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需要精彩的藝術表達(藝文觀察)

本報記者 周飛亞《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06日 08 版)據統計,全國已有逾百所高校開設了創意寫作課程。與創意寫作相關的話題一直都在熱議中——創意寫作培養的是作家還是寫手?它與傳統文學創作是否可以融合?它應該服務於文化工業還是追求人文關懷?它將給高校文學教育及整個文學生態帶來怎樣的變革?中國的創意寫作如何找到自身特色,又如何與國際接軌?9月24日,2016年全國創意寫作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高校的學者與活躍於創作一線的作家齊聚,對這些問題展開了熱烈探討。本報記者將帶領讀者走進會場,了解創意寫作的現在與未來。——編者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尤其在當今世界,文化不但要滿足本民族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且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們的文化發展與經濟、科技等「硬實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還不相匹配,而文藝創作中的原創力不足,正是制約文化發展的瓶頸之一。創意寫作的興起,或許能夠成為解決問題的良方。作家像種子一樣,也需要外界的陽光雨露近年來,創意寫作在各高校蓬勃生長,許多作家和大學生參與其中,形成了一股文學潮流。「創意寫作有利於更新文學創作思維、創新文學教育模式、探索中國化的寫作人才培養模式,在推進創意寫作的過程中,文學教育與文學實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不但促進了高校文科教育的發展,也給文學創作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認為,中國當代社會正發生著歷史性的巨變,社會形態複雜而豐富、生動而精彩,「到處都是精彩故事,時代發展十分需要各種創新型的文學表達,創意寫作正是結合了這種趨勢,因而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在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刁克利看來,創意寫作的主要目標就是推動文學教育和作家培養。「作家像種子一樣,既包含自身的成長因素,也需要外界的陽光雨露。」刁克利指出,當代作家都要面對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如何應對批評的精細化、專業化;二是如何承接文學傳統,並克服和擺脫影響的焦慮。創意寫作能夠從這兩方面打下基礎。「文學史上沒有自生自滅的作家。批評家的精細和無孔不入,使得作家無可逃遁,唯有磨礪完善技藝,明確自己的寫作類型和領域。文學批評評判成名的作家,遴選作家進入文學歷史和傳統;創意寫作則培養成千上萬的想要成為作家的寫作者,即想要進入文學史的、喜歡寫作的『准作家』,二者各司其職,缺一不可。」作家培養,有所為,也有不可為「創意寫作」這一概念誕生於美國,來到中國以後還是有些「水土不服」。畢竟,傳統觀念中一直認為作家是天生其材,是不可培養的。創意寫作界的同仁們一直在為其學科合法性而呼籲,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創意寫作理論建設,必須要有中國文化的一些特質和思考,不能照搬西方的概念。作家的培養和生成機制是系統工程,創意寫作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對於作家培養,能有所為,也有不可為。「可為的方面,一是圖書資源與文學傳統的繼承。寫作的重要學習是臨摹經典,如何讀書、選書,是創意寫作項目可以教的。二是寫作資源。教會學習者找到自己獨特的寫作素材。三是寫作視野和能力。四是寫作的氛圍。創意寫作項目和作家班最大的激勵是寫作的氛圍和精神支持,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創造這種良性的氣氛,讓學生相互激勵,遇到問題時有人提供幫助。」因此,刁克利認為,作家的觀察意識和寫作能力,對待批評的態度和包容吸納能力,是創意寫作課堂的中心。作為國內首家引進創意寫作的高校,上海大學也頗有經驗。「國外對創意寫作教學也有各種爭論。比如,美國的高校在引進創意寫作專題教師時,就產生過幾種思路:一種是編輯和批評家教學;一種是作家教學;最近,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高校有了一些小小的轉型,允許創意寫作研究的理論家來授課,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師中還有一個是機器語言學家……但是,總體上還是以請作家來教學為主的。中國的高校目前也在建立各種各樣的駐校作家制度。」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中心執行主任葛紅兵介紹。對此,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吳炫卻有不同的看法。「創意寫作不是一種技術性的訓練,它可以包含,但不能停留在這個層面。