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貼搞懂歐洲各種建築風格的區別 - 古希臘古羅馬羅馬式洛可可巴洛克拜占庭看完你就不暈了

原創 2016-11-14 Iris de mayo 西班牙冷知識

冷知識科普群里有個建築類科普大神:Iris。伊姐最近發表了一篇搞清楚歐洲建築風格的科普強文。大米良出賣色相才求得Iris阿姨的許可。看了這篇文章,對於古羅馬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洛可可等等各種容易混淆的建築風格,就一目了然了。現在整理出來,供大家學習,不要辜負了大米良出賣色相的苦心啊!哈哈哈啊!謝謝伊神!

原文標題《那些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歐洲建築風格》

前陣子有篇指鹿為馬式的教人分辨歐洲建築風格的文章在微信上挺紅的,儘管在原文底下已經有很多人回復指出各種錯,但還是有公眾號樂於轉載。更倒霉的是,我爸還把這篇文章轉給我看……(扶額)所以還是寫個文吧。

古希臘建築 Vs 古羅馬建築

  一般我們第一眼看到這種樣子的建築都會想到「希臘」:

▲ 雅典,帕特農神殿(Parthenon),古希臘建築,公元前5世紀。

▲ 雅典,赫斐斯塔斯神廟(火神廟)(Temple of Hephaestus),古希臘建築,公元前5世紀。

  但是像下面這個,它就不是希臘神殿,而是羅馬神殿。

▲ 尼姆,方形神殿(Maison Carrée),古羅馬建築,公元前1世紀末。

  有區別嗎???

〖提示〗用的什麼柱式不重要,注意觀察神殿的底座和側面。

  古希臘時期的神殿不像現在的教堂那樣是對眾人開放的地方,只有極少的人才有資格進入神殿內部,因此把神殿外部而不是內部裝扮起來就顯得尤為重要。古希臘人愛美、追求美,他們希望神殿從任何角度看都很完美,於是開始在神殿的後方也建一個和前方几乎一模一樣的帶三角形山牆的門廊,這樣神殿的背面也就和正面一樣好看了。

  正反面的問題解決完了之後,還剩下兩個側面,為了讓側面也看上去很美,古希臘人開始在側面也建上一排柱廊,有時甚至是兩排,這樣側面就和前後一樣都有了柱廊。同樣的,台階也是四個面都要有,環繞神殿一圈。台階的標準級數是三級,看上去並不高。

  而古羅馬時期的方形神殿,除個別建築外,多數與尼姆的方形神殿類似。神殿被高高的架起在一個一人多高的基座上,只有正面才有門廊和台階——這是之前伊特魯里亞人建造廟宇時的模板。換句話說,古羅馬人並沒有仿照古希臘人造神殿,他們只是借鑒了一些部分來跟自己原有的模板相結合——其中最感興趣的是門廊的樣式。至於側面和背面並不重要,因此有時只是一排附著在牆面上的壁柱意思意思,有時索性就只有一面光溜溜的牆,沒有柱子,更別提柱廊了。

  神殿被架高,側面也沒有台階,因此人們在側面就只能仰望了。背面只有牆而沒有門廊,所以不會讓人分不清正背面。而從正面進入神殿,還需要攀登一長串的台階。這些是古羅馬神殿的特點。

  同時,基座的長度一直延伸到台階的起點,在台階兩側形成兩堵矮牆。之後的許多建築都學習了這一點。注意觀察。

  而那篇文章中所謂的「希臘式建築」,所用的圖是下面這個。它是【新古典主義建築】。

  (P.S. 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建築就叫「古希臘建築/古羅馬建築」,不叫「希臘式建築」。別的時期的建築也有各自的叫法。)

▲ 巴黎,抹大拉的瑪利亞教堂或稱瑪德蓮教堂(La Madeleine),新古典主義建築,19世紀。

  抹大拉的瑪利亞教堂主要效仿的是尼姆的方形神殿。我們可以看到它被抬高的底座、級數眾多的台階、只有正面有門廊和台階這些特徵,是與古羅馬時期的神殿而不是古希臘時期的神殿相同。但是與尼姆的神殿不同的是,這座教堂的兩個側面均採用了柱廊。

