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技術
來自專欄塗鴉大前端7 人贊了文章
影響最深遠的技術是那些隱匿不見的技術。他們如纖維般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絲絲入扣,直至不可分辨。
by 馬克·韋澤《21世紀的計算機》
在現代社會中充斥著各種信息交互技術,閱讀文字,電話通訊,互聯網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接收傳遞信息。
有些技術如文字已經經過人類長時間的學習適應,完全融入了人類社會。人們在處理文字時已經輕車熟路,不需要花費心思去考慮如何做,就能很自然的獲取其傳達的信息。
同樣,互聯網技術在經歷長時間的演變後,也將慢慢融入人類社會,慢慢「消失」。
技術是為了幫助用戶達到某個目的。
如果說優秀的設計能讓人們用最少的步驟達成目的,那麼平靜技術則讓人們用最少的精力實現目的。
平靜技術設計原則
- 儘可能減少設備所需的注意力
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越多,真正用於做事的心智空間就越小,與設備的互動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也就越大。
理想的設備應該能讓我們將注意力短暫地轉移到他們身上,獲取到信息後,就把注意力轉回去,去處理其他事情。在設計產品時,盡量讓產品不打擾用戶完成首要任務,也能傳遞信息。
MacBook的電源線無需界面就能通過一個指示燈告訴你電池是否在充電。這種情況下,屏幕中的信息作為輔助信息,來獲取充電詳情,但是我們瞥一眼就能獲取最重要的信息。
但是,在當前的互聯網設計中,注意力仍然不是普遍考慮的因素,因為受台式計算機的設計影響,我們的設備,移動也好,pc也罷,傾向於要求我們投入全部的精力來進行信息交互。
但是,未來的物聯網設備則必然會將注意力作為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因為他們將無處不在。
2.應該提供信息並創造平靜生活
平靜技術以一種不唐突的方式為你提供信息。平靜的要義在於,你不需要焦慮,時刻關注著設備是否運轉良好,你知道它們會在恰當的時間提醒你關於你需要注意的事情。
事實上,簡單的系統就能準確顯示整個複雜系統的運行情況。快遞只需要在它到達的時候通知你,打車軟體也是如此,雖然系統本首運轉複雜,但是用戶並不需要關心。
3.應該有效利用注意範圍的邊緣
平靜技術不僅會利用注意範圍的中央地帶,還會利用其邊緣地帶。事實上,平靜技術會在中央地帶和邊緣地帶之間來回切換。
平靜的交互是指當你執行主要任務時,提示信息在周邊出現,比如汽車的儀錶盤會有一些提示信息,來輔助你開車,但是絕對不能吸引你主要的注意力。
很明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們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很多事物上,比如,出現在我們視線中央的事物會吸引我們大多的視覺注意力,隨著向邊緣推移,我們感知事物的清晰度會下降。然後,我們不止視覺一個感官,設備可以通過聲音等形態傳達信息。
設備佔據用戶的注意力程度應該取決於信息的重要程度。錯誤的設計會浪費用戶的時間精力,或者讓用戶感覺無法掌控而被拋棄。
當我們設計產品的時候,理清了功能以及可能的交互形態後,如何決策作出符合注意力概念的設計,我們可能需要注意力模型。
比如我們將注意力分為
1.主要注意力 視覺相關
2.次要注意力 無需關注就能感受到的如聲音,震動等
3.第三級注意力 注意力邊緣的聲音,光線或者環境震動等
然後在羅列我們的主要功能或者說主要傳達信息,然後構建模型。
比如開車時的注意力模型
4.應該放大自身及人類的優勢
設計拙劣的系統有一個特點: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往往會強迫用戶像機器一樣做事。
機器和人的行為方式不同,現在AI也無法很好地將「人性」融入機器,所以我們的產品設計應該放大人和機器各自的優勢。畢竟人的主要任務不是計算,而是做人。
機器擅長計算,但是人卻擅長的更多,追求美好,改變認知,理解語境,情感表達等等。
當前的技術還無法讓機器深刻了解人類,因此,最好的交互界面不是將我們與機器連在一起,而是將我們與其他人連在一起。現代互聯網雖然神奇,但是究其本質也只是做了連接這件事,讓人和人做更好的連接。
另外,像滑鼠這樣的設計則是以「增強人類智慧,擴展人的能力」為目標,幫助人類更好解決複雜問題應對複雜的情形。
5.可以交流但不一定要說話
隨著機器人語音系統的發展,語音交互開始普及。
語音助手似乎很智能,像人類,但是它們又不會對我們的需求抱有成見,這可能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從平靜技術的角度看,需要完全佔用視覺注意力的用戶界面和需要完全佔用全部聽覺注意力(追求完美髮音)的語音助手,都無法讓我們做其他事情,在這個角度,他們對我們的干擾是一樣的。並且語音助手還依賴於相對安靜的環境。
正常情況下,應該讓用戶通過不同的感官了解所處的環境。我們可以用狀態音代替語音,用嗡鳴聲代替語音提示,用狀態指示燈代替屏幕上顯示的信息。
