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無公害水泥池流水養殖的日常管理技術
08-09
黃鱔流水養殖是項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作,這就要求養殖人員要有較強的責任感。規範操作,日常要觀察黃鱔的攝食情況,留意鱔池進、排水量是否一致,嚴防乾池現象發生,定期清除殘餌,清洗鱔池。1.水質管理:養鱔池要求水質「肥、活、嫩、爽」,養殖水的pH在6.5~7.5之間。因鱔池的水位淺,只有18~20厘米,投喂的飼料蛋白質含量又高,水質容易敗壞。因此,養殖期間必須保證微流水和及時換水。一般養殖池中水的流量應控制在0.01~0.1立方米/小時,春秋兩季水溫較低時,水流量可小一些;夏季高溫時,水流量應大一些。而且,要定期更換池水,清刷養殖池。一般每5~7天換水1次。夏季高溫時,要每天吸污,4~5天換水一次;換水溫差不能超過3℃。冬季水位要保持在25~30厘米。在徹底換水的操作中,當水徹底排干後,要將集中於中間空置區的排泄物、食物殘渣等清除掉,用刷子將養殖池清洗乾淨,並將養殖池徹底消毒。同時,將繁殖過密的水葫蘆清除一部分,清除水葫蘆時注意根系中常有黃鱔潛伏。2.水溫管理:黃鱔適宜的生長水溫為18~28℃。在夏季水溫超過28℃時,應注意遮蔭、降溫,或加大流水量,以降低水溫。冬季鱔種越冬時,要注意防寒、保暖。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時,可加深池水,或池上覆膜保暖,以免鱔體凍傷或死亡。3.分級飼養:黃鱔在飼養一階段後,為避免黃鱔相互自殘,宜及時按大小規格分池養殖。鱔魚種內競爭性很強,同規格下池的魚種,經一段時間的飼養,規格就會參差不齊,長此以往不利於產量的提高。所以,在鱔魚生長期間,應每隔1個月左右,將池中的鱔魚全部捕出,經過篩選,將大、中、小規格的鱔魚分池飼養。4.防逃、防敵害:要經常檢查水位、池底裂縫及排水孔的攔魚設備,及時修好池壁,堵塞黃鱔逃跑的途徑。因黃鱔易循水流逃竄,故在雷雨天更要防止雨水流入池中。並防止鳥、獸、蛇和鼠等危害黃鱔。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LXJ柑橘夏梢管理
※從管理到治理
※管理者的迷失
※大德始於自製,大智莫若知人。--讀 趙玉平 水滸是本管理書
※屈臣氏的成功之道:背後驚人的細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