  還有一點不同,如果你能看懂的話:三角形山牆上的浮雕是基督教里的「末日審判」。在古希臘古羅馬的神殿的山牆上是沒有這樣的主題的。

  同時,那篇文章在講「羅馬式建築」的時候,同樣用了一張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圖——巴黎的先賢祠。

▲ 巴黎,先賢祠(Panthéon),新古典主義建築,18世紀。

  它所參照的對象是一座古羅馬建築——位於羅馬的萬神殿。

▲ 羅馬,萬神殿(Pantheon),古羅馬建築,2世紀。

  事實上,就連名字也用了一樣的。只不過翻譯的時候,由於羅馬的那座原來是用來供奉羅馬諸神的,就被譯作「萬神殿」;而巴黎的那座因為埋葬了一批老前輩,所以就叫「先賢祠」。中文就是講究。

  區別新古典主義建築與它們所參考的古希臘古羅馬建築,還有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看新舊。就算樣式區分不出來,兩千多年的「年齡差距」,仔細看看總還是看得出來的吧。

古羅馬建築 Vs 羅馬式建築

古羅馬建築 Vs 羅馬式建

  可能「XX式」這樣的詞聽得太多了,有些人在說古羅馬建築的時候,也會說成「羅馬式建築」。

  原本這倒也不要緊,但是不幸的是,建築學上已經有了一個詞叫「羅馬式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它和古羅馬建築——或者說——羅馬建築(Roman architecture),是兩個概念。

  這麼說吧,5歐元紙幣上是羅馬建築,10歐元紙幣上是羅馬式建築,5歐元當然不能拿來當10歐元用。

  先說古羅馬建築。除了學習古希臘人的各種柱式外,羅馬人還大量使用了圓拱(也叫半圓拱)作為基本建築元素。圓拱並不是古羅馬人發明的,但卻是由古羅馬人發揚光大的;同樣,混凝土也不能算是古羅馬人發明的,但是是由古羅馬人改良的(或者說發明了一種新式混凝土)。這些都是古羅馬人對建築的重大貢獻。

  順便說一下古羅馬人對這兩項技術的熟練運用帶來什麼好處:古希臘人也建劇場,但他們只能挑選有斜坡的地方來建造坐席,而古羅馬人將拱廊一層層疊起來,就能在平地上也搭起梯級坐席;而羅馬混凝土的發明可以讓他們有能力建造萬神殿那樣的大穹頂。

  由於和古羅馬人一樣大量使用圓拱作為建築的基本元素,而且也像古羅馬人一樣喜歡使用浮雕作為裝飾,所以在11世紀和12世紀廣為流行的一種建築樣式被稱作「羅馬式」(Romanesque),意思是「類似羅馬的」。由於名字容易混淆,有時它也被翻譯成「羅曼式」、「羅馬風」、「仿羅馬」等等,但最常用的還是「羅馬式」。

  先來看看古羅馬人都造了些啥。其中常見的公共設施有:斗獸場、劇場、競技場、浴場、引水渠、橋樑,等等。

▲ 尼姆附近,加德水道橋(Pont du Gard),古羅馬建築,1世紀。5歐元的背面圖案就是根據它設計的。

▲ 羅馬,大角斗場(Colosseum),古羅馬建築,1世紀。

▲ 梅里達,古羅馬劇場(Teatro romano de Mérida),古羅馬建築,公元前1世紀。

  還有些建築並不怎麼「實用」,主要是用來紀念和炫耀皇帝的豐功偉績的,例如記功柱、凱旋門。

▲ 羅馬,圖拉真記功柱(Trajan"s Column),古羅馬建築,2世紀。

▲ 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Arch of Constantine),古羅馬建築,4世紀。

