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爸媽每天抓住這3個時間段,孩子將來不會差到哪裡去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父母如果很忙,有時還要加班,能養育出優秀好孩子嗎?

很早就就在美國家庭教育專家米歇爾.博芭的文章中了解過親子高效陪伴時間段的理論,最近在與居住美國紐約的初中同學交流育兒心得時,再次證實了該理論,原來美國的不少媽媽非常崇尚高效陪伴,在合適的時間做高效的事情。據說這樣陪伴長大的孩子,德智方面的優秀程度比全職家庭還要高。

現在我把自己一向的做法,與這位美國華裔媽媽的做法結合,整理出下面的一些小點子,希望爸媽們,尤其是那些平時工作繁忙、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的爸媽們得以借鑒,即使每天時間有限,也能養育出最棒的孩子。

一天中親子陪伴最高效的3個時間段,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呢?

親子陪伴最高效時間一:早上起床→出門前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說一個人早上的狀態將決定整天的狀態,所以從早上起床到出門前這1~2個小時的狀態很重要,對孩子也是一樣。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也尤其關鍵。

我家孩子是被鬧鐘喚醒的,鬧鐘的鈴聲是孩子自己的錄音:「XX(孩子名字),起床刷牙洗臉啦……」相比起其他鈴聲,自己聲音的錄音能讓孩子更警覺,更容易從睡夢中醒來。

「今天的天氣真好呀,如果浪費時間就太可惜了,小螞蟻小豬小猴子小蟑螂……都會後悔的。」提醒孩子珍惜時間,不要在床上浪費一分一秒。

接著,我會指著鬧鐘,「換衣服的時間,分針指到7的時候,就要換好衣服哦。」

大概是長期養成的習慣,孩子一般會很利索,穿好衣服後就帶著鬧鐘進洗手間。他有時會一本正經地指著鬧鐘跟我們說:「爸爸媽媽,分針指到9的時候我就刷好牙齒,超過9,你們可以打我的手掌。」他一般都能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即使超過,我們也不會懲罰,而是詢問他:「今天為什麼超時了?」他也會認真地解釋,並保證下次會按時。(讓孩子習慣自省、自我糾正)

如果他刷得又乾淨又快,我們一般會稱讚:「今天表現不錯,又快又認真」,還不忘跟一旁未夠一歲的妹妹說:「妹妹,你看哥哥刷牙洗臉既認真又快,你要好好向哥哥學習哦。」他往往會一臉自豪、信心滿滿地開始穿襪子、穿鞋子。

臨出門的時候,別忘記告訴孩子——「你今天看起來很不錯,媽媽相信,今天又將是非常快樂的一天!」(經常的正面心理暗示,孩子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正在撲面而來的一天,即使發生不愉快,孩子也大多數能樂觀面對。)

幼兒說提醒,每天早上尤其是工作日的早上,是最繁忙的時間,也是最考驗父母耐心的時刻。不建議父母跟孩子同時起床,而是建議父母比孩子至少提前半小時起床,一來避免過於匆忙給大人和孩子造成壓力,二來也讓孩子得以從容做事而不是養成慌慌張張的習慣。否則大人在壓力下也不可能心情愉悅,更不能以寬容和耐心迎接孩子起床。

親子陪伴最高效時間二:下班回家後→晚飯

無論父母們在外的心情多麼糟糕,在面對孩子前,回到家裡第一時間洗把臉,對著鏡子調整好自己的表情和心情,帶著愉悅面對孩子。

孩子回家後,不要忘記先問問孩子:「今天過得愉快嗎?跟爸爸/媽媽說說今天遇到的趣事吧?」(這個習慣很重要,讓孩子養成經常跟父母分享的習慣,將大大減少孩子青春期跟父母形同路人的風險。)這時,父母只需要耐心聆聽,偶爾提問表達關注,拒絕評判。即使孩子當天遭遇到不愉快,也能在這樣的分享中,父母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引導。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尷尬,父母的困難呢?不是不可以跟孩子分享,重要的是父母分享時的心態,將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觀,積極樂觀永遠是不錯的態度。

