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庸醫變良醫的關鍵思維

從庸醫變良醫的關鍵思維2016-02-06劉力導讀:庸醫與良醫,其中缺少的是什麼呢?技術?經驗?醫德?或許都是,但是其中最為根本的是思維:病人在你面前,你要從哪方面思考的思維。不是有咽痛就清咽利喉,有胃痛就行氣止痛,而要「臨證察機」,方為上工之法,才會「似迂反捷」。

閱讀相關文章請點擊:

良醫與庸醫的本質區別:用思想來看病

陳存仁編輯有一套日本人寫的很著名的叢書,叫做《皇漢醫學》。《皇漢醫學》里講到一個「醫誡十則」,就是做醫生很需要注意的十個問題。

十誡中有一誡我的印象最深,記得這是師父十多年前給我講的。先師給我講的許多問題都已經忘記,可是這一誡我記憶猶新,因為它太重要了。十多年來,我一直是以這一誡來告誡自己、鞭策自己、要求自己。 

現在就憑記憶把這一誡的內容轉述給大家:「醫有上工,有下工。對病欲愈,執方欲加者,謂之下工。臨證察機,使葯要和者,謂之上工。夫察機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賢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後面會有解釋)我們看到這一誡里把醫生分為上工、下工。上工這一類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高明醫生,而下工這一類,就是很差勁的醫生,就是庸醫。

作為我們學醫的人,在談到這一誡時,就應該有所選擇。我想大家應該是希望能在上工的行列,如果沒有這個信心,大家就不要學醫。否則,一輩子下來,只做一個下工,一個庸醫,這有多凄涼。

另外一點,做醫生幾乎沒有中間路可走,你不是救人就是害人。你開藥,如果沒有治療作用,那就是毒副作用,中間的路很少,這是肯定的。所以,選擇做醫生的路,大家應該很慎重。按照清代名醫徐靈胎的話,做醫生只有兩條路,要麼做蒼生大醫,要麼做含靈巨賊。

1、下工層次

什麼是上工?什麼是下工?它的評判標準是什麼?這一誡從根本上,從源頭上給我們作了說明。「對病欲愈,執方欲加者,謂之下工。」這是什麼意思?

前些天我給醫本的同學上課,下課休息的時候,就有同學問我:我們家鄉有一個朋友得甲狀腺腫,老師您看開個什麼方?另外一個同學接著問我:老師,我最近經常失眠,您看開個什麼方?現在我們暫時放下上面的提問,先來考慮另一個問題。

中醫與西醫在很多原則問題上應該說是接近的,西醫治療一個甲狀腺腫,不會馬上想到割掉它,或者馬上用什麼消腫的藥物。它要通過一些手段或方法,得到一個診斷。甲狀腺腫只是一個體征或癥狀,它還不是診斷。它必須通過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得出一個診斷,這個診斷是病因診斷。它是什麼原因導致甲狀腺腫?是缺碘呢?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還是單純性甲狀腺腫瘤?或者會是癌腫?這些都必須做相關的檢查才能確定,或者做碘131,或者做活檢什麼的。等到這個病因的判斷明確之後,才能提出相關的治療方案。

有人說西醫光治標,這個說法我不同意,病因治療就是治本,只是這個「本」的層次不同而已。上面的同學告訴我一個甲狀腺腫就要我開方,這就等於省略了這許多的過程。中醫與西醫在這個總體原則上也是一樣。我們說甲狀腺腫或者失眠,它只是一個「證」,而中醫的特色是辨證論治,通過這個「證」來辨別疾病的「因」,然後根據這個「因」來進行治療。這也叫做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你現在只說一個甲狀腺腫、一個失眠,這個辨證論治的過程沒有,這個診斷的過程沒有,那怎麼開方?沒法開方。根據上面這個認識,我們對後世提出的內科就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西醫說肺結核,這是一個病,這是一個診斷,而這個診斷已經包含了病因的判斷。又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這些疾病的最終原因雖然沒有搞清楚,但是,這個病名已然包括有病因因素。而內科裡面說「咳嗽」,說「胃痛」,說「瀉泄」,這些都是病。「咳嗽」、「胃痛」這些是什麼東西呢?它只是一個癥狀,它完全沒有病因的成分,所以,西醫要笑話中醫,我覺得應該笑話。什麼事情要模仿西醫,都應該經過嚴密的思考,沒有經過嚴密的思考,盲目地去模仿,就容易搞成半吊子,兩頭不到岸。

當然,中醫與西醫在診斷上所採用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西醫有大量現代化的手段可以藉助,而且這些手段越來越先進。中醫呢?什麼也沒有,都得靠自己。

因此,學中醫要比學西醫困難。學西醫,整個世界的科技都在幫助你,現代物理學幫助你,現代化學幫助你,現代生物學更加幫助你。而學中醫沒有人幫助你,相反都在為難你,給你挑刺。所以要學好中醫,特別是要在現代學好中醫,那真是不容易。大家應該把這個困難考慮進去,樹立牢固的信心。

上面提到,說一個失眠,說一個甲狀腺腫就要處方,這就是「對病欲愈,執方欲加」。很多人搞一輩子中醫都是這樣。聽到甲亢,就開一個甲亢的方,病人又說胃痛,加兩味胃痛的,又說腰痛,再加兩味對付腰痛的,現在的很多中醫就是這樣看病。

