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里泡出中國兩代最好的演員

《茶館》是北京人藝的「看家戲」,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話劇劇目,也是中國在國際劇壇聲望最高的劇作。北京人藝的新版《茶館》又將在首都劇場登台,讓劇迷們重溫經典。《茶館》是北京人藝的「看家戲」,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話劇劇目,也是中國在國際劇壇聲望最高的劇作。北京人藝的新版《茶館》又將在首都劇場登台,讓劇迷們重溫經典。收聽已收聽

經典話劇《茶館》

編劇:老舍 導演:焦菊隱、夏淳 重排導演:林兆華重排藝術顧問:鄭榕、藍天野、朱旭、宋垠主演:馮遠征、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等

劇情梗概:故事發生在京城的老裕泰茶館。背景是清末戊戌變法之後。那時候,政治腐敗,國弱民貧,洋貨和鴉片佔據市場,知識分子有的主張改良,有的想辦實業;得勢的太監要娶老婆,鄉下的農民賣兒賣女;想維新的被砍了頭,信洋教的腰桿倍兒硬;特務橫行,老百姓動輒獲咎,以至於掌柜的王利發在茶館裡張貼起了「莫談國事」......

《茶館》里泡出中國兩代最好的演員

《龍鬚溝》是人藝演出場次最少的戲,《茶館》則是演出最多的戲。610場!從1958年到2012年,《茶館》已走過了54年的歷程,兩個版本共演出了610餘場。當真,《茶館》是北京人藝的「看家戲」。它也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話劇劇目,是中國在國際劇壇聲望最高的劇作。 老版《茶館》在落幕時,觀眾席是一片哭聲。難捨于是之、黃宗洛等老藝術家的離開,更難捨茶館在舞台上的消失。於是,7年後,新版《茶館》決定重排,林兆華擔任導演,梁冠華、濮存昕、馮遠征等主演。大導演,名角。也許這未必能超越老版的經典,但對於戲迷來說,當《茶館》再現舞台,松二爺就回來了,秦二爺也回來了,還有劉麻子…… 今天,新版《茶館》作為人藝六十年大慶的重頭戲,又將在首都劇場登台,讓劇迷們重溫經典。

老版《茶館》,無法逾越的經典老舍先生喝上兩盅磨練劇本

老舍先生創作的《龍鬚溝》,在人藝諸多經典中,演出量算是最少的,但卻是受觀眾追捧最深、知名度最高的劇目之一。

1954年,老舍先生創作了一部歌頌新憲法的劇目,從晚清一直寫到1948年學生運動。但劇本拿到人藝討論時,大家卻提了很多意見。焦菊隱建議老舍先生將第一幕第二場中的裕泰大茶館一段戲單獨拿出來寫。老舍先生聽罷非常高興,一定要拉著焦菊隱喝上兩盅,並盛讚他是個真正懂戲的大藝術家。

在《茶館》劇本的創作中,于是之也貢獻不小。老舍先生原想讓王掌柜自己中彈犧牲。但于是之不同意,他建議說,結尾能否改成「三個老頭話滄桑」,讓王掌柜含恨自盡。老舍先生欣然採納了于是之的建議,《茶館》中最高潮、也最深入人心的「三個老頭話滄桑」以及他們繞台撒紙錢的兩段戲便由此誕生。

可以說,《茶館》的經典,一是來於老舍先生的劇本,這部僅靠描寫茶館中各色人物便反映出深刻戲劇主題的劇作,是對世界戲劇文學的巨大創新;其二是焦菊隱導演在劇中所進行的話劇民族化的嘗試;其三,則是兩版《茶館》都集中了,也歷練出了中國兩代最好的話劇演員。

演員生活里每天都穿戲袍,喝碗茶

老版《茶館》成為不朽經典,演員在幕後所下功夫也是不菲的。

于是之拿到王利發這個角色時,立刻想起了小時候的鄰居陳大爺。這個在小學當門房和負責搖鈴的陳大爺,對學生管理嚴格,穿著樸素卻很講究,于是之曾回憶說:「王利發在第二幕中的手,一種雖常操勞而好乾凈的人的手,便我從陳大爺身上『剽竊』來的。」

黃宗洛是北京人藝出了名的龍套大王,而《茶館》中的松二爺則是他最著名的舞台形象,他把一個戲份不多的松二爺演得如此精妙,以至於這個配角竟能和主角平分秋色。1958年,焦菊隱排《茶館》時,黃宗洛還是個沒有嶄露頭角的年輕演員。因為他先前曾在《龍鬚溝》中的「茶棚」一場戲中出演過小角色,焦菊隱便把他帶進了《茶館》劇組。黃宗洛很高興,他覺得自己又得到了一個小茶客的角色,沒想到,獨具慧眼的焦菊隱竟把松二爺這個角色交給了黃宗洛。為了演好這部戲,黃宗洛每天都穿長袍、喝蓋碗茶,還自己喂黃鳥,在生活中活脫脫把自己變成了松二爺。

老版《茶館》,觀眾淚光中謝幕

1992年,老版《茶館》在上演了34年後,因演員年歲與健康等原因,在首都劇場正式謝幕。在最後一場演出時,觀眾席中淚光閃閃;觀眾難捨的,是于是之、鄭榕、黃宗洛這一批優秀演員。

