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越來越清晰的教育1 -
越來越清晰的教育
方向:
2011年中國基礎的主要任務是: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
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緊緊抓住那些長期充滿困擾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難點問題和社會充滿期待的熱點問題,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動發展,以改革提高質量,以改革增強活力。
公平既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理想,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標誌著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進入了注重內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新階段。
提高質量是教育事業永恆的主題,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
要樹立科學的質量關,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建立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人民教育》2011.1新年獻詞)
關註:
需要每一位元元元元元學生能夠真正把自己想清楚,從一個真實的自己開始去規劃人生、鍛造自我。每一所學校,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弄清自己的文化,整合可用的資源,辦一所真正具有個性特色的學校。
素質教育的動力應該來自人本身的成長需要,來自教育的本義,也來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
教育需要耐心,教育需要淡定,因此教育的評價更需要慎重,如何讓老師們過一種平和的生活,在從容里呵護孩子的心靈,於淡定中欣賞孩子的幼稚,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天天把孩子的分數視為自己的工資。那些立竿見影的獎勵兌現,那些過分拉大差距的鞭策激勵,事實上在慫恿和鼓勵著教育的功利。
在目前的中小學校里,我們面對相同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學校課程何時才能與學校的育人目標對接?不要用行政的手段,推動各種課堂朝向同一個模式。
既然學設是有個性的,那麼我們就必須承認教師的個性。不必讓不同風格的老師同台參加同樣的課堂教學比賽,不必讓所有的學科都以相同的方式設置擂台,不必對不同的課型使用相同的評價模式,不要用統一模式培訓不同的教師,更沒有必要讓所有的老師都寫教學隨筆。只要他們熱愛事業,熱愛學生,真心實意搞教育,兢兢業業辦學校,是否可以給他們一些寬容,讓他們保留一些個性.
有什麼良方可以讓我們關注不同、保護不同甚至能夠塑造不同?很迫切的可能是外部少干擾,內部少折騰。具體來說,減少檢查,減少上級,減少開會,是個既簡單又現實的辦法。
美國著名學者戴維說得好,「可選擇性」標誌著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也是一個行業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社會需要多樣化的人才,人的發展需要不同的成長環境,需要富有個性的課程,把學校辦得讓人才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是教育應該追求的目標,也是教育成熟的標誌。(《人民教育》2011.1,2011年關注什麼?李希貴)
教育回歸
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他們習慣了接受,滿足於各種證書,卻沒有對知識的渴求、對真理的堅持,求新求變的勇氣早已蕩然無存。
對教育常識的遵守,是對常識隨蘊含的精神、規律和價值觀的認同與守望。
莫把孩子當天才教,生命總在變化,總是充滿著不可預見性。
現在聰明的教師太多,智慧的教師太少。智慧者選擇載下銀杏樹,百年方成,哪怕他們看不到那一天;聰明者卻選擇牽牛花,經年即開,只是希望看見那一瞬間的耀眼。
什麼時候我們的教育連鼓勵學生去做個平民的勇氣都沒有了?
漠視個性、流水線般地對待學生是弊端。但是,對學生抱著過高的期待,恨不得人人成才,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明改革的徹底與成功,這種做法就符合教育的規律嗎?殺君馬者道旁兒。正是旁人過分的期待與厚愛,才讓駿馬奔到超出極限而死亡。
讓一個孩子去嘗試不屬於他年齡的生活,是一種極大的殘忍。國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責任保護一個孩子的生命健康。
我們太習慣於在平凡中去搜索孩子的天分,卻忘了把孩子當孩子。
儘管教育要受社會影響,但絕不等於教育沒有自身獨立的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教育不僅要為人才奠基,更要為「人」奠基。唯有如此,教育才能以自身的價值為他人所承認,才能真正的回歸「教育」。
教育在此處回到了教育本身:當它面對生命時,不是急於得到膚淺的、一時的成績,而是著眼於人複雜而又長久的生長。
教育是偉大的,它所思考和關心的問題,以及它對人性發掘的方式和著力點,都是其他行業所不能輕易抵達的。
教育是藝術,要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有深刻的關照與提升。每個學生的愛好和不同之處,都能在教育中得到承認和尊重。
我們把學生簡化成一個個的分數了。
教育是科學,它需要我們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要有科學、嚴謹的設計和考量。
馬克思曾質問普魯士當局:「你們並不要求玫瑰和紫羅蘭散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形式?
