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養生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正如《養性延命錄》所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則將喜、怒、憂、思、悲、恐、驚正式列為致病內因。但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不會致病。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情志活動屬於人類正常生理現象,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身心健康。
人的心理活動,中醫學將其統稱為情志,或叫做情緒,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人生中有重要價值,自古以來就被人類所注目。早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以前,諸子百家就有較精闢的論述。其中《管子》中的《內業》篇,可說是最早論述心理衛生的專篇。內,就是心;業,就是術。內業者,養心之術也。《管子》將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以這些作為內心修養的標準。具體地說是三點:一是正靜,即形體要正,心神要靜,如能這樣,就有益於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對立面,就是「喜怒憂患」;三是守一,就是說要專心致志,不受萬事萬物干擾則能心身安樂。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黃帝內經》,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豐富得多,成熟得多。綜觀《內經》,無論是對身心疾病的社會心理致病因素,發病機制的認識,還是對身心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都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並已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如在形神關係方面,《內經》已認識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駕御形體,形神統一,才能身心健康,盡享天年,要求人們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擺脫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此外,對於心理與生理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個性心理特徵的種種分類,對於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髮展中的地位,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對於調神攝生的心理衛生等等,《內經》均作了原則性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見解,是我們研究情志保健的寶貴資料。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暢言養生的重要性,同時責怪和痛斥時醫、時人無視養生,是「舉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竟逐榮勢,企踵權豪」,「准名利是務」,實在是「崇飾其末,忽棄其本」,勸導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理」。可見,關於情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仲景當時已比《內經》作者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國時名醫華倫,不畏殺身之禍,以激怒療法治癒太守篤病的事迹,見於《後漢書》的記載而廣為人知。他還「曉養性之術」,重視心理衛生。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專有「養性」之論,不僅整理了唐以前有關調神養心方面的論述,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在「道林養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對情志保健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宋代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認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類致病因素中的一大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髮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張子和在其所著《儒門事親》中,極為重視心理治療,對於《內經》的「以情勝情」療法,進行了深刻的研究,還創造了「習以平之」等意療方法。
明、清時期,心理保健學說有了新的開拓和特點,如《攝生集覽》中提出「養神為首」,即雖然保養之法可數以萬計,但養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與精神的關係方面認為,指出不寐與情志有關,倡導「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箋》中還提倡鑒賞書畫、文房四寶、各種花卉及遊覽、登高等活動,以陶冶精神,實為當今旅遊、登山以健心身觀點的理論之源,至今仍給我們以方法論啟迪。
近年來,中醫學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好的狀態」。由於「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當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從現在疾病譜中的改變可充分說明精神致病的廣泛性,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已經構成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脅,而這些病的產生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情志保健必須重視,不可等閑視之。情志致病 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中醫科學理論認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金匱要略方論》),即六淫、七情、飲食勞傷。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邪毒侵入人體而引發的疾病;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所傷所引起的疾病;飲食勞傷,是指飲食不節,起居不慎等引起的病變。以上說明,情志是引起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麼,為何情志能產生疾病呢?情志致病與七情太過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或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人、事、物,都不是無動於衷、冷酷無情的,而總是表現出某種相應的情感,如高興或悲傷、喜愛或厭惡、愉快或憂愁、振奮或恐懼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或心情,在正常範圍內,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黃帝內經》里說:「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是說,一個人有時高興、喜笑,有時發怒、有時憂愁、有時悲傷,好像自然界氣候的變化有時候下雨、有時候乾燥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內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過,則能導致人發生多種疾病。
喜,指狂喜。舊時有所謂「四喜」: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捐生金榜題名時」。這種突然的狂喜,可導致「氣緩」,即心氣渙散,血運無力而瘀滯,便出現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類病症。成語「得意忘形」,即能說明由於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體活動。清代醫學家喻昌寫的《寓意草》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案例:「昔有新貴人,馬上揚揚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岳書傳》中牛皋因打敗了完顏兀朮,興奮過度,大笑三聲,氣不得續,當即倒地身亡。可見過喜對人體健康不利。有一個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女病人,經過住院治療,病情已經好轉。出院的那一天,她突然見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女兒從外地趕來接她,興奮過度而倒在地上死了。這些例子皆說明,暴喜、大喜、狂喜同樣不利於健康。
憂,是指憂愁、苦悶、擔心。表現在情緒上,失去歡樂,悲傷慟哭,氣怯神弱。輕者,愁眉苦臉,悶悶不樂,少言少語,憂鬱寡歡,意志消沉,獨坐嘆息;重者,難以入眠、精神萎頹或緊張,心中煩躁,並會導致咳喘、噎逆、嘔吐、食呆、失眠、便秘、陽痿、癲癇等症,甚至誘發癌症或其他疑難重症。俗話說:「多愁多病,越憂越病」,「憂愁煩惱,使人易老」、「愁一愁、白了頭」。事實上正是如此,東周伍子胥,因無計闖過昭關,一夜之間愁白滿頭青發;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才華出眾,但由於遭到打擊,長期被貶,沉悶、憂鬱的貶謫生活,把柳宗元折磨得形容憔悴,體質虛弱,得了毒瘡又患霍亂,47歲就含恨長逝了。
怒,指暴怒或怒氣太盛。它是由於某種目的和願望不能達到,逐漸加深緊張狀態,終於發怒。可表現為暴跳如雷、拍桌大罵、拳打腳踢、傷殺人畜、毀壞器物。輕者會肝氣鬱滯,食慾減退;重者便會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發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位「文武籌略,雄姿英發…的將才,但好生氣發怒,被諸葛亮「三氣」之下,大怒不止而死。當然,若是輕度的發怒,有利於壓抑情緒的抒發,有益於健康。
思,思是集中精神考慮問題,但思慮過度也會導致多種病症。其中最易傷脾,脾胃運化失職,則食慾大減,飲食不化,故中醫有「思慮傷脾」之說。據《呂氏春秋》記載,齊閔王因為思慮過度,損傷了脾胃功能,以致積食內停,久治不愈,後經文摯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積食而告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長期從事腦力勞動,大腦高度緊張的知識分子,易患心腦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潰瘍病,這和中醫學的「思慮損傷心脾」的理論是一致的。 悲,是指悲傷、悲痛、悲哀。如幼年喪母、中年喪偶、老年喪子;或者是失戀;或者是丟失了心愛的珍貴物品,或者是遭劫受災,等等,都會感到非常難過和傷心,傷心到極點便會變成沮喪和絕望。總之,悲的產生與失去所追求、所盼望的事物和目的有關;悲哀的程度與失去的事物的價值有關。若悲哀太甚,可致心肺鬱結,意志消沉。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悲則氣消。」悲痛欲絕,還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傷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別的疑難重症。
驚,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變,心理上驟然緊張。如耳聞巨響、目睹怪物、夜做噩夢等都會受驚。受驚後可表現為顏面失色、神飛魂盪、目瞪口呆、冷汗滲出,肢體運動失靈,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則驚叫,神昏僵仆,二便失禁,常謂如:「驚弓之烏」。幾乎誰都有這樣的體驗,驚慌時會感到心臟怦怦亂跳,這是由於情緒引起交感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的緣故。血壓升高,也是最常見的表現,有人特製了一張靠背椅,一按電鈕,椅背便立刻向後傾。讓受試者緊靠椅背而坐,並測量血壓;隨後突然按動電鈕,椅背立刻倒下,這人突然受驚,血壓便驟然上升。科學試驗表明,由驚恐所致血壓升高,大多表現為收縮壓升高,其機理是心臟搏出的血量增加。
恐,是指恐懼不安、心中害怕、精神過分緊張。例如臨深淵、履薄冰、人將捕之等。嚴重者亦可導致神昏、二便失禁。中醫認為,恐懼過度則消耗腎氣,使精氣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調而出現大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症,嚴重的會發生精神錯亂,癲病或疼厥。恐與驚密切相關,略有不同,多先有驚而繼則生恐,故常驚恐並提。然驚多自外來,恐常由內生。
