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華:略談般若思想中的空與唯識學中的三性

  

   在堅意論師的《入大乘論》卷上中引提婆菩薩《四百論》的兩頌:

   一法若有體,諸法亦復然。一切法本無,因緣皆悉空。

   真實觀一法,諸法不二相。諦了是空已,則見一切空。

   此中談一有一切有,一空一切空,反映了般若思想的基本意趣,須善巧領會。般若經告訴我們,一切法(即諸法)一相,所謂無相,即無自性,即空,即無二,即不可得,而且一切法本來如此。提婆菩薩隨順此意趣在前二頌中闡示:一切法本來空,所謂本無;既然一切法空,就不可能一法有;一法有,不異一切法有,一切法就不能空;一切法並非由於緣起而空,本來即空;緣起可顯空,但因緣亦空;如果正觀一法空,即正觀一切法空。須注意,此處所說空,即是不可得之義,所謂無。這實際是般若思想的基本空觀,即般若空觀,龍樹提婆諸論皆有充分闡明。

   般若空觀是從遮遣即否定方式展開的,對其把握不善巧,就會墮入頑空。這涉及到如何理解"一切法"這個關鍵問題。「一切法」是指「一切的一切」?還是指有限制的「一切」?這必須要有所抉擇。在佛性如來藏思想看來,一切法若指一切的一切,直接就否定了第一義諦真如,不能許可。在唯識經典中,以遍計所執性談本無即空者,而此本無也並非指一切的一切。如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卷中所知相分第三云:

   何故如所顯現實無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無所有?此若無者,圓成實自性亦無所有;此若無者,則一切皆無。若依他起及圓成實自性無有,應成無有染凈過失;既現可得雜染清凈,是故不應一切皆無。此中有頌:「若無依他起,圓成實亦無;一切種若無,恆時無染凈。」

   這其中,「所顯現」指遍計所執性,實無,但依他起性以及圓成實性不能非有,否則將無染凈,也就沒有流轉的過患,與修行的功德了。在這個意義上,「一切法」唯指遍計所執性法,而不包括依他起性法與圓成實性法。換言之,圓成實性不能在前文空的意義上為空,依他起性亦然,即都有其自體性。此中,遍計所執性指外境,即凡夫境界;依他起性指唯識性的緣起性,即唯識性的心識層面;圓成實性指真如,即唯識性的真如,所謂心性真如。

   如果在「一切的一切」的意義上依前文所說空談一切法空,就墮入了頑空見,即惡取空見,所謂虛無主義。如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云:

   於大乘中或有一類惡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勝義故一切皆無。」

   這就是說,在勝義上,不能談一切的一切皆無。由此可知,提婆菩薩所說,或者般若思想的基本意趣所指,為遍計所執性範圍的一切法,而不包括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

   當然,般若空觀除基本意趣外,還有增上意趣,即在針對一切的一切的意義上,談離有無之類極端,而成中道觀,這樣就避免了被誤讀而成凡夫的實有執以及頑空見。但這種談法在法相上的判分顯得不甚明晰,所以佛陀才進一步通過唯識經教闡揚三性,以作了義的判分與詮顯。

   這就有必要談一下三性。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在彌勒菩薩造頌、世親論師作釋的《辯中邊論》中稱為三種根本真實。遍計所執性是凡夫執為實有但實無這樣的真實,圓成實性是究竟實有這樣的真實,依他起性非如圓成實性樣實有,也非如遍計所執性樣實無,是如幻之有這樣的真實。遍計所執性乃凡夫虛妄分別識所執境界,圓成實性是聖者根本智所證境界,依他起性是聖者後得智所證境界。三性的面目唯聖者能如實證知。

   這樣,以三性就可合顯諸法諦相,即諸法實相。遍計所執性從反面顯示什麼決定不存在;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從正面顯示什麼存在。其中圓成實性顯示最高真實,所謂勝義存在;依他起性顯示緣起存在。正是在此意義上,唯識經教判定三性說能對真實予以充分、顯明、決定的闡釋,而稱其了義說。