我們交給學生的,除了一個知識世界外,還應該有一個「意義世界」。同時擁有這兩個世界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獨立的人。哲學著眼於引導人對自己和世界的深思,力求去發現自我的價值,從而幫助人建構起一個極具個性的「意義世界」。
在那些看似無用的知識里,如藝術、歷史、、哲學等,有個體對自我生命之本真的追尋、有個人德性的內在完滿以及生命意義的豐富與深刻。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其批判性思維相關係數高達0.84。
哥白尼、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等無一不具有自覺而深刻的批判意識。他們在一生中始終掌握了學習什麼和研究什麼的主動權,享受著自由探索的樂趣,而絕沒有遭受我們今天題海戰的痛苦。
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讓學生思想自由,能用批判、系統、辯證的思維方式,去探究生命和世界的本質。哲學是一種理論沉思,但是現在的教育沉不下來。
校園也需要安靜的社團,它如同思想沙龍一樣,讓參與者傾聽哲人、與哲人對話、和同齡人共思,去尋求內在精神的滿足與意義,去勇敢地批判與創建。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存在於閑暇之中。」他所說的幸福,是心無旁蝥的哲學思辨。為了思考而思考,該是一種多麼純粹的快樂。《人民教育》2011.1,讓教育回歸常識,李帆
健全的人格是賦予社會發展真實生命力的廣泛心理基礎,現代教育必須將社會發展的需求與人的全面自我實現結合起來,才能既符合社會發展的現實規定性,又能實現人的解放與全面自由發展。
健全而強大的人格,貌似無形無跡,卻能為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覓到一處堅定的精神歸宿。
什麼是教育價值觀?對於教師來說,就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培養什麼人」的問題關乎教育的價值起點,關乎一個國家的教育能否真正起到解放人、發展人的作用,關乎人類能否在教育中真正的實現自我、完善自我。
一旦教師立場轉換為學生立場,將「以人為本」、「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活動中,必將點燃更加燦爛的智慧火花。
從「絕對權威」到「平等中的首席」之間的距離,是學生的自覺發展。
簡單、隨意,無視規則的背後是教師的絕對權威以及學生的絕對服從。命令與服從是中國從古至今師生關係的不二法則。這種關係源於人們對知識的尊重。千百年來,知識的傳授始終由教師擔當,由此,教師作為知識掌握者和傳播者的權威地位牢固確立。在這種單向信息傳遞中,學生只能「被認可」,自我生長的內在力量微弱;想像力、好奇心得不到正確引導,創造力在封閉、保守、順從中逐漸萎縮、磨滅;同伴間的競爭被強化,善良、友愛、平等、尊嚴等情感得不到重視和培養,人際間冷漠、自私意識滋長。
多爾將教師定義為「平等中的首席」,在承認教師指導者角色的同時,更加強調教師與學生都是學習者團隊中平等的成員。學生作為獨立主體,是教育活動的實踐者、探究者和創造者,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和指導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教育情境中,在與教師同學交往的過程中獲取理解、合作、友愛、尊嚴、信任等情感體驗,萌生自我意識、自我接納。最終實現積極主動的自我發展。
良好的品質,只有在體驗中才能變成一種自覺意識。盧梭說:「任何一種良好的行為之所以能產生良好的道德效果,只是因為在你做的時候就意識到它本來是好的。」它不是在說教中形成,不在檢討中形成。學生在嚴厲批評面前的懺悔,很少出於對所犯錯誤的反思,更多的是在教師威嚴氣勢下產生的內心恐慌,即便以後不再觸犯此類錯誤,也不代表學生從價值觀上對這種錯誤有了正確的認識。這些做法對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具有實際意義上的建設性。而「做好事「的介入,在懲罰和價值觀教育之間建立了聯繫,積極得到的體驗成為自覺意識的內在構成和行為底墊。
良好的道德教育源於生活。人類優秀的道德品質,只有在現實生活中才能綻放出更加燦爛的人性光輝,道德教育也只有在鮮活的教育情境中才能比教材更生動,比說教更深入人心。《人民教育》2011.1,人,究竟怎樣成長,冀曉萍
課堂文化