舞台上的《茶館》煥發劇本的全部光彩。台上人物,不像是在演,而是在生活,在那些年代裡闖蕩、掙扎、作孽、腐爛下去。應該說,北京人藝有一批了不起的演員,他們身上閃射出藝術家魅人的光輝。

從上世紀80年代起,《茶館》陸續在美國、歐洲各國以及我國台灣地區登台演出,引起巨大國際反響。

新版《茶館》 馮遠征:罵聲是必須承受的

老版《茶館》在1992年告別演出後,北京人藝有7年沒再上演《茶館》,因為老藝術家們的演出太過深入人心,誰也不敢輕易動上演新版的念頭。過了六年多,時任院長劉錦雲決定,必須要排個新《茶館》出來。動員大會是在人藝小劇場進行的,全院的中青年男演員幾乎都到齊了,馮遠征也不例外。可是,隨後導演林兆華在公布演員名單時,入選的馮遠征卻極不情願。

意外,不想演就得辭職

「我沒想到會演松二爺,當時我常演的是小生類型的演員,而松二爺,似乎不是我的行當。」馮遠征不僅向林兆華提出了異議,還遊說幾位老藝術家幫他說情。最後,院長劉錦雲對馮遠征說:「第一,我們要尊重導演的選擇;第二,你作為演員要服從劇院的安排,如果真不想演你就辭職吧。」

被「逼」進《茶館》劇組後,馮遠征非常忐忑,「有很長時間我們都是在模仿老藝術家。全國所有話劇團里只有人藝演過《茶館》,它太特殊了,特殊到于是之就等於王利發。老藝術家們演《茶館》演了幾十年,觀眾們看這個戲,看的就是于是之、黃宗洛,你一旦和他們不一樣,觀眾就很難接受了。」

入戲,看電視都穿著長衫

所幸,一旦進入了角色,實力派的馮遠征也覺得這其實並不是難事。

「為了找到少爺的感覺,我專門去學習怎麼養鴿子,每天練習毛筆字,還照著《芥子園畫譜》畫竹子。那會兒我還從人藝服裝間借了長衫,平時回家吃飯、看電視都穿著長衫,以至於我媽都說我神經病了。」

馮遠征提起了他在人藝「團帶班」中上學的收穫,「那時候,林連昆、蘇民、童第老師讓我們不斷觀察生活。有次我和同學編了個小品,老師看完就笑了,我們還自我感覺良好。沒想到點評時,老師說,你們編得挺好,就是沒觀察生活,明天再交倆小品吧。這種強制性的觀察生活練習,讓這個習慣留在了我們潛意識中。生活中,你時時刻刻都會去觀察。」

表演,「沒戲我倆也小聲嘀咕」

有了對老藝術家的模仿和人物塑造的基礎,馮遠征還努力將松二爺演出新意。

因此,他在表演細節上做了一些全新的處理,比如松二爺向王掌柜請安的一段戲,馮遠征特意放慢了請安的節奏,為的就是表現出松二爺一驚一乍的性格特點。「我先是給常四爺請安,然後突然想起還要給王掌柜請安,我請了一個安剛要轉身,又想起了還得向人家太太問個好,向人家生意問個好,最後一個請安時就只說出一個『好』來,都想不起還有什麼能問好了,於是尷尬地一笑。」

「我還特別要感謝濮存昕。」馮遠征說。原來,濮存昕扮演的常四爺和馮遠征扮演的松二爺,有一幕是坐在同一張茶桌旁,兩人的位置在舞台上格外顯眼。觀眾常會發現,沒有常四爺和松二爺的戲份時,濮存昕和馮遠征也會坐在那兒小聲嘀咕,兩人的表情變化也異常豐富。雖然觀眾完全聽不見他倆在嘀咕什麼,但這兩個人物的狀態卻始終深嵌在劇情當中。「我們倆坐在那兒,從頭到尾都用和劇情相關的對話填滿了。比如劉麻子上台賣孩子,他跟姑娘爸爸說十兩銀子,我和濮存昕就低聲感慨說,才十兩銀子啊。等到龐太監一上來,劉麻子轉手把姑娘二百兩賣給他,我們就說,哎呦,二百兩銀子,劉麻子一下兒就掙了一百九十兩。」

反響,「罵聲是必須承受的」

1999年,新版《茶館》首演,馮遠征聽到的是表揚少,罵聲多。很多人質疑,馮遠征演的那根本就不是松二爺;于是之演的角色怎麼變成梁冠華這個胖子演了;何冰演的劉麻子不像藍天野;而濮存昕這個帥小生應該演秦二爺。「我覺得這些批評都是對的,一部很獨特的經典,任何重新塑造它,都會遭遇極強的排斥,但這種壓力是我們必須要承受的,如果上來就一片叫好聲那倒不對了。」(主筆/ 王菲)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國茶館派系譜
北京的往事-----王府井之謎 - 京味茶館 - 京華論壇 - Powered by Di...
【龐穎講茶】第十八期5月15日-19日在悅榕庄和茶館
。開一間茶館,你恰好來,我恰好在
古代茶館

TAG:中國 | 演員 | 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