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在於活得明白
4 人贊了文章
前段時間《9歲男孩丟手機被媽媽毒打致死》的新聞傳遍了朋友圈。
那個叫航航(化名)的9歲男孩,玩耍時弄丟了一部手機,害怕母親的責打,在雪地里遍尋4個小時。
未果,回家沒有躲過母親的「棍棒教育」,為了讓航航知道丟三落四的嚴重性。
「航航被生母用膠帶封住嘴、捆住手腳,拿木棍打了5次,時間從1月5日下午7點持續到夜裡11點。其間,陳榮(生母)給孩子餵了幾口水。」
終於,在凌晨兩點左右,不堪折磨的航航閉上了驚恐的雙眼,永遠離開了人世。
航航的母親事後說,自己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買學區房,嚴格管教,都是希望孩子能成才,能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這篇報道我是含著淚看完的,我想說的不僅是「最可怕的是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考試」這樣的話,我更難過的是有的人竭盡全力仍然過不明白自己的人生,苦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而論活得明白、生活得透徹,我就不得不提自己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劉墉先生。
他是當今文壇最多產、最暢銷、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從《螢窗小語》、《超越自己》系列、《我不是教你詐》系列,到《靠自己去成功》《創造雙贏的溝通》,他的作品被人稱為值得珍藏一生的「人生參考書」。
他的嚴父教育把兒子送入了哈弗大學,慈父教育把女兒送入了哥倫比亞大學,被譽為「華人家教的典範」。
劉墉曾說:「婚姻是盛裝真愛的盒子,需要你慢慢經營,再慢慢填滿!「他和妻子畢薇薇大四結婚,相愛四十多年,真正做到了少來夫妻老來伴,其中紀錄在書中的婚姻經營點滴更是不少情侶夫妻受益匪淺。
喜歡劉墉的作品,是因為他的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愛。
他「愛」的散文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成長環境與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很大的關係。
劉墉出生在台灣一個書香門第,在他9歲時父親就去世了,與母親相依為命,13歲時家中又失火,整個家夷為平地。父親早亡、家道中落,使劉墉早早成熟了。
雖然父親早逝,但他卻用筆將記憶中的父親寫得非常溫暖。
在《那條時光流轉的小巷》中他寫道:
「人生的旅途上,父親只陪我度過最初的九年,但我幼小的記憶中,卻留下非常深刻的畫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後的今天,父親的音容仍彷彿在我眼前。我甚至覺得父親成為我童年的代名詞,從他逝去,我就逝去了天真的童年。」
劉墉也不斷提到父親對他無微不至的愛,
「父親寵我,甚至有些溺愛,他專誠到衡陽路為我買純絲的汗衫,說這樣才不致傷到我幼稚的肌膚。」
寫到母親,除了在艱辛歲月里母子二人的坎坷與哀傷,更多的是老人家的慈善和給他的愛護與教導。
在《抓住屬於你的那顆小星星》里他說:
「雖然遭遇一連串的坎坷,但是我的母親,以她粗短的手臂,衛護著我,使我不曾受過太大的委屈,由於我從小愛畫畫,她甚至從初三開始,就送我去拜師學畫。那時,每當該繳學費的時候,我都難於啟口,看著母親把殘餘的一點積蓄拿出來。我知道惟有努力、成功,才能報恩於萬一。」
在這種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劉墉,養育自己的子女更是無微不至,教子有方。
為了克服兒子膽小怕蟲的毛病,他帶著兒子接觸蟲子,甚至帶頭吃蝗蟲;
為了和女兒更好地溝通,劉墉學會了上網聊天滑旱冰,甚至如何扮酷,比如染綠頭髮,穿破牛仔褲等。
他希望把家長慣用的命令式的訓導都隱藏起來,跟孩子「同流合污」,這樣才能接近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的世界。
女兒生病時,他寫:
「每次她病,我就無法安枕。即使睡著了,也好像在夢裡豎著耳朵,聽她呼吸中的每個』警訊』。那種夜晚真是漫長而痛苦的,因她的痛苦而痛苦,而且得由她的呼吸,猜測她的痛苦。也就每每在她病癒,呼吸轉趨平勻的時候,有著無限的欣喜與感恩,覺得天下沒有比孩子健康,更令人快樂的事。」
這樣的文字,恐怕為人父母的讀起來簡直感同身受。
對於愛情婚姻,劉墉寫與妻子畢薇薇在大學談戀愛時:
「為她叫了一瓶新出的『大使』飲料,那飲料有點牙膏的味道,但我們喝得挺帶勁。從夏天喝到冬天,天愈冷,情感也愈熱。古時言情小說,在紅葉上題詩或跳過牆約會的場面,我們全經歷了。在那個保守的年代,我們是最先摟著腰進校門的。」
在現在這個「深情留不住,套路得人心」,上了床也沒有結果,結了婚也惦記著「做做頭髮」的年代,劉墉這樣一牽手就到白頭的婚姻似乎已成了珍稀物種。
當然,劉墉的愛不僅僅是愛人愛己,他最重要的是愛生活,懂生活。
《讓孩子自己去成功》、《成長是種美麗的傷痛》等作品都是劉墉平日里描寫的關於兒女教育的心得故事,他以一個父親的角度講述孩子的成長。
他對生活的熱愛還體現在他花了十八萬字描寫一隻螳螂的一生,在他的作品《殺手正傳》中,他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一隻螳螂從被抓的俘虜變為殘酷的殺手的事。
如果不是一個對生活懷揣美好想像與感恩的人又怎麼會靜下心來與一隻螳螂對話呢?