儘管課程在改,教學理念在變,但彷彿只在表層流動,於教育之實體——日常課堂而言,仍「風景依舊」。
素質教育還只是停留於表層,徘徊於外圍,還為深入到學校教育的內核——現實的課堂教學。
我們只能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常課堂狀態而不是公開課所代表的「個別狀態」出發,來做實踐判斷,來討論改革的方向,如此,素質教育才可能成為學校教育的內質構成。
課堂場景下,人的心理安全感一直處於被忽視狀態。培植敢想敢說的課堂文化。課堂文化決定了教學的成敗,一個害怕出錯的封閉課堂是絕不會成功的。構建信任課堂,構建勇敢課堂,構建公正的課堂。寬容,是課堂生活的起點。因為寬容,學生才敢於道出困惑,才敢於質疑,才敢於創造;因為寬容,教師才能知道學生的困惑,才能聽到質疑的聲音,才能判斷教學的下一個方向在哪裡,師生真正的思維對話與碰撞才得以展開。
課堂教學的「氣場」必須能夠傳遞主流價值觀。教學紀律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是知識魅力主導下的「知識秩序」,而不是考威嚴建立起來的「形式秩序」。
一個只強調「服從」,尤其是思維的服從、知識的服從的課堂,是思想專制的課堂。教學民主的核心是思維民主,是師生間的平等對話、理性辯論,是對真理懷有共同的敬畏之心。
課堂文化——教師一舉手、一投足間誕生的氣場,與教學比起來,好像很外圍,微不足道,卻決定著整個課堂的教學品質。每堂課首先感受到的是文化,是這個文化「統治」下的頭腦。文化狹隘,則頭腦狹隘;文化不正,則頭腦失范;文化專制,則頭腦僵化。中國課堂要有所突破,必須從課堂文化的變革開始。
因為課堂文化,參與著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動。
人在精神世界裡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強烈興趣,有著強大的好奇心、想像力,有著創造的衝動,有著智力生長和人際交往的渴望等,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與其他無關。
教學要有興趣之美、溝通之美、學科之美、思想之美,美的課堂,不在於教學方式,而在於學科素養,在於教師氣質,更在於教學視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什麼比較受學生歡迎?因為它們契合了人的本性。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智力活動,具有思維歷險之美;與人交流,則是一種交換思想、激發困惑的反思活動,具有智力成長之美。
我們的能力黑洞——複雜情景中的判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嚴重缺失。
早在20世紀初,杜威就批評教育的錯誤:「第一,不考慮兒童的本能或先天的能力;第二,不發展兒童應付新情景的首創精神;第三,過分強調訓練和其他方法,犧牲個人的理解力,以養成機械的技能。」
法國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埃德加﹒莫蘭指出,未來教育有七個黑洞,其中第二個黑洞就是,「人們不教授確切的知識……確切的知識並不是那些在形式或數學程序上極端複雜的知識,而是能夠將信息和數學放到特殊背景中去的知識……是在部分和整體之間往來如梭的知識……背景教學是知識的迫切需要……在我看來,必須將只是貫通。
大量的機械訓練普遍存在,日益侵蝕著人的創造性。過度強化會使學生失去思維的靈活性以及求異思維的意識和習慣。
不關心知識的來龍去脈與相互聯繫,這使我們喪失了複雜情境下思維靈活新的基礎。
從抽象到具體、從具體到抽象的穿梭,表面上看是對生活經驗的關照,本質上則是思想方法的有力滲透。從抽象到具體是演繹思維,從具體到抽象是歸納思維,期間涉及「情景化「和」去情景化「(建模)的複雜的判斷過程,甚至一個學科的思想方法。
不珍惜新知識帶來的新情境,這使我們一次又一次丟失了獨立思考和探究新問題的絕好機會。講授法之所以容易使學生被動,乃是因為大多數教師的講授很少懂得停頓、留白。
只要我們對一兩年的教學計劃稍作調整,就能贏得在品質上更為出色的能力。追逐沒有品質的「效率「,我們的教育就永遠培養不出」創造性人才「。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必須首先在目標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來,回到人的核心素質上來。因為,人的課堂生活質量,決定了教育質量的高度。(《人民教育》2011.1教學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余慧娟)