   三性還由三無性別顯。遍計所執性本無,稱相無性。依他起性非自然而有,稱生無性。圓成實性非凡夫所執之我性,以及非分別方式所能認知,稱勝義無性。三性與三無性融貫,才能善巧凸現真實性,而成唯識中道。

   三性間是不一不異的關係,而從依他起性來把握最方便。具體而言,依他起性是唯識性的緣起法,其所顯現是遍計所執性,其實性是圓成實性。

   由遍計所執性空,可反顯圓成實性真如。因此,由證知遍計所執性空,即發起空觀,可證入圓成實性真如,成為聖者。由證入圓成實性,隨可證入依他起性。至圓滿,則成佛。這裡要注意,凡夫不能直接證知圓成實性,也不能直接證知依他起性。其中的後一點,凡夫修學者不易理解。如網友「茄丁兒」說:「怎麼凡夫就不能自證依他起性?有的能有的不能。我覺得您(指筆者——筆者注)這話說的可問題大了。」事實上,凡夫心識見分為虛妄分別體性,即有執體性,其直接所對境為相分,即依他起性的心識內境,但由於心識內境相分似外境顯現,有執心識見分即執其為外境。也就是說,心識所認知即執取所成的境界是外境,即遍計所執性。有執心識見分面對依他起性相分,但不能如實認識而起執,執其為遍計所執性外境,所謂終日面對,竟見面不識。

   網友「佛子要行菩薩行」對三性悟入次第評論說:「 悟入乃至圓滿悟入三性,是逐漸斷除雜染依他起性的過程。在佛果時,滅盡雜染依他起性,但有清凈依他起性存在與現起。」誠然,就緣起而言,從凡夫到佛的轉依,是指從雜染依他起性轉為清凈依他起性。

   網友「夢覺尊心」評論說:「周貴華居士在述及內識方面還是許為實有的,他所論及的內識為空是由破外境來談的,並非許內識由無自相而為空。在其論述三性的問題上,其觀點『依他起性非如圓成實樣實有,也非如遍計所執樣實無,是如幻之有這樣的真實』表達周貴華居士認為依他起性只是離遍計所執性的空,而非依他起性由無自性的空。」他的說法大致不錯,依他起性有其自性,其空乃生無自然性,即由非自然而有說空,非是自性空。這是佛菩薩通過唯識經論表達的意趣。

   「夢覺尊心」網友還通過評論有所發問:「遍計所執是有的,若沒有遍計所執,就只該說兩性,不該說三性。若有遍計所執,又為什麼說沒有遍計所執,就是圓成實?假使有遍計所執,遍計所執屬不屬於依他起呢?依他起又是不是實有呢?依他起究竟在唯識體系中是實有還是如幻呢?如果是說如幻,不是實有,那又為什麼說實有?」這其中提出了兩個重要問題,下面略答之。

   第一是關於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的有無問題,在唯識學中,有明確解答。在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卷中第三分中,圍繞遍計所執性談到,遍計所執性決定無,但能遍計與所遍計作為依他起性卻有。如果「遍計所執」指遍計所執性,即為無;如果指能遍計或者所遍計,則是有。能遍計指有執的見分,所遍計指其所對的所執相分,即內境;當相分似外境顯現,而見分執其為外境時,見分為能遍計,相分為所遍計,外境為遍計所執性,換言之,能遍計執著所遍計所成者,為遍計所執性。

   第二是關於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以譬喻的方式稱如幻有,但這個如幻有是否實有呢?這取決於實有的界定。如果在圓成實性真如的意義上定義實有,那依他起性就非實有,當然也不同於遍計所執性的實無。但如果只是在有其自性意義上定義實有,那依他起性也是實有。因為在前文所引的《攝大乘論》中已知,依他起性「非一切的一切都無所有」,定有其自性。在此實有的意義上,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皆是實有。但不論是前述哪種界定,遍計所執性都決定無。

  

   2013/1/22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論述唯識學三能變思想 四
論唯識學建立的意趣(肖永明)
唯識學的第三次譯傳(韓鏡清)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十八
無為依唯識學在印度的發展(二)

TAG:思想 | 唯識 | 般若 | 唯識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