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不要陪孩子學習
文/潘紅艷
孩子的學習是否需要家長陪同呢?有的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不應該陪同;有的家長願意陪孩子學習,但又擔心時間長了孩子過於依賴家長,缺少獨立性,今後不會自主學習。
應不應該陪,怎麼陪?是眾多家長心中的疑惑。
以我多年從教、任班主任的經驗,我認為第一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適用於剛剛上學的孩子。
一年級的小孩,剛上學對學習充滿熱情,但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卻是零起點。這是一個培養習慣、建立觀念的絕佳時機,也是關鍵期。
女兒剛上學的時候,我就和她一起制訂了學習計劃和每天的作息時間表。我們把英語朗讀安排在早上起床後,因為這個時間大聲朗誦,既有利於打開聲帶,也有益於英語學習。而英語的複習背誦安排在每天晚上,這樣當天新學的知識可以得到及時的複習,將需要背會的內容,在晚上背一遍,第二天早上再背一遍,就能鞏固記憶。這個習慣女兒一直保持到現在。
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給女兒準備了一個錯題本,手把手地教她怎樣整理錯題。我們一起把做錯的題剪下來或者抄下來,整齊地貼在本子上,下面用紅筆分析出錯誤原因,然後再寫出正確答案,並按不同的失誤類型列出目錄,標上頁碼,方便複習時查找。
像這樣複雜的整理、分析、分類等工作,小孩子怎麼可能生來就會呢?這些都需要大人言傳身教,孩子只能在家長的「陪學」中,有樣學樣,慢慢地去領悟,逐漸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有的家長害怕輔導過多,孩子過於依賴,反而影響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的看法是:指導但不包辦代替,重方法、有耐心;督促務必持之以恆,重原則、有恆心。
學習說到底終歸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的「陪讀」、「陪學」適用於習慣養成之初,一旦孩子的學習走上正軌,家長就要逐漸放手。
由扶到放的過程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家長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至少要經過半年以上的訓練。
女兒上一年級時,她寫作業我都在旁邊陪著。進入二年級後,她寫作業的習慣已經基本養成,我就開始慢慢地放手。先是她自己在書房裡寫作業,我在客廳看電視,她全寫完再拿給我檢查。我觀察了半個月,發現作業質量和書寫速度沒有下降,就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女兒獨自完成作業,如果沒有不會的題就不必讓我看了。其實每天她睡覺後,我都會偷偷地翻看她的作業,看看錯題多不多,寫得是否認真。如果錯誤的量在正常範圍內(僅有少量錯題,數量沒有出現激增;錯誤原因不是基本知識沒有掌握;不是某種題型反覆失誤),我就不動聲色,第二天讓老師去處理。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就和她談心,適當懲罰,恢復「盯人式」監管。如此往複幾輪,直至孩子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一如既往地認真完成作業。
第三階段是讓孩子半獨立式學習,即家庭作業完全自主完成,我每隔比較長的時間才抽查一次。一般是一二十天看一回,或者一個單元結束檢查一次,並經常與她的老師溝通,留意觀察她的學習細節,悄悄地監測她的學習狀態。表面上看已經是放手了,實質上她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關注之下。這種方式的管理我堅持了一兩年,直到確定孩子真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我才真正地放手。
一年級的孩子需要家長陪伴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而只有陪得有技巧、有耐心,今天的陪伴才會為明天的放手打下良好的基礎。
(摘自九州出版社《陪寶貝上小學,走好每一步》一書)(責編 拾穀雨)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1500個成語接龍,貼在牆上,和孩子常玩,語文成績直線上升! | 學習
※【學習好資料】90張樓盤景觀實景鳥瞰圖
※鏟屎官已哭暈在廁所!養了喵星人後,學習工作效率立降100%
※[轉載]奇門商戰資料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