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語錄(二)
十問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清?陳修園《醫生實在易?問證詩》)
見病醫病,醫家大忌!
病有標本,多有本病不現而標病見者,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見一證即醫一證,必然有失。唯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明?周慎齋)
病經議明,則有是病即有是葯,病千變葯亦千變。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問?至真要大論》
張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有諸內必形諸外,觀其外可知其內。——清?周杓元《溫證指歸?望色論》
舌以候元氣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淺深。——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傷寒脈舌》
辨舌質,可訣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總論》
觀舌本,可驗其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也——清?章虛谷《醫門棒喝》
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素問?標本病傳論》
張景岳注云:「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曰並行。病甚者難容雜亂,故曰獨行。」
寸尺弱,勿汗;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
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清?程鍾齡《醫學心悟?醫門八法?論汗法》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汗論》
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醫學心悟?三消》
內之證或不及其外,外之證則必根於其內。——現代?明堅《醫林掇英?外病求內在之根源》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堅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婦人規?症瘕類》
積?聚
積者積壘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積聚》
積血聚氣
積者,推之不移,成於五臟,多屬血病;聚者,推之則移,成於六腑,多屬氣病。——清?程鍾齡《醫學心悟?積聚》
心腎?虛寒虛熱
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表?里
病在於表,毋攻於里,恐表邪乘虛陷入於里也;病在於里,毋虛其表,恐汗多亡陽也。——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辨治***論》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王綸《明醫雜著?醫論》
膽熱移腦為鼻淵;肝熱轉肺為鼻痔。——清?王旭高《環溪草堂醫案?諸竅門》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四總穴歌
凡血枯經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右脈不足,補氣葯多於補血藥;左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葯。——明?汪石山《石山醫案?營衛氣血論》
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盛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不由,惟火惟氣耳。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一切不治之證,總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證論?吐血》
朱丹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氣實者氣必喘粗,聲音壯厲;血實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堅。——清?徐靈胎《雜病源?虛實》
瘀血化水,亦發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證論》
血不利則為水。——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明?李宗梓《醫案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引語
後天資生,納谷為寶。——張錫純
別陰陽於疑似之間,辨標本於隱微之際;有無之殊者,求其有無之所以殊;虛實之異者,責其虛實之所以異。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審查病機無失氣宜論》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
(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吐,在心則悸,在頭則眩,
在背則冷,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腸則瀉,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痹。——清?林佩琴《類證治裁?痰飲論治》
肥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清?程芝田《醫法心傳?醫宜通變論》
濕邪為病,緩而難知。——清?吳刊安《傷寒指掌?濕症合參》
不明臟腑經絡,伸手動手遍錯。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而生,皆邪氣也。擨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張子和《儒門事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 ——王旭高《王旭高醫案》
欲知病之難易,先知病之深淺。欲知病之深淺,先知病之部位。——寶輝《醫醫小草》
考古人用藥,有攻病保躬兩途,攻病則或涼或溫,當取其偏,保躬則適其寒溫,宜用其平。——程杏軒《杏軒醫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先秦 扁鵲 見《醫述》
大凡名家亦有偏處。當日雨田先生善用涼葯,非無用溫處,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溫葯,非無用涼處,用至七分而止。兩家對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熱邪不除,便為不了之病,易戕正氣。性天先生曰:一分陽氣不虧,不受陰邪為病。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然亦須有學問去領會,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而兩家亦終不相通。--------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臨病人於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要惟有定識於平時,乃克有定方於片刻。--------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定;
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滋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葯。——《靈樞?終始篇》
「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清?葉天士
陰虛之甚者,先回其陽,繼而漸加補陰之葯,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陰虛之甚者,先補其陰,繼而漸加補陽之葯,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清?王三尊《醫權初編》
回陽之中,必佐陰葯;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脫》華岫雲按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陰症似乎陽,清之必斃;陽症似乎陰,溫之必亡。
——清?顧松園《顧松園醫鏡?格言匯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則知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針灸大成>>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靈樞?營衛生會篇》
病不應脈,當思其病;脈不應病,當思其脈;葯
不應病,當思其葯。--------清.杭世駿--------
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明.李榳《醫學入門》
逢節發病,必非議補之時。--------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案譯註》--------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須辨兼症,徐洄溪謂有一症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變者道也。--------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案》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汗論》。逢節發病,必非議補之時。--------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案譯註》--------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須辨兼症,徐洄溪謂有一症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變者道也。--------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案》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汗論》
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8. 醫不貴於能愈病,而貴於能愈難病;病不貴於能言醫,而貴於能延真醫。(明 張景岳《景岳全書》)
9. 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劉仕廉《醫學集成》)
10.醫是講學不是市道,故商賈貿遷之術無一書之傳,而醫家言則汗牛充棟。(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藥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餘論》)
11.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餘論》自序)
16. 善為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唐 孫思邈)
17.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病;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金 張子和《儒門事親 卷十四治病》)
18.仲景諸方,實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也,後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於是取則焉。(元 朱震亨《局方發揮》)
19.《內經》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間書,得其片語,即是治法;《傷寒論》無問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後學能識病,全賴此數書。(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20. 學醫當學眼光,眼光到處,自有的對之方,此有說不盡之妙,倘拘拘於格理,便呆鈍不靈。(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21.大約功夫到時,眼光中無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覺大略相同。(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22.凡看病須要格分寸。諒病之分寸,而定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減一味不得。(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23.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經。
24. 凡醫者之於病人,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後用藥無誤。醫之為道,全在身考。(清?徐靈胎《慎疾芻言?用藥》)
25.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議葯。(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議病後議葯》)
26. 學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症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27.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議葯,葯者所以勝病者也。識病,則千百葯中任舉一、二種用之且通神;不識病,則歧多而用眩。——喻昌《寓意草》
28.諺雲十個醫,十個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個病,自當只有一個法。——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29.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症,如有死者,總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難處,遂打起精神,與他格算,必須萬全而後止。學醫者,不可無此種興會。-------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臨證,須審病人情狀,酌配方葯。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30.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明 孫一奎《赤水玄珠》--------
31.學醫一道,既不能離開書本,也不能專靠書本,既要憑些經驗閱歷,也要懂得經籍要義。
--------近代 冉雪峰--------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現實的QQ心情經典語錄
※經典背誦班《方劑》第二十三天
※古詩中最經典的十大「七言律詩」
※說女人的經典語錄
※20句經典的人生勵志名言(送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