綜上所述,七情太過可致病。太過,主要指兩種情況:一種是情緒波動太大,過於激烈,如狂喜、盛怒、驟驚、大恐等突發性激烈情緒,往往很快致病傷人;另一種情況是七情持續時間太長、過久,也會傷人致病,如久悲、過於思慮、時常處於不良的心境,皆可積而成病。情志致病的機理
其機理主要是影響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如氣機運行障礙、臟腑功能失常,以及損傷機體陰陽、精血等。
(1)損傷臟腑。《黃帝內經》指出,「喜怒不節則傷臟」,說明情志不加節制會損傷臟腑功能。具體地說是:「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但臨床上並非是一情只傷一固定臟腑,既可一情傷幾臟,又可幾情傷一臟。如思慮過度可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樣悲憂太過亦能影響於脾,導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又如大喜傷心,但《黃帝內經》又提出:「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說明一切不良情緒都能影響於心,而由於「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受傷,人體的整個功能皆會受損。
(2)影響氣機。氣機,是氣的運動的根本形式,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功能活動及相互聯繫,均有賴於氣機的升降出入。而情志致病,首先是擾亂氣機,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這裡的上下,說明氣機升降失常;這裡的結,說明氣機郁滯,運行不暢;此外,消、緩、亂,亦是氣的運行障礙。可見,七情太過對於人體氣機的影響是很嚴重的,也正如原文所說「百病生於氣」,即許許多多疾病的發生皆與七情刺激,引起氣機失常有關。
(3)精血虧損。《黃帝內經》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說明暴怒,可致血隨氣逆,發生嘔血。《黃帝內經》又說:「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時自下」,這裡的精時自下,即是恐懼太過,五臟所藏之陰精失去統攝,耗散不止。《醫學入門》也指出:「暴喜動心不能主血」,意思是過喜則使氣血渙散,血行不暢。此外,過分思慮,既可耗傷心血,又能影響食慾,造成氣血生化不足,皆可使精血虧損。
(4)陰陽失調。《黃帝內經》說:「暴喜傷陽,暴怒傷陰」,說明情志過激,可損陰傷陽。《黃帝內經》又說:「大驚卒恐,則氣血分離,陰陽破散。」陰陽破散,即陰陽失調。而陰陽協調,中醫認為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陰平陽秘,精神乃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說明七情致病必須加以重視。
(5)先傷神,後傷形。《彭祖攝生養性論》說:「積怵不已,則魂神傷矣;憤怒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定;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取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說明七情太過,能使人精神異常。這裡的魂魄都是屬於精神活動的一種形式,其中魄是一種本能的,非條件反射性的感覺和動作,包括聽、觸、視、痛覺,以及肢體某些動作,與精關係密切。魂也是神的一種活動形式,如果離了神的支配而單獨活動,便表現為夢遊、幻覺等。情志太激不僅傷神,亦能傷形。如《黃帝內經》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這裡的滿脈去形,即是情志先傷陰陽,後傷形體的結果。從上可知,七情致病,有別於外感六淫,六淫傷人多傷形體,而情志致病,多先傷人神氣,再傷形體。現代醫學對精神因素致病的認識
國外學者胡夫蘭德在《人生延壽)一書中指出:「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如憂慮、頹喪、懼怕、貪求、怯懦、妒忌和憎恨等。」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頑固、沉重的憂悒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事實證明,現有50%~80%的疾病與精神因素有關。國外有學者統計,因情緒不好而致病者佔74%~76%;美國某醫院對就診病人統計,發現65%的病人的疾病與社會逆境有關。有人調查發現,在遭遇強烈刺激、感情急劇波動後,短時間內死亡的170例中,59%死於個人不幸與巨大損失消息傳來之後;34%死於面臨危險或威脅的處境;7%死於暴喜之時。前蘇聯外科學家皮羅戈夫觀察到「勝利者的傷口比失敗者的傷口要癒合得快、癒合得好」。以上說明了情緒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任何惡劣情緒的刺激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主要是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釋放增多,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前葉激素分泌增加,胰島素分泌減少,從而引起體內神經對所支配的器官的調節障礙,出現一系列的機體變化和功能失調及代謝的改變,包括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植物神經系統和其他方面異常現象的發生。
情緒與心血管疾病。情緒持續緊張和精神過度疲勞是高血壓病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些人由於暴怒、恐懼、緊張或過於激動而引起心血管病,甚至導致死亡。有學者觀察到醫務人員一句不慎的話,甚至他們的表情和動作都可以造成病人的血壓波動。我國有醫學工作者曾對323例高血壓病人研究發現,發病前不良的個性情緒在高血壓的病因中佔74.5%。實驗研究證明,在憤怒的情緒下,由於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可導致舒張壓的顯著增高。在恐懼的情緒下,由於心輸出量的增加,可引起收縮壓的上升。說明情緒對機體的作用是有生物學基礎的。
七情太過,導致神經系統的嚴重失調,就會引起各種神經官能症,包括神經衰弱、癔病和強迫症。極為嚴重的,還可引起精神錯亂、行為失常。所謂反應性精神病大都是這樣引起的。它是由強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一種精神障礙。范進屢考不中,年近半百之後突然考中,暴喜之際,突然昏倒,繼則到處亂跑,狂呼亂叫,所以眾人都說:「新貴人歡喜瘋了!」《儒林外史》中的這個故事,再生動不過地說明了七情太過引起精神錯亂的情景。
尤其要提出的是,消化系統對情緒的反應也相當敏感。據研究統計,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因情緒不良而致病者佔70%~80%。諸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胃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結腸過敏、腹痛腹瀉等。早在上一個世紀,有位名叫奧爾夫的醫生,就發現幾乎每一分鐘胃的機能都能受到情緒的影響。他報告了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9歲的孩子,因食管嚴重燙傷,疤痕收縮閉塞了食道,於是被迫在腹壁開口,將食物經漏斗進入胃中。醫生藉助儀器觀察其情緒對胃的影響。結果發現:當病人發怒時,胃粘膜就充血發紅,胃的運動加強,胃酸的分泌增多;當他憂傷悲痛時,胃粘膜變得蒼白,胃的運動減弱,胃的分泌也減少了。
在呼吸方面,精神因素亦有影響,當受到較大的打擊,心理失去平衡時,可引起胸悶、氣急、心率改變、面色蒼白、頭額冒汗、哮喘等。當換氣過度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成分降低,則可出現手指發麻、肌肉顫抖、頭暈,甚至昏厥。
對於內分泌系統來說,強烈的刺激可導致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有記者報道,如果您到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門診了解一下,在就診人群中有半數左右患了甲狀腺疾病,而最多的是「甲亢」患者。內分泌科白教授告誡人們:「過度緊張、長期焦慮等精神負擔,是誘發『甲亢』的重要因素。」從甲亢病人就診時的主訴可得知,升學、出國、晉級、提職等,可導致情緒波動,而工作、學習過度勞累引起精神持續緊張,與發病更有密切關係,農村的「甲亢」病人就較少。
癌症是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之一,與心、腦血管疾病一起,號稱「世界三大死神」。全世界患有各種癌症的病人高達兩千餘萬,每年數百萬人死於非命。引起癌症的原因儘管很多,但近年來大量科學實驗證實,不良的心理一社會刺激因素是一種強烈的促癌劑,這一點已為動物實驗所證實。將狗分成兩組,一組使它們長期處於驚恐不安狀態,另一組生活在安靜環境中,結果前組六條狗中有三條狗死於癌症,而後組四條狗安然無恙。現代心身醫學實驗證實不良心理因素,過度緊張刺激、憂鬱悲傷可以通過類固醇作用,使胸腺退化,免疫性T淋巴細胞成熟障礙,抑制免疫功能,誘發癌症。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競爭意識日趨強烈,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往往與人們結伴而行,萬事如意不可能,心理矛盾、心理打擊在所難免。一旦思想認識不當,死鑽牛角尖,就會造成心理不平衡,進而導致心理性疾病。此外,由於工業,尤其是化學工業的發展,空氣、水源的污染日趨嚴重,人們的腦細胞及神經細胞不斷地受到化學物質的侵害,神經的應急能力下降,神經的生理功能受到障礙,進而導致「心理疾病」。
由上可知,不管是現代醫學也好,祖國醫學也好,對於情志致病都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如何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衛生,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神「神」是祖國醫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其表達形式有多種,如「神氣」、「神明」、「精神」、「神機」等等,其意義均類同於神。中醫學認為,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它包括精神意識、知覺、運動等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血氣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產物,並由心所主宰。
「神」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當胚胎形成之際,生命之神也就產生了。神在人身居於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動現象。人的生命活動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物質、能量代謝為主的生理性活動;另一類是精神性活動。《養老奉親書》中說:「主身者神」,說明在人體統一整體中,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統帥調節下,生命活動才表現出各臟器組織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這就是說,人的形體運動,受精神意識支配;人的精神狀態,與形體功能密切相關。在同樣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精神意志堅強的人,身心遭受的損害會比意志薄弱者輕得多。可見,養生必須養神,既要注意形體健康,更要注重心理衛生,然而,在本世紀以前的長時期內,維護心理健康的問題,一直未受到重視。一說健康,似乎就是指身體健康。甚至有人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這些顯然都是錯誤的,所謂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的正常生理,而且還指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神的物質基礎神首先表現在氣血方面。因為氣血是化生精神的基礎物質,故氣血的多少,與人的精神狀態息息相關。氣血充盛,則神志精明;氣血不足,則精神萎靡。正如《黃帝內經》里說:「神者,血氣也。」可見,人體的精神活動正常與否,要以氣血的功能活動為前提。若氣血化生障礙,運行、輸布失調,皆可影響神的活動。臨床上,當心血不足時,可表現為心跳、心慌、健忘、失眠;當外傷失血、婦女血崩、嘔血、便血時,可致頭暈心悸、體倦無力,甚則昏迷,乃至死亡。反過來,若精神過用,又會暗耗氣血,導致氣虛、血虛,或氣血兩虛。
其次,神與五臟息息相關。祖國醫學認為,五臟藏精而化生神。如《黃帝內經》里說:「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 脾藏營,營舍意」。這裡的神、魂、魄、意、志,都是屬於人的精神活動範疇,但它們分別有賴於五臟所藏的物質基礎,即血、氣、脈、營、精,說明五臟功能正常,精氣充足,人即精神充沛。
「五臟藏神,不等於說每臟分別產生某種精神活動,而在於強調人體內部有承擔心理活動的統一系統。「神」是在全部生理活動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最為高級的機能,即臟器間的整體協同作用,是產生精神活動的先決條件。如果各臟器不能協調和諧,則不可能有正常的神志活動。 得神與失神《黃帝內經》里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機旺盛;亡,是說生命消亡。其鑒別點在於是有神還是無神。
