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倡導成立「羅漢堂」, 6名諾貝爾獎得主加入

阿里倡導成立「羅漢堂」, 6名諾貝爾獎得主加入

來自專欄我是程序員73 人贊了文章

6月26日晚間消息,由阿里巴巴倡導,全球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領域頂尖學者共同發起的研究機構羅漢堂今日在杭州成立,將研究與科技創新伴生的社會經濟形態變化等課題。阿里巴巴方面表示羅漢堂的研究成果將為全社會服務。

此前一天,15名全球頂尖學者已在杭州與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內的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管理層進行兩天的閉門探討。

「科技的高速進步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更要理解科技給社會帶來的挑戰並思考解決方案。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巴巴有責任傾盡全力研究如何幫助社會適應科技進步並迎接隨之而來的挑戰。這也是我們倡議成立羅漢堂的初衷。」馬雲在和學者們交流時說,阿里巴巴將邀請全世界頂尖學者在一個開放、合作的研究平台上為此一起努力,但羅漢堂不是為阿里巴巴而建的,通過羅漢堂累積的觀點、研究報告和成果,是為全世界服務的。

他說,阿里巴巴成立的時候就說過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在今天之前,我希望湖畔大學、達摩院和馬雲教育基金會比阿里巴巴能夠更長久的存在。今天宣布羅漢堂的倡議,我希望羅漢堂也能存在300年。」

阿里巴巴介紹,羅漢堂的首批學術委員會的15位成員以經濟學家為主,包括6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羅漢堂未來會邀請更多全球頂尖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等跨學科、多領域的學者加入。

螞蟻金服將支持羅漢堂學者的研究,「這是螞蟻金服新一輪融資之後最大的一件事,」 負責羅漢堂的陳龍教授說,去年10月,阿里巴巴在成立「以科技創新世界」的達摩院,3年投入1000億元探索前沿科技。「簡單來說,達摩院是研究解決未來問題的先進生產力,羅漢堂是研究隨之而來的生產關係。」陳龍說。

羅漢堂的閉門會上,學者們還一起發表了《羅漢堂使命宣言》。宣言稱,世界正在邁入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但就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曾在爭吵與憂慮中最終清晰方向,我們的社會並未準備好應對由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他數字技術而營造的全新的世界。社會科學家們有責任更好地協作,幫助人類社會適應這場數字革命。

此次閉門會議上,達摩院的相關負責人也公布了團隊成立8個月以來的重要成果進展:今年4月,達摩院宣布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該晶元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5月,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宣布,研製出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教授 Itay Hen形容這一發現,「使量子計算的遊戲規則發生改變」。 此外,達摩院已經引進數十位國際頂尖科學家,並將在全球成立研發中心。

以下為羅漢堂使命宣言全文

世界正在邁入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和人類所經歷的的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一樣,這是又一場影響深遠的立體變革。

我們總是希望,科技的變革朝著改善人類福祉的方向前進,它應該是賦能經濟,裨益消費者,鼓勵創新和利於社會治理的,它應該實現更低成本、更及時有效的服務、更廣泛的社會連接和更健康可持續的結果。

它甚至不僅僅只是對既有經濟和社會的改良,數字經濟一定會孕育出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但就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曾在爭吵與憂慮中最終清晰方向,我們的社會並未準備好應對由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他數字技術而營造的全新的世界。

個體權利與社會包容,商業效率與權益公正,技術鴻溝與平等機會,政府監管與社會創新,個人隱私和公共價值,資源有限與可持續的未來….這些恆久命題,都需要我們給出全新的回應。

社會科學家們有責任更好地協作,幫助人類社會適應這場數字革命。學術界的使命就在於答疑解惑,探索未知,我們相信,一個組織良好的研究社區可以極大地促進和加速這些研究工作。

當下,是把學術思想與實踐洞見結合起來的時候了。

羅漢堂背負雙重使命而生:一是理解數字技術如何幫助實現社會共同利益。其次是幫助建立一個廣泛的研究社區,聚合共識與力量,為解決新問題提供新範式。為此,羅漢堂將秉承科學研究的開放精神,以正直、包容、多元、的原則獨立運作。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創舉,全世界有責任感的社會科學家們,我們期待您的加入!

附:羅漢堂學術委員會首批委員名單

1.Bengt Holmstrom(本特·霍姆斯特羅姆)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契約理論的奠基人之一,201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Lars Peter Hansen(拉爾斯·彼得·漢森)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3.E. Roth(阿爾文·羅思)

哈佛商學院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會主席, 201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4.Alvin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倫敦經濟學院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2010年因在市場搜尋理論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5.Michael Spence(邁克爾·斯賓塞)

美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17年,斯賓塞等的《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和轉型:國際視角的思考與建議》獲第17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6.Thomas Sargent(托馬斯·薩金特)

紐約大學教授, 2011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7.Patrick Bolton(帕特里克·博爾頓)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金融學會院士,當代最著名的金融學家之一。

8.Markus Brunnermeier(馬科斯·布魯納米爾)

普林斯頓大學Bendheim金融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中心和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成員,撰寫有大量關於金融危機和貨幣政策的著作。

9.Preston McAfee(普斯頓·麥法宜)

前谷歌戰略技術主管、微軟首席經濟學家,重視根據微觀經濟學基礎,提出商業戰略和競爭解決辦法。

10.Yingyi Qian(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2012年當選為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2018年當選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獲2009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2016年度首屆中國經濟學獎。

11.Steve Tadelis(史蒂文·泰迪里斯)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研究致力於理解企業和市場的契約機制如何影響價值創造,著有《博弈論導論》等。

12.Neng Wang(王能)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研究領域包括公司金融學,宏觀經濟學,資產定價理論,私募及對沖基金等。

13.Shangjin Wei(魏尚進)

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金融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2014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14.Wei Xiong (熊偉)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院長,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聯合主編, 2015年首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

15.Chengang Xu (許成鋼)

長江商學院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政府治理研究專家,2013年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作者:技術小能手

原文鏈接:click.aliyun.com/m/1000

更多技術乾貨敬請關注云棲社區知乎機構號:阿里云云棲社區 - 知乎


推薦閱讀:

阿里遊戲《旅行青蛙:中國之旅》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本土化
馬雲參加兩屆數博會,其實就只講了一件事
《阿里巴巴Android開發手冊》v1.0.1更新,優化部分內容和示例代碼
阿里巴巴與紐西蘭政府宣布戰略合作
打造銷售鐵軍,為什麼阿里很成功,借鑒阿里模式的這家互聯網公司卻失敗了?

TAG:諾貝爾獎 | 阿里巴巴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