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手機備份指南!學會這招,手機丟了也不怕 | 有用功
來自專欄 AppSo11 人贊了文章
智能手機能帶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的便捷,所以我們存放在手機里的內容也在近年來逐漸增多。手機存儲空間也從前些年的 8GB 增加到如今最大的 512GB,足足翻了 64 倍!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盤點一下 iOS 和 Android 兩個平台、五個主流手機廠商的備份方法,看看哪家的備份最方便。
懶人目錄
- 蘋果 #iOS
- 小米 #Android
- 三星 #Android
- OPPO / vivo #Android
- 華為/榮耀 #Android
- iOS & Android 備份的優缺點
蘋果 #iOS
目前蘋果有 iPhone、iTouch、iPad 三種設備搭載了 iOS 操作系統,而對於 iOS 設備的備份,蘋果提供了 iTunes 本地備份和 iCloud 雲端備份兩種方法可選,兩種方法各有優缺。
iTunes 本地備份會將手機內的個人設置、電話、簡訊、健身數據、應用程序及其擺放位置、應用程序內的記錄通通保存到電腦本地硬碟里,用戶在備份前可以選擇是否加密備份包(備份耗時具體視傳輸內容大小而定,約 10~15 分鐘)。
用戶換上新機後,只需連接 iTunes 將備份包導入新機即可。進入系統後,手機會自動開始下載備份包中的應用程序。
總的來講,iTunes 備份算是一種「半無縫」的備份方法,而且還是免費的,所以廣受歡迎。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iTunes 在 Windows 系統下會默認將備份保存至 C 盤,因此在備份前得確保 C 盤擁有手機容量十分之一的存儲空間。
此外,高版本系統的備份不能傳輸到低版本系統中。若新設備需要備份,需先升級到最新系統。而高版本則可備份低版本的備份內容,如:iOS 11 可接納 iOS 10 的備份,但不支持 iOS 12 的備份。
另一種是比 iTunes 相對更方便的 iCloud 備份。在設置中開啟 iCloud 備份開關後,手機會在 WiFi 環境下自動將設置、圖庫、通訊錄等內容上傳到雲端,這樣能免去定期在 iTunes 中備份手機的麻煩和系統限制。
不過,實現 iCloud 的「無縫備份」是有前提的,你需要在上傳文件前擁有足夠大的雲盤空間。蘋果默認給每個 Apple 賬戶提供了 5GB 的免費存儲,但 5GB 用作備份肯定是不夠的。想要擴容內存的可以看看之前 AppSo 準備的乾貨:
有必要購買 iCloud 的容量嗎?在「升級方案」里,蘋果提供了 5/50/200GB、2TB 四種方案可選,費用從 6 元到 68 元不等。
個人建議,用作手機備份的話,其實 50GB 就基本夠用了。
除了蘋果的 iOS,Android 設備也根據每家廠商的配置,提供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備份體系。下面我們以小米、OPPO、vivo、華為為例,來看下幾家主流廠商的備份方案。
小米 #Android
小米的 MIUI 提供了本地備份和雲備份兩種方案。在本地備份中,用戶需要在「設置」-「備份和重置」中創建備份文件,然後將手機連接到電腦,在 MIUI-backup 中進行提取,保存到本地電腦。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小米手機助手來進行備份。
由於 Android 系統的開放性,因此在備份 Android 設備時,用戶也無需藉助第三方軟體進行導入(導出)。只需根據需要提取 DCIM(照片)等文件夾到電腦即可,稍微比 iOS 要方便一點。