所謂有神、無神,主要表現在精神好壞,意識是否清楚,動作是否協調矯健,反應是否靈敏等方面的情況。由於目「為五臟六腑之精氣之所注」,「神藏於心,外候在目」,故察眼神的變化是判斷有神、無神的重要標誌。若兩眼明亮,靈活、鑒識精明、語言清楚,即為得神;相反,目光晦暗、瞳仁獃滯、精神萎靡、反應遲鈍者,則稱為失神。失神者表明身體正氣已傷,病情嚴重,預後不好。用現代科學的話來說,得神,即心理健康;失神,就是指心理不健康,不衛生。心理衛生的主要標準是:
第一,智力發育要正常,因為這是進行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而智力低下則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缺陷。
第二,要情緒穩定,心情愉快。情緒穩定,表明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心情愉快,表明人的身心活動處於和諧與滿意狀態。
第三,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類存在著複雜的社會分工和共生環境,自然存在著人與人的關係問題,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關係,可以消除孤獨感。
第四,加強自身和客觀環境的改造,以適應生存的需要。適應,是個體為滿足生存的需要而和周圍環境發生的調節作用。或改造環境以適應個體的生存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適應環境的要求。心理健康要求自身和客觀現實環境保持和諧的統一。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沉著冷靜、積極穩妥地加以處理。
第五,積极參加勞動鍛煉。勞動可以使人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生活的意義。影響神的因素
人的精神狀態的好壞與多種因素有關,諸如社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以及自身疾病等,均可引起神的變化。
(1)社會因素。人,不僅是生物的人,而且是社會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是從事勞動,過著社會生活的人。因此,每個人的社會環境不同,思想狀態亦不同。正如毛澤東所說:「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黃帝內經》里說:「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黃帝在這裡明確地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古今之人壽命長短,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是由於古今兩個時代的人對待養生的態度不同。上古之人之所以能活到百歲以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民風淳樸,沒有激烈鬥爭的「人患」。尤其是社會動亂、流亡生活、饑饉災荒、精神創傷等,皆會造成人們精神的異常變化,即使是家庭生活不協調,或家庭成員的生離死別等,也可引起強烈的精神變化。由此可知,講養神、心理健康,不能離開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道德、樸實的民風、和諧的人際關係,是精神健康的基礎,所以,必須把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聯繫起來研究。
(2)自然環境因素。中醫學認為,春在志為怒,夏在志為喜,長夏在志為思,秋在志為憂,冬在志為恐,說明四季不同,情志和心理亦不同。尤其是異常劇烈的氣候變化,更易對人的情緒發生明顯的影響。如陰雨連綿之時,人會感到「憂鬱,悶悶不樂;風和日麗或春光明媚之時,人就會感到心情舒暢,容易充滿生機。臨床上有些精神病可呈季節性發病或加重,如內因性抑鬱型精神病,以秋天多見;躁狂型以春天多見。除四時更迭,季節明顯變化能影響人的精神情緒外,此外,月廓圓缺、顏色、氣味、聲音、食物等不同環境均可引起精神狀態的改變。這些都應引起人們的注意。現僅以色彩為例說明之。
黑色,易使人感到肅穆、煩悶、喪氣,故喪禮時臂纏黑紗。紅色,可使人想到太陽,想到火,它能興奮神經,給人以鼓舞、使人興奮,還能喧染熱烈的氣氛,故在迎親、嫁娶和節日中,常用紅色;但過久凝視大紅色會影響視力,還會產生一種恐怖感。藍色,可使人想到蔚藍的天空和大海,令人心胸開闊,消除煩惱。黃色,其色明亮、柔和,易使人充滿喜悅。綠色,使人想到青山綠水,象徵著春天、生命、青春,因此,它是人們最喜歡的顏色。此外,綠色能降低人的眼壓、縮小視網膜上的盲點、促進正常的血液循環、很快消除眼的疲勞,故綠色使人安定、鎮靜。以上舉例說明了色彩能直接影響人的精神和情緒,不同的顏色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
(3)自身疾病。《黃帝內經》里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即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以上說明,情志是由內臟產生的;內髒的病變,可導致情誌異常的變化。所謂內髒的病變,主要是指五臟精氣之盛衰,邪氣之有無,具體表現在五臟虛實上。如《黃帝內經》又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在此「虛」指五臟精氣不足,「實」指邪氣有餘。導致精氣不足的原因很多,如情志傷臟、年老體衰,久病與房勞等,均能造成五臟精氣虧虛。而五臟精虧,必然精神不振,甚至情志失常,其主要臨床精神癥狀如下:
癲狂。癲與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癲病以沉默痴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徵;狂病以喧擾不寧、躁妄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徵。
癇病。又名癲癇或「羊癲風」,其特徵為發作性精神恍惚,甚則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蘇醒。小兒由於臟腑嬌嫩,元氣未充,故最易因驚恐而致癇病。 臟躁。它是指婦女神志煩亂,常常悲傷欲哭、頻作呼欠。其原因在於陰血虧耗,不能濡養五臟,加之情志變化異常,五志之火內動所致。
痴呆。主要癥狀為智力不健,神情獃滯,反應遲鈍,言語緩慢或顛倒,舉止無措,為心腎二臟受傷所致。
百合病。主要表現為神志恍惚不定,語言、行動、飲食和感覺等失調現象,發病原因是心肺陰虛兼有內熱。
健忘。又叫「喜忘」或「善忘」,表現為腦力衰弱。記憶減退、遇事善忘的一種病變,常因過度思慮而引起,病在心脾。
氣厥。即以突然昏倒。口噤握拳、呼吸氣粗。四肢厥冷等為臨床特徵的病症。多因暴怒傷肝、大驚傷腎而引起,此外,因情懷不遂,鬱悶不舒,偶有所感,而實發氣厥者,亦不少見。 如何養神 養神的方法很多,廣而言之,即是指一切能使神健康的方法,都可以叫做養神。具體措施可有:「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這是《黃帝內經》里的一句話,即神宜靜,而不宜躁的意思。靜神的思想,倡始於老莊。老子、莊子處於社會急驟變化的春秋戰國時期,他們觀察了當時自然、社會、人事方面的變化,提出了「清靜無為」的思想主張。這種思想,雖然一方面反映了當時貴族領主政治上的消極思想,但是另一方面對於養生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老子在《道德經》里指出:「靜為躁君。」其意是說,在動與靜這一對矛盾中,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安靜是躁動的主宰。從這一思想出發,他極力主張要「致虛極、安靜篤」,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使心靈空虛而不雜;始終如一地堅守清靜,使神氣靜而不躁。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這種靜神思想,並以水為例闡明了神之當靜的道理,曰:「水靜猶明,而況精神」,並認為靜和無為便能達到長壽的境界。《黃帝內經》繼老莊之後,第一次從醫學的角度提出了靜神防病的思想,如在其《素問》里說:「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裡的「恬憺虛無」,主要是指安靜而言,思想安靜,神氣內持,邪氣不能侵害。西漢劉安甚重靜神,他在《淮南子·原道訓》中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並提出了神氣的靜躁與壯老有密切的關係,如他在《精神訓》里云:「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清代大養生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燕居》里說:「養靜為攝生首務。」書中仔細分析了前人的靜養思想,從實際出發,給「靜神」賦予了新的內容。他反對道家虛無縹渺之絕對的「靜」,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他主張神宜相對的靜,認為神不用不動固屬於靜,而且用之不過,專一不雜,動而不妄動,同樣具有靜的意義。「從上述論述可知,古代著名的養生家、思想家都是極力主張「靜神」的,即清靜以養神。清靜,一般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因神氣清凈而無雜念,可使真氣內存,達到心神平安的目的。近年來,國內外不少學者都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係的研究。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經測定,高水平的氣功師的腦電波與一般人有明顯的不同。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由於「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故神常處於易動而難靜的狀態。正如陳繼儒《養生膚語》所說:「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色神去,凡動靜運用紛壇,神無不去。」神去則動,何如能靜。陳師誠在《養生導引術·呼吸》中亦云:「心如猿,意如馬,動而外馳,不易安定。」所以,真正做到使精神安靜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從思想高度認清了靜神的意義,才能克服種種干擾,做到「靜以神藏」。又如何做呢?
一是抑目靜耳。
眼耳為人體五官之一,是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著神的主宰和調節。目清耳靜則神氣內守而心不勞,若目馳耳躁,則神氣煩勞而心憂不寧。老子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此即是說亂視雜聽,則會使耳自過用不清,而耗傷神氣。尤其要避免「目視玄黃,耳務淫哇」(《養生論》),這樣就能減少外界對神氣的不良刺激。老人由於閱歷萬千,思慮易起,故神更是易動難靜,《千金翼方·養老大例》針對老年人這一特點,強調指出:「養老之要,耳無妄聽,口無妄言,身無妄動,心無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抑目靜耳二者,對於神氣來說,抑目尤為重要。《老老恆言·燕居》說:「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說明了目視累心動神及靜神必先抑目的道理,當然,目不可以不視,耳不可能無聽,關鍵在於不要為了滿足私慾而亂視妄聽,使神氣不寧。
二是凝神斂思。
《醫鈔類編》里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當然,這種凝神斂思、保持清靜的養生方法,並不是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不是人為地過於壓抑思想和毫無精神寄託的閑散空虛,因而它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漢思想絕不相同。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反之,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里所云:「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道人呂洞賓提倡「寡言語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的養心斂神方法不無道理。
三是多練靜功。
靜功是氣功的一種,包括練意和練氣兩方面的內容,相當於古代的靜坐、吐納、調息、服氣等方法。其中的練意(又稱調心),即是調理精神狀態,以達到促進神氣入靜的作用。故《黃帝內經》中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這裡的神氣內收,即是靜功的結果。《養生四要》也說:「人之學養生,日打坐,日調息,正是主靜功夫。但要打坐調息時,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動,妄動則打坐調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可見,靜功是以靜神和調氣為主要目的地一種鍛煉方法,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常練靜功有清靜神氣的作用。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此句原文見於《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亦是養神的一條重要原則。所謂「精神內守」,主要是指人對自己的意識思維活動及心理狀態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使之與機體、環境保持協調平衡而不紊亂的能力。「內」針對外而言, 「守」是堅守、保持的意思。 「精神內守」,強調了內環境——精神的安定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從來」,意即精神守持於內,人怎麼會得病呢?那麼,又怎樣「精神內守」呢?