一個關於語音提示的例子,在20世紀80年代,有幾家汽車製造商設計了語音提示功能,當車門未關嚴時,會發出「車門未關嚴」的聲音。消費者並未想為此買單,沒有人想被他們的汽車說教。其實,使用簡單的提示音就能達到目的。
關於語音導航,汽車是相對封閉的安靜的人為控制環境,導航指令以一種非常一致的形式發出,不依賴情感,駕駛則是佔據了視覺注意力,因此,這樣的場景就為使用語音交互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呢? 根據環境判斷
設備會在嘈雜環境使用么?光線如何?傳遞的信息是否敏感?(觸覺提示作為個人信息提示很有用,因為觸覺方式理用戶最近)
並且,使用兩種信息通知方式是有好處的,因為這樣可以幫助用戶注意到信息,同時又不需要他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6.出現問題仍然可用
飛機在所有發動機出現故障,會默認變成滑翔機,自動扶梯出現故障會變成樓梯。
我們的產品必須考慮極端用例,並做好降級設計。
這個很重要,如果你的聲控燈只能通過聲音關閉,一旦聲控系統出問題,用戶將因為無法關燈而崩潰。
處理極端用例的關鍵是系統具備冗餘能力,例如,聲控燈也能通過手動開關進行控制。
7.用最低技術含量解決問題
完美不在於無以復加,而在於無以復減。
如果產品的技術含量恰到好處,那麼它就會更快的消失於無形。
對於硬體產品,好的設計意味著易壞的部件更少。
8.使用遵守社會規範
我們所說的社會性「正常」的技術,實際上是那種與當前的社會規範相吻合的技術,也可以說是社會規範在經過調整後接受的技術。
不同的技術,這個文化「代謝」的進展速度是不同的。智能手機只用了一兩年就讓人們對它習以為常,但是 google 眼鏡至今仍未能得到主流市場認可。
平靜溝通模式
狀態指示器
1.狀態指示燈
狀態指示燈可能是最平靜的信息傳遞方式了,也是清晰度最低的狀態指示器。
它可以通過多種色彩和不同的亮度或者搭配形狀和文字傳遞更多信息。
生活中隨處可見,交通紅綠燈,電飯煲的指示燈等等。
2.狀態音
平靜,受人歡迎的聲音可以徹底改變用戶體驗,幫助用戶釋放壓力,它不會干擾用戶工作。
它應該讓用戶能在其他聲音的背景下清楚地聽到它,但不能與環境衝突,不然可能會導致用戶跳脫當前環境專門去關注狀態音,而失去了我們的設計初衷。
有事,人們用狀態音強化狀態提示燈的效果。但是,有時候狀態音也可以單獨使用。狀態音常常伴隨著可視狀態指示器一起使用:提示音告訴用戶狀態變化,指示燈則顯示當前狀態。
3.觸覺反饋
可以通過身體感受到的信息通知。觸覺獲取信息的清晰度很高,但是在大多現代設計中,我們只把觸覺信號看作一元通知:開和關分別對應有無信息。
4.狀態呼叫
狀態呼叫專門用於傳遞非常重要的信息或具有時效性的信息。如煙霧報警,茶壺,微波爐。
當我們設計狀態呼叫的時候,我們需要關心其重要性和頻率,頻率越高,就越應該平靜。如果報警不重要,一天會出現好幾次,那它就應該平靜下來。
環境知覺
我們能清晰地感知你的前方,也能夠看到處於視野邊緣的顏色,但是不一定能辨認物體的細節。環境知覺是指利用這樣的邊緣環境,她可以視野區域外的圖像,細微的聲音提示,或者身邊的震動,這些提示讓你不用看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環境知覺是我們默認存在的一種通知:我們選擇不去注意它,而不是選擇注意它。
環境知覺不是一種新的信息通知方式,它只是一個原則: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將信息融入環境。這本質上是第三條原則的另一種表述,但是「環境知覺」似乎還含有利用設計影響大環境的意思,並還能給人們一種模糊的幸福感。
情景通知
每一種狀態指示信號或環境知覺的每一個變化都需要外部的觸發因素。了解情景通知和觸發因素有助於我們掌握它們的適用場景。我們可以將觸發因素定義為某個事件發生後,導致系統發出通知行為的那個變化。
觸發因素有先決條件,通知狀態和後置條件。在為通知設定觸發因素時,一定要弄清楚觸發因素的先決條件或背景是什麼,然後弄清楚什麼樣的通知效果最好,最後還要測試後置條件。
常有的如:定時通知,情景觸發器。
勸導技術
勸導技術是改變人們思想與行為的技術。勸導技術不一定對用戶產生直接影響。
好的勸導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要先將不可見的東西(行為,決策,沒有想到的後果)變的可見。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盡量使數據收集活動變的容易。用戶在記錄或提交數據時所花費的精力越少,獲得的經驗越豐富。
以上。
本文大部分內容來自《交互的未來》,想詳細了解,可閱讀書籍。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33266/
推薦閱讀:
※物聯網時代,安全廠商的最大考驗是技術進步速度 | 採訪筆記
※期待已久的物聯網危機要來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青蓮晚報(第十二期)|物聯網安全多知道
※招投標項目經驗分享之1:招標要求
※一文看懂工業物聯網的現狀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