同時,MIUI 也提供了雲備份服務,登錄 ID 後,系統會自動備份桌面數據、聯繫人、簡訊、相冊、通話記錄、信息助手、瀏覽器數據、便簽等內容。備份周期有 7 天一次和 1 天一次可選,但後者需要會員充值後才能使用。
會員免費提供 5GB 永久空間,往後提供 5+20/100/1024GB 擴容可選,有效期也分 3/6/12 個月算,價格從 18 米幣到 499 米幣不等(1 米幣=1 元)。
三星 #Android
三星在手機系統內默認提供了 15GB 的「三星雲」雲存儲空間,但不可擴容。
在相關選項中,手動備份即可上傳電話、信息、聯繫人、日曆、時鐘設置、手機設置、主屏幕、應用程序等數據。當手機處在充電、連接 WiFi 網路並且屏幕熄滅 1 小時的情況下,雲端會自動上傳數據。
而在電腦端中,安裝後可進行本地文件備份、恢復。
OPPO / vivo #Android
和前面的三星、小米一樣,OPPO 在備份機制上也提供了本地和雲服務兩種方案。
本地備份前用戶可以選擇需要備份的項目,系統提供了聯繫人、信息、通話記錄、系統數據、應用程序和應用數據幾項可選。新建備份後,用戶同樣也可以連接電腦將數據包導出到電腦。待換新機後,再導入手機當中。
雲服務支持對相冊、聯繫人、便簽、日曆和瀏覽器書籤內容備份。在手機接入電源且連接 WiFi 時,系統會自動開始備份數據,周期為 1 天 1 次。
同時,雲服務也提供了 5GB 免費、30/100GB、1TB 擴容可選,價格從 6 元起,60 元封頂。
vivo 在備份策略上同樣也提供了雲服務,但手機內沒有本地打包機制,因此用戶若需要本地備份,需要在電腦端通過 vivo 手機助手進行備份管理。
不過在 vivo 的雲服務中,我們可以將聯繫人、簡訊、日程、瀏覽器書籤、便簽、黑名單、應用(不包含其數據)上傳到雲端,自動備份的周期為 1 天 1 次。而由於 vivo 沒有擴容空間的選項,因此我們也看作是無限量上傳,簡單試了一下,傳輸速度還不錯。
華為/榮耀 #Android
在電腦端安裝華為手機助手「HiSuite」後,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將手機內容備份到本地電腦中。
同樣地,華為也在手機內提供了「華為雲空間」作為雲端備份。「雲空間」默認免費提供了 5GB 存儲,用戶可以將桌面布局、相冊、聯繫人、日曆、備忘錄以及應用數據(WiFi 信息、瀏覽器書籤、簡訊、錄音、通話記錄等)備份到雲空間內。
當然,華為也提供了幾套雲空間的升級方案,分別有 50/200/2048GB(2TB)三種可選。計費方式有連續自動包月、6/12 個月包三種,價格從 6 元到最高 680 元不等。
iOS & Android 備份的優缺點
綜合來講,目前無論是 iOS 還是 Android 設備都已經擁有一套頗為完善的備份方案,主要是通過本地傳輸和上傳到雲兩種方式進行。
不過由於廠商不同,所以手機備份的方法和服務都各有存異。因此,我們做了一個整理表格,各家廠商的備份方式和擴容收費可以參考下表:
iOS 系統備份優勢:iTunes 本地備份和恢復相對全面,可選在本地加密;而在 iCloud 支持下手機內容可無縫傳輸到其他 iCloud 設備中。
iOS 系統備份方案劣勢:本地備份方法相對單一,不可選擇自定義項目;備份時間較長。
Android 系統備份優勢:本地備份可選擇自定義項目,且操作相對簡單,插入電腦提取備份包即可;擴容方案更人性化,在特殊情況下費用也有一定優惠。
Android 系統備份劣勢:備份策略不統一,部分手機支持應用內的內容備份(如微信聊天記錄),部分手機不支持。另外,備份包的加密功能也不是所有廠商都會提供;部分 Android 設備的雲端備份不支持 APP 內數據備份,本地備份在恢復時會存在系統設置上的 bug,可靠性一般。
推薦閱讀:
※10個容易忽略的前端兼容性問題
※GCD的其他方法
※更穩定的 iOS 12 公測版來了,iPhone 5s 看了都想升級 | 有用功
※C 語言筆記 day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