還有《斷松》中劉墉對被大雪壓斷的松枝的憐憫與同情,《是誰在敲我的窗欞》中為冬天裡找不到食物的小鳥在窗外掛上「喂鳥器」。
他把生活當做了一種享受,每一種發現和設想都讓他驚喜不已,為生活感動不已。
作為一枚北漂,見多了那些風雨飄搖的「北京愛情」和無奈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不少人在潮濕的地下室或擁擠的地鐵上刷著「逃離北上廣」的口號,卻在看完花唄額度、聽完電話那頭老母親催婚的囑咐後,默默打消雜念,構思明天要提交的文案。
比起享受熱愛生活,他們更關心如何在這座巨輪轉動的城市求得生存。
但我 並不贊同這樣的拼搏,這樣去追求所謂的成功,更欣賞劉墉活在當下的智慧。
人生在世不過數十載,最主要是活一個舒服敞亮、問心無愧,有一份喜歡的工作,尋一真心人,組個溫暖的家,有個胖娃逗樂,三五好友八卦。
比起豪車酒店、口紅包包,亦或是十來萬的學區房,我更享受家裡的窗台上晾著兩人洗凈的衣服,冰箱里永遠有新鮮的水果蔬菜,電視的最近播放記錄里存著倆人昨晚追過的肥皂劇,廚房裡傳來飯菜的香氣。
劉墉以愛為中心的寫作讓他的文字真摯感人,而讓他廣受追捧,成為台灣書籍最暢銷作家的,還有他獨特的散文風格。
首先,劉墉的散文大多是不拘泥於形式的洒脫之作。
當代散文很多要麼寫得是比較晦澀的陽春白雪,要麼是動輒上萬字的侃侃而談,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去細細琢磨。
劉墉的散文不同於傳統散文的綿長晦澀,字數大都在千八百字,甚至有幾十個字的短文,簡簡單單的幾段,感覺有些像隨筆,又有點像雜文。
如他最早寫的《螢窗小語》便是將生活中不時出現的靈感與感悟隨手寫下來,每篇不過區區幾百字。
早年時當他拿著寫好的《螢窗小語》到台北的一家出版社請求出版時,出版社覺得篇幅太短把稿子當場退了回來。
於是行動派劉墉便靠著大學編校刊學到的知識自己印,沒想到書一上市便被搶光了。
他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抒發內心的感情,也沒有純粹地講求文章的優美,只是用文筆講述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在故事中有所感悟,在敘事中抒情。
其次,劉墉的散文大多採用詼諧幽默的表達方式。
劉墉的散文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特別是受青少年的歡迎,就在於他打破了古典散文「正正經經」講道理的傳統模式,而加入了一些西方文化中的幽默。
劉墉的散文也有文學的教化功能,但他從不板起面孔去教導別人,而是去充當一個引導者,將一些不太好的現象用幽默的表達方式揭示出來,站在需要教導的對象的角度看問題,客觀地去反映事情。
在《男大不中留》中,他寫到了中國父母在面對成長的孩子時,新舊觀念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衝突,也因此產生了喜劇效果。父母想以優裕的環境把孩子留在家裡:
「可是家裡有你專用的更衣室,免費的餐飲,游累了跳上床就可以睡大覺,更不怕在池子里撞到別人!」然而兒子的回答卻讓父親啞然了:「老爸!但是你沒有想到,家裡的游泳池邊,站的是老爸、老媽,學校游泳池邊,站的卻是美女啊!」
當然,劉墉最擅長的還是辛辣犀利的語言風格。
沒有個性的作家終究不會被人追捧,沒有個性的文字也難以被人記住。
在這個浮躁而有點麻木的社會,僅僅是溫言細語已經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共鳴,需要辛辣犀利的語言給大家以刺激,點醒那些沉睡的意識。
劉墉的作品中有很多令人叫絕的犀利語句,如《殺手正傳》中的
「獵殺的人有了仁慈,就如同妓女在做生意時有了快感,反而是最可怕而下賤的事。」
「你做英雄時有多被擁護,你做狗熊時就有多被唾棄。」
「新歡出現之前,舊愛可以苟延殘喘。」
「『懷才』就是』懷璧』,沒罪也是有罪。」
「隔岸觀火是最有意思的事,好比在防彈玻璃保護的屋子裡,看外面的警匪槍戰。自己處的是絕對的安全,對方處的是絕對的不安全,於是那不安全更能對比自己的安全與滿足。對方的悲劇更可以凸顯自己的喜劇。」
「『螳螂想吃牛肉』,不再是夢想。在我手上可以成為理想,而且可以實現。跟對了主子,哪只螳螂吃不到牛肉?哪只癩蛤蟆又不能吃到天鵝肉呢?」
這些句子讀起來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現實,但又讓人叫絕的犀利。
各種自媒體、大V每天都有無數10萬+的文字引爆朋友圈,然而,只有劉墉,用愛的文字影響著如我一般的一代代青年人。
他,不只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生活家。
本文首發於:斜杠少年(ID:xiegang-SN),一個三觀比五官正的90後辣媽,歡迎大家搜索關注。
推薦閱讀:
TAG: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劉墉著書籍 | 育兒經驗 | 生活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