《規劃綱要》特別之處,過重的課餘負擔嚴重損害兒童少年的身心健康。主要原因:學習時間長、家庭作業多、考試次數多。
現在的蠟燭依然在燃燒,卻沒有照在學生的心坎上。教師不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機械的抄寫作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今天的救救孩子,是從考試地獄中解救出來,從沉重的課業負擔重中解救出來,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將來能幸福的度日,而是要讓他們在眼前就能過幸福的童年。。
尊重成長規律,不製造「反季節孩子」。周培植說:「孩子的成長過程誰都無法替代,我們要學會優雅的等待,不去打擾他們的成長規律。
教育者應當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公平教育,不能有特別的「優待」和「嫌棄」。教師對孩子們的奇思怪想容忍度極低,不少新奇的創意在萌芽中夭折。如何讓每一個孩子為自己尋找和設計最有效的學習方案。
中國學生模仿能力強,但是設計和改進的能力比較差。尤其在制定行動計劃、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和評估產品等方面明顯薄弱。動手實踐能力弱成為學生的一個致命傷。
重視認知教育和應試的教學方法,而相對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我們的思維模式、認知方式、認知風格,幾乎都是從學校里開始塑造的。所以當任何一個事物成為現象的時候,當他成為問題的時候,我們都要帶著教育的眼光去觀察,帶著教育的頭腦去思考,去尋找它背後的東西。(《人民教育》2011.1開創學生美好的未來,錢麗欣)
研究
現在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必須有基於實證和基於科學的研究。教育需要哲學、價值觀的引導。基於實證的教育來自專業的智慧和實證的研究。專業的智慧是什麼?個人實踐經驗、傳統觀念和方法。實證的研究包括學習科學和轉化研究,把揭示的教育規律及時轉化為教育行為。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說過:教育研究不能靠拍腦袋拍出來,不能靠媒體的宣傳鼓搗出來,它要有大量的實證,要有嚴格邏輯的審視,背後還要有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公共關係乃至憂患意識。因此,科研成果既要關注目標的指向性,更要關注過程性和生成性。
行動研究。校本課程要尊重學生需要與社會對接。教育科研也要注意與傳統對接,一個被歷史檢驗過的傳統,只有守正,才會出新。
時間不只是長度,它還是沉澱體。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效益滯後性的實踐科學,教育研究必須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基於實證研究,是在把課程教學進一步引向科學,引向人的身心成長與發展規律,引向更高的教育質量。(《人民教育》2011.1必須加強基於實證的研究,余慧娟)
拿種子之人想到的是機遇,因為蒲公英是極為特殊的種子,哪怕下一場小雨,它都會抓住這個機會,快速的完成整個生命的歷程:發芽、開花、結果,因此,這樣的人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遇,他們總是主動尋求和創造發展自我的機遇。
慢慢走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去體味和學習。
教師人生的很多時光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在學校中的生命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整個人生的生命質量。
所謂享受學校,就是指教師在學校里,能夠得到精神的愉悅而非痛苦、個性的發展而非壓抑、胸懷的廣闊而非狹隘、願望的實現而非沮喪。只有老師們對學校充滿了情感、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內心充滿著陽光,師生之間心田中陽光才會交相輝映。教師若不能在學校中愉悅精神、發展個性、實現願望,我們還能指望學生們做到這些嗎?