一是要「不時御神」。
《黃帝內經》在談到人如何衰老時,明確指出:「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裡的「半百而衰」,即是過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關鍵原因就在於「不時御神」。御,駕御、控制的意思。時,善也,不時御神,即是指不善於控制自己的精神。為貪圖一時的快樂,違背生活規律而取樂,則有害於身心健康,促使人體過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於內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於「神者,血氣也」,意思是氣血是神的物質基礎,大量、過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氣血損耗,從而產生衰老。事實證明,一個經常大哭大鬧、喜笑過度的人,是不會長壽的。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時時、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靜、客觀地處理各種事物。對於任何重大變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複雜問題,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和達觀的處世態度,順應事物的自身規律去解決問題。正如壽世青編的《養心說》里所指出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憤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心之法也。」此謂「精神內守」具體運用的最好說明,其中心意思是要人們對外部環境事物要採取安和的態度。安者,對外界各種事物的刺激順其然而適應;和者,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要順之而去,千萬不要為各種瑣事傷透了腦筋、費盡了心機、挖空了心思,這點對於老年人尤為重要,不妨「難得糊塗」一點。
二是要「高下不相慕」。
這亦是《黃帝內經》里一句重要養生格言,意思是人們社會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傾慕而各安於本位。高下,指社會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貴族,統治者;下,為廣大群眾、百姓。但在現實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難的。自古以來,不少人為了高官厚祿互相殘殺,連腦袋都丟了,還談什麼養生呢?還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連別人的才華、品德、名聲、成就、相貌等高於自己時,都覺得不舒服。這種人常常可以產生一種「無名火」,使心境抑鬱,情緒煩躁。現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燒之時,體內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血壓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大腦機能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因嫉妒而產生悲劇的例子是相當多的,《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才華出眾,只因嫉恨比他更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最後鬱悶在胸,吐血而亡。戰國時候的龐涓嫉妒心理惡性膨脹,竟干出了毒害同學孫臏的事情。《水滸》里的王倫,也嫉妒心極重,當林沖、晁蓋等初上梁山時,他深知這些好漢武藝比自己高強,硬是不肯收留。林沖忍無可忍,當眾怒斥王倫說:「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沒有「大量大才」,而又「嫉賢妒能」,這可以說是一切嫉妒心強的人的共同特徵,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病態心理。一般說來,強者不會嫉妒弱者,但是,又不是對所有強者都嫉妒。嫉妒往往產生在兩個原先水平相仿的人中間。比如,甲乙兩人本來關係很好,工作能力也差不多,突然有一天甲的成績超過了乙,因而受到了領導的器重、大家的敬仰,乙不能正確對待,就會產生嫉妒之心。這又反映了嫉妒心理具有強烈的排他性,而且這種排他性總是發生在兩個關係密切,相互平起平坐的人之間,對一個與自己毫不相於的人,即使他樣樣勝過自己,也不會去嫉妒,尤其是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加強思想意識修養,把羨慕的心情變成追趕的行動,對感情進行良性控制。還是「高下不相慕」,「知足者常樂」好。 三是應少私寡慾。
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慾,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此即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黃帝內經》中亦主張「恬淡虛無」。「志閑而少欲」。《紅爐點雪》則強調說:「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實證明,只有少私寡慾,精神才能守持於內。很難想像,一個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他的精神能夠安靜下來?《太上老君養生訣》里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萬物糾心,神豈能內守?」
調情志,免刺激
人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這是外界客觀刺激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反應。生活中,誰都難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但是我們應當善於控制和調節它,能夠及時地加以消釋和排除,從而使我們免受或少受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危害。
-(1)以情製法-(2)移情法-(3)暗示法-(4)說理開導法-(5)節製法-(6)疏泄法
(1)以情制情法。
又叫情志制約法,創自於《黃帝內經》。如《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以情制情法是根據情志及五臟間存在的陰陽五行生剋原理,用互相制約、互相克制的情志,來轉移和干擾原來對機體有害的情志,藉以達到協調情志的目的。此謂祖國醫學獨特的心理治療與康復方法。這一心理治療的原則到金元時代,以著名醫學家張子和的《儒門事親》為代表,達到了充分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水平。張子和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謔浪戲狎之言娛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聽視。」
在使用以情制情法時,要在患者有所預感時,再進行正式的情志治療,不要在病人毫無思想準備之時,突然地進行,並且還要掌握病人對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以便選擇適當方法,避免太過或不及。
喜傷心者,以恐勝之。
以恐勝之,又叫驚恐療法,適用於神情興奮、狂躁的病症。《儒門事親》里載:有一位庄醫師「治以喜樂之極而病者,庄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葯去,數日更不來。」於是病人便漸漸由懷疑不安而產生恐懼,又由恐懼產生悲哀,認為醫生不再來是因自己患了重病。「病者悲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將愈,慰之。」這個病例說明了庄醫生採取按脈失聲與取葯數日不至而取效,此即「恐勝喜」也。
《洄溪醫書》里亦記載一例喜病恐勝之例:某人新考上狀元,告假返鄉,途中突然病倒,請來一位醫生診視。醫生看後說:「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內就要死,快趕路吧,抓緊點可以回到家中。」新狀元垂頭喪氣,日夜兼程趕回家中,七天後安然無恙。其僕人進來說:「那位醫生有一封信,要我到家後交給您。」只見信中講到:「公自及第後,大喜傷心,非藥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無妨矣。」
以上二例,說明喜傷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吳醫匯講》解釋說:「必有所樂謂之喜,何反謂喜傷心哉?凡人之氣,以平為期,不及者病,過者亦病。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試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樂之過而失其正也。當此樂以忘憂之際,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渙散乎?至於恐能勝喜,其義維何?蓋喜為心志,恐為腎志,水能制火,既濟之道也。抑更有顯而易見者,人當極喜之時,適有恐懼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為憂者,惟喜之情緩於恐,而恐之情急於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傅會,而不知勝復之道本乎人情,實有深相印合者。」
思傷脾者,以怒勝之。
以怒勝之,是利用發怒時肝氣升發的作用,來解除體內氣機之郁滯的一種療法,它適用於長期思慮不解、氣結成疾或情緒異常低沉的病症。《續名醫婁案》載:「一富家婦人,傷思慮過甚,二年余不寐。張子和看後曰:『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其平。」此例說明了思之甚可以使人的行為和活動調節發生障礙,致正氣不行而氣結,或陰陽不調,陽亢不與陰交而不寐,當怒而激之之時,逆上之氣沖開了結聚之氣,興奮之陽因汗而泄,致陰陽平調而愈。
《四川醫林人物載》里也記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龍橋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種怪病喜歡獨居暗室,不能接近燈光,偶爾出來則病情加重,遍尋名醫而屢治不驗。一天名醫李健昂經過此地,家人忙請他來診視。李氏診畢,並不處方,卻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亂其句讀,高聲朗誦。王叱問「讀者誰人」,李則聲音更高。王氣憤至極,忘記了畏明的習慣,跑出來奪過文章,就燈而坐,並指責李氏:「你不解句讀,為何在此高聲嘶鬧?」儒生一怒之後,鬱悶得泄,病也就好了。
悲傷心者,以喜勝之。
以喜勝之,又稱笑療,對於由於神傷而表現得抑鬱、低沉的種種病症,皆可使用。在《醫苑典故趣拾》中有這樣一則笑話: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鬱寡歡,成天愁眉苦臉。家人特請名醫診治,當名醫問完其病由後,按脈許久,竟診斷為「月經不調」。那位巡按大人聽罷,嗤之以鼻,大笑不止。連連說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經不調」,真是荒唐到了極點。從此,每回憶及此事,就大笑一番,樂而不止。這是名醫故意以常識性的錯誤所引起的發笑。
金元名醫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後不久突然亡妻,故終日哭泣悲傷,終成疾病。求盡名醫,用盡名葯,久治無效。朱丹溪為其診脈後說:「你有喜脈,看樣子恐怕已有數月了。」秀才捧腹大笑,並說:「什麼名醫,男女都不分,庸醫也!」此後,每想起此事,就會自然發笑,亦常將此事作為奇談笑料告訴別人,與眾人同樂。 移月轉,秀才食慾增加,心情開朗,病態消除。這時,才告訴他這是以喜樂制勝悲憂的治法。 恐傷腎者,以思勝之。
以思勝之,主要是通過「思則氣結」,以收斂渙散的神氣,使病人主動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緒,以達到康復之目的。《晉書·樂廣傳》記載:「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樂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酒,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弓、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痾頓愈。」「杯弓蛇影」這一成語所講的歷史事實,說明由恐懼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來解除其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從而使疾病消除,恢復健康。
怒傷肝者,以悲勝之。
以悲勝之,是根據《黃帝內經》「悲則氣消」和「悲勝喜」的作用,促使病人發生悲哀,達到康復身心目的的一類療法,對於消散內郁的結氣和抑制興奮的情緒有較好作用,最適於病人自覺以痛苦為快的病症。《儒門事親》中載:張子和治婦人病,問病人曰:「心欲常痛哭為快否?」婦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謂。」張又曰:「少陽相火,凌的肺金,金受屈制,無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為快也。」於是,張子和鼓勵病人盡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復。此病例為木火的傷肺金,肝肺氣鬱,故以哭出為快。
這裡還要說明的是:在運用「以情勝情」療法治療情志因素所導致的病變時,要注意刺激的強度,即治療的情志刺激,要超過、壓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採用突然的強大刺激,或是採用持續不斷強化刺激。總之,後者要超過前者,否則就達不到以情勝情的治療目的。
(2)移情法。
又稱轉移法,即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情緒和意志,以解脫不良情緒的苦痛。有些人患某種疾病後,往往將注意力經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變壞,怕不易治癒,怕因病影響工作、勞動、學習和生活,整天圍繞著疾病胡思亂想,陷入苦悶、煩惱和憂愁之中,甚至緊張、恐懼。在這種情況下,分散病人對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點從病所轉移於他處;或改變周圍環境,使患者不與不良刺激因素接觸,這就是「移情易性」的意療方法。其意義正如華岫雲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所說:「情志之郁,由於隱情曲意不伸,……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續名醫類案》中說:「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慮投其所好以移之,則病自愈。」「移情易性」的具體方法很多,應用時當根據不同人的心理、環境和條件等,採取不同的措施,進行靈活運用。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琴棋書畫移情法。