  以上這些類型的建築,看上去有些古舊、殘缺的,是古羅馬建築的可能性比較大。

―――― 【這裡是一個分隔線】 ――――

下面是一定要和古羅馬區分開的被稱為「羅馬式」(Romanesque)的那個風格,也叫「羅曼式」、「羅馬風」等等。之前有人沒注意到這個分隔,以為我還在說古羅馬,就說我說錯了。提醒一下,在後面說的這個時代,西羅馬帝國已經滅亡五六百年啦,所以從這裡開始說的不是古羅馬建築,不是古羅馬建築,不是古羅馬建築。

  到了「黑暗的中世紀」,人們不鬥獸了,不開運動會了,戲劇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甚至連澡都不怎麼洗了。所以古羅馬人建造的那些相關的公共設施就不再用,也不再造新的了。羅馬式建築里,數量最多的一類就是教堂(以及修道院)。由於外形和古羅馬神殿相差很大,這樣應該不難區分。

  羅馬式教堂整體感覺比較穩重,牆壁很厚,用於支撐屋頂的重量。開窗一般都不大,有些非常小,形成一種幽暗的感覺。出於實際需要,經常會伴有一至兩座鐘樓。有些沒條件造鐘樓的,也會在屋頂建一面小牆來掛鐘。

▲ 安德納赫附近,瑪利亞拉赫修道院(Maria Laach Abbey),羅馬式建築,11-13世紀。

▲ 比薩,大教堂(Pisa Cathedral)主立面,羅馬式建築,11-13世紀。

對比一

在古羅馬建築中,立柱主要用來支撐水平的橫樑,有時也純粹用作裝飾出現在圓拱兩側,幾乎不會用來直接支撐圓拱;而在羅馬式建築中,立柱經常用來支撐圓拱。

對比二

古羅馬建築上的浮雕,人物通常都比較寫實,有時還會被加以美化。羅馬式教堂建築上的浮雕大多數與《聖經》有關,人物姿勢僵硬、樸拙,完全不寫實。

  另外在西班牙,有許多規格相對迷你的羅馬式小教堂,例如下面這個:

▲ 塔烏爾,聖克萊門特教堂(Sant Climent de Taüll),羅馬式建築,12世紀。

  從這個教堂背面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典型的三個羅馬式半圓形後殿,開窗非常小(只有一條縫)。一邊的塔樓也是典型的羅馬式特徵:窗戶隨著樓層的遞增越開越大,這是因為越往上所受到的壓力就越小。

羅馬式建築當然不止教堂,不過先熟悉教堂,慢慢地就能辨識出其它羅馬式建築了。但是斗獸場、劇場、競技場、浴場、記功柱和凱旋門這些建築,是羅馬式建築里沒有的。

圓頂:古羅馬 Vs 文藝復興 Vs 巴洛克

  先來說三個歐洲最著名的圓頂。

  大約一千九百年前,古羅馬人建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型圓頂。

▲ 羅馬,萬神殿(Pantheon),古羅馬建築,2世紀。

▲ 萬神殿剖面圖

  萬神殿的內部剛好可以容納下一個球,直徑約為43.2米。這麼大的尺寸,在之後的一千多年裡都沒有建築能超過。

這個圓頂的內部的樣子你也許在別的建築里也見過,因為自文藝復興以來無數的建築都在模仿它。但屬於古羅馬時代的只有這一個!也不用看圓頂來認古羅馬建築,同時代的圓頂一般都塌了。

  當文藝復興的浪潮在歐洲(首先在佛羅倫薩)掀起時,許多建築師和藝術家都去了羅馬學習研究古羅馬人留下的各種古迹,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建築之一就是萬神殿。佛羅倫薩的大教堂(又被稱為聖母百花大教堂)在設計之初就想要建造一個比羅馬萬神殿還要大的穹頂,但是一直沒有人來真正實現它,於是大教堂在很多年裡都是敞著口子任憑風吹雨淋,直至一位天才——布魯內萊斯基——的出現,他利用雙層穹頂的結構(分為一個內殼和一個外殼),最終實現了對萬神殿的超越——儘管只是在外徑上。大教堂穹頂外徑45.5米,內徑41米。布魯內萊斯基還留下了其它多座經典建築,被譽為「文藝復興之父」。