學校是播種幸福的地方,是產生思想的地方,是精神升華的地方。要讓校園裡到處是老師與孩子們的聲音,而非校長一個人的聲音。
如果大家都在關注著工作本身,都在做著自己有興趣的工作,那麼這個集體的文化必定是簡單而又積極的。(田野里不種莊稼,就會雜草叢生)
校長的心思在哪裡,哪裡的莊稼就會茂盛。校長要始終對教育保持高度的敏感,對教育的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對教育的話題念念不忘,不斷思考教育、研究教育,這樣才會感染和影響教師。
要培養教師的領導力,不能光談執行力,多談領導力。教師的領導,不僅是指對學生的領導,更重要的是對某種任務與項目的領導,誰負責了哪項工作,它實際上就是哪項工作的校長。
人是活在群體中、活在氛圍中的,只有大家相互影響與促進,才不斷產生動力。(《人民教育》2010.23讓教師享受學校,夏青峰)
新課程的關鍵詞是「發展」,關注的焦點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當前品德課程的定位是「活動型」、綜合課程「,以」回歸生活「為核心理念,倡導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
魯潔教授指出:「德育是人為地,德育是為人的。」德育最終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需要是學校教育活動的起點,需要是心理的缺失狀態。長期以來,教師被看作是「真理」的化身和「道德」的權威,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對學生進行塑造與改造的工作,由此漠視了學生主體意識和主觀願望。
一位德國教育家說:「過去我們把課程當作整個世界,現在我們要把整個世界當做課程。」
兒童需要不斷獲得需求的滿足和成功的激勵,需要主體的參與和積極地內心體驗。只有體驗,思維才能產生飛躍;只有體驗,獲得的思想情感和知識技能才能刻骨銘心;只有體驗,才能加速他們的社會化進程;只有體驗,教育目標才能內化為他們的基本素質。
教學內容與兒童現實生活脫節,教學方法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手段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脫節。德育課程的地方資源和校本資源開發未能關注兒童真實的、現實的、正在進行的生活,未能觸及兒童得到情感、意志領域,不能順利轉化為學生個體的品德素養的內在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樣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人民教育》2010.23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體驗型「德育,陳萍)
先有一個圈子,後有一個時代。生活情感圈、專家督導圈、同行互助圈、運動休閑圈、同事合作圈。
課題研究過程:從查閱文獻、論證課題、制定實施方案,深入系統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融合整個團隊系統開展研究工作,及時總結提煉研究成果到精心撰寫科研論文、形成課題報告,無不是對自身專業能力的一種歷練和挑戰。(《人民教育》2010.23一位中學心理教師的專業成長自述,白雲閣)
課堂與試卷的深難枯燥、缺失情感;學習過剩、缺失留白;機械訓練、缺失創新;等挫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應該針對問題,讓學生髮現問題再解決問題。在無法涉及制度改革的層面上談教育改革也許只是改良。
有效教學
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它倡導教學是教師個性化的、『沒有公共的方法』的行為,是一種『憑良心行事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授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人們才明確提出,教學也是科學,既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有效教學應運而生(不要輕易否定一線實踐意義的方法,只有澄清、修正)
應當強調教學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兩者不可偏廢。否定科學性,必定造成教學進度的緩慢、教學效率的低下,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同樣,否定藝術性,必然會影響教學的個性化和風格形成,當然也會影響教學質量。當今有效教學的背景已發生變化,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成了主要的背景和目的,因此,更要在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中多下功夫。