《北史·崔光傳》說:「取樂琴書,頤養神性。」吳師機《理瀹駢文》又說:「七情之病者,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故應在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這樣可樂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奮,緊張和苦悶的情緒也隨之而消。平時,應根據各自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分別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如書法、繪畫等,用這些方法排解愁緒,寄託情懷、舒暢氣機、怡養心神,有益於人之身心健康。
二是運動移情法。
李東垣《脾胃論》里說:「勞則陽氣衰,宜乘車馬遊玩。」這說明利用旅遊,可驅除煩惱,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恢復,當思慮過度,心情不快時,應到郊外曠野鍛煉或消遣,讓山清水秀的環境去調節消極情緒,陶醉在藍天白雲、花香鳥語的自然環境里,舒暢情懷,忘卻憂煩。在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一下注意力,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打球、散步、打太極拳等,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用肌肉的緊張去消除精神的緊張。
三是升華超脫法。
升華,就是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不良情緒的干擾,用理智戰勝生活中的不幸,並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動的動力,投身於事業中去。如西漢司馬遷因替李陵辯解,得罪下獄,慘受腐刑。司馬遷為轉移其不幸遭遇所帶來的苦痛心境,而以堅韌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史記》的撰寫之中,以舒志解愁,調整和緩解心理矛盾,把心身創傷等不良刺激變為奮發努力。
超脫,即超然,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動上應脫離導致不良情緒的環境。如高考落榜後,有的考生灰心喪氣,感到前途無望,個別的甚至想輕生自殺。這時就要正確理解考試的意義。「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要看到高考中,有不少人是落榜的,決不是你一個人。一個人只要不氣餒,振作精神,面向生活,面對自己的現實,路就在你的腳下,前途同樣是寬廣的,應該挺起胸膛去迎接生活。對於社會上的閑言冷語不必理睬。此時最好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冷靜地思考一下,或外出做社會調查、旅遊,亦是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
(3)暗示法。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里有個「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療法的例證。說明暗示作用不僅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且能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祖國醫學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運用暗示療法的範例,如《素問·調經論》里說:「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意思是,醫生要先在病人應針刺的地方不停的進行按摩,並拿出針來給病人看,口裡說我將把針扎得很深,這樣,病人必然會集中注意力,使精氣深伏於內,邪氣散亂而外泄,從而提高針刺的療效。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曾採用說要給病人服吐下藥,或針灸數十百處的暗示法而治療「詐病」。李瞻曾用語言暗示,使患者不憂目而著意於股,從而導火下行,而使目疾愈。
暗示的方法,一般多採用語言,也可採用手勢、表情或採用暗示性藥物及其他暗號來進行。暗示與說服不同,它是通過言語使病者不經邏輯的思維和判斷,直覺地接受醫生灌輸給自己的觀念,其作用在於情緒方面,而說服的作用在於理智方面。在作暗示治療時,要特別注意:第一,病人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這與病人的個性心理特點及高級神經活動特點密切有關,亦與年齡有關。病人的智力水平與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並無決定性作用。第二,施治前要取得病人充分的信任與合作。第三,每一次施治過程應盡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則會動搖病人的信心,影響病人對施治者的信任,這樣如果再做第二次治療,就會困難得多,成功的希望也就少得多。
(4)說理開導法。
《黃帝內經》里說:「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此為說理開導法的起源。其主要內容是:第一,「告之以其敗」,就是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質、原因、危害,病情的輕重深淺,引起病人對疾病的注意,使病人對疾病具有認真對待的態度,既不輕視忽略,也不畏懼恐慌。第二,「語之以其善」,指出只要與醫務人員配合,治療及時,措施得當,是可以恢復健康的,以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第三,「導之以其所便」,告訴患者如何調養和治療的具體措施。第四,「開之以其所苦」,此指要幫助患者解除緊張、恐懼、消極的心理狀態。以上四點,即是講如何使用說理開導法。所謂「說理開導」,是指正確地運用「語言」這一工具,對患者採取啟發誘導的方法,宣傳疾病的知識,分析疾病的原因與機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動地配合治療,從而促進健康的恢復。
心理開導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釋、鼓勵、安慰、保證。解釋是說理開導法的基礎,它是向患者講明疾病的前因後果,解除其思想顧慮、密切醫患關係,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而鼓勵和安慰則是在患者心理受到挫傷、情緒低落之時實行的康復方法。保證則是在患者出現疑心,憂愁不解之時,醫者以充足的信心做出許諾,擔負責任,以消除病人的緊張與焦慮。
一個人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甚至遭到不幸,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親人傾訴苦衷,或向親朋好友寫書信訴說苦悶,以便從親人、朋友的開導、勸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正如俗話所說:「快樂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樂,痛苦有人分擔,就可以減輕痛苦。」
(5)節製法。
《呂氏春秋》說:「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這裡講的就是節製法,即節制、調和情感,防止七情過激,從而達到心理平衡。《醫學心悟》歸納了「保生四要」,「戒嗔怒」即為一要。《泰定養生主論》強調養生要做到「五不」,「喜怒不妄發」就名列第二。《壽親養老新術》總結了「七養」,其中就有「莫填怒養肝氣,少思慮養心氣」。《養性延命錄》概括的養生「十二少」,主要講的就是節制七情,諸如少愁、少怒等等。
現代研究表明,只有善於避免憂鬱、悲傷等不愉快的消極情緒,使心理處於怡然自得的樂觀狀態,才會對人體的生理起著十分良好的作用。如能提高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功能,使各個器官系統的功能協調一致。不僅焦慮、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輕度的心理疾病可避免,即使是像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的心理疾病,也會減少發病機會。
第一,「制怒」。
憤怒是一種常見的消極情緒,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不僅能傷肝臟,亦可傷心、傷胃、傷腦等,從而導致多種疾病。林則徐把「制怒」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想來很有道理。
制怒,首先應遇事冷靜,因為怒常常是不能冷靜思考的結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靜,因為只有冷靜,才能積極思考,想出對策,圓滿解決問題。
其次,要及時宣洩。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時向知心朋友傾訴,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千萬不要悶在心裡,以致氣鬱成疾,或者大發雷霆。
還有,制怒要注意養肝,中醫學認為,肝主怒,所以要制怒,必須要保護好肝的功能。若是肝氣鬱結引起發怒時,當舒肝解郁,可用逍遙散治療,若是肝火上炎引起發怒時,當清瀉肝火,用龍膽瀉肝湯治療,若是肝陽上亢引起發怒時,當滋陰潛陽,可用鎮肝瀉風湯。
第二,防止「樂極生悲」。
加拿大一位貧窮的鞋匠,在確知自己中了百萬元的巨彩後,竟「因樂暴亡」,直到入殮之時,仍面帶笑容。這種因過度興奮造成的猝死,時常發生在中老年人中間。人過中年,全身的動脈均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硬化,營養心肌的冠狀動脈當然不會例外。如若心臟劇烈地跳動,必然增加能耗,心肌將會發生相對的供血不足,從而出現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心跳驟停。這是「樂極生悲」的一個原因。此外「樂極生悲」還可致血壓驟然升高,健康的人尚可代償,若已患高血壓症,過度興奮就會導致「高血壓危象」,表現為突然感到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煩躁不安。「高血壓危象」儘管可能持續幾個小時,卻可由此引起腦血管破裂發生猝死。 可見,「樂極」亦不可取,為了健康長壽,任何情緒的過分激動都是不可取的,應採取「冷處理」的方法,對於喜事與悲事、興奮與氣憤、順境與逆境、快樂與痛苦等,都應一視同仁,善於自我調節情感,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一定注意不要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
(6)疏泄法。
古人曾說:「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來說,人的一生中處於逆境的時間是大大多於順境的時間。那麼,心情不愉快時,又怎麼辦呢?
事實證明,疏泄法可使人從苦惱、鬱結的消極心理中得以解脫,儘快地恢復心理平衡。祖國醫學認為,「郁則發之」。郁,即鬱結,主要指憂鬱、悲傷,使人不快的消極情緒;發即疏發、發泄。當情緒不佳時,千萬不要自尋苦惱,把痛苦、憂傷悶在心裡,一定要使之發泄出來,如可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讓眼淚盡情地流出來,就一定覺得舒服些。現代研究發現,因感情變化流出的眼淚中含有兩種神經傳導物質,這兩種傳導物質隨眼淚排出體外後,可緩和悲傷者的緊張情緒,減輕痛苦和消除憂慮。美國聖保羅市精神病學研究室主任威廉·弗列有個有趣的實驗,在受試的200名男女中,有85%的女性及73%的男性,當痛苦地哭泣之後,自我感覺都比哭之前好得多,而且健康狀況也有改進。
現己證實,結腸炎、消化性潰瘍病、過敏性結腸憂鬱症、神經衰弱、失眠及一般胃疼等均與情緒壓抑有關。男子患消化性潰瘍病多於女性,其原因之一即與男兒有淚不輕彈有關聯。所以說,當君想哭時,不必強力壓抑自己,盡可使淚水流淌排放。當然,也不宜過悲久哭,謹防中醫理論認為的「大悲傷肺」。 「以恬愉為務」這亦是《黃帝內經》里提出的精神養生的一條重要原則。恬,安靜也;愉,即愉快、樂觀、開朗;務,任務。「以恬愉「為務」,是說人們一定要以精神樂觀為任務。
事實證明,精神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歲。」這裡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以恬愉為務」的結果是「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歲」。《證治百問》里也說:「人之性情最喜暢快,形神最宜煥發,如此刻刻有長春之性,時時有長生之情,不惟卻病,可以永年。」我國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是著名的長壽之縣,那裡的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樂觀開朗。古往今來的老壽星,無不是笑口常開的樂觀者。
那麼,為何樂觀者長壽呢?大思想家孔子在《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黃帝內經》里解釋說:「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說明精 神樂觀可使人體營衛之氣運行正常,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身心健康。《黃帝內經》又認為 樂觀與心神的關係較為密切:「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其意為:樂為心主,出自膻中,心神舒暢,樂意外達。除此以外,中醫養生學還認為,喜樂與宗氣的功能攸攸相聯,如《延命金丹》里云:「凡欲身之無病,必須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貪嗜欲,不著迷惑,則心君泰然。」說明只有心神正,宗氣行,喜樂才能表現於外,心君則能不著迷惑。清代有首《祛病歌》非常耐人尋味,歌云:「人或生來血氣弱,不會快樂疾病作,病一作,心要樂,心一樂,病都祛。心病還須心藥醫,心不快樂空服藥,且來唱我快活歌,便是長生不老葯。」此稱「快樂祛病法」。這種快樂祛病法,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精神樂觀還能治病養病。那麼,怎樣才是正常的樂呢?
