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我知道你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21 人贊了文章

孤獨是什麼?

孤獨,也許是當自顧不暇的父母忽視了我們情緒感覺的時候。

孤獨,也許是當我們不知道可以向誰打開心房的時候。

孤獨,也許是我們不得不學習提前長大,讓自己的左膀必須照顧右臂的時候。

這些留言,都讓我動容和感傷。因為每一個回憶自己的過程,都是在描述情感中的孤單。

孤獨的感覺,就是像心都被掏空了,空洞著、虛無著,獨自在汪洋中航行,狂風暴雨中,卻找不到落腳點。

倘若原生家庭里,父母不夠成熟,不懂得如何給予情感支持,那麼童年的你,一定夠感受了那種缺乏愛帶給你的影響。但那個年代,你還小,資訊太缺乏,可能很難知道這背後是什麼原因。

成年後,終於能走進當年的那份感情,發現父母情感缺席的時候,我們就處在「情感孤島」的狀況里,我們也得以有機會重新正視何為「孤獨感」

有一種孤單,叫做「想要被愛」。這份愛的渴求,也會投射在我們現在搭建的親子關係中,幫助我們避免複製上一代給予的傷痕。

讓人疲憊不堪的父母類型

發展心理學裡會提到四種迥異的教養風格,權威型、放縱型、忽視型和專制型,這是美國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的研究。

這四種類型主導的家庭里,有個共同點,就是父母都在親密關係情感里缺席,表現在無法建立真誠、親密的關係特質,我們稱之為「情感缺失型父母」(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孩子一旦發現和父母的情感互動斷聯,會心生恐慌、迷茫、自責和內疚,甚至希望通過扮演父母所希望的角色,來強化和父母的連接。

但這種方式始終會被證明是無效的。因為很多時候,出現情感缺失的父母,並不會因為孩子的取悅,就突然萌發了同理心,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

今天的文章其實是想做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小科普,我會介紹這四種常見父母類型,還有一份測評量表,幫助大家重新去看待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

這四種常見的情感缺失型父母類型分別是:情緒化父母、神經質父母、消極型父母和冷漠型父母,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Lindsay Gibson提出。在特定壓力狀態下,多數父母會傾向於其中一種類型,但有些會混合幾種類型。

如果你對Lindsay Gibson的研究感興趣,也可以在我們公號「萌芽研究所」回復關鍵詞「情感缺失量表」,有一套簡易的情緒自測題,可以幫助你分析自己,或者是自己父母的情感狀況。

1.情緒化父母

表現在容易受情緒、感覺的驅策,在過分涉入和突然抽身間搖擺不定,不穩定和沒有辦法預料的狀況令人害怕。

在焦慮的時候會手足無措,得靠他人的幫忙穩定情緒。

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情就像遇到了世界末日一樣,對情緒化父母來說,別人不是救命恩人,就是背棄者。

我之前半夜收到過一個媽媽的煩心事,她母親「又離家出走」了。自己養育著一個弱小的孩子,母親卻一點都不理解自己,這種情緒上的壓力也會更令人窒息。

「自殺威脅」,你們都應該經常在新聞里看到過,但其實這種模式,在情緒化父母里非常常見,也給每一個孩子帶來毀滅性的心理負擔。

情緒化的父母某種程度上是最幼稚的,因為他們需要被全家人小心呵護著,一點點小事就能激怒他們,甚至不惜以讓全家人仰馬翻的方法,讓自己的孩子也陷入進去情緒漩渦里。

2.神經質父母

表現在強迫性目標導向、非常忙碌、無法剋制想要把事情做到完美,同時嚴以待人。

雖然很少花時間去同理孩子的感受,但全盤掌控並介入孩子的生活規劃。

控制欲是這類特質父母最常見的表現。看似特別投注孩子的生活,因為容易緊張,所以總是專註於完成所有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份渴望,並且很多時候,你會發現這些要求有時候是忽視孩子現實情況的。

其實在樹洞的分享里也收到過很多這類求助,主要體現在:

