我剖析,看看到底錯在哪裡了?
什麼時候我最想拎著自已家的熊孩子去學點啥?
答案是:每當我被別人家孩子會幹什麼刺激到的時候,特別是離得足夠近的「別人家」。
比如說,去朋友家看到人家孩子寫的書法作品貼在牆上,哪怕寫得像鬼畫符,我都會覺得:都說學書法靜心,看人家這孩子這麼穩重,我家哥哥這成天上竄下跳的。要不,也把哥哥送去學學書法了,得找他媽媽問問在哪兒上的課。
再比如說,家長群里有人發了自己孩子滑滑板的酷照,我就會想:滑板看著真帥嘿,哥哥好像四肢挺發達,是不是也能學呀。咱們整點極限運動,將來泡姑娘也許用得上。
不知不覺中,哥哥的周末變得越來越滿,直到有個朋友問我:你是不是給你家孩子報的班太多了?
啊?!
我不是向來很有主見,一直宣稱不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嗎?這些班.......都是誰給他報的?
父母都是兩面派
我認真向我的閨蜜檢討了一下自己的不良心態,結果她說:你這根本就不算什麼,連入門級都算不上。我家孩兒他爸,昨天還讓我去給我家六個月大的娃報個莫名其妙的高價早教班,說他們單位的誰誰誰家的孩子就在那,可不能錯過孩子的什麼敏感期了。
閨蜜家的孩兒爸是一個在裝修時用啥油漆都能拿出或干篇學術論文來求證的人,凡事最講邏輯、道理和思考的醫生。當時閨蜜嫁他看中的就是他那股寵辱不驚的沉穩勁。誰能想到,有了孩子不到半年,竟然會因為同事家的孩子就這麼急切、主動、不加思考要求給娃兒報班,轉身的速度讓人完全沒有防備。
當爹媽前,誰還不是早就知道別人的成功不能複製,每個人都應該好好走自己的路;但是一旦升級為人父母,就會毫無準備地陷入比比比的坑裡,看人家的娃兒百般好,覺得人家的養娃法萬般靈。所以我們,一邊在朋友圈裡diss《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種文章狗屁不通的邏輯,一邊豎起耳朵聽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幹啥了,正在幹啥,生怕自己的孩子一不小心被他的同齡人拋棄。
這種不比心慌,比了更心慌的焦慮是病,得治。
要不要和別人比,是孩子自己的事兒
我深刻剖析自已,覺得自己在教育這件事上確實對孩子實行了雙標。
讀胡煒煒新聞的時候,我的大腦很容易告訴我:別人的情況和我無關。但一碰上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大腦就像著了魔,不停地叨咕:唉呀,這些孩子都這麼優秀,我家的傻孩子們可該怎麼辦,趕緊學點啥吧。
這種狀況有個概念可以解釋,叫peer pressure, 翻譯做同儕壓力或者同伴壓力。所謂peer pressure,從心理學的角度指得是因為害怕被同伴排擠而放棄自我做出順應別人的選擇。所以在我翻到的大量文獻中,特別是國外的文章中,討論的都是青少年應該如何避免受到peer pressure的影響,作出不當的選擇。比如,因為想要看上去和學校其它孩子一樣,不是個nerd,可能就會做一些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像是參加個什麼社團呀,或者是一起欺負誰呀,甚至是吸毒那種更嚴重的事情。
但現在,peer pressure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成年人的身上。如果我們周圍的同齡人有點成就,我們就可能會感受到peer pressure。有點成就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完全不需要那種創業成功變現10億的大成就,只要朋友過年全家去國外旅個游,買了新包包,換了輛特斯拉,甚至是在朋友圈曬了張深夜讀書的照片,都足以讓我們感到自己是不是得干點什麼,好不要被時代和同齡人拋棄了。
我想起我的一個學生,在海淀頂級名校最難進的實驗班成績穩定前三,能在大學教授要求下自學編程完成生物實驗課題,也是學校重要文化社團的主席,還有時間參加個數學競賽、舞蹈比賽什麼的。總之,和她一起來的同學都叫她「大神」。大神沒什麼不好,就是和她聊天很無趣。
「你為什麼去做那個課題?」
「哦,老師挑的。」
「你為什麼參加社團?」
「嗯,社團招新,我路過,就參加了。」
「平時練舞很費時間吧?」
「從小我姥姥陪著上課,習慣了。」
「那有什麼愛好嗎?」
「沒,老師和我媽讓幹嘛就幹嘛吧。」
「那念完大學有沒有什麼想做的事情?」
「沒有,找個工作。其實能在家躺著最好。」
十六歲的孩子,真得是......
