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Vs.「學佛青年」,你是哪一款?
2017年歲末,熱門話題「佛系青年」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幾分溫度。
「佛系青年」一詞是舶來品,最早出現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2017年舊詞翻新,並衍生出「佛系」家族,如「佛系員工」、「佛系購物」、「佛繫戀愛」等等,描述了一部分90後在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所呈現的狀態:不爭不搶、不問輸贏、不悲不喜、無可無不可等等。這種與自我、與環境和諧相處、歡樂多多的境界,看起來很完美。
真的完美嗎?
透過現象看本質,「佛系青年」淡然隨性的處事風格背後,折射出迷茫、疲憊的內心世界。同時,「佛系青年」這個標籤也反映出人們對佛教的錯誤認知。
近幾年,學佛的人越來越年輕化,不少90後也在學佛,這是很好的現象。而自封或被封為「佛系青年」,大多是出於調侃之意,並非指真正的「學佛青年」。那麼,「佛系青年」和「學佛青年」之間有什麼差別?你屬於哪一種呢?
以下幾道選擇題幫您自辨與辨他。
發心:利他之心or利已之心?
「佛系青年」的一大特徵是在工作生活中不爭不搶、不問輸贏。這種與世無爭的狀態是出於利他之心還是利已之心,是區分「佛系青年」與「學佛青年」的重要標準。
大乘佛教的核心是菩提心,通俗講就是: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利益他人。內觀自心:我不爭不搶,是為了利益他人所以歡喜禮讓?還是自己不願努力因此放棄爭搶?一個合格的「學佛青年」,做任何事情都是出於利他之心,寧舍自身利益,也要成全他人。
利他之心與利已之心,出發點一字之差,終點卻天上地下。
目的:斷除煩惱or逃避煩惱?
如何面對煩惱,是辨別「佛系青年」和「學佛青年」的重要標尺。
慈誠羅珠堪布這樣說過:「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怎樣衡量自己修的是不是佛法呢?很簡單,就一句話——修任何一個法,能夠斷除煩惱的叫做佛法;不能斷除煩惱,或者對斷除煩惱沒有什麼幫助和效果的,就不是佛法。」
「學佛青年」通過學佛了悟生命真相,樹立正知正念,徹底斬斷煩惱的根源,最終獲得解脫自在;而「佛系青年」大多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散心態處理問題,目的是想逃避煩惱。煩惱雖然可以暫時被仍在一邊,但並未從根本上斷除。一顆煩惱心,必然會繼續滋長煩惱草。
狀態:少欲知足or消極避世?
佛教倡導少欲知足的生存方式。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生命短暫,不必過度追求物慾享受,應把精力用於更有意義的事情。學佛之人應好好把握生命,通過精進地聞思修實現生命的提升。
「佛系青年」在工作生活中所呈現的「有也可、無也行」的隨意狀態,看似洒脫,但並非出於知足之心而少欲,大多是既想得到又不願付出,於是得過且過、消極無為,傳承了阿Q的自我安慰精神,這樣的無欲無求其實是對惰性的放任。
心態:隨緣放下or無奈放棄?
生活中,每當人們遇到一些糾結的問題,就會勸人勸已要「放下、放下」。
到底什麼是「放下」?
其實,佛讓我們放下的不是具體的某個人、某件事、某樣物,而是讓我們放下對這些人事物的執著之心。
佛以無礙的慧眼看到:所有事物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瞬間生滅,所以一切都不必執著。一個合格的學佛青年的隨緣放下,是接受萬事萬物緣起緣滅的規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來不拒、去不追,以平和之心面對一切發生。
而「佛系青年」的放下,大多是選擇性失憶,通過轉移注意力等辦法,讓那些自己不願面對的人事物儘快從記憶里褪去。看似明媚,實生暗傷。
做完這些選擇題,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是「佛系青年」還是「學佛青年」?
很多人認為佛教就是教人消極避世,所以無欲無求、不爭不搶、不喜不悲、隨緣、放下等等辭彙才被納入「佛系」,成了偽佛教徒的標籤。
事實上,佛教從不消極。佛從因果、輪迴、空性等各個角度教導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學佛之人有幸明白生命的真相,就不會為了現世短暫的感官享受而荒廢寶貴時光,並對生命做更積極、更遠大的規劃。
如慈誠羅珠堪布在《加行的修法——人身難得》中所言:「世間人的一切所作所為,就是為了現世的一生——短暫的幾十年。而佛教不是這樣。佛教高瞻遠矚,不但為現世的快樂,也為生生世世的快樂;不只為一個人的幸福,而且也為所有人的幸福而奮鬥!」
現在,你願意和我們一起,做一個「學佛青年」嗎?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都說做佛系父母real難 其實在這些時候我們不必為了孩子衝破佛系
※【菠蘿菠蘿蜜】禪師遇到佛系青年:這位施主你好有佛緣。
※請「佛系」還「佛教」一個清白!
※人民日報評論部談佛系:讓人聯想到日本的「低慾望社會」
※「佛系「不是佛教!消極避世,無欲無求,更不是佛教的代名詞