  關於這個圓頂可以順便看一本書:《圓頂的故事》([加拿大] 羅斯·金 著,譯者: 吳光亞;清華大學出版社),布魯內萊斯基和他的死對頭吉貝爾蒂之間的一些八卦有趣的小故事,當然也包括整個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的設計建造過程。

▲ 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築,13-15世紀。

  第三個著名的圓頂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殿的圓頂。它也是雙層結構,直徑約42.6米,並沒有超過之前的兩個,但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穹頂之一,有136.57米之高——要知道,在之前以追求飛升感而著稱的哥特式建築盛行的時候,人們所能造出來的最高的教堂——博韋大教堂,也只有不到48米高,而且還坍塌了。站在穹頂正下方仰望,它的高度要遠遠超出哥特式時期的大教堂。而教堂的大殿部分也有46米之高。

萬神殿也有四十好幾米高,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哥特式教堂更高呢?因為萬神殿它是個胖子……

  這個圓頂可能讓人看上去覺得特別眼熟,因為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圓頂模仿它啦。所以光憑類似這樣的頂真的無法去判斷一個建築是什麼風格。在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新巴洛克……等等建築中都可能使用一個這樣的圓頂。

▲ 梵蒂岡,聖彼得大殿(St. Peter"s Basilica),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建築,16-17世紀。

  同樣是圓頂,這個時期的圓頂開始和萬神殿那樣的圓頂有了明顯的區別。首先圓頂開始建造在一個高高的鼓座上,而不是直接建造在大殿之上了。鼓座的周圍一圈可以開窗透光。另外。我們還記得萬神殿的屋頂有個大洞吧?那個洞是神殿里唯一的採光孔——為了支撐這個大穹頂,下方牆壁的厚度足有6.2米,也就不可能開窗了。當然,屋頂有個洞,雨啊雪啊的也會飄進來。而後面那兩個圓頂呢,則在這個洞上面的位置加蓋了一座燈籠形狀的頂塔,也叫採光塔。這樣,既能採光,又能遮風擋雨。

  漸漸地,圓頂開始不那麼圓了。位於羅馬的一座奉使徒聖安德烈為主保聖人的小教堂Sant"Andrea in Via Flaminia成為了第一座頂部是橢圓形的文藝復興式教堂,而這種橢圓形的穹頂則在之後的巴洛克式建築中大受歡迎。

  看見這樣的橢圓形穹頂,多半是巴洛克式建築:

▲ 羅馬,四泉聖加祿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穹頂,巴洛克式建築,17世紀。

▲ 維也納,聖彼得教堂(Peterskirche)穹頂,巴洛克式建築,18世紀。

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式」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金碧輝煌。事實上,巴洛克發展到後來才開始和土豪金扯上關係。如果一定要給巴洛克設幾個關鍵詞的話,那麼應該是「曲線」和「動感」。巴洛克從文藝復興過渡而來,如果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是安靜的美男子的話,那麼巴洛克則是動態的:房子不是四四方方,雕像也總是扭來扭去,還經常有各種來路不明的風從四面八方吹來,把他們寬大的衣袍吹得皺巴巴的。就建築立面而言,如果立面上沒有運用明顯的曲線的話,那麼至少也不是平的,總會有一些部分凸出來,一些部分凹進去(想像一下北京奧運會時的活字表演。)

  比如這種像是經歷了時空扭曲的教堂:

▲ 羅馬,四泉聖加祿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巴洛克式建築,17世紀。

  這種大渦卷也是巴洛克式的特色之一。除了裝飾功能外,還可以起到扶壁(加固支撐)的作用:

▲ 威尼斯,安康聖母聖殿(Santa Maria della Salute)屋頂細節,巴洛克式建築,17世紀。

  還有這種扭來扭去的柱子同樣是巴洛克式藝術常用的元素之一,稱為「所羅門柱式」。實際上它是模仿了君士坦丁大帝在耶路撒冷所找到的(據稱是)所羅門王的聖殿里的柱子——它們的原物現在也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殿內。