了無生趣。
「大神」已經算是求仁得仁的好結果了。培訓班沒少上,但既了無生趣,也一無所長的孩子恐怕才是大多數。和同伴比這比那,說白了就是一種競爭狀態。我從不反對競爭,競爭是一種非常合理的社會規則。但是成年人要不要參與競爭,可以自己決定,那孩子呢?他們是否能理解競爭的意義,是否應該有選擇競爭的權利?僅僅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是這樣,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拋棄的人,我們就默默地帶著孩子加入競爭,實在是個......嗯,愚蠢的決定。
從劇場里起身離開
我給自己治病的過程中,還找到另外一個名詞,叫「劇場效應」,來自去年11月的一篇熱文《「劇場效應」到底如何綁架了當代教育》。文章說:
「當雪崩到來時,每一片雪花都說和自己無關。正是無數片自認無辜的雪花合謀了雪崩;當洪災襲來時,每一條小溪都說和自己無關,正是無數條小溪合謀了洪水。只要災難的鏈條足夠長,參與的人足夠多,每個人都可以用「沒辦法」「和我無關」來推脫責任。
是孩子們願意上補習班、寫作業嗎?並不是。
是家長們樂意讓孩子受苦受累嗎?並不是。
是評價尺度的單一,是過度惡性的競爭,是監管的缺位,是相對匱乏的資源,是生存的焦慮,是下一代不能輸的恐懼,綁架著家長、孩子和老師們。」
分析的都對,但最後的結論讓我對自己有一點生氣。我對自己有點生氣的原因很簡單:過去近十年,我不就是在靠幫助孩子選擇不同的教育體系活著嗎?我每天都在告訴不同的父母,我們活在一個多好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尤其是教育。單一的評價尺度,在很多教育路徑上,都已經行不通了。有那麼多可選擇的劇場,每個劇場的劇情都很精彩,如果這個劇場因為前排的人站起來看不到舞台,除了跟他們一起站起來,往前擠,我們完全還有另外的選擇:那就是起身離開,換另一個劇場。
很多的父母可能並不知道並確信有其它的劇場存在。兩年前,一個鐵嶺邊上的大城市的朋友找我,說讓我有時間幫著教育下他家孩子。才上初一,一年補習的錢得花十幾萬,孩子就是不愛學,老師說將來能混個三本就算家裡燒高香了。
我說:別浪費時間打電話了,有四條路供你選:
1.別補課了,孩子混到高中畢業,能上啥上啥,把每年補課的錢攢下來留給孩子,愛幹啥幹啥;
2.在家繼續學,暑假來北京補課,反正就是個補,補到高三,盡量攻高考;
3.來北京挑個適合的國際學校或者民辦學校,然後到國外念大學;
4.直接去國外念初中,然後在那邊考大學。
朋友一邊說我凈說些沒譜的事兒,一邊回家拉著老公和婆婆算了算賬。現在,她家那不上進的孩子在美國一個中學念高中,竟然課程全A,還靠著打籃球混成了學校的亞洲小王子。她打電話跟我說:真是想不都敢想,她兒子竟然能有在學校揚眉吐氣的一天。
一個孩子會不會輸?這要看輸贏的標準。我覺得可能更有意義的問題是:一個孩子會在什麼時候輸?孩子們要拼得真不是他們有沒有考進最頂級的高中、最頂級的大學,而是能否在更長久的人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越走越遠。
我算是找准了自己的病根,也給自己配了一副葯:
1.列個清單:把現在哥哥報的所有課程,以及為他安排的所有事情都列出來;
2.和孩子談談:我得好好跟哥哥聊聊,聊聊我的想法,也聽聽他在想什麼,喜不喜歡這些事情,有多喜歡,願不願意在這些事兒上花時間,有沒有什麼困難要我幫助他克服;
3.讓孩子選擇:他有選擇的權利,也要理解選擇的意義,沒有什麼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像得要智慧的多。他最近為學校戲劇節編寫的大結局就很適合來做本篇文章的結尾。
「他們三個走進了金字塔,金字塔里什麼都沒有。
鐵盾牌說:把我們在第二關拿到的箱子放上去,看看有什麼用。
他們把箱子放在上面,但是打開一看,箱子里還是一無所有。
神箭手說:啊~,我們是白來一趟了嗎?
鐵盾牌說:不對,我們來探險,我們得到的就是一個新的自己,一個更勇敢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鼓掌~)結束,謝謝大家!」
文章為熊老師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如需轉載請告知,否則必究,謝謝合作。
推薦閱讀:
※如何帶娃領略世界不同文化?(附素材)|ki媽地理啟蒙系列之非洲
※小男孩被爸爸打屁股氣炸了,而最後一幕,卻暖的讓人掉淚
※懂事的孩子是否感到快樂,家長得問問自己
※童子軍野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