在有效教學的實踐中,不難發現,教師常常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信心等問題擱置起來,剩下的只有效率、效果。要解釋一般意義的學習,必須考慮人們的思想信念和情感。
當下有效教學需要一下理論來支撐:情感教育理論。馬克思早就明確指出,情感是一個精神飽滿、為自己目標而奮鬥的人的本質力量。
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並沒有否定真實世界的存在,而是強調這樣的「真實「應當有一種對其加以認識的適當方式,因而教學方式應當轉變。不僅如此,在認識方式、教學方式轉變的背後更是對學習者、對學習、對教育等認識方式上的根本性變革。他更強調個體的內在認識發生機制,強調在情景脈絡中主體對外部世界的適應及建構。還有因材施教理論。
教學是內蘊價值的追求,有效教學的根本追求應是價值的追求。價值即理想中的事實。正是價值有現實取向理想的向度,在人們的觀念世界聳立起一個完美和終極的整體相關聯的價值觀,它既引領人們前進又賦予其生活的意義。如果有效教學過於拘泥於教學的有效與無效,往往丟棄了最重要的價值。
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核心,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性地學習、享受學習,應當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和永遠的追求,也是教學的本質回歸。以學生學習為核心,要建構起不同的策略。要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任何時候不能輕慢,更不能放鬆教師的積極主導作用。少教多學『先學後教等是理念、要求,也可以形成教學模式,但更應該是他們為教學策略,其核心是以學定教。作為策略,就可以調整情況,而不必固定模式。學生學會學習,是對教師教育使命的新認識,是對教師教育智慧的新挑戰。優秀教師應當是以自己的教學智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教師主導的最根本成效是學生逐步學會了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努力追求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溫家寶總理說:「教育要讓人有自己獨特的靈魂、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教學改革必須讓創新這一靈魂真正存活在課堂教學中。
兒童有自己的偉大之處,那就是他們的可能性。可能性就是創造的潛能,可能性就正在發展中的創造性。
「幼稚」里往往隱藏著好奇、問題、創造,往往透露著可能性的信息。消除年齡歧視,首先承認他們的幼稚,看到幼稚背後或深處的東西;其次是保護他們的幼稚,保護幼稚實質上是保護他們的創造性;再次是開發他們的幼稚,是可能性逐漸轉化為現實性。當下課堂里嚴重存在著年齡歧視問題。
現在的有效教學,仍以知識傳授為主,智慧被擠壓了;仍然以分數為主,能力,尤其是創造力被驅趕了;仍然以規範為主,好奇心、想像力、那些看起來「不規範」的表現被斥為「違反紀律」。
美國學者、哈佛大學著名的教學論專家達克沃斯的教學價值論是:「課堂教學必須建基於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之上,而學生的獨特性集中體現在每個人的觀念的獨特性中,教學的目的(或價值)就是幫助學生在原有觀念的基礎上,產生新的、更精彩的觀念。」她還認為:「每個人的觀念是其智力的核心。」
獨特的精彩的觀念,是創新的綠芽,也是創新的前奏,甚或是創新的前提,它凝聚著一個人創新的心智,意味著新的創意、奇妙願景的開始和實現。
教師提供誕生精彩觀念機會,包括兩個方面。首先,願意接受兒童的觀念,其次,提供向兒童暗示著精彩觀念的情景。(《人民教育》2010.23教學改革決不能止於「有效教學」,成尚榮)
教師教學風格:
公開課的選題最重要的是文本和你個人氣質的吻合,適合你的才華,適合你個人風格的發揮。很多優秀教師是贏在自己的風格上的。不但研究大師或特級教師的風格,更要研究自己、發現自己的風格,風格即人。生命皆有風格,教師皆有風格,風格與每一個教師的教育教學生活相伴隨。
風格首先是一種藝術範疇的東西,它是一種藝術而不是技術。凡是藝術的都是個性化的,凡是藝術都是創造性地,凡是藝術都是唯一的。凡是技術的都是可以複製的,都是可以克隆的。
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不成熟的職業,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師的教育教學,有著非常強烈的個人色彩,它是建構的個性化的基礎上的。