在一邊分享,大人一邊做飯或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也要一起參與家務或做飯,比如掃掃地、摘摘菜等,不要怕孩子弄髒弄濕,這些小麻煩跟孩子做家務的習慣相比根本不是問題。(教育學家馬提.羅斯曼曾經分析了孩子幼年做家務的情況,再追蹤這些孩子20歲時的狀況,發現幼年時習慣做家務的孩子未來會更有責任心、能力也更強、更獨立,也容易對自己有更高的評價。)

吃晚飯時,也可以讓孩子幫忙盛飯,飯後洗碗,孩子一切的勞動都是在父母的鼓勵下進行的,警惕一定不要給錢孩子做家務,相信我,你如果這樣做會害了孩子。另外,吃飯時不要批評孩子,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遇到夫妻中的一個晚下班的,進門時,大人不要給孩子愛的教育,爸爸或媽媽對晚下班的配偶表達關心:「累了吧?XX(孩子的名字)給爸爸/媽媽拿雙拖鞋,你看,爸爸/媽媽今天累壞了……」甚至還可以讓孩子倒杯水,給爸爸/媽媽捶捶背。

親子陪伴最高效時間三:晚上睡覺前

晚上睡覺前的時間,幼兒說建議父母將時間完全安排給孩子,不要看手機、不要看電視,更不要在家裡加班(工作時專心工作,陪伴孩子時專心陪伴,才能讓效率最大化)。

睡前最好的親子活動是遊戲、親子閱讀、講故事、背誦詩歌,家長全身心投入,孩子也會因為父母的參與而專註。睡前的講故事和背誦詩歌,對年幼孩子的辭彙量的積累很有效。(有人做過研究,說6歲前每晚這樣做的孩子,到他們6歲時,辭彙量將比同齡孩子多2~3倍,這對於孩子的口才和語文能力都是不錯的。)

睡前,我還不忘記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收拾書包、準備第二天早上要穿的衣服。孩子越年幼越記不住要收拾什麼,我會在白板上畫上孩子需要收拾的東西,比如書包里要有兩件打底衣服、兩條薄褲子、兩條汗巾。孩子現在已經熟捻在心,自己一本正經地收拾東西時會喃喃自語:「兩條汗巾,兩條褲子……」還會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書包。(為啥不在第二天早上進行呢?第二天早上時間有限,提前一晚完成,孩子才能做得遊刃有餘,更不容易因為趕時間發生包辦。)

最後就是無論多晚,爸爸或媽媽臨睡前,將孩子當天表現好的寫在「好事」簿,孩子認識字的父母可以寫字,孩子不懂字的父母可以畫圖,留給孩子第二天看。讓孩子看時父母還要配合語言表達讚揚,讓孩子以積極自信的心態迎接新的一天。

(這裡的好事不僅僅是孩子做了的好事,還包括孩子取得進步、表現不錯的方面。有關好事簿的好處和具體做法,幼兒說在往期文章《1個小本子+1支筆,一年後你的孩子將優秀10倍》有詳細建議,大家可以搜索標題查找閱讀。)

幼兒說提醒,有些家庭的爸爸媽媽都要加班,對孩子們尤其是6歲內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為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父母的陪伴和陪伴中的教育對學齡前的孩子非常寶貴,錯失了也就錯失了。所以幼兒說建議,如果你的孩子還小,建議爸爸或者媽媽,家庭中至少有一個家長可以正常下班,即使不能正常下班,也至少能在孩子睡覺前的1~2個小時陪伴孩子身邊。因為真的只有那麼幾年,孩子很快就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有父母可能會說,父母對待孩子,需要這麼多「形式」嗎?說真的非常有必要,「形式」是事情的存在形態,是左右心理關鍵,這也是我痴迷親子心理的原因所在。相信我,只要你多花一些心思,用心養育孩子,孩子一定會朝著你所希望的方向優秀成長。

本文關鍵字:親子心理、高效陪伴、習慣養成、父母育兒、家庭早教

幼兒說(微信公眾號:bb-edu)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註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繪本自學漫畫。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怎樣給孩子合理補鋅
家長如何在孩子心目中樹立威信
每個粘媽媽的孩子,內心都深藏著怕被拋棄的恐懼
茶話 | 您覺得該不該讓小孩子喝茶?
教育孩子絕不能有的5種行為

TAG:孩子 | 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