「為什麼我已經成年了,但是父母對我的控制欲還是那麼強?」

「我完全受爸爸的控制,他無法忍受也不允許我有不同的想法。」

還有一種行為是比較含蓄和隱蔽的,舉個例子,父母可能非常積極地陪著孩子做作業,但卻隨時指出孩子做錯的地方,似乎孩子在自己面前,就是可以被隨時打分數的。

這些在養育中都會引起過度監視的行為,會讓孩子怯於締結關係,無法求助,恐懼分享,甚至成人後,不知道如何與人持續保持穩定的親密感。

3.消極型父母

表現在有著放任的心態,排斥處理引發不愉快的事情。

他們看似較其他類型的父母不具備傷害性,但也會造成負面影響。他們總是扮演白臉,躲在強勢的另一半背後,會為了息事寧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或忽視虐待發生。

這類父母更像是心理層面的「鴕鳥」,就是當出現問題的時候,無法面對,也無力面對,他們處理的方式是:

切斷情感聯結,「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里」。

界限感的模糊,在消極型父母里非常常見,很多時候,不知道如何給孩子確切的方向、指引和界限。愛孩子,卻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無從下手。

我之前在跟進霸凌個案的時候,面對過一位消極型母親,她在談及丈夫對孩子施虐情景的時候,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來概述:

「我老公只是不小心而已。」

她平淡的眼神,讓我這個旁觀者都疼痛。難以想像她身邊、日日夜夜相處的孩子會如何煎熬。

迴避核心話題,麻痹自己「這些事情並不存在」,看不見就等於一切安全,這些都是強行抽離自己的感情,消極逃避所產生的行為反射。

4.冷漠型父母

他們的表現,讓人懷疑為何當初會想要組建家庭。

不論輕微或者嚴重,都不喜歡心靈親密感,也不喜歡孩子打擾;無法容忍他人的需求,對此頤指氣使、大發雷霆,或者鼓勵自己完全不參與家庭生活。

較輕微者會參與固定的家庭活動,但還是沒什麼互動,只是不受打擾做自己的事。

時間似乎是冷漠型父母最難給予的東西,不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如果可以的話,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身上,讓孩子有中「沒有我,父母也無所謂」的感覺。

那種感覺,就好像當孩子奮力、用力地跑向他,也會被冷冷地甩開。

還有一種冷漠常出現在多手足家庭,父母因為要照顧這個,又要考慮那個,總是會有個別或幾個孩子不得不充當「夾心餅乾」的角色。

這也是這種家庭氛圍的縮影,孩子無法從家庭關係里找到安全感,而這份苛求是不對等的。面對冷漠型家長,孩子甚至連埋怨的時間都沒有。

德善在故事裡失落而委屈的「被忽視」

他似乎總是無法被父母看到,父母的眼裡總是放著其他人的影子,而很多時候,孩子更多的是覺得自己總是惹父母心煩、生氣,而自己卻很難被父母「記住」。

重新搭建安全的依附關係

很多情感缺失的父母,並不知道自己情感是缺失的,他們往往會覺得:

「我這是為你好啊。」

「這就是我所堅持的教養信仰。」

「我是為了幫助你更好地獨立長大。」

但這些說法,卻沒辦法掩蓋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那份誠惶和不安。如果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修築人與人之間防禦的圍牆,那我們就會遺失感知情緒的能力。

我在「小芽啟萌 · 優陪會員計劃」里0-3月齡設計了檢測親子互動質量的遊戲,《互動練習:爸爸媽媽在做啥》。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就是我們常見的情感迴避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成年時期情緒感知力不足,在養育下一代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雙向的互動缺失,體現在抑鬱、焦慮、行為的不敏感等多個維度。

圖片來自「小芽啟萌 · 優陪會員計劃」

互動,是一種雙向的情感和社會交流。

一方面,我們學著讀懂寶寶的信號,恰當地回應他,健康的互動便會發生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告訴寶寶我們的狀況,讓寶寶通過我們的表情、語言和動作,理解他人的行為,預期他人的行為。

