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你看不到的校園黑暗
4 人贊了文章華東圖解 | 拒絕校園暴力 刻不容緩
在研趣網看到的,校園暴力其實比很多人看到的還嚴重
你只看到光明,是因為有更多的人幫你把黑暗擋在身後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校園或校園周圍的暴力行為以及對學校或師生財物的破壞行為,[1]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率不斷升高,暴力行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相關的研究表明,校園暴力的現狀不容樂觀,不僅表現為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也表現在暴力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很多校園暴力已經超出單純的打架鬥毆的可控範圍,甚至在個別地方正演變成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團伙,製造敲詐、勒索、搶劫、殺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學起外號、語言譏諷、歧視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為此,分析中學生暴力行為的現狀、探討其中的原因,進而思考減少中學生暴力行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中學生校園暴力行為的現狀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比如,2003年美國關於危險行為的監測,其中有33.0%的高中學生在過去1年內打過架,4.2%的學生因為打架受傷而到醫院治療,5.4%的學生在調查前1個月內由於感到學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課。日本文部科學省2012年11月的調查顯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時間內其國內中小學中已發現的校園暴力事件超過14萬件,是2011年全年的兩倍多。 在我國校園暴力的現狀同樣堪憂!覃思的調查顯示,恩施市中學生人家暴力發生率為39.68%,[2]顯然這樣的比例足以引起我們的隱憂,但比起廣州64.6%、珠海市53.42%的發生率已經是低了很多了[3][4]。另據楊宏飛等人的調查顯示,杭州市49.2%的同學承認自己對他人有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87.3%的同學承認曾遭受過其他同學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5]。從上面所列有限的資料看,校園暴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相關的研究還顯示近十年來校園暴力事件表現出情節越來越嚴重、暴力事件製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齡越來越小的特點。在我國,校園暴力還表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即經濟發達地區其校園暴力發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殘忍、性質也更加惡劣。
2.中學生校園暴力行為的原因 顯然,要更好的解決校園暴力事件,首先要了解暴力事件的原因。 2.1本能論 本能理論是最早出現的行為動力理論。其基本觀點是,人的行為主要是受人體內在的生物模式驅動,不受理性支配。弗洛伊德甚至提出人類有死的本能,認為當死的本能衝動指向外部的時候,人們就會表現出破壞、損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為。從現有的資料看,多數學者認同產生校園暴力的主要誘
因之一是青少年的個體攻擊性太強。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遭遇挫折時,會引起情緒上的衝動和憤怒,因而容易產生對一定的對象報復和攻擊的行為。青少年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過程中一旦遭遇不順更容易把這種不良的心理帶出來,從而釀成校園暴力。吳桂翎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個人在多次受害後往往具有暴力的傾向,許多施暴者都是從受害經歷中學會對他人施暴的[6]。 2.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在於,家庭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家庭的價值取向影響孩子的價值取向,家庭的情緒影響孩子的情緒。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孩子的一切都是家庭所造成。 相關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暴力與家庭有直接的關係。成長在溺愛和暴力專制家庭的孩子,其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可能性要遠大於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如果家長對孩子平時打人、咬人等不良行為習慣不加以制止,等於是認可孩子的行為方式,一旦其不高興的時候就會變本加厲地實施攻擊行為。另外,如果家長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經濟動用暴力解決問題。那麼在這種條件下成長的孩子就不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會讓孩子覺得「暴力能夠解決問題」,從而模仿家長行為模式,一旦情緒不好就會採取攻擊行為,因此其發生攻擊行為的幾率很高。研究表明,受過虐待或忽視的兒童在成人期以前比沒有受過虐待或忽視的兒童其因為暴力犯罪行為而被抓的可能性高出38%。
2.3學校因素 當下,當我們要討論學校的功能的時候,會發現這個問題似乎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得日益難以回答。因為大家都認為學校的作用不應該是「傳授知識」這麼簡單,但對學校究竟應承擔怎樣的功能似乎又爭論不清。 具體到校園暴力,這些事情的發生與學校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是很值得探討的。長期以來,學校教育一直偏重於知識教育,學業優良是學生成功的標誌。這種功利化的教育使得部分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長期活在被人忽視的角落,甚至被貼上「壞學生」或「差學生」的標籤而倍受歧視。這些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可能還沒什麼,但隨著他們思想意識的成熟及行為能力的發展,換句話說等他們內心的不平衡感日益明顯、並且有能力反抗的時候,就會從行動上不自覺地站到老師和同學的對立面,尤其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諷刺時,很容易出現攻擊行為。2.4社會因素
孫雲曉認為校園暴力的存在,是社會風氣和青少年特點相結合後出現的現象。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校園暴力只是社會暴力的一個縮影,它來自於社會暴力的存在。尤其對處於社會急劇變動時期的青少年學生而言,他們很容易接觸到的來自各社會方面的暴力文化。 一方面社會主流媒體在進行相關的報道時為了吸引觀眾而過多的渲染暴力情節,這對於成長中的學生而言很易激發他們探究甚至模仿的慾望,從而導致校園暴力行為的發生。 另一方面,各種暴力遊戲是青少年學生暴力行為的重要源頭。暴力遊戲以其逼真的場面給遊戲者感官上的刺激,玩的時間長了會使人分不清虛擬網路和現實世界,很容易把人的攻擊本能誘發出來,加上青少年學生情緒本身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一旦他們遭遇挫折時,容易喪失理智,會毫不猶豫地實施攻擊行為。 3.減少校園暴力的思考 從上面的分析看,校園暴力的產生有著極其複雜的原因,但就其本質看就是現有的社會環境通過各種方式把部分學生內心的攻擊本能給誘發甚至是激發出來了,關鍵是這些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這就不難解釋有為什麼有的孩子有攻擊性而有的孩子並沒有表現出攻擊行為。基於這樣的思考,要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至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媒體在考慮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利益,至少是說不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給正處在成長期的青少年以不當的影響。當然,涉及到利益的事指望僅僅依靠自律來讓行(企)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是不現實的。因此,應該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制定相應的法規來約束謀體的不當行為。 其次,整個社會要學會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所謂「中國夢」最核心的內容。具體到中學生,就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這種成功不僅是學業上的,應該包括其日常表現的各個方面,比如音樂、字畫、體育等等,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在其擅長的領域獲得成功,增強他們的合群性,從而減少因被冷落、歧視而導致的暴力行為。 中學生校園暴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並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從資料看,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這無疑有助於我們對問題的理解。不過,要真正的解決問題,還需要政府及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協調。彩蛋(華東圖解 | 拒絕校園暴力 刻不容緩)
推薦閱讀:
※【每周一篇】致我的孩子:你不做熊孩子,我打死你。
※對症下藥 清除滋生校園暴力的毒素-今日推薦-評論頻道-中工網
※校園暴力的嚴重程度被誇大了嗎?
※我想自殺都沒人信 ,來自校園霸凌的「十三個原因」 | 蝴蝶效應
※提高安全意識 預防校園暴力侵害 - 徐聞縣普法網
TAG:校園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