風格是一種境界,每個人的教育教學最重要固化為一種風格,固化為個性化的、穩定的一種形態、一種韻味、一種風貌。風格是一種力量,它可以深刻影響學生的心靈。我們記憶中課堂上留下來的,基本全是風格性的東西留了下來,是情感的東西留了下來,而不是知識點,不是教學過程留了下來。
教學風格在課堂上有多種多樣的體現,第一點就是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處理:不同風格的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處理肯定各不相同。第二點體現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不同風格的老師,對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同。第三點體現就是在語言上。老師要錘鍊自己的風格,要從改造自己的語言開始。讓語言形成一種「場」當你講話的時候,緊緊吸引著學生豎起耳朵聆聽。
你未來成熟的風格,就是從你今天一節又一節不成熟開始的;你未來散發著巨大魅力的風格,就從你今天一次又一次失誤中開始的,從你今天一次又一次教學細節的改進中開始的。
要想形成自己的風格,首先必須學會發現。一個老師,要善於發現自我:我的性格優勢,我的知識結構,我的能力特點等,要努力尋找自己的每一個亮點,這是形成風格的物質基礎。很多教師,教了很多年書,但依然對自己不甚了解,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究竟在哪裡,這是一種專業成長的悲哀,是一種職業生涯的悲劇。第二,可以從模仿開始。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天才,不是一起步就撒丫子跑,人生第一部必須模仿,一步步磕磕絆絆地走。模仿不能成為目標,最終我們必須從模仿中走出來,創造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風格。第三就是要創造。怎麼創造?首先在文本解讀方面,在教材的理解方面,你一定要見人之所未見,思人之所未思。你不能對常規的教學內容產生個性化的解讀,你就永遠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第二部對教材有了個性化的解讀和發現,然後就是要創造個性鮮明的方法來傳遞自己的解讀和發現。第三步是語言。要找到自己語言的特點。
從現在,從當下,從你明天的每一節課開始,你都要考慮著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前進。(《人民教育》2010.23風格,離普通教師有多遠,李振村)
如果教師缺乏職業的尊嚴與自信,如果教師放棄應有的話語權,教育的改革仍將不斷地被這些無謂的爭論干擾,從而不斷地失去發展的機會。(《人民教育》2010.23喧囂浮躁起風波,王棟生)
一名教師,熱愛教育事業,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做出了優異成績,並且對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風格,在教育界有一定的影響,就可以成為教育家。(顧明遠)
第一個層次的教師只是把教師當做職業。第二個層次的教師是有一些思想追求的教師。第三個層次的教師把教育當做自己畢生的追求,是在文化層面上工作的人。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知識面越來越窄,教師的工作越來越浮躁,教師的身心越來越倦怠,甚至很多人已經不會教書了。有人戲言,小學教學是一本叫參加一本教材,初中變成了一本教參,高中就變成了一套卷子。教師的生存狀態、激情活力甚至教師的生命本身都出現了很多危機。
美國《數學諮詢委員會最終報告》:「以學生為中心「、還是認為教學應當完全」由教師主導「都得不到研究的支持,因此不應當遵循。採取何種教學方法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
瑞典著名教育家F.Marton馬飛龍指出:「中國的教師試圖獲得一種平衡,教學也就變得既以學生為中心又以教師為中心。「加強」問題意識「,也即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問題引領「,或許就可被看成實現「雙中心」的一個重要途徑,積極實踐與認真的總結反思正是教學改革最為基本的一個途徑。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青春叛逆期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後的機會!
※2018年新加坡留學申請條件大全
※教育技術精品課程相關鏈接 - 課件|教學資源 - 教育技術
※【教育讀書】陶行知教育箴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