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我們的身份是新加坡華人 這也是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的身份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9號晚為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主持開幕儀式時說,在為新加坡華族文化定位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建國半個世紀後,各種共同經驗和集體回憶,加強了國人對新加坡的認同感。
新加坡華人已經有了本身的獨特面貌,這是歷經幾代人後,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所逐漸發展出來的文化身份。
李顯龍19號晚為斥資1億1000萬元興建的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主持開幕儀式時說,在為新加坡華族文化定位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建國半個世紀後,各種共同經驗和集體回憶,加強了國人對新加坡的認同感。
「在談到身份認同時,國人首先肯定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後才是種族身份,所以我們的身份是新加坡華人,這也是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的身份。」
李顯龍說,新加坡華族文化既有中華傳統文化的面向,也有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色。他因此認為華族文化中心所發展的本土華族文化,必須是從「以新加坡人為本位」的定位出發。
李顯龍指出,新加坡華人在對自己的華族文化感到驕傲的同時,越來越清楚意識到,自己的華族文化有別於馬來西亞華人,印度尼西亞華人的華族文化,也和中國、香港或台灣的華族文化有所不同。
新加坡華人的文化身份來自三方面影響,首先是華族先輩所傳遞的優良傳統價值觀。李顯龍說,我們從唐山到南洋的華族先輩,還有建國一代身上看到特別可貴的生活態度,那就是認真打拚和刻苦耐勞的剛毅精神。環境再艱苦,他們勤懇努力生活,設法為下一代建設更美好明天,相信天道酬勤。
另外,華社人士十分關心文化教育和慈善公益,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他們敬老尊賢,愛護弱小,相信做人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二是在新加坡華人已經內化的價值觀里,包含了擁抱多元文化的觀念。李顯龍指出,本地華族雖占多數,卻絕對沒有要求其他種族接受華族文化習俗或使用華語,而是讓每個種族各自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彼此互相尊重,和諧相處。
他說:「在這同時,各種族有機會在共同空間進行交流,日子久了,不同文化之間在潛移默化中互相影響,『多元色彩』也就成了新加坡華族文化的獨特印記。」
第三是新加坡華人在與國際經濟接軌和雙語政策推動下,有機會同時接觸東西方文化。李顯龍說,由於通曉中英文,我們更容易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了解他們的觀點,也可以跟其他東南亞和亞洲地區的朋友輕鬆溝通。
談到建設華族文化中心的意義,李顯龍說,一個國家的文明不僅僅取決於科技、權勢和繁榮,更取決於自己的文化與藝術。創造就業,吸引投資,培訓和提升員工,在世界經濟中保持競爭力固然重要,但是人活著不能只有麵包,還需要文化藝術來滋養心靈,人們會被美所感動,也會對他人產生同理心與關愛。
他說,我們都不希望新加坡雖是個第一世界經濟體,卻是個三流社會,百姓富裕卻缺乏文化素養。我們要的是一個精神富裕的優雅社會,百姓溫文爾雅。
他表示新加坡在這方面雖有了進步,離完美還相當遙遠,時不時會有新加坡人做出令人厭惡的行為,像不久前一名年長男子在小販中心因拼桌問題與一對年輕男女發生糾紛,還被年輕男子撞了一下,差點跌倒。
讓李顯龍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公眾對此很憤怒,如果新加坡人把這樣的行為視為平常那就很糟糕。
總理說,文化雖不能被人工策劃或引導,政府還是能扮演一定角色,例如可鼓勵優雅的行為舉止和正面的社會風氣,肯定文化成就,支持和贊助藝術活動,也可以在學校推動文學、戲劇和音樂。
他對華族文化中心充滿期許,希望它成為國人認識、參與和欣賞華族文化的重鎮,更希望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原標題:李總理:歷經建國半世紀 新加坡華人擁有獨特面貌文化身份)
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 / 謝燕燕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