遊戲,也可以來測量我們的情緒狀態

比如,媽媽如果產後出現抑鬱,是很難保持一種穩定和積極狀態的,難以參與到遊戲中。對孩子不太敏感,也少積極主動跟孩子進行互動,甚至很難留心到孩子的哭聲。

所以當你在做跟孩子做遊戲的時候,覺得情緒始終不在頻道上,感覺到沒辦法投入遊戲中。那麼,你需要提高警惕。

為什麼要從0-3個月就需要把情感的覺知力,設計成遊戲互動視頻,正是因為我們在心理學上所鼓勵的,很多時候除了修復舊往關係之外,還包括重新找回支點。

1. 重新搭建依戀關係,需要我們學習審視。

審視並不是去蔑視和背叛關係,而是學習如何去更客觀地看待彼此的關係。

學習重新審視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彼此的關係,比如做一份關於父母和自己的「情感缺失量表」,比如冷靜、客觀地觀察和分析互動狀態,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你避免被情緒和對方的狀態牽扯不清。

心理學上常用的微表情觀察法包括:

用哪種語言來形容對方的表情?

肢體語言代表了什麼?

對方的聲音幅度是怎麼樣的?

當你嘗試回應的時候,對方的反應狀態又是怎麼樣的?

要梳理這些並不容易,但是當我們從更多的維度去看待過去,我們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重新發現那些我們沒發現的過去,並找到未來的自我覺知的支點。

2. 重新搭建依戀關係,需要我們仍願意投入新的關係搭建

也許你曾經在父母的情感缺失中心力交瘁,但是重新去搭建自己新的親子關係,是最可行的成長路徑。

我們常說,養育是一個傳承,它綜合了我們的過去,我們的現在,並跟隨未來而產生變化。

小時候,我們曾經相信父母無所不能,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會放大一些期望,比如:

「只要你願意,你當然就可以做到!」

「你為什麼不關心我,因為你不想!」

這些執念,成了我們關係無法言明的捆綁,我們掙扎,痛苦,卻沒有辦法去誠實地告訴自己一件事情:

「有些事情,可能真的無法改變。」

承認原生家庭的不容易被修復,並不是消極應對,但能夠用勇氣去承認過去的傷痛,也意味著你不再是躲在父母強勢關係下的無助和迷茫的孩子,你已經能夠對現在的自己更有自信。

心理學上常用的「自我喚醒法」包括:

我們是否願意在親子關係中看到彼此真實的感受?

我們是否能夠發現孩子信號里所隱藏的情感?

我們又是否願意去坦白承認為人父母的不完美?

我們是否願意去重新面對過去,即便這些東西難以下咽,我們也嘗試去冷靜消化?

這些同樣都是成長,這種尋找自己,需要持續不斷的向自己提問,不斷拓展自身的視野,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打開內心的禁錮,去真誠、開放地去觀察外部的世界。


也許你會問我,如果原生家庭讓自己處在情感孤島里,那這份關係,到底值不值得維繫?

但其實,很多時候答案並不是在於「維繫」,而是在於「你想維繫的是什麼關係」。

很多在前面四種家庭關係里仍然能夠持續前行的年輕人,並不是因為創傷不見了,或者創傷被治癒了,而是他們找到了「即便在創傷中」,也有力量向前邁進的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需要正視的是:

「有些感情,可以建立鏈接,只是未必是你一開始渴望的那一種關係。」

人之所以是獨立的人,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是自由、獨立的,這裡包括你自己,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我們都是從重新挖掘自己的過去開始,再重新審視自己新的關係,最後激起對未來持續前進的力量。

既然如此,就讓這份力量保護你,和你的孩子。


推薦閱讀:

學習小提琴的你 想找一個知心朋友嗎
熊孩子哭了,這個綠油油的智能機器人比他們還皮!
【鯨探號】水火箭小實驗大道理
如何持續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雪球自然觀察】都市猛禽的鐵漢柔情-伯勞

TAG: | 兒童教育 | 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