先看樂觀的具體表現。
《實用中醫保健學》一書中有較為詳細的描述,現摘錄於下:
樂觀的表現分作情緒上的樂觀和意志上的樂觀,情緒上的樂觀主要表現在氣色、言語、行動、眼神和意識等方面。
形於色。人體心情舒樂,氣和志達,則氣機暢流,血脈和利。外觀面紅膚潤,氣色含蓄協調,精神煥發,舌體紅潤光澤附有薄白苔。
樂於言。言為心聲,心神喜樂,則言必出於外。心神舒暢,氣機和調,宗氣充足,呼吸均勻,必然會語言準確,流利清楚,語調柔和,悅耳動聽。此謂:喜感於心,聲必欣悅;樂感於心,言必舒暢。
行於動。神樂則五官四肢欲動。心神司位,氣血各主,肌肉豐健,筋脈舒利,技巧自出,敏捷靈活。故表現出喜樂自然,談笑風生,口有言,手有勢,足有舞。此乃一樂生百趣。
彰於目。目為心靈的窗戶,傳神的靈機。心神昌樂,五臟有藏,精氣上榮,則目光炯炯,黑白分明,啟閉自如,默默傳神,皆為悅愉的表現。
著於識。心神樂則心思有序,精神不亂,意識清楚,思維敏捷,善於分析,遇事不慌,主意多,辦法好,工作效率高。
意志上的樂觀表現深邃,如意志堅決,以苦為樂,常知足,善處事等。
意志堅,是精神意識樂觀的突出表現。大腦清醒,信念堅定,方向明確,百折不撓,有奮鬥到底為事業獻身的決心。行動上,表現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苦為樂。此為意志樂觀的又一表現。有遠大理想,並孜孜以求,為實現美好的理想,不怕一時生活的艱辛,或嘗皮肉之苦。且能以苦為樂,奮發進取。
常知足。古人說知足常樂。知足,指對現實生活的適應和滿足。「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曰故日朴。」(《素問·上古天真論》)朴者能隨風俗,即:「棟垣何必要嵯峨」,「衣裳何必用綾羅」,「盤餐何必羨魚鵝」,「聚妻何必定嬌娥」,「養兒何必盡登科」(《延命金丹》)。
善處事。意志上樂觀者,能對人寬厚,對己克儉;能竭盡全力,團結同事,搞好工作;能絕無損人之心,和善處事,使他人視之若親。牢記:「我虧人是禍,人虧我是福。」
其次保持樂觀的常用方法。
-第一 應「笑口常開」-第二 避免孤獨,注意交往-第三 要學會幽默-第四 要有好的環境-第五 要培養好的性格第一,應「笑口常開」。
這是因為對健康長壽者來講,笑是最優美、最自然、最良好的自我保健運動。古往今來的老壽星,無不是笑口常開的樂觀者。據現代科學分析,笑是一種有益於人體的活動,笑一笑可以使人體內的膈、胸、腹、心、肺甚至肝臟得到短暫的體育鍛煉,而且笑能使人全身機體肌肉放鬆,有利肺部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的疲勞。難怪美國斯但福大學的威廉·弗賴依博士說:「笑是一種原地踏步的運動,能使人延年益壽。」
在我國古書中記載以笑驅病。以樂健身的事例很多。相傳北宋時期,有一京官,未及花甲即體虛力衰,告老還鄉。一日,他偶聽一藝人講說趣話,被逗得笑口常開。回家路上,頓覺氣血平和,精神煥發,走起路來腳步輕快許多。從此,他經常攜老伴聽藝人說書,倆人都感到受益不少。於是,翁嫗二人立下一條規矩,誰說了煩心話或做了煩心事,即罰說笑話一個,若說不笑者,加罰繞庭院疾步走三圈。從此,老夫婦身體日漸強壯,均壽高90餘歲而卒。
當今世界,對笑也是刮目相看,各種研究笑的機構應運而生。如「笑的天地」,「笑的聯盟」、「笑城」、「幽默協會」、「笑的中心」、「笑的廣場」等等。在我國,50年代就有人建議在醫院裡設「相聲科」,用相聲這門笑的藝術,對一些疾病進行「笑療」,讓病人愉快地笑,在笑聲中忘卻疾病。
不過,話又說回來,笑,雖然可祛病健身,但必須適度,必須懂得笑的宜忌。如懷孕期間的婦女,大笑時令腹部猛烈抽搐,容易造成早產或者流產,故不宜大笑。小孩在進食時,亦勿逗他大笑,否則食物容易誤落氣管內,嚴重的還要去醫院。有些曾接受過胸腔、腹腔、血管、心臟等外科大手術者,應讓其安靜休養,一,般來說,5~7天內,不宜大笑。心肌粳塞的病患者,即使沒有急性發作,而在恢復期內也不宜大笑。對於患腦血栓、腦溢血症以及蛛網膜下出血的病人,更不可縱情大笑。血壓高的病人,如果不加節制大笑,會使血壓陡升,從而誘發暈倒。患早期疝氣者,如果經常大笑,會導致疝氣病加重,難以迅速復元。綜上所述,笑必須有節制,必須因人而異,尤其是老年人,或有慢性疾患者。
第二,避免孤獨,注意交往。
因為孤獨和孤僻,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空虛和痛苦,必然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使神經一體液的調節失去平衡,免疫系統的防禦機能下降。隨著機體內在「防線」的崩潰,病邪的入侵也就有了可乘之機。
再則,孤獨和孤僻造成精神上的寂寞和頹廢,往往帶來舉動上的自我摧殘。或借酒消愁,或以煙解悶……不一而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有位婦女,兩年前丈夫不幸病故。自此,她深感自己陷入了寂寥、凄寒的深淵,孤獨使她日漸消瘦,體重減少了22.6公斤,而且感到精疲力盡。據統計,美國70歲以下孤居的離婚男子,心臟病、肺癌和胃癌的死亡率是非獨居者的兩倍,肝硬化的死亡率則為非孤居者的3倍。高血壓的死亡率大約為3倍。可想而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是滋生疾病的根源之一。
又怎樣避免孤獨呢?方法是注意交往。因為交往是人類現代社會的維生素。醫學研究發現,交往不僅對個人的社會化和個性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每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生命的延續,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交往,使得人們得以彼此交流感情。排遣孤寂;也正是交往,使人增添積極樂觀的情緒,產生幸福感與滿足感。科學家經過研究,證實人與人的社會接觸交往,可抑制大腦後下丘腦區的活動,降低乙醯膽鹼、氫氧基皮質酮(一種腎上腺皮質內分泌素)和兒茶酚胺的分泌率。這些化學物質能使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以及出現其他應急的生理癥狀。
事實上,社會關係差對人健康的影響比吸煙、高血壓和肥胖更嚴重。這是因為,社交能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某種需要。人體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既需要營養、體育、休息和生理等方面的滿足,也需要安全、友誼、成就、信任和尊重等精神方面的滿足,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平衡。
第三,要學會幽默。
偉大導師列寧曾說過:「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上的優越感的表現。幽默輕鬆,表達了人類征服憂患和困難的能力,它是一種解脫,是對生活居高臨下的「輕鬆」審視。一個渾身洋溢著幽默的人,必定是一個樂天派。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矛盾,若以幽默待之必會增添無窮妙意異趣。有這樣一個以幽默巧避「家庭戰爭」的故事。古希臘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脾氣暴躁的人。有一天,哲學家正和他的一群學生談論學術問題,他妻子突然跑來,不由分說大罵一通,接著又提起裝滿水的水桶猛地一澆,把蘇格拉底全身都澆濕了。學生們以為老師一定會大怒,然而出乎意料,他只笑了笑,風趣他說道:「我知道,響雷過去,一定會下雨的。」大家聽了,不禁哈哈大笑,他妻子也害羞地退了出去。
這種以幽默來處理家庭矛盾的方式,即使對方把弦綳得很緊,也會緩和下來,作出熱情的反應。醫學研究表明,幽默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預防形式,善用幽默的人最健康,因為幽默能使人心情舒暢,能夠調節人們神經中樞,有利於排泄積鬱,解除疲勞和煩惱。所以,經常生活在幽默風趣的氣氛中,臉上經常會顯現出健康輕鬆的微笑。
第四,要有好的環境。
很難想像,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能使人心情愉快。因此,要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必須創造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符合心理衛生的自然環境。大城市奇特的高大建築,抬頭望去,使人精神振奮;鄉間樹林花叢中的瓦房小院,給你幽靜、安逸之感。這些,都給人們的心理健康以積極有益的影響。對人情緒的影響莫過於氣候的變化了。現代醫療氣象學研究表明,在烏雲密布、濃霧籠罩、下雨或雪的時候,人們的精神常較散懶,甚至變得無精打采、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而在萬里晴空、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人們卻精神抖擻,異常爽快。
此外,居住環境亦能影響於人的情緒。若居住在一個陰暗、骯髒、凌亂、充滿刺激的色、音、味環境里,人們會顯得心煩意亂,勞神費力;而在一個光明、整潔、井然有序的環境里,人們會心情舒暢,精神倍增。
符合心理衛生的社會環境。事實證明,良好的社會道德,樸實的民風,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精神愉快的基礎。研究心理衛生,絕不能離開社會環境。時代不同,世道各異,社會的道德風尚、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因而人們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也不一樣。
在我國,隨著城鄉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工作與生活的節奏將越來越快,越來越緊張。而緊張的工作將會使人們的精神負擔越來越重。青少年的過重的學習負擔,也會造成同樣的後果。因此,如果處理不當,心身疾病的發病率將會提高。那麼,又應如何保持相對穩定而樂觀的情緒呢?