▲ 梵蒂岡,聖彼得大殿(St. Peter"s Basilica),貝爾尼尼設計的青銅華蓋,巴洛克藝術,17世紀。

  「巴洛克」這個詞本來指的是那種長得奇形怪狀的珍珠,有些長得比較有天賦的就被拿來做工藝品了。比如下面這一對:

▲ 擺件,身體部分使用了巴洛克珍珠。慕尼黑皇宮珍寶館藏。

  所以當「巴洛克」被用來形容一種建築風格的時候,它原本的用意其實是貶義的。也就是想說那些建築、雕塑等等太過古怪荒誕,像是「長得不好的、醜陋的珍珠」。而如今提起「巴洛克」,恐怕很多人會覺得高大上吧。所以對於當年那些用「巴洛克」來諷刺的人們,我們就給他們一個白眼好了。

  巴洛克發展到後來開始變得戲劇化,從雕塑到整個教堂內部,都好像一個劇場舞台一樣。

▲ 慕尼黑,阿桑教堂(Asamkirche),晚期巴洛克式建築,18世紀。

  還有我們熟悉的3D立體畫,其實幾百年前就有了:

▲ 羅馬,聖依納爵教堂(Sant"Ignazio Church),安德烈·波佐創作的天頂畫,巴洛克藝術,1691-1694年。

  洛可可是在晚期巴洛克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因此在有些建築里,巴洛克和洛可可會一起出現,這也是這兩個詞經常會被放在一起說的原因。但是洛可可並沒有發展出新的建築樣式,它主要是用於室內裝飾,即便是所謂的「洛可可式建築」其實也是在巴洛克式建築的基礎上,附著了一些洛可可裝飾。

  洛可可裝飾比巴洛克「動」得更激烈了,浮雕就像海浪一樣翻滾,並且開始追求不對稱的裝飾。植物形狀的裝飾開始被大量引入,像藤蔓一樣附著在牆面上。我們可以跟之前提到的羅馬四泉聖加祿教堂的立面做個比較:巴洛克式裝飾具有體積感和厚重感,而洛可可式裝飾則非常「薄」。

▲ 茨維法爾滕,茨維法爾滕修道院(Zwiefalten Abbey),內部裝飾細節,18世紀。洛可可式的外框顯示了強烈的不對稱性;巴洛克式小天使雕塑點綴在周圍。

▲ 班堡附近,十四聖徒朝聖教堂(Basilika Vierzehnheiligen),內部裝飾,洛可可藝術,18世紀。

▲ 巴伐利亞州,林德霍夫宮(Linderhof Palace),內部裝飾,洛可可藝術,19世紀。

拜占庭建築 Vs 洋蔥頂建築

  先來說說「拜占庭」是怎麼回事。

  公元3世紀的有將近50年里,羅馬帝國一直內亂不斷,皇帝經常在位兩三年就歸西了。而帝國疆域又過於龐大,不便於一人統治。意識到這些危機的戴克里先皇帝便首次推行了「四帝共治制」,將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每部分各由一位主皇帝和一位副皇帝共同治理,也就是我們有時會聽到的「東羅馬」和「西羅馬」。但是「四帝共治制」並沒有一直被執行下去,比如君士坦丁大帝就幹掉了他的所有「同事」,從而一人統治整個羅馬。在他之後,還有一位皇帝做到過一人統治,那就是狄奧多西大帝。但是狄奧多西臨死前將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從此東西羅馬永久分裂。西羅馬帝國不久以後就滅亡了,而東羅馬帝國則比它多存活了將近一千年。

  而我們現在說的「拜占庭帝國」,指的就是當時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這個稱呼來源於其首都新羅馬(即現在的伊斯坦布爾)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占庭城。這麼叫其實主要是為了把它和古代的那個羅馬帝國,以及現代德國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給區分開來。歷史上其實從來沒有存在過一個叫「拜占庭」的帝國,當時帝國的皇帝和臣民都將自己視為羅馬人。