有些同學給我說,現在在醫院裡已經看不到中醫了,心肌梗死就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已經形成套路了。當然有的病人可能會適合於益氣養陰,但這個思路不對呀。心梗是西醫的病名,由冠脈阻塞所致。中醫怎麼認識它呢?中醫不一定說它是心梗,你要「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怎麼就只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呢?這個與「對病欲愈,執方欲加」有什麼區別?這可是下工之所為啊。所以,我們一定要設法避免這樣的方法,走另外一條路。

2、上工層次

這一條路就是「臨證察機,使葯要和」。這個「機」是什麼呢?這個「機」就是病機。臨證的時候,首先是要察明病機,然後再根據這個病機來處方,使方葯與病機相契合,這樣一個看病的路子就是上工的路子。

「臨證察機,使葯要和者,似迂而反捷」,這樣的方法迂不迂呀?確實好像有點迂。病人來了,還要察什麼機。心梗的病人一來我就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協定方,這個很快呀,還察什麼機。但最後的結果呢?恐怕你那個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結果趕不上。這就是「似迂而反捷」啊。

見一個咽痛,你就清熱利咽,玄參、麥冬、桔梗、甘草,行不行呢?這樣看起來快,看起來不「迂」,可實際的效果怎麼樣呢?相信大家都會有經歷。前些天看一個病人,咽喉痛、聲音嘶啞,要用筆來代口,渾身沒力氣,開什麼方呢?光有這些還開不出方。你要是急著開什麼山豆根、牛蒡子,你就成下工了,因為你「對病欲愈,執方欲加」嘛!你還要「臨證察機」,不要急著用山豆根。

當時,我為病人摸脈,發現兩尺浮緊,緊屬寒,浮是表,浮緊就是表寒,一個典型的太陽傷寒證。太陽傷寒用什麼方?用麻黃湯。再看看舌象,舌苔白膩,苔膩是濕,所以病人渾身睏倦乏力。於是我給她開了兩劑麻黃湯加蒼朮。病人是晚上來診的,診前已經輸過幾天抗生素,但絲毫未見效果。開藥以後,當晚煎服。第二天上午給我電話,咽痛十去七八,聲音已經無礙,兩劑盡後,諸證釋然。

大家想一想這個病例,明明是咽喉腫痛,用壓舌板一看,咽部充血幾個「+」,扁桃體腫大,應該清熱,應該利咽,應該消腫,可你為什麼偏偏不用這些,反而去「火上加油」呢?就是因為這個舌脈顯示出病機是表寒,所以,要用溫散表寒的麻黃湯。溫散葯一下去,寒解了,咽喉果然就不痛。這就是「臨證察機,使葯要和」。臨床診病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古人講「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是這個意思。

前段時間還看過一個女學生,也是咽喉腫痛。她的咽喉腫痛到什麼程度呢?三天兩頭要去吊針,要去打青黴素。人家油炸東西,她從那兒經過,咽喉就要腫痛,就要化膿,更別說吃了。現在好啦,不但聞到沒問題,吃下去也沒問題了。咽喉腫痛只是一個癥狀,不是診斷,沒有理由就去用山豆根,就去用桔梗。你要獲得一個診斷,你的治療是對診斷負責,而不是對病人說的某個癥狀負責。

炎症好像兩個火,如果真的有火,那就應該清,用玄麥甘桔肯定好。火的表現是很明確的,你打開火看一看,明明顯顯的,看得見是紅的,摸起來燙手。人身的火證也是這樣,它有它的指征。

而我看的這位學生,臉色青青的,唇淡、舌也淡,手冰冷,脈沉細。哪有一點火熱的徵象?根據這個舌脈,根據這個四診的材料,這個人根本不可能有火。可是你看看前面醫生開的,全是牛黃解毒、玄麥甘桔,都在清熱利咽。看過這個病人,你就會明白,中醫為什麼沒有療效?這個病人我始終都在用扶陽的方法,開始用歸芪建中湯,後來用附子理中湯。現在,不但咽喉不腫痛,體質也得到全面的改善。

這個例子再一次告訴我們上工與下工的路子,它的區別在哪裡。「臨證察機」這個路子看起來迂迴了,走了彎路,可是最後的結果卻快捷得多,這正是「賢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

直接清熱利咽,或者查查藥典,看哪味葯治咽痛,哪味葯有抗菌消炎作用,這樣看起來似乎直接一些,快一些,可實際呢?她按照這個路子搞了幾年都沒有搞好,從中學一直到大學還在吊針,還在吃牛黃解毒。而在這裡僅僅服藥一個月,什麼都解決了,至少基本解決了,哪一個更快呢?所以,這是「賢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賢者之所以成為賢者,就是他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了;而愚者之所以成為愚者,是因為他沒有按照這個方法去做,是因為他失去了「臨證察機」這個竅訣。

我想大家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希望做個賢者,不要做個愚者。而做個賢者的辦法就是「臨證察機」。今後對每一個病人都要臨證察機,開始察不對這沒關係,但一定要履行這個手續,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走。開始的準確性比較小,也許只有百分之十,但慢慢地就會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三十,到了八十、九十,十愈八九了,我們就成了上工。大家應該具備這個信心,方法對了,只是時間問題。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10個問題幫你玩轉思維導圖
蜂巢意識:未來機腦互連和共享大腦或將終結個人思維
思維發展的性別差異及教育
從思維方式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黃星清:英國,是時候拋棄殖民思維了

TAG: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