辦法是學會運用變換生活環境的科學方法,來影響調節自己的心理環境,引導波動的情緒向穩定的方向發展。如當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下班回到家裡心情仍然煩躁時,不要一頭栽倒在沙發、椅凳或床鋪上靜坐躺卧,應該幫助家人進廚房乾乾活;或者教教小孩識字跳舞;或者打開收音機、電視機,讓感興趣的節目灌人耳目;或者串串門,聊聊天。這樣有意識地變換一下工作崗位和家庭的生活環境,就可能使你分散和消除不愉快的心理,受到一些自我開導性的啟發,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和睦的家庭總是洋溢著愛的暖流。親子之愛、夫妻之愛足可溶解鬱積心頭的苦悶與煩惱;快樂、和諧的生活氣氛能夠一掃愁雲,使人樂觀向上,心胸開闊。相反,惡劣的家庭環境卻是發生心理疾病的溫床。有人調查,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中,有50%左右的患者是夫妻不和、親子反目造成的。
第五,要培養好的性格。
醫學研究證明,人的性格與疾病的關係極為密切。不少人受先天遺傳和後天生活的影響,形成了有害於身體健康的某些性格特徵。如性情急躁。喜勝好強,簡稱A型性格的人,易患心臟病。美國史坦福大學心理學專家索倫森博士說:「改變性格,這在成年人決不是輕而易舉,可一蹴而就的。不過,一旦他們認真開始改正,很快就會嘗到甜頭。他們不再終日緊張、忙亂,疲於奔命;他們學著有張有弛,有勞有逸,開始關心周圍事物,培養新的興趣,增多了和妻子兒女接觸交往的時間。他們對這種從來沒有嘗過的天倫之樂和生活樂趣備感新鮮。同時,眼界開闊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和工作安排也有了明顯的改進。許多經過這種適應性改變的老心臟病病人,不僅癥狀越來越輕,工作和社會關係也越來越好,這都有助於他們自覺地在改變性格上繼續努力,爭取鞏固。」
不僅心臟病的產生和變化與性格有關,其他疾病的發展變化亦同樣和性格有關,如癌症不經治療而自行消失者大多是性格樂觀、無憂無慮的人。高血壓會因患者性格急躁、容易激動而加劇,也能因患者性格平和、情緒穩定而好轉。性格脆弱者會因一次精神上的打擊而發生精神病,而性格堅強、凡事處之泰然者則不易得病。
總上所述,要使人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首先要養成樂天的性格,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樂觀、風趣、幽默、詼諧、性格開朗的人。要求遇事從大處著想,不因小事而煩惱,不計較個人得失,胸懷坦蕩,思想開闊,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四氣調神」
「四氣調神」是《黃帝內經》「素問」本的第二篇的篇名,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原意是:應順應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調攝精神活動,以適合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的規律,從而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一是春季調神。原文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這裡的「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即是指在春天的三個月,如何調神的具體方法,本句原文是說,在春天的三個月里,是自然界萬物推陳出新的季節,此時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人們又如何養生呢?具體到精神上,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機盎然。在春天只能讓情志生髮,切不可扼殺,只能助其暢達,而不能剝奪,只能賞心怡情,絕不可抑制摧殘,這樣做才能使情志與「春生」之氣相適應。
二是夏季調神。原文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無厭於日,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本句意思是說,夏季的三個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與地氣上下交合,萬物成熟結果。人們此時在精神上,人易厭倦,但夏主長氣,人氣不宜惰,應保持情志愉快不怒,如含苞植物開放成秀,以使體內陽氣宣洩,向外開發,這樣才能使情志與「夏長」之氣相適應。
三是秋季調神。原文曰:「秋三月,謂之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本句是說,立秋後陰氣始盛,陽氣始衰,氣候由熱轉涼,出現天氣清涼勁急、萬物肅殺之「天氣以急,地氣以明」的自然狀態。萬物已經成熟,達到形態已定的「容平」階段。人體之陽氣亦開始收斂,此時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氣內斂,志意安寧,不使志意外露,陽氣外泄,避免秋天肅殺之氣的傷害,即「以緩秋刑」。這就能使情志與「秋收」之氣相適應。 四是冬季調神。原文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本句是說,冬天的三個月,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派陰盛寒冷之景象。此時,在精神方面,要使志意內藏不宜外露,像有私意存於胸中不欲吐露告人一樣,又像已有所獲而內心愉快,這樣就能使情志與「冬藏」之氣相應,符合冬季保養「藏」之機的道理。
綜上所述,四氣調神的養生方法,是建立在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基礎之上的。如果違背了自然規律,人就體弱多病,甚至夭折。
後世不少醫家也很重視順時調神,如元代丘處機在《攝生消息論》中分述春、夏、秋、冬四時的養生方法,就十分重視順時調神。如其寫道:「春日融和,……以暢生氣。不可下坐,以生抑鬱。」「夏三月……澄和心神,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藏」。「秋時凄風慘雨,老人動多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役其心神,則忘其秋思」。寒冬之季的保養,丘處機也強調「養生」,這裡就不多說了。
古人順時養神的經驗是十分寶貴的,因為人必須適應四時生長收藏的規律,才能成長。人的養生,不僅要適應氣候的變化,注意生活起居,而且要順應四時,調養精神。「因人養神」
人體從受精卵形成的瞬間到年老衰亡為止,共經歷七個不同的生命時期,即胎兒期、乳兒期、幼兒期、學齡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各期的心理保健雖不相同,卻息息相關。
-胎兒期心理保健-乳兒期心理保健-幼兒期心理保健-學齡期心理保健-青少年心理保健-中年心理保健-老年心理保健
先看胎兒期。此指從兩隻異性細胞相遇受精,一直到胎兒降臨人間,通常為十個月。此時期是腦發育的重要時期。嬰兒在降生以前,即要講究心理衛生,我國古代稱為胎教。
所謂胎教,主要是指母親在孕期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情緒,言行舉止,從而給胎兒以良好影響。那麼,胎兒尚在母腹中,如何能夠接受教育?這是因為,母子同體,息息相關,胎兒不僅在身形發育上要靠母體供給精微物質,而且在心神發育上也隨時受到母親的影響。因此,母親必須注意不要把不良的信息傳遞給胎兒。德國兒科專家蒙特格爾認為,戰爭恐怖和戰後政治危機,是導致畸形兒顯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日本學者作過調查,汽車司機的妻子懷孕後,由於擔心丈夫夜間出車遇到搶劫或發生車禍,經常惶恐不安,所以,比一般婦女更容易發生早產。《諸病源候論》認為,呆傻兒與其母親孕期遭受「驚怖」有關:「人之五臟有五聲,心之聲為言,小兒四五歲不能言者,由在胎時,其母卒有驚怖,內動兒臟,邪氣乘其心,令心氣不和,至四五歲不能言語也。」因此可見,孕婦必須注意調和七情,在整個妊娠期間,始終都應注意。宋代陳無擇說得好:「一月不可縱怒,二月不可驚動,三月不可縱慾和悲哀,四月不可勞逸,五月不可妄想及饑飽,六月不得雜食及針灸其經,七月不可憂鬱叫呼、觸冒煩躁,八月勿食燥物,九月不可懷恐及房勞。」
所以,孕婦自身要創造一個舒適愉快的環境與心境,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如此胎兒稟氣純正,有助小兒良好氣質與性格特徵的形成。
再看乳兒期。是指從出生到1歲這一時期。應從乳兒的精神衛生出發,選購一些聲、光刺激較強的玩具。在色彩上,可選擇顏色鮮艷的玩具,如紅色對乳兒更有吸引力;又如對乳兒搖鈴,能引起乳兒的注意,以鍛煉他們對聲音的反應能力。
對乳兒來說,母親的乳汁,在生理上是豐富的養料,在心理上是溫暖的陽光,不愧為「生命之糧,智慧之泉」。母親將小孩摟在懷中,時時搖著哄著,從小給孩子以母愛,有利於小兒的健康發育。
據報道,從小在孤兒院或其他社會福利院長大的兒童,由於沒有母愛或缺少真正的母愛,大多性格抑鬱。膽怯,自卑、缺乏信心,適應能力差。這些都是從嬰兒孤獨症和母親剝奪綜合症發展而來,在保育院里,一個保育員要同時照顧許多乳兒,他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去一一撫慰孩子,給他們灌注母親那樣的柔情。
小兒形體動作的鍛煉,對促進身心發展,有很大意義。乳兒期應在大人扶助下,作一些被動性鍛煉,包括學坐、練爬、學站、習步等等。
三是幼兒期。是指從1歲到3歲的時期,要儘早讓幼兒掌握語言,《育嬰家秘》里說:「遇物則教,使其知之」。1 歲到1 歲半是正式開始學話階段,2到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階段。當小兒能初步辨別事物之時,要結合具體的事物讓其識別,說出名稱。幼兒好奇、愛發問,父母對此不應怕麻煩,而應該通過解釋和講故事等形式,增長小兒的知識。在小孩不聽話時,亦不要用老虎、貓、狗等嚇唬小兒,這樣會使孩子變得膽小、畏縮、孤獨。
遊戲是小兒最喜愛的活動,既能促進體格的發育,增強體質,又能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使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機能得到健全發育。
《古今醫統》說:「有識之初,便當誘其正性。」此指要重視對幼兒的品德培養。其中大人須以身作則,做出模樣。若父母言語粗魯,孩子亦容易出口傷人;如果父母動輒大喊大叫,孩子也往往大哭大鬧。正如康克清所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楷模。」