  下面來看看一個最經典的拜占庭式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

▲ 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拜占庭式建築,6世紀。

有人說,這不是一座清真寺嗎?還有人說,是基督徒把清真寺改建成了大教堂。

事實上,這座建築在建造的時候,是一座百分百的、如假包換的大教堂,因為狄奧多西皇帝已經定立正統的基督教為羅馬國教。它是在145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現在的伊斯坦布爾),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才被改建成清真寺的。順便說一句,四座宣禮塔是後來才陸續加上去的。之後,穆斯林又以聖索菲亞大教堂為模板,新建了許多清真寺,以至於許多人看到這樣的建築,反而會首先聯想到清真寺。

  我們已經知道了古羅馬人能造出萬神殿這樣的大圓頂,但當時依舊有一個問題沒能解決,那就是圓頂只能被建在圓形的建築上。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建築上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突破——利用穹隅(一種三角形球面結構)——將一個圓形的穹頂建在一個方形的基座上。這種結構被在拜占庭式建築中延續下去,並且影響到之後全世界的許多建築。

▲ 聖索菲亞大教堂穹頂。四角處為穹隅。

  拜占庭式建築最基本的特徵是「集中式」結構,也就是中央有一個大廳,其餘部分一般都圍繞著這個大廳呈中心對稱展開——就像一朵花那樣。

  另外,拜占庭式建築還有一項創舉就是對馬賽克的運用。我們可能已經見過古羅馬人將馬賽克用來鋪地,而在拜占庭式教堂里這些馬賽克則用來裝飾牆面以及最重要的——天花板。羅馬人是將天然石材做成馬賽克,因此色彩通常較為柔和;而拜占庭人則使用玻璃來製作馬賽克,這使得拜占庭的馬賽克看上去非常鮮艷。此外,拜占庭人還喜歡將金箔夾在透明玻璃中製成金色的馬賽克——這可以說是拜占庭藝術的特色。如果在一座建築中看到黃金馬賽克,那麼即便不是出自拜占庭工匠的手筆,多半也是受拜占庭藝術所影響的(例如新天鵝堡中就模仿了拜占庭藝術)。

▲ 聖索菲亞大教堂中的耶穌像

  東西羅馬分成兩半以後,真的就各建各的教堂,各走各的路了嗎?並非如此。

拜占庭藝術對歐洲西部的影響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不僅是基督教藝術,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摩爾藝術也受到過拜占庭藝術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還曾經將拜占庭式的集中式結構視為完美,興建了一批集中式的建築。直至近代,巴黎還在蒙馬特山丘上興建了一座新拜占庭式的教堂——我們熟悉的巴黎聖心堂。

  在歐洲西部也並非沒有「真正的」拜占庭式建築——事實上好幾座經典的拜占庭式教堂都在義大利。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也是下令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皇帝)還曾經收復過一部分西羅馬帝國的領土,包括現在的義大利。在拉文納的聖維塔萊教堂牆壁上的馬賽克畫中,留下了他本人和皇后狄奧多拉的肖像,而這位皇帝卻從未親自看過一眼。

▲ 拉文納,聖維塔萊教堂(Basilica of San Vitale)內部,拜占庭式建築,6世紀。

  西西里島上巴勒莫的宮廷禮拜堂,同樣是拜占庭式的。

▲ 巴勒莫,宮廷禮拜堂(Cappella Palatina)內部,拜占庭式建築,12世紀。

  還有我們熟悉的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

▲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St Mark"s Basilica),內部為拜占庭式建築,11世紀。

  可以看出,傳統的拜占庭式教堂使用的是圓頂,或者說是半球形的屋頂。那麼人們又是怎麼會把「洋蔥頂」(Onion dome)和「拜占庭式建築」聯繫起來的呢?