創意必須突破作家任何原有的構思——技巧運用、細節處理乃至創作方法這些東西,因此,它不是一種『學習』,也就是說,不應是介紹既定的作家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而應該是『審視』,如何審視過去的創作並找到新的突破點,才是創意寫作的根本。」對於「創意」的內涵與意義,吳炫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在文學領域,對創造性的要求從未停止。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創造性?「《紅樓夢》改變了男尊女卑的傳統文化認知,這是一種創造;司馬遷是尊重儒家文化,但他把一視同仁的『仁』改成一撇一捺的『人』,認為任何人都可以進入他的歷史,任何人都有問題和缺陷,這種對『人』的理解,也是一種尊重現實又改造現實的創造。因此,創意寫作最應該教的,不是技巧和寫作能力,而是如何突破既有文化觀念束縛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吳炫說。如果說吳炫提出的是創意寫作的「終極目標」,另一些人則更關注眼下的現實。廣東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江冰認為,創意寫作要分層次、分方向來發展。「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比如上海大學有博士點,復旦大學、北師大主要是碩士培養,而像我們這樣的本科院校,更多給學生的承諾是培養寫手。博士的培養可能更多涉及理論探討、關注學科合法性的問題;碩士可以做一些寫作訓練,有望培養出嚴歌苓這樣的作家;我們的學生將來不一定會從事寫作,可能會進入公司或公共文化機構,他們了解文化消費和文學生產這個領域,同時又有基本的寫作能力和鑒賞能力。這可能對大學創意寫作教育更有幫助。」南通大學文學院院長范欽林也有相似的看法:「創意寫作的『野心』正越來越大,想將傳統寫作全部容納進來,這會使創意寫作的本體變得越來越模糊。應該認清,創意寫作是文化工業的產物,與傳統寫作有著本質性的區別。」他著重強調了兩者的差異:「傳統寫作是個體性的,創意寫作有集體性。傳統寫作產生於農耕社會,創意寫作的產生背景是後工業社會。傳統寫作是天才的事業,創意寫作是天才+普通人的事業。傳統寫作是獨創性的,創意寫作是類型化的,當然,這種類型化中也包含著一定的獨創性。傳統寫作更注重個體的表達,創意寫作更注重經濟性。兩者的『引力』也是不同的,前者引向經典化,後者引向全版權運營,即其中的要素可改編成影視、遊戲、動畫等。」「當然,不可否認,創意寫作中也可能產生經典。但兩者的關係不能講『融合』,要多講『區別』。」范欽林相信,有了明確的定性,才能更好地發展。在這個領域,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腳踏實地;常常形成共識,也從來不乏爭議。而正是這一點,讓我們看到了行業內孕育的生命的張力。喚醒普通人沉睡的寫作才華或許是人們對創意寫作抱有了太高的期待,反而容易苛求,其實,只以能否培養作家為標準來判斷,未免顯得過於功利。那麼,對於普通人而言,創意寫作的訓練是否還有意義?無論創作能力是否可以被「教」出來,至少人們相信:在實踐中天賦是可以被助長的。「創意寫作有三種目標,一是培養傳統的作家,二是培養編劇等商業化寫作人才,三是培養普通人的寫作能力。對於那些天賦不足以成為作家的人,創意寫作可以幫助他們從傳統的、僵化的語文教學模式下擺脫出來。普通人並非沒有寫作能力,只是他們的能力都沉睡了,我們需要做的是喚醒。」重慶郵電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丁伯慧指出,對於大眾而言,創意寫作的真正目標是消滅「創意」兩個字——因為,創意本來就是寫作的題中應有之義。「讓創意成為寫作的常態,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黃梵則從更基本的語言運用的層面,為人們提供了看待問題的新角度:「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其著作《人類簡史》中指出,文學在某種程度上除了守護語言以外,也在發展語言的寓言功能和虛構功能。這一功能能夠形成想像的共同體,增加整個民族的凝聚力和未來發展的潛力,以及大大保護了我們的想像力。所以我覺得創意寫作課程不僅僅是簡單的寫作訓練,它其實是一種意識訓練,而這種意識訓練的過程,就是民族文化意識保存和發展的過程。」追根溯源,早期的創意寫作就是一種平民化的文學教育,是為反對當時僵化的精英主義人文教育體制而產生的,其目標就是培養健全的人,和文化工業體系並非一開始就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無論是過於強調其培養作家的願景,還是過於強調其服務文化產業的屬性,都是一種自我設限。「創意寫作已經到了跨越式發展的關口,未來應該注重平衡。」葛紅兵對趨勢做出了自己的判斷:「虛構和非虛構寫作方面要重點向非虛構方面傾斜,純文學寫作和產業化寫作方面要向產業化寫作傾斜,然後從欣賞性文本向活動性文本傾斜。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向全社會開放,而不僅僅局限在校園。」平衡,開放。順著這條路,創意寫作將走向越來越多的人,喚醒越來越多的人,讓所有人都能更精彩地表達自身。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國人的二重人格
王文:中國人為何對經濟如此焦慮?
加拿大的小城市為什麼比中國的吸引人?
醒醒吧,我的中國同胞!!!!

TAG:中國 | 藝術 | 故事 | 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