四是學齡期。其心身特點是「稚陽未充,稚陰未長」。古人用這「稚」字,生動地概括出小兒臟腑嬌嫩,氣血未充,精神幼稚,神氣怯弱的心身特點,故小兒此段時期最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僅要注意其生理衛生,更要重視其心理衛生。正如俗話所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子女固然由於父母方面愛的不足而感到痛苦,可是,他們也會由於過分洋溢偉大的感覺而腐化墮落。理智應當成為家庭教育上常備的節制器,否則孩子們就要在父母的最好動機之下養成最壞的性格特點和行為了。」當前,我國由於獨生子女大量增加,不少家庭過分溺愛,不少獨生子女表現出種種不良的品德行為。表現為挑吃、挑穿、不尊敬長輩、不愛惜東西、愛發脾氣、無理取鬧、自私、不關心別人、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等等。這些缺點在學齡期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對獨生子女,一定要愛中有教,教中有愛。既嚴格要求,又循循善誘,使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從小養成。
兒童入學後,要照料自己的吃飯、穿衣和整理書包等,不要事事依靠或由別人代做。從兒童的發展過程來看,大腦功能的發展要靠外界的適應刺激,因而對兒童既要關懷愛護,又要嚴格要求,百依百順、遷就溺愛,勢必造成孩子的依賴性。這種兒童遇困難就退縮,今後稍有挫折,就有可能發生神經官能症或其他精神病。
五是青少年。我國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這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因此也是人的體格、體質、心理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其主要心理特徵如下:
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要求獨立,有較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觀察力和想像力顯著發展,才思敏捷,抱有各種理想和幻想;記憶力達到高峰,理解力不斷提高,求知慾強,肯學習;意志、性格處於形成的過程之中,未定型,好模仿;情感日益豐富,誠摯熱情,友誼感、群體感、道德感和愛美感有顯著發展;興趣廣泛,愛玩好動,活動能量迅速增加,性意識開始萌發,逐漸注意異性,要求戀愛,尋覓配偶。
針對青少年的上述心理特點,應採取下列主要措施:
第一,要說服教育,循循善誘。家長一方面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給青少年以良好影響,一方面又要尊重他們獨立意向的發展和自尊心,採用說服教育、積極誘導的方法。要鼓勵他們積极參加集體活動、培養集體主義思想、逐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他們有遠大的理想與追求、對他們的錯誤或早戀等問題,不能採取粗暴,壓制及命令的方式,仍要諄諄誘導。
第二,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在青春發育期,性器官的發育和成熟引起的一系列的身心變化,使青少年遇到許多問題。如突然出現的月經初潮,使女孩子感到羞澀和神秘,以致胡亂對付,成為以後婦科病的誘因;首次遺精使男孩惴惴不安,甚至因相信「一滴精液一滴血」的說法而產生恐懼心理;認為手淫是無恥下流的觀念,會使青少年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早戀經常使青少年精神不振;此外,痤瘡、少白頭、男孩的變聲、長鬍須以及女孩的乳房發育和發胖等,又常常給開始愛美的青少年造成心理上的矛盾。由此,不難看出,青春發育期的健康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將這個階段的正常發育特點介紹給青少年,使他們能夠了解自己將向什麼方向發展、可能發生哪些問題、如何正確對待青春發育期出現的各種生理變化,才可能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正常地發展。
六是中年。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在生理上是這樣,在心理上亦同樣如此。在心理上的「盛」主要是指:從中年早期到中年末期,其心理發展日趨成熟,正如古人所總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是,物極必反,中年時期亦是身心負擔最為沉重的時期,往往集諸多矛盾於一身。諸事勞形,萬事累心,特別是那些「形志均苦」者,身心負擔極重,難於攝養,未老先衰,而思想情緒上長期處於緊張、焦慮、憂鬱或壓抑的狀態,必然影響到心身健康,從而導致心身疾病、心理病態以及神經官能症和精神病發病率的增高。因而,中年人必須重視心理衛生。
《養性延命錄》強調:「壯不競時」,「靜神天想」,就是要求中年人精神暢達樂觀,不要為瑣事過分勞神。要淡名利、節嗜欲、與世不爭。少憂愁,少煩惱,不使頭腦思慮過度,這是中年人精神情志調養的重要原則。中年是承上啟下的一代,肩負社會、家庭的重擔,加上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矛盾,致使思想情緒長期處於抑鬱、焦慮、緊張的狀態。長此以往,必然耗傷精氣,損害心神,致使早衰多病。因此,中年人一定要重視調攝神志,注意心理衛生。
七是老年。現在一般指60歲以上的人為老年。人到老年,機體會出現生理功能和形態學方面的退行性變化,並由此帶來心理上的變化,常產生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易怒等心理狀態,其適應環境及自我調控能力低下,若遇不良環境和刺激因素,易於誘發多種疾病,難以恢復。
對於老年人來說,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環境,最重要的是防止傷感。傷感通常來自三個方面:其一是懷舊。人老戀舊事,喜歡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而過多地沉緬於對往事的回憶,則必然會因過去的好時光逝去而遺憾。久而久之,便會使心情抑鬱,性格也會隨之變得孤癖。其二是失落感。離退休後無所事事的清閑,某種願望或打算落空的遺憾,皆會產生失落感。其三是戀友。老來失伴,摯友作古,皆是老人之大不幸。但悲傷過度,不僅無濟於事,而且易傷身損志。「哀大莫過於心死」,精神崩潰往往是身體衰竭的前奏。由此看來,老來傷感,是老年養生之大忌,須時刻提防之。舒適的心理環境既靠社會家庭提供,也靠老人自身調節。人生總有不遂事,過去的已無法挽回,如果您能做到處世超脫,閑中求樂,一定會有健康幸福的晚年。
要保持較好的心理,還須常用腦。人進入老年之後,脫離了原來繁忙而緊張的工作,過著「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舒適」生活。然而,正是這種思想和精神上的停滯。怠情,加速了衰老的進程,使人未老先衰。儘管腦細胞的數量會因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但卻可通過提高腦細胞的工作效率來彌補這一缺陷。經常積極用腦,可使大腦保持年輕時腦細胞迅速增生期的那種活力。腦的CT掃描表明:經常用腦的老人比其他同齡人大腦萎縮減少,空洞也少。日本一位科學家用超聲波測試發現,積極從事腦力勞動,善於思考者,腦血管多處於擴張狀態,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大腦衰老。古人有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以一日不養。」亦是說明了人到老年一定要用腦、養腦。用腦不可過度,過度了反而加速腦的衰老。
怎樣治神所謂治神,是指用方葯。針灸等療法治療因七情刺激而引起的神志病症。《慎齋遺書》說:「病於形者,不能無害於神;病於神者,不能無害於形。」說明精神疾患與軀體疾患往往是難以截然分開的。針灸、中藥不僅可通過調治軀體方面的病症,而達到解除精神負擔的作用,同時許多方藥針灸等治法,可以直接對精神情志方面的病變起作用。如《養生論》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說明合歡花具有解郁除忿、安神治失眠的作用,而萱草可使人舒情忘憂,故又被稱為忘憂草。實際上,中藥對神情病變具有明顯治療作用的還有很多,如人蔘「養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開心益神」;龍眼肉「主安志,……久服強魄聰明」;龍骨能「養精神、定魂魄、安五臟」;龍齒可治「大人驚癇」;牛黃能主治「掠癇寒熱、熱盛狂痙」;遠志可「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述」;天麻能「治語多恍惚、善驚失志」;柏子仁有「養心氣、益智寧神」之功。以上說明,中藥里確有不少具有對神志病變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此外,由這類藥物為主組成,能夠治療神情病變的中成藥也有很多。現簡介如下:
天王補心丹:能補心安神,主治神經衰弱、煩躁失眠、思慮過度、心悸健忘等症。每日二次,每次服蜜丸三錢或片劑六片,在空腹或睡前,用燈芯紅棗湯或淡鹽水送服。
柏子養心丸:能清心養血安神,主治心血虧損、失眠健忘、夜多怪夢、心悸怔忡、神志不寧。每日二次,每次服二錢,早晚用溫開水送服。
琥珀多寐丸:能平肝安神,適用於肝陽亢盛所致心神不安、心悸、失眠。每日二次,每次一錢,用溫開水或燈芯草煎湯送服。
安神補心丸:能養心安神,主治失眠、心悸、健忘、耳鳴,每日三次,每次服丸劑十五粒,溫開水送服。
安神補腦丸:能養血安神,主治由於肝腎不足所致心悸失眠、遺精多夢。每日三次,每次服三錢,溫開水送服。
妙香丸:能補心固腎、鎮靜安神,主治因元氣不足所致心悸不穩、驚恐怯弱、喜怒無常。每日二次,早晚各服一丸,空腹時用溫開水送服。
更衣丸:以蘆薈、硃砂酒製為丸,主治因大便燥結而引起的心煩易怒、睡眠不安等症。每日一、二次,每次五分至一錢。
至於用針灸治療情志病症,事實證明,亦很有效,這裡就不多說了。此外,氣功對於神志方面的病變有突出的療效。這是由於氣功療法強調「存神」、「凝神」、「靜思」、「寧神」、「神斂」、「調心」、「定志」、「入靜」、「意守」、「瞑目存想」等等,都是強調以靜心調神為要務,並據此而實現調節機體臟腑經絡之氣血陰陽的作用。通過練功,可排除焦慮、緊張、憂鬱等不良情緒的干擾,使人體情緒變為平靜、穩定,體內氣化處於協調和順的旺盛狀態。尤其是氣功中的「以意引氣」,可通過各種意念的定向性和定位性的自我鍛煉,調動正氣達於病所,以驅邪愈病。陶弘景《養生延命錄)說:「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頭痛念頭,足痛念足,和氣往攻之。」《道樞·枕中》亦引孫思邈的話說:「瞑目內視,使心生火,想其疾之所在,以火攻之,疾則愈矣。」這實際上相當於現在的自我暗示療法。如國外有一種治療癌症獨特的心理治療法,稱做「內視心象療法」,其方法是讓病人想像的白血球不斷地擊敗入侵的癌細胞,有的人靠這種方法恢復了健康。這與氣功中所說在「意念」、「內視」的導引下,氣往攻之的方法非常近似。
總之,養生必須養神,因為神是生命的主宰。而養神又要以「靜神」為首務,只有神志安靜,才能「病安從來」。養生還要調神,以避免各種情志的過激刺激。此外,「以恬愉為務」也必須牢記,只有精神永遠保持樂觀、開朗,體內氣血才能正常運行,否則「百病生於氣」。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道家養生概要
※我怎樣活到100歲——陳立夫談養生
※胡維勤中醫養生養生之前健康體質有所不同
※『中醫養生』 [中醫文化]十步得健康(轉載)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