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河畔季刀寨(美麗中國·尋找最美鄉村·民族風情②)

  村民擺起長桌宴。    本報記者 郝迎燦攝

  季刀苗寨遠瞰。  本報記者 郝迎燦攝

  村裡的青石小徑。  余天英攝

  製圖:張芳曼

  自貴州凱里驅車東南,溯巴拉河而上,約莫半小時,便到了季刀苗寨。吊腳樓起自河畔,疊羅漢般層層攀爬直上山腰,其時驟雨初歇,山霧氤氳,似美人面部掩了一層輕紗,曼妙不可言喻。

  棄車步行至寨門,苗家好客,蘆笙響起,早已設下三道攔門酒,須滿飲三碗方得入寨。酒以糯米釀製,其色清冽,入口甘甜,只後勁稍足,一名「見風倒」,意為酒後吹風即倒,一名「biangdang酒」,擬摔倒之音。

  年輕姑娘皆著盛裝,衣服做工精緻美甚,單論刺繡,便有辮綉、平綉、纏綉等多種技法,遑論重達數斤的銀片、銀項圈、銀手鐲等諸般配飾,此即為長裙苗盛裝。而伊人步履輕盈,銀飾撞擊,如金聲玉振。

  村中老人潘年武已年過古稀,熟知本族風物,「做這一套盛裝至少要一年的時間,自家織布自家染,綉片繁多,銀器的打造也費工夫。」

  據潘年武介紹,村民最早自元末明初從江西遷徙至此,而寨中吊腳樓新舊交替,唯有數十棟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糧倉,遺存幾許歷史印記。「當時寨子人口少,糧倉隨各戶修建,盜賊搶劫和火災時有發生,糧食受損嚴重,人們為之惶恐不安。因山谷溪水從這裡順流而下,在寨老的建議下,把糧倉搬到這裡集中修建,既防火又防盜,人們安居樂業,百年糧倉從此世世代代保存下來。」老人娓娓道來。

  行走苗寨,小徑遍鋪青石,山中多雨,房屋又遮蔽了陽光,陰涼處便長滿了苔蘚,纖纖可愛,不忍踏足。仰頭吊腳樓懸虛構屋,架空而上。苗族工匠獨具匠心,不繪圖紙,一個墨斗、一把斧頭、一個鑿子和一個鋸子,便能使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梁梁相扣。

  鼓藏場是寨子的中心,也是村民們吹蘆笙、唱苗歌的所在。苗族在新中國成立前沒有文字,其千百年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皆譜入曲,代代傳唱。歌有情歌,以歌傳情,悠揚婉轉;有山歌,時而高亢,時而低回,如山勢起伏;有飛歌,感情充沛,豪邁奔放,源於農耕時的勞動號子……

  關於鼓藏場,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本寨祖先,喜愛銅鼓和蘆笙,後來,銅鼓場架鼓的木柱朽了,寨老們上山砍樹時發現有個人被老虎咬死在選中的樹腳下,若要這棵樹子來架鼓,等於「引狼入室」,於是樹不砍了,銅鼓也埋了,並立下遺囑:後代不得再敲銅鼓,從此,寨子只聞蘆笙。

  站在高處,俯瞰季刀小寨,山風吹拂,醉意漫上心頭,不知是醉於方才那三碗米酒,還是醉於腳下這片土地。遠處巴拉河水淙淙流淌,近處木葉輕拍,山風止歇,一切又歸於靜寂,只寨中偶聞幾聲犬吠。

  

  小貼士

  怎麼去:從貴陽至凱里有火車通行;從凱里市駕車沿金山大道至三棵樹鎮,轉入S308南行即至,約半小時車程。

  吃什麼:苗家長桌宴,酸湯魚,臘肉、野菜等農家小炒。

  玩什麼:徜徉苗寨,吊腳樓發獃,看苗族歌舞表演,巴拉河畔戲水。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讓心花在最美時綻放
澳大利亞酒杯灣:世界十大最美海灘之一
古時候最美的八個公主,貌美如花國色天香,你最想娶哪個回家呢?
婺源自駕,在婺源最美的季節看油菜花
中國最美的婉約詞欣賞

TAG:中國 | 民族 | 美麗 | 最美 | 尋找 | 民族風 | 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