  原來這其中有一個誤會。

首先拜占庭建築確實曾經在俄羅斯發展出過地方風格,例如1045-1050年間在諾夫哥羅德(Novgorod)建造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但這座教堂建造的時候使用的是「類似頭盔形狀的屋頂」,火災之後重建才換成了現在的洋蔥形狀的屋頂;其次是以俄羅斯為主的一些東歐國家在審美上開始逐漸偏愛使用「洋蔥頂」,於是「洋蔥頂」開始越造越多,不管是在何種類型的建築上;再後來,19世紀的時候在俄羅斯誕生了一種將彼得大帝時期的建築風格與拜占庭的建築元素相結合的建築風格,稱作「俄羅斯復興風格」(Russian Revival style),也叫「俄羅斯——拜占庭風格」(Russian-Byzantine style),這種風格的建築里有一些帶有「洋蔥頂」,有一些則是其它形狀的屋頂——屋頂形狀當然和「拜占庭」沒有關係。但是人們對於洋蔥頭形狀的屋頂印象太深刻了,漸漸地就有人開始把帶有「洋蔥頂」的建築視為「拜占庭式建築」,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 聖彼得堡,滴血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r on Spilled Blood),浪漫民族主義風格,19世紀。

  關於「洋蔥頂」是何時起源和發展的,人們說法不一。其中也可能有來自中亞和波斯的伊斯蘭教建築的影響,並且「洋蔥頂」也不僅僅出現在俄羅斯和東歐——比如印度的泰姬陵就有一個。【我們應當把「洋蔥頂」和下面的建築主體分開來看,而不是與某種建築風格關聯起來。】在偏愛「洋蔥頂」的東歐尤其是俄羅斯,他們可以在任何一種建築風格上運用他們的「洋蔥頂」,比如下面的這座大教堂,從它的立面就可以看出是典型的晚期巴洛克風格,而「洋蔥頂」只是出於習慣而建,並且做了適當裝飾。

▲ 聖彼得堡,斯莫爾尼大教堂(Smolny Cathedral),晚期巴洛克式建築,18世紀。

  所以,「洋蔥頂」更多的是一種穹頂的建造方式,可能會與一些東方審美相關聯。而「拜占庭式」最基本的要求是下面的建築需要是集中式結構,光以穹頂來判斷建築風格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 布萊頓,皇家穹頂宮(Royal Pavilion),印度-薩拉森復興風格建築,18-19世紀。

文藝復興 Vs 巴洛克 Vs 新古典主義

【古典元素的應用】

  還記得本文一開始就提到的那個把人搞暈的那個「希臘式」的「三角形山牆+列柱結構」的門廊嗎?還記得那個能裝下一個球的古羅馬萬神殿嗎?還有哪些建築風格學習了它們?

▲ 維琴察郊外,圓廳別墅(Villa Capra "La Rotonda"),文藝復興式建築,16世紀。

▲ 維也納,卡爾教堂(Karlskirche),巴洛克式建築,18世紀。不僅裝上了羅馬神殿樣式的門廊,還搬了兩根圖拉真記功柱來裝點門面。

▲ 都靈,上帝之母教堂(Chiesa della Gran Madre di Dio),新古典主義建築,19世紀。

  這三種風格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首先,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建築師們研究古典建築(主要是義大利境內的古羅馬建築)、學習古典建築理論(如維特魯威的著作《建築十書》),試圖與古代接軌;而巴洛克是在文藝復興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只是線條更為動感,並沒有拋棄那些古典元素;新古典主義則反對晚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那些花里胡哨,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古典建築、以及文藝復興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帕拉第奧(就是建造了圓廳別墅的那位)的建築上。其間可說是有幾番輪迴。

(文中圖片引用自維基百科,圖片版權歸維基百科所有。)

  感謝你看到這裡。

大家看爽了?還是看累了?!大米良花了一個小時仔細的學習下來,發現還是不夠。Iris 伊姐在豆瓣上有自己的主頁,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接跳轉到Iris阿姨豆瓣上的原文。她在豆瓣上陸續更新的關於歐洲建築科普。

閱讀原文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當歐洲跳起「中國芭蕾」
歐洲海軍的進化史
離巴黎 2 小時,就是這遺世孤立的角落
奧地利超豪華陣容訪華,打開一扇歐洲大門
如果你想移民歐洲

TAG:建築 | 歐洲 | 建築風格 | 希臘 | 風格 | 古羅馬 | 古希臘 | 羅馬